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該死的香港腳

2022-01-01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



今年體感光速入冬,斷崖式的降溫讓人猝不及防。近期,在這波冷空氣的入侵下,小編身邊有兩位朋友深受香港腳困擾。很多朋友認為它是區區小病,往往不屑一顧。事實上,患有此病實在讓人苦不堪言,不僅有臭氣燻天的味道而且它還影響工作及生活。小編再給大家巴拉巴拉一下香港腳,希望通過簡短的介紹,讓大家對該死的香港腳說NO!

足癬(tineapedis),俗稱「腳氣」、「香港腳」,是指由皮膚癬菌累及趾間、足蹠、足跟、足側緣皮膚引起的淺表真菌感染。腳癬被感染後還會引發急性淋巴管炎、丹毒、急性蜂窩織炎等,嚴重時甚至發生敗血症,危及生命。

足癬所致的丹毒


足癬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復發率高。成人中70-80%的人患有此病,只是輕重不同而已。真菌特別喜歡溫暖、潮溼的環境,在我國南方尤為常見,夏季多發,但並不代表冬天就不患有此病。足癬多見於足部多汗、經常浸水或長期穿不透氣鞋的人。它具有傳染性,可因混穿鞋襪,裸足在公共浴室、健身房、遊泳池等場所,密切接觸病原菌而被感染。


足癬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包括水皰型、間擦糜爛型、鱗屑角化型。

水皰型:原發損害以小水皰為主,成群或散在分布,皰壁厚,內容物澄清,乾燥吸收後出現脫屑,常伴瘙癢。

水皰型足癬

 

 間擦糜爛型:以4~5和3~4趾趾間最為常見,皮損表現為趾間糜爛、浸漬發白,除去浸漬發白的上皮可見其下紅色糜爛面,可有少許滲液。患者瘙癢明顯,局部容易繼發細菌感染,可導致下肢丹毒或蜂窩織炎。

間擦糜爛型足癬

 

 鱗屑角化型:皮損多累及掌蹠,呈瀰漫性皮膚粗糙、增厚、脫屑、乾燥。自覺症狀輕微,冬季易發生皸裂、出血、疼痛。

鱗屑角化型腳癬


治療腳癬刻不容緩。本病以外用藥物治療為主,每天2次,一般需要1-2個月。常見的抗真菌藥膏有聯苯苄唑、特比萘芬、咪康唑、酮康唑等。但不同類型的腳癬治療上也有些講究。如果水皰未潰破,可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後再使用抗真菌藥膏。如果已有糜爛滲液,可先用高錳酸鉀溶液溼敷收斂創面後再塗用藥膏。如果皮膚增厚粗糙或有裂口,可配合外塗尿素軟膏。

病情需要口服藥物的朋友們,請到正規醫院就診。


保持足部乾燥,穿透氣性好的鞋襪,足部避免長期浸水,腳底出汗多時可局部使用抑汗劑或抗真菌散劑。

不與他人共用日常生活物品,如指甲刀、鞋襪、浴盆和毛巾等。

積極治療自身其他部位的癬病(特別是甲真菌病),同時還需治療家庭成員、寵物的癬病。

儘量避免搔抓,減少身體其他地方繼發性感染。

防患於未然,控制在早期,拒絕該死的香港腳。

[1]趙辨. 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 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7.

[2]張學軍.皮膚性病學第九版[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手癬和足癬診療指南(2017修訂版)

 

 

獲取更多美膚小常識

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或來院面診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忠山院區     門診2樓A區皮膚科門診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康健城院區   門診6樓D區皮膚科門診

 

美膚熱線:0830-3165232

相關焦點

  • 香港腳 | 周末不講車
    而大家十分熟悉的「香港腳」是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基本上只有華人會用「香港腳」一詞,在英語世界極少人會稱足癬作「Hong Kong Foot」。香港腳的正確名稱是「足癬」,英文的醫學學名叫「Tinea pedis」,通稱叫「Athlete’s foot」,中文又譯「運動員腳」。它是一種由真菌感染足部而引發的皮膚病,在夏天特別常見,患者會腳部痕癢 、脫皮 、皮膚發紅,甚至出水泡和潰瘍。
  • 腳氣為什麼叫「香港腳」?得了香港腳是不是一輩子都治不好了呢?
    而歐洲醫生沒見過這種病,就把它視為是香港的流行病,並且命名為「香港腳」!不少香港人對此命名憤憤不平,覺得給人一種錯覺,但是,香港卻被認為是腳氣的高發地區。當然,「香港腳」不僅僅限於香港地區,在我國廣東、福建等溫熱、潮溼的沿海地區都比較好發。★什麼是香港腳?
  • 香港腳用偏方治療會不會奏效
    香港腳的英文是"運動員的腳",醫學上的專有名詞是"足癬",皮癬菌這種黴菌是引起香港腳的兇手。  6招預防香港腳  1. 避免在公共場所使用公共拖鞋,如果去遊泳池,最好自己攜帶拖鞋。  2. 腳部容易流汗的人,建議使用止汗劑及痱子粉,保持乾燥。  3. 襪子最好選擇穿容易吸汗的棉質襪。
  • 該死的溫柔
    該死的溫柔初冬午後,新冷剛歇,暖陽爬過了斑駁的圍牆,自晾曬的棉被上燦爛地滑落,庭院裡陰溼的角落也有了一些生氣。沒有風,也沒有鳥的影蹤蟲的鳴叫。沏杯茶,躺坐在走廊的睡椅上,任自己慵懶著,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儘管享受著這軟綿綿的陽光。
  • 汗皰疹VS香港腳傻傻分不清?
    汗皰疹≠香港腳!醫師:成因大不同事實上,汗皰疹、香港腳雖然都會引起腳部不適症狀的發生,但成因卻完全不同。以汗皰疹來說,則屬於溼疹問題的一種,發生的原因與患者本身體質有關,治療上多以外用溼疹藥膏、口服抗組織胺為主。而香港腳則是由黴菌感染所引起,在潮溼悶熱的臺灣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治療方式則以抗黴菌藥物為優先。
  • 臭腳為什麼叫香港腳? 得了腳氣該怎麼辦?
    臭腳為什麼叫香港腳? 得了腳氣該怎麼辦?時間:2017-05-22 13:02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臭腳為什麼叫香港腳? 得了腳氣該怎麼辦?今天學習啦小編就與大家分享臭腳為什麼叫香港腳,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香港腳,看看民國大家丁甘仁是怎麼治療的
    足癬(俗名「香港腳」、腳氣),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膚損害往往是先單側(即單腳)發生,數周或數月後才感染到對側。水皰主要出現在趾腹和趾側,最常見於三四趾間,足底亦可出現,為深在性小水皰,可逐漸融合成大皰。足癬的皮膚損害有一特點,即邊界清楚,可逐漸向外擴展。因病情發展或搔抓,可出現糜爛、滲液,甚或細菌感染,出現膿皰等。今天一起看一看孟河名家丁甘仁治療是如何治療香港腳的。
  • 香港腳、灰指甲、雞眼 這麼多「腳事兒」該咋辦?
    香港腳、灰指甲、雞眼.這些「腳事兒」那麼多,你知道都該怎麼處理掉嗎?
  • 夏天才犯香港腳?錯!冬天香港腳患者多3成,原因跟這樣穿鞋有關
    冬天靴子穿緊緊可能變成黴菌感染溫床,像吸汗不足的雨靴、密不通風的雪靴、高溫悶熱的長靴,都可能成為助長香港腳上身溫床。香港腳本來是夏天最常見,但隨著秋冬流行各種靴款,這幾年每到冬天,香港腳的病例也會較平常多3成,患者多是年輕漂亮的女生。原因就是靴子很容易悶熱,而黴菌就愛高溫潮溼的環境,如果靴子穿一整天,汗水把皮膚浸潤腫脹,有害病菌就可能侵犯腳丫。
  • 香港腳元兇竟是它?千萬別讓你的鞋沾上……
    得了香港腳一個傳染一家人又癢又溼還糜爛還有尷尬的異味……但總是奇怪
  • 為什麼腳臭叫香港腳?香港人的腳比較臭嗎,學者說出答案
    那麼對於腳臭這個毛病呢,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人們在調侃一個人腳臭的時候都會說「香港腳」。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叫呢?難道香港人的腳天生比較臭所以這麼叫嗎?那在這其中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對此,學者指出:其實啊,並不是香港人的腳比較臭,民間的這個叫法是因為受到以前一些事情的影響。
  • 腳氣足癬(「香港腳」、腳氣、灰指甲)的剋星---沒有回頭客的藥!
  • 「香港腳」是病得治,但腳臭又不一定是腳氣病
    這些散發出惡臭味的腳常被我們稱之為「香港腳」,也被認為這是腳氣病,得治。於是看了電線桿上的治腳氣廣告,就自行買藥治療,結果卻怎麼也治不好,這是因為你沒有找對病因。其實,腳臭不等於腳氣,腳氣也不等於腳氣病,它們是3種完全不同的病症,如果沒搞清楚病因,怎麼能對症下藥呢?腳臭,又稱足部異味,多由手足多汗症引起,分為以下兩種:1.
  • 富貴手和香港腳中藥秘方
    細菌性脫皮(富貴手和香港腳)酸醋一瓶,倒入大塑料杯內,手浸入酸醋中,約每次十分鐘,再換手浸十分鐘,每日三次,睡前也得浸一次,浸時手掌需常翻轉
  • 你的香港腳有救了!徹底告別腳氣、腳臭、脫皮、瘙癢……
    糜爛、脫皮、水皰、灰指甲,分分鐘找上你……還會瘙癢難耐,整個人都不好了!最可怕的是腳氣會傳染,除了會傳染到手上、身上以外,還會傳染給身邊的人!不小心同穿了一雙鞋,全家人都有被傳染的可能。其實這些都是真菌感染惹的禍!
  • 什麼,蘆薈膠能治香港腳!!???
    Ok的Q:香港腳或腳臭有效嗎?A:香港腳是由於黴菌感染,建議塗抹後要保持通風,還可以泡蘆薈洗碗精,有夥伴分享過,腳臭也需要保持通風!
  • 香港腳的由來,最好不過布底鞋
    看周圍人喝水亂喝的,我弟弟去麵包店,一喝就1L冰飲,他都沒有腳氣,是件好事嘛,病這種東西還是得公正客觀來看。 我穿不上皮鞋,也是因為皮鞋太悶了,不透氣,又硬,還是我東土大唐的布鞋最是人穿的鞋子。香港人,率先西服革履,也最率先得上聞名全球的香港腳,東方人排毒能力超過西方人,皮鞋,PVC材質,對腳排濁氣不利。
  • 日本人習慣進屋脫鞋,如果碰到「香港腳」怎麼辦?處理方式太尷尬
    倒也不是這類人不愛乾淨,而是因為體質的問題,這種體質的人只要一運動,腳底就會出汗,再加上炎熱的氣溫,「香港腳」就這樣被練成了。日本這個國家可能很多人沒有去過,但是通過一些影視劇,或多或少的還是能了解到日本的風俗習慣。日本人在進入室內時,要把鞋子脫了穿著襪子進,那對於那些香港腳的妹子和漢子而言豈不是要尷尬死?日本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 香港腳算什麼!見過蘿蔔腳嗎?不可思議的神奇照片
    5.香港腳你聽說過,蘿蔔腳呢?
  • 祖傳偏方:富貴手和香港腳中藥秘方
    細菌性脫皮(富貴手和香港腳)酸醋一瓶,倒入大塑料杯內,手浸入酸醋中,約每次十分鐘,再換手浸十分鐘,每日三次,睡前也得浸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