膝蓋積水又叫膝蓋積液,其實是一種臨床上的表現。膝蓋積液的背後隱藏著許多關節損傷的情況。一般來說,關節感染、關節有炎症、半月板損傷、滑膜炎等等疾病都有可能導致膝蓋積液。現在越來越多人都有膝蓋積液的症狀。
膝蓋積液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們的骨頭和骨頭之間的縫隙,即關節腔,這個裡有水有氣,還有滑液,當然這都是非常少量的。關節滑液由關節滑膜分泌產生,並不斷被吸收、代謝。當膝關節滑膜出現異常的時候,積液的分泌和代謝會失衡,這樣分泌得多,代謝得少,就會產生膝蓋積液。
出現膝蓋積液該怎麼辦?
若是輕微的積液情況,可能是無意間輕輕扭傷或者走路太多導致的,只需要觀察即可。一般來說沒有比較嚴重的疼痛、也沒有其他典型的症狀,積液的情況在兩周左右就會改善。若是比較嚴重的關節積液,外觀看起來很明顯的腫脹,手指往上一放就能觸摸到液體,如果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建議及時就醫,拍個核磁共振的片子以便確診。消除積液最直接的方法是尋找醫生,進行專業的治療。
1.調整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方面可以多吃高蛋白質的食物,多吃青菜水果。
2.經常進行戶外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酸性物質,從而防止滑膜炎的發生。但是要避免過度勞累,加強保暖。要注意調整自己的衣著,保護好滑膜炎容易發病的膝關節部位,不要再貪戀空調,平時多注意活動鍛鍊,更好的預防滑膜炎。
3.保持好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太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適當的調節心情和本身壓力可以保持弱鹼性體質,從而防止滑膜炎的發生。
4.也可以用超短波治療膝關節積液,通常效果較好,但是如果關節積液較多,單純使用超短波治療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具體情況如下:
①效果較好:少量或中度的膝關節積液,使用超短波連續治療2-4周,能夠促進炎症反應吸收,使關節積液逐漸減少,緩解膝關節的臨床症狀。
②效果不理想:如果關節積液量較大,單純使用超短波治療無法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一般即使治療2-4周,關節積液也不會明顯消退。需要採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如關節穿刺抽液、超短波治療,還有非甾體抗炎藥物治療,如塞來昔布膠囊、洛索洛芬鈉片。同時,患者需要鍛鍊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減少膝關節活動,最終才可以使膝關節積液得到吸收。
百年徵程波瀾壯闊
百年初心歷久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