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走月亮》:中國「月」文化,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

2020-12-13 學予明天

《走月亮》:了解中國「月」文化,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品讀優美生動的句子,邊讀邊融情於景想像畫面,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了解中國「月」文化,引導學生對「月下美景」優美以及人賦予月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生字組詞

淘táo(淘洗)

牽qiān(牽著)

鵝 é(鵝卵石)

卵luǎn(鳥卵)

坑kēng(坑坑窪窪)

窪wā(水窪)

填tián(填上)

莊zhuāng(莊稼)

稼jià(莊稼漢)

俗sú(風俗)

躍yuè(躍出)

葡pú(葡萄)

萄táo(葡萄乾)

稻dào(稻穗)

熟shú(成熟)

2.多音字

載:

zǎi(三年五載)

zài(載客)

假:

jià(放假)

jiǎ(假如)

3.近義詞

柔和—柔軟

風俗—習俗

滿意—滿足

澆灌—灌溉

招待—款待

4.反義詞

明亮—昏暗

坑坑窪窪—平平整整

5.理解詞語

坑坑窪窪:形容地面或器物表面高一塊低一塊。

澆灌:澆水灌溉。

風俗: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汩汩:形容水流動的聲音。

閃閃爍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本文描寫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時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了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四、細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我」和阿媽在「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我」和阿媽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第8-9自然段):寫走月亮帶給「我」的感受。

五、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

點蒼山、村頭、大道和小路、小溪和水塘、溪岸和拱橋、果園和菜地

2.「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有什麼作用?

「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了4次。這句話看似重複,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湧起融融的暖意。

相關焦點

  • 四年級上冊第2課《走月亮》,圖文展示,解決四個基本問題
    四年級上冊第二課《走月亮》,全文畫面溫馨,情景交融,詩情畫意躍然紙上。隨著年級的升高,所學課文漸難,我們該怎樣體會課文中的美好,感受課文中這濃濃的親情呢?我認為理解課文最簡單的做法,是先解決以下四個基本問題。
  • 四年級語文上《走月亮》課文學習,去感受走月亮帶給孩子們的樂趣
    同學們,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走月亮》這篇課文也是重點課文,課文中的一些知識點,經常會出現在考試當中。接下來,同學們一起體會為什麼稱為《走月亮》?並體驗走月亮帶給我們的無限樂趣。「走月亮」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習俗,人們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戶外月光下散步、嬉戲。
  • 一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四》,老師詳細備課筆記,很實用
    《語文園地四》共有五個板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日積月累,和大人一起讀。老師在這裡詳細講解每一個板塊的知識點,幫助孩子紮實的掌握應該學會的內容。一、識字加油站。其中,脖、腿、肚、腳,都帶月字旁。關於月字旁,講講它有趣的來歷:一類月字旁的字,與月亮、時間有關,如:明、朝、朦朧等。一類月字旁的字與肉有關,如:腿、肚等。因為月和肉都是象形字,在演變的過程當中,由於他們的圖畫太像了,慢慢的,很多時候就都寫成了月。所以,古文中月字旁也代表肉,表示和身體部位有關。
  • 終於寫出來了,大家期待的《走月亮》課後習題講解來嘍!
    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一說第二課《走月亮》的課後習題。【第一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在朗讀的時候,同學們要邊讀邊想像文章當中那種和諧的畫面,讀出恬靜之美。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三個畫面,分別是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洗衣坐船,那麼記住了這三個畫面之後,大家就能基本快速的背誦相關內容了。【第二題】阿媽牽著「我」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課文中還有哪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同學交流。
  • 四年級上《現代詩二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根據詩句想像畫面
    四年級上《現代詩二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根據詩句想像畫面一、明確學習目標正確流利朗讀詩歌,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能說說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以及有這些景物構成的畫面。《花牛歌》寫了小花牛在草地上發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表現了小花牛的活潑、可愛。四、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 五年級學生欣賞賈平凹《月跡》,教師筆記帶你體會孩提的樂趣
    劃出月跡出現在中堂裡的竹窗簾兒上,穿衣鏡上,出現在院子裡的葡萄葉兒上,瓷花盆兒上,鍁刃兒上,出現在小河邊的水裡,眼睛裡,天空上……就按月跡出現的地方理清思路: 第一段是(1-2節)寫我們在堂中賞月,孩子們盼月,看月亮溜進屋中,爬到鏡中的過程。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園地一》學習很重要,學生認真做筆記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語文園地大致分為四個部分:一、交流平臺通過對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們了解到,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能想像畫面,還能想像文章中描寫的聲音,從而感受自然之美,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這是關於交流平臺這部分學生需要掌握的。
  • 四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課時特訓第一單元《2走月亮》答案參考
    運載(zài)記載( zǎi)載歌載舞(zài)三年五載(zǎi)四、加偏旁,組詞。…有時,阿媽給我講月亮的故事,一個古老的傳說;有時,卻什麼也不講,只是靜靜地走著,走著。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臉看阿媽的時候,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多麼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 四年級語文科3月29日比喻句專項練習
    學習日期:2020年3月29日學習內容:比喻句專項練習導評連結:四年級語文科下冊課本完成時間:3月29日活動一:完成比喻句練習1.比較月亮和小船的形狀。2. 學習什麼是比喻句。3. 學習怎樣識別比喻句。4. 認識本體和喻體活動二:堂上檢測練習。1. 學生完成比喻句練習1. 秋天到了,樹葉紛紛往下落。2.藍天上布滿了星星。3.彎彎的月亮掛在天上。
  • (部編)四上語文:2.《走月亮》優美中見樸實,活潑中有簡約
    此處運用設問的手法,能讓人更好地感受到豐收的景象,同時也表現了「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的愉快心情。一、檢查自學,學習字詞四年級的學生應該學會提前預習,並且能深刻體會到提前預習新課的意義。1.學生自讀課文,讀通句子。2.教師檢查預習情況,注意「卵」字的寫法,注意區分文中所出現的生字詞。
  • (部編)三年級語文上冊《在牛肚子裡旅行》預習指導!
    一、學習目標1、認識「雜、偷」等11個生字,讀準「答、應、骨、幾」四個多音字,會寫「旅、咱」等13個字,會寫「旅行、要好」等19個詞語。2、能體會青頭和紅頭對話時的心情,分角色朗讀課文時能讀出相應的語氣。(重點)3、默讀課文,能找出證明青頭和紅頭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詞句,能體會它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
    四年級上,習作《觀察日記》:學會觀察事物,學會寫觀察日記一、學習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不同內容和不同角度。掌握的方法:細緻、觀察連續、多種感官參與、邊觀察邊思考。二、寫作指導1.日記格式寫上年、月、日、星期和天氣。為了讓讀的人知道寫的觀察日記中心是什麼,最好加一個題目。
  • 三年級語文《古詩三首》,老師整理精華筆記,幫助孩子學習!
    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邊讀邊想像這些景物組成了怎樣的畫面,再試著用自己的話描述頭腦中的畫面。學習《絕句》時,抓住「遲日、花草、燕子、鴛鴦」等詞語,感受春天的美麗,體會詩人對春天的熱愛之情。學習《惠崇春江晚景》時,抓住「竹、桃花、鴨、蔞蒿、蘆芽」等字詞,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江南初春的景象,感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春天的情感。
  • 六年級下冊《嫦娥奔月》教學設計帶你一起了解有關嫦娥的故事
    3、體會神話傳說想像豐富、故事情節離奇曲折的特點。教學重點:讀通句子,讀懂課文。引導學生感悟我國古代先民的堅強意志和美好品質,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簡要複述這個故事,再寫下來。1、學生自由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逢蒙是個怎樣的人?嫦娥又是個怎樣的人?找出相關語句,並寫寫自己的體會。2、小組匯報交流。3、學生匯報。句子1:八月十五這天,后羿要帶弟子們出門去狩獵……威逼嫦娥把仙藥叫出來。
  • 清華附小同上一課:三年級下冊第二課《燕子》第二課時
    「同上一課」三年級下冊第二課《燕子》第二課時清華大學附屬小學 薛晨一、導入二、學習課文通過上一課,我們對於想像畫面的學習方法的了解。我們繼續利用這些學習方法走進另外的三幅圖畫。這四幅圖畫究竟展現了小燕子怎樣的美呢?
  • 如何跨越三年級語文分水嶺?
    原因二:學習內容的變化進入三年級之後,在語文學習上對於孩子提出的要求開始變得更多更複雜。1、以識字為主向讀寫結合一二年級要求孩子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達到會寫的程度。
  • 「藍帶之夜•上博」 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滬舉辦
    日電(張亨偉)中國宴飲文化由來已久,江南宴飲文化更是一枝獨秀,不但承襲了江南特有的詩情畫意和文化底蘊,其一飲一啖緊貼時令,一器一物講求精細。近日,「藍帶之夜•上博」暨「江南文化,世界表達」美食文化交流活動在上海博物館成功舉辦。  藍帶國際總裁安德烈•君度,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李智平,法國、義大利、古巴、澳大利亞、日本、挪威等多位駐滬總領館總領事、文化代表以及社會各界名人、藝術家出席了本次活動。
  • 三年級-四年級佳作欣賞:環境描寫(我的樂園外四篇)
    四是順序,一個基本框架是整體到部分,然後按照部分的順序去鋪陳。通常孩子寫容易跳躍著抓某個他注意到的特點去寫,就會掛一漏萬。     五是堅持練習,比如平時走在路上,眼前看到的,有哪些名詞,有哪些形容詞,產生什麼聯想,不斷地逼迫自己去把文字與眼前的實景聯繫起來,縮小二者之間的距離。     總的來說,需要勤於思考,作有心人。
  • 四年級語文期末測試卷題量大,你家孩子能考80分嗎
    四、補充下列詞語,並按要求填空。照虎畫貓 橫貫江面耀武揚威 血脈親情自然風光的四字成語風和日麗神態表情的四字成語怒目圓睜動物名稱的四字成語老馬識途含有反義詞的四字成語南徵北戰本題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是解釋詞語思路的分析與延伸。五、我會選詞填空。
  • 《小貓咪追月亮》——越努力越幸運
    在封面,「小貓咪追月亮」,邊讀邊帶小寶觸摸銀白色的字體,是貼上去的嗎?這一天晚上月亮圓圓胖胖的。——「是吃月餅的時候。」       吃月餅的時候是什麼節日?——「是——中秋節。」       對,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圓圓的。——「月亮平常是瘦瘦的,因為被遮擋了。」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