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小學六年級數學題,家長群裡多人表示條件不夠,你能解出來嗎

2020-12-22 教育挖挖機

一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在小升初家長群裡發布一道數學題,請求大家幫助提供解題思路和方法。這道數學題如下:

「如圖,AF=2FB,FD=3EF,直角三角形ABC的面積是78平方釐米。求三角形EFB和三角形AFD的面積。」

數學題發出來後,一向「樓高高」的家長群,長達二十多分鐘的時間都沒人吱聲。

率先打破群內沉默的是一位提供小升初諮詢的老師:「這道題少了一個條件,無解的。」緊接著,發聲的家長一個接一個:「要是ED與AB垂直就好辦了」「BC與ED是平行嗎」「這題可能出錯了,網上都搜索不出來」「真的少了條件,解不出來」「不對呀,怎麼答案解出來還有小數呢」……

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那個升學指導老師又來了一段:「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沒有給全,沒有定解,所以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討論題目本身,沒有唯一答案。」

有認真的家長表示:「問了幾個大學同學,做不來」,還有家長把已經睡下的孩子叫起來試著解析,結果孩子也只是搖了搖頭,一臉的懵逼。

這道數學題真就沒有唯一正確答案嗎?友友們,你能給了解析思路和正確答案嗎?

近幾年來,不止一次地聽到年輕家長抱怨,說現在輔導小學生的學習,都有些力不從心了,尤其是一些數學題,難度越來越大。

可是,我卻不以為然,認為是這些年輕家長,在為不盡心盡力輔導孩子作業找藉口,畢竟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生,輔導個小學生的數學作業,真有那麼難嗎?

直到應朋友之邀參加他們這個小升初家長群,說是讓我這個完成孩子K12教育的「老大哥」給做些指導,我才真正了解到時下的小學生家長,有多麼的不容易。

尤其是看到群內多人質疑這道數學題的正確性,好笑與好氣之餘,又加深了一些對他們的理解,竟然連指導升學的老師,也反覆表示題目本身存在條件不足的問題。

看了大家都在為這道題作難,我拋出解析思路:

(1)先作輔助線,連接BD,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積

三角形BCD與三角形ABC同底不同高,後者的高AB(AF+FB)是前者高FB的3倍,據此可知三角形BCD的面積是三角形ABC的1/3。即:78/3=26平方釐米。

三角形ABC減去三角形BCD的面積,即為三角形ABD的面積:78-26=52平方釐米。

(2)運用同比高、底,求出三角形AFD和三角形EFB的面積

三角形AFD與三角形BDF同高不高底,前者的底是後者2倍,可知三角形AFD面積是三角形BDF的2倍,也就是三角形ABD的面積除以3乘以2,即可得出三角形AFD面積為52/3*2=104/3平方釐米,而三角形BDF的面積則為52/3平方釐米。

同理,三角形BDF與三角形BEF同高不同底,前者的底是後者3倍,可知三角形EFB的面積是三角形BDF的1/3,即:52/3/3=52/9 平方釐米。

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三角形EFB的面積為52/9平方釐米,三角形AFD的面積為104/3平方釐米。

事實上,這道幾何題,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也不是什麼奧數問題,就是運用三角形同比高、底求三角形的面積。難點在於作好輔助線BD,解決了這個點,再運用所學的三角形同比高、底知識,解析答案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小學數學的壓軸題,即使不是什麼奧數題,往往也都有一定難度。當孩子做不起的時候,家長拿到這樣的題目,首先要把思路放開一些,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去質疑題目給出的條件不足,甚至認為題目本身就是錯誤的,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去質疑題目,說題出錯了。

相信大家都懂得,這樣做呢,就是防止孩子一遇上難題,不是去努力思考解析思路,而是片面認為給出的條件不全,認為題目是錯誤的,養成了這樣的習慣,於其後期的學習成長將極為不利。

對於輔導孩子功課中遇到的難題,家長實在解析不了的,可以求助老師,可以網上搜索,或者像本文中的那個家長一樣,把題發到群裡來,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尋求解決辦法。

友友們,這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你能順暢地解出正確答案來嗎?歡迎關注、留言評論。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請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難度係數五星
    這是一道小學六年級的數學題,一道多個圖形面積的綜合圖形題型,涉及正方形、圓(半圓)、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依照圖形通過補畫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這樣這個正方形的圖形裡面就可以看出有四個半圖、四個小的三角形。
  •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求陰影面積,那我只能用Python代碼了 今天看到微信群裡一道六年級數學題,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很難,可是博主添加各種輔助線,寫各種方法都沒出來,不得已而改用寫Python代碼來求面積了。
  • 小學四年級的數學題,計算不規則圖形的周長,難倒眾多「高學歷」網友
    近日,一道4年級的小學數學題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許多嘗試解答的網友紛紛「敗北」,也有網友解答出來卻遭到了大量的質疑,引發爭議。那麼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道數學題,竟惹得眾人如此爭論不休?
  • 你絕對會算錯!這道小學二年級數學題太坑?敢來挑戰嗎?
    但在文章最後,小編上了一道小學二年級的超級難題目,讓網友開開眼界,很多網友表示不信邪,願意挑戰一下,結果很遺憾的是,99%的網友都沒有給出正確答案。留言區接近300條評論留言,寫對正確答案的網友僅2人,連成人錯誤率都達到99%以上,更何況是考只有七八歲的孩子呢?
  • 號稱研究生都做不出來的「小學」數學題:求陰影部分面積
    前段時間有人問了這樣一道題,題目上寫的是六年級的數學題難倒研究生?思考再三,發現根本就不是一道小學題,只是看起來像小學題,根本無法用小學知識求解,但要說難倒研究生遠遠談不上,不過是營銷號博人眼球的慣用伎倆罷了!上網搜索了一下,發現網上很多答案都是錯的。
  • 小學1年級數學能有多難?「開放性」題目惹爭議,老師表示無奈
    但是,小學1年級的試卷就沒有難度了嗎?當然並不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基本上小學1年級的試卷,也會設置1、2道比較有難度的數學題目,並且很多還會是開放性的題目。
  • 一道二年級數學題難倒一大半小學生,老師:看清標點符號呀!
    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是小看不得,稍不留意,老師判的錯號就會出現在試卷上。很多錯題,大家總是下意識的歸結到學生們的粗心大意,但「粗心大意」何嘗不是反應出學生知識的不紮實呢?像計算一類的題,平時大量的計算練習,熟練掌握計算規律,考試時出錯的概率很低。
  • 桌子有多高?這道小學二年級的數學選擇題被刷屏了
    現在的小學數學題,越來越注重孩子們的發散思維的培養。以至於現在不少家長覺得,現在的小學數學題,能發現自己以前初中甚至高中的數學知識的影子。有網友半開玩笑,小學三年級之前你可以對著小孩大吼大叫,這麼簡單的都不會?
  • 一道讓人糾結的小學四年級數學判斷題,x=0是方程嗎?
    如果有人問:3x=6是方程嗎?我想大家會脫口而出:這當然是方程了,能不能不要問這麼簡單的問題?如果你去問身邊的人:x=0是方程嗎?他說是,你再加一句:「確定嗎」?會有不少人產生猶豫,因為他們感覺這麼問,一下心裡沒底了。
  • 六年級數學總複習:200道必考數學題匯總,請同學們好好列印練習
    六年級數學總複習:200道必考數學題匯總,請同學們好好列印練習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此時的小升初複習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此次複習效果如何,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後的成績,因此不管是學習成績如何,此時也得要認認真真做好小升初複習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一幢樓房高80(),填分米還是米更合適
    填合適的單位(圖片來自網絡)記得有一位老師是這麼說的:一道題即便是算出來的答案是算對,但是忘記帶單位,那麼也是要扣1分的。一題扣1分,如果說10題那就扣了10分,那麼你與年級前50名基本無緣了。小學階段學了不少的單位,比如最常見的長度單位、質量單位以及時間單位、面積單位、體積單位等等。不同類別的單位之間是無法進行比較大小的。比如說1米與1千克是無法比較大小的。
  • 一道數學題,難倒一家四口,低文化父母該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
    本以為孩子上了學之後,父母會省心很多,但誰能想到,給孩子輔導作業又成了讓人頭疼的事!相信很多家長現在一聽到孩子要寫作業,「嗡」的一聲腦子都要炸了。的確,給孩子輔導作業不僅要有耐心,更要有文化,不然一不留神就教錯了,甚至有些小學的題自己都不會做,真是尷了個尬!前兩天聽老家一個哥哥吐槽給孩子輔導作業的糗事,讓我感慨還挺多。
  • 作家託爾斯泰留下一道數學題,難倒了幾代讀者,學生如今會做嗎?
    文|冷絲欄目|絲說中小學教育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寫過很多舉世聞名的作品,他也是一位數學愛好者,專門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了一道數學題,因為當年的教學水平有限,以至於好幾代的讀者不得其解。後來,這道題目被很多數學老師改編成了一道經典數學題,很多中小學生在數學老師的引導下完滿解決問題。
  • 一道小學五年級的數學題,參考答案30 家長:答案有誤
    大致內容是一位網友在給五年級的孩子輔導作業時,發現自己孩子五年級數學課本上有一道題目的答案存在錯誤。於是上網搜索,結果網上所給的答案也是課本上的相同答案。他畫了示意圖,在貼吧內大多數人都是支持他的答案。小時候常常因為別人和自己,對於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大家爭得面紅耳赤。誰也無法說服對方,如果課本上有的,大多情況下會把書搬出來。你看書上就這麼寫的,這就是最好的證明。因為我們所學的就是以課本為標準。然後個人吸消化再變成自己的知識。
  • 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全班59個孩子都錯了,家長直言:題目套路太多
    我時常會認為「作業」這個東西是上天派來折磨人的工具,小時候自己寫作業被折磨,如今成家立業,陪孩子寫作業也受折磨。作業中最折磨人的,我個人認為就是數學作業,尤其現在小學數學,動不動就能把我難住,比如前段時間,我家二寶一年級的一道數學題(看下圖),全班59個孩子都做錯了。
  • 一道小學三年級奧數題,有人稱自己大學畢業不會做
    近日,筆者在某網絡平臺上看到了,網友爆料的一道小學三年級數學奧數題,據介紹是數學教輔讀物上的一道找規律寫數的奧數題。稱自己大學畢業,現在輔導孩子做小學數學題目。卻沒想到連這樣的一道題目都不會做了,說現在的小學數學題真難,現在的孩子學數學真辛苦,也不知道孩子的數學老師一天在學校是怎樣教的,言外之意,數學難,老師也沒好好教。但筆者看了卻認為一點都不難,小學二年級學霸都會做的一道數學題目,怎麼就會難住大學畢業的家長和下面自稱也是本科畢業的大學生們呢?
  • 小學數學題引熱議,「7個人分3個蘋果,只能切4刀」,該咋分?
    近日就有一位家長,就被熊孩子的一道「思維數學題」給難倒了,發到網上尋求幫助。7個小朋友均分3個蘋果,只能切4刀,小學生數學題難倒眾人這是一個小學6年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候遇到的一道「思維數學題」,由於百思不得其解,於是發到了網上,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幫忙解答,題目是這樣的,七個小朋友分3個蘋果,只能切4,如何平均分?
  • 小學數學題2÷6+4÷6=1,為什麼被打叉,哪一步出錯了
    小學數學相對來說簡單,且以計算題佔的比重最高。由於答案具有唯一性,所以大家可能通過驗算的方式自己判斷,題目做對還是做錯?四則運算的規則是先乘除後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內的。當然到了高年級之後,很多計算題會有要求,能用簡便方法的要用簡便計算。因此需要在不改變算式的結果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把算式變形成可以口算的樣子。
  • 據說常練這類小學數學題,資質平庸的孩子也能變成牛娃兒!
    是這些牛娃兒們個個都天資獨厚生非凡品嗎?筆者以為不排除這方面的因素,但至少不是它的全部。綜合各種促成因素來考慮,筆者更願意相信,也更看重的則是後天的努力。努力就會有突破的可能,沿著正確方向的努力總是與成就的獲得成正比。對於孩子來說,優質的數學學習絕對能夠讓他們的思維能力獲得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而超強的思維能力又是他們華麗轉身為牛娃兒的必備條件,是挑戰未來命運的源動力。
  • 家長群怎麼變成了「壓力群」?
    然而,面對部分退出家長群、取消家長群的呼聲,不少老師也感到委屈。在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小學老師陳萍看來,家長群其實帶來了不少方便,她每天可以在群裡跟家長溝通接送孩子的信息,還會把每天的學習進度和作業發在群裡,這樣做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希望家長也能關心孩子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