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一點!
再多吃一點!
再再多吃一點!
對不起,糕媽想給你們潑個冷水,很多家長都給娃吃!太!飽!了!
今天就想來給你們講講,吃太飽的危害,以及如何判斷娃吃沒吃飽~還有再複習下娃每天的飲食比例如何安排。
總是吃太飽容易消化不良、營養過剩容易胖,這些你們腦子裡想想也知道。
再者,總是吃太飽,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會使胰島素分泌增加,抑制生長激素分泌。更形象點說,吃太多東西,身體就得拼命工作來消化食物,生長激素就被冷落了,那可能就會影響娃的身高發育喲。
是的,吃太飽,反而可能會長不高!
還有,吃太飽容易引起疲勞、沒精神、犯困。原因稍有些複雜,感興趣的媽媽們可以看下面的圖片解釋:
之前咱也承諾了大家要出一篇「如何判斷娃吃太飽」的文章,耽誤了好久,今天剛好也一起來說說。
1~3 歲孩子每天建議吃這麼多——
這樣,娃每天差不多要吃夠多少食物,心裡大概有個數了。
完全參照上面標準來吃,也不太現實,每個寶寶個體差異很大,可以多關注寶寶實際表現出來的信號。
前面這些主要針對小寶寶,畢竟他們還不怎麼會表達。
那麼對于大寶寶,往往已經能自我表達是否吃飽了。比如直接不吃了,離開餐桌做其他事兒了。
比如已經到了下一餐的飯點,結果娃還不想吃,可能就是上一餐吃太飽了,還不覺得餓。下次給娃做飯,就可以少給一點啦。
另外,如果發現孩子經常打嗝、肚子脹、便秘、拉肚子、不想吃飯等症狀,也要考慮是不是總是吃太飽引起的消化不良,必要時可以去看看醫生。
大多數家長應該都有記錄娃的生長曲線圖,這個曲線也能幫助反映娃的營養、餵養問題。
假如某一段時間,娃生長曲線趨勢突然變化,急速上升,可以考慮在飲食方面,是否每天都給娃「吃太多太飽了」,有些過度餵養了,要及時作出調整哦。
不想娃總是吃太飽,下面幾件事不!要!做!
寶寶自己有饑飽感,他如果不想吃,不要強迫,你可以決定給娃吃什麼樣的食物,至於吃多吃少,讓寶寶來決定呀。強迫餵飯,可能反而讓娃吃太飽!
一方面腸胃負擔大;
另一方面,胃腸道把「吃飽」的信號發送給大腦,再告訴人「已經飽了,不要再吃了!」,這整個過程大概需要 20 分鐘。如果吃太快,大腦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接收信號,但實際上可能已經吃多了。
吃飯的時候,如果寶寶看看電視、跑來跑去,分散了注意力,更不容易感覺到飽了,不知不覺就會吃多。
零食吃多了吃飽了,就不樂意吃飯了 → 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又容易餓 → 餓了繼續吃零食……
這不是惡性循環嘛!
正確的做法是,一天可以安排 2 次少糖油鹽的健康零食。時間在兩餐之間,和正餐間隔 1.5~2 小時左右。
零食的量不能太多,以免影響吃正餐。比如每頓零食大概吃個「 1盒酸奶 + 2、3 塊餅乾」,或者「 1 袋果泥 + 1 小塊奶酪」。
對於我們大人,也是一樣的。吃飯的時候,做好榜樣,別吃太飽,帶娃、工作都更有精力。
如何避免我們大人吃太飽,糕媽在微博上也給大家分享過做法,希望對你也有幫助:優先吃蔬菜這類高纖維的食物,來增加飽腹感,再吃剩下的,尤其是米飯要少吃,米飯裡混點粗糧幫助也很大。
覺得今天這篇有用的,建議大家在家庭群、朋友圈多多轉發起來哦~參考資料:
1.https://www.webmd.com/diet/obesity/features/slow-down-you-eat-too-fast
2.https://www.manhattangastroenterology.com/dangers-overeating/
3.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articles/321318
4.https://www.healthguidance.org/entry/11507/1/feeling-tired-after-eating-sugar.html
5.https://www.cdc.gov/nutrition/infantandtoddlernutrition/mealtime/signs-your-child-is-hungry-or-full.html
6.https://www.babycenter.ca/x25011061/how-do-i-know-when-my-toddler-is-full
7.L-364,718, a cholecystokinin-A Receptor Antagonist, Suppresses Feeding-Induced Sleep in Rats
8.High-glycemic-index Carbohydrate Meals Shorten Sleep On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