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日陽光,街上行人稀少。這個春節因為一場瘟疫,全民大閉關。
不吃海鮮野生動物則怨債少,齋身;不串門則是非少,齋心。不為齋戒已成齋戒,以此福份當能順利度過疫情險灘。
有人寫文章說庚子年有大災。若以如今之政通人和,有災亦會化解。因為如是心、如是相。
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
【舍利弗當知,我見佛子等,志求佛道者,無量千萬億,鹹以恭敬心,皆來至佛所,曾從諸佛聞,方便所說法。我即作是念,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今正是其時。】
佛陀見到無量以恭敬心來到此法華會所者,都是志求佛道者。知道他們曾經從諸佛聞種種方便說法。如今見到他們,釋迦牟尼佛當即動念:如來之所以出現於世間,就是為了說佛智慧,現如今說法,正逢其時。
【舍利弗當知,鈍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今我喜無畏,於諸菩薩中,正直舍方便,但說無上道。菩薩聞是法,疑網皆已除,千二百羅漢,悉亦當作佛。如三世諸佛,說法之儀式,我今亦如是,說無分別法。】
佛智慧的受法眾要排除鈍根小智人和著相較慢者,因為只有正直舍方便的菩薩才能明了這個法門。為什麼呢?
鈍根小智人心智障礙多,聽人說不著相法,他根本沒有辦法理解和接受。就好比世間人數學解題,有的學生一聽就明白,有的學生講了很多遍,他就是轉不過那個彎。鈍根小智人雖然不靈敏,但至少承認自己不聰明。聽不懂時,倒也不容易生起誹謗。
著相驕慢者就不一樣了。這些人原本心裡就有成見,他以這個成見來印證說法者。如果說法者所說與他心中的成見不一樣,他就會對立抬扛,乃至誹謗。
比如,當「真法不可言傳」的觀點不符合他的「著相真理」成見時,為了維護自己的著相真理,他會沿著與佛法對立的業習,攀扯出佛法騙人的結論。法華大會開始前五千人離場的原因就在於此,因為他們最容易造誹謗業,故而加持他們離場,也是愛護他們的緣故。
佛法如此,世間法也是同樣。有時候大家討論某個問題時,不約而同要避開某個著相驕慢者。因為他若在場,討論沒法進行,他著在我見相上,就是喜歡唱反調。
菩薩正直舍方便,因為「正」,他能不偏不倚不著相,因為「直」,他能無障無礙盡通達。這樣的菩薩,願意捨去方便法,不會著在佛陀的手指頭相上,而是能順著佛陀手指頭所指,見到天上那輪明月。由於見到了明月(真心本性),疑惑之網自然盡除滅。因此佛說,此一千二百羅漢全部都當作佛。
佛陀如今說法,亦如同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切佛的說法儀式一樣,為大眾演說無分別法。
【諸佛興出世,懸遠值遇難,正使出於世,說是法復難,無量無數劫,聞是法亦難,能聽是法者,斯人亦復難。譬如優曇花,一切皆愛樂,天人所稀有,時時乃一出。】
能聽到這個無分別法是很難得的,有四難。
首先,遇到諸佛出現於世間,這個機緣很難。
其次,恰巧逢到佛陀說這個無分別法亦很難。
比如,佛出世後,示現成佛前,不可能聽到法華經。成佛後,為成熟眾生善根,一開始並不點破,只以三乘法示現。而在這個期間有不少修行者等不到佛陀開示法華經,就已經從這個世間入滅了。更別說佛在宣講法華經時,娑婆國土還有許多眾生正在無明蒙昧中,根本就不能覺知此等大事正在進行中。
第三,由於上面兩難,世間眾生在無量無數劫中,要想聞到法華經是非常困難的。
第四,即使聞到了法華經,能夠聽懂這個無著法者更加難。他們就好比是優曇花時時乃一出,非常的珍貴難得。故而常為一切所愛樂,天人所稀有。
【聞法歡喜贊,乃至發一言,則為已供養,一切三世佛,是人甚稀有,過於優曇花。】
若是聽聞此法能夠歡喜讚嘆,乃至發出一言,當下就已經供養了一切三世佛。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就好比世間人讚嘆花種得好,此花主人聞之亦歡喜一樣。又好比學生聽懂了老師的課,老師心中入如同吃了蜜糖,心中歡喜勝過世間一切一樣。
此無著法(無分別法)為三世一切諸佛所說,聞此法能夠領悟到其中的要旨,當下讚嘆此法,就是讚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因此,這樣的人非常稀有難得,珍貴更過於優曇花。
【汝等勿有疑,我為諸法王,普告諸大眾,但以一乘道,教化諸菩薩,無聲聞弟子。】
佛陀接著對法會大眾說:「你們不要再疑惑了,我這裡代表一切法王普遍告知一切大眾:諸佛唯以一乘道教化諸位菩薩,沒有所謂的聲聞弟子。」
秘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者,為言語秘。而此無著法之秘,不僅不可言傳,乃至不可思議,故為「秘」。雖然說「秘」,是對修行未到那個境界的人說是秘;修行到了那個境界,自然就明白了,原本平常得很。
就好比有些人說神通,正因為他們沒有,故而覺得玄秘。由此玄秘妄念又攀緣出兩類現象,一類是希望探索玄秘,求修神通之法,另一類是否定玄秘,認為是騙人。妄見心思,勿外乎就是從這兩處傾斜,失去中道。
【汝等舍利弗,聲聞及菩薩,當知是妙法,諸佛之秘要。以五濁惡世,但樂著諸欲,如是等眾生,終不求佛道。當來世惡人,聞佛說一乘,迷惑不信受,破法墮惡道。有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當為如是等,廣贊一乘道。】
佛陀繼續說:「舍利弗,你們這些聲聞以及菩薩,應當知道這個妙法是諸佛的秘要。能為末法慚愧清淨、志求佛道者廣贊一乘道。」
舍利弗等聲聞及菩薩先前修行的本來就是一佛乘。佛陀為了恆順眾生的緣故,方便冠之以三乘名相。如今一點破,這些聲聞及菩薩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秘要。佛陀希望這些懂得秘要的弟子們亦要向三世諸佛一樣,以一佛乘教化大眾。
在五濁惡世時,有兩類大眾,一類是耽樂於五欲的眾生。他們不會進求佛道。這類當來世的惡人聽聞佛說的一佛乘,必然迷惑不懂而不能信受,往往還會因誹謗破法而墮入惡道之中。另一類是聽到此法慚愧清淨能志求佛道者。此類眾生才是法器,當為這些人廣贊一乘佛道,令他們覺悟成佛。
【舍利弗當知,諸佛法如是,以萬億方便,隨宜而說法。其不習學者,不能曉了此。汝等既已知,諸佛世之師,隨宜方便事,無復諸疑惑,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在偈言的最後,佛陀進一步開示說:「舍利弗你應當知道,諸佛的法就是這樣的,以萬億種方便,隨合宜的時機而說法,那些不習學者是不能了解這個道理的。你們既然已經知道了這樣的事,心中就不要有疑惑了。應當心開意解生大歡喜,自知自己當作佛。」
佛陀以萬億種方便隨宜說法,那些沒有修學過佛法的人,道聽途說佛法的人是很難了解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是為人起碼的修養之一,亦是保護自己的方法之一。對自己未知的事物而妄加評論者,往往容易遭禍患,更何況是佛法呢?佛法引領眾生覺悟,與佛法唱反調者是在為自己造痴業。某些讀者發表言論時,當三思而後行。
方便品第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