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我家過年,什麼都不用做。」「可我還是想回娘家過年。」

2020-12-21 柏柏育兒漫畫

現代隨著女性地位的上升,不再像過去似的,唯老公是從,更多的是有獨立思想和自主權利。就拿回婆家過年還是回娘家過年這件事來說吧,越來越多的兒媳婦即便跟著老公回婆家過年,心中也是有老大個不願意,有的兒媳婦也會替自己爭取權益「今年回婆家,明年回娘家,各家一年。」

老公納悶,「你這一年到頭就這麼回我家一次,我爸媽可都把你當座上賓來對待,生怕你一個不高興,明年就不回來了,你只要翹著腳在那等吃等喝就好了,怎麼還不願意跟我回家呢?」

的確,現在的婆婆可比過去好多了,對一年沒見幾次的兒子兒媳婦都是百般「呵護」,那麼,為什麼婆家對兒媳婦這麼好的情況下,兒媳婦還想回娘家過年呢?主要原因有這幾個:

一、想父母

我們這代人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如果家裡少了我們,家中就只有父母兩個,壓根沒有年味,老兩口在家你看我、我看你,怎麼也是徒增傷感。自己在外工作一年,臨到過年這麼關鍵的節日,也沒辦法陪伴在父母身邊,心裡少不了有一份濃鬱的思念之情。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媽媽的小棉襖,自然內心思念、心疼父母之情要比老公更甚,老公是人子,我們也是人女啊,也得承擔做女兒的責任啊!偏偏 還得跟著老公回婆家過年,總是感到傷心的。

二、沒有歸屬感

雖說婆婆對自己很好,但再好咱也是外人,從一個小細節就可以看出了,公婆一年未見兒子,自然喜不自勝,做年夜飯時桌上擺的都是老公愛吃的菜,婆婆喊的也是叫老公和孩子多吃些,唯獨少了叫你。

公婆自然不是有意而為之,但這一定是真情流露,即便公婆對自己再客氣,也讓人感到一份陌生感和距離感,缺了溫馨感。

三、不適應婆家的生活習慣

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域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都大不相同,比如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山區,城市和農村,都各有特色,兒媳婦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人生地不熟,難免存在不適應。

小兩口忙碌了一年,想要趁著假期好好睡一會懶覺,可是到了婆家,必須二十四小時保持好兒媳的端莊、懂事、勤快的好形象。婆婆一大早就喊我們起來吃早飯,老公是親兒子,自然可以任性地不理會繼續睡,可咱們哪裡好意思,還不得撐著爬起來吃早飯,免得被婆婆挑理。有的姑娘有潔癖,到了農村,用著和公公一個馬桶,多不習慣,也不好意思穿著睡衣走來走去。

四、婆媳矛盾

有的婆媳雖然一年都沒有住在一起,但也許在新婚時或者坐月子、帶孩子時相處已經積累下矛盾,兒媳婦到了婆家難免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得不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還得壓抑住內心的不滿,陪著笑臉對待一大群三姑六婆。

最後,柏柏想說的是,夫妻雙方在去誰家過年時,都要儘量地做到平衡,過一個大家都開心的幸福年!

END

相關焦點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假如你是個兒媳婦,丈夫有個妹妹,遠嫁他鄉。如果婆婆和你商量,你小姑子想今年回家來過春節,你怎麼辦。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難道你也不回娘家嗎?這也太霸道了 都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以後你姑娘出嫁了也不要回來了說實話,每一個結了婚的女子,都有娘家,也可能是誰的大/小姑子,所以很多人站在這個角度覺得,兄弟媳婦不讓自己回娘家太過分了。
  • 已經出嫁多年的大姑姐,全家回娘家過年需要告訴我一聲嗎?
    若是我,沒人告訴也好,什麼事都不用管、不用理,裝傻。告訴一聲也未嘗不可,只是拉近關係,非要分得錦清楚嗎?都說兒媳是家裡人,女婿外孫是狗,吃了就走,沒見有幾個外孫有本事了回外公家光宗耀祖的。人家的孫子關你什麼事?
  • 「媽,過年了你就別讓我姐住酒店了」「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跟豔豔結婚之後,他有很多次都想著可以陪豔豔回娘家過年,擔心豔豔會想家。 豔豔給他的回答就是,「還是在你們家過吧,我們那邊有習俗,結了婚的女人就不能回娘家過年了,不然對我弟不好」。 這個習俗張偉是知道的,只不過他也並沒有當回事,覺得這就是老風俗了,可以不遵循。
  • 遠嫁是一場豪賭,男人:以後你是我家的人,回娘家過年不可能
    有人說現在交通那麼發達,想要去見一個人怎麼都能回去。但是遠嫁的人拋去交通,孩子的問題。有一部分人是婆家人的不理解和不支持。他們覺得既然已經嫁進我們家,是我們家的人憑什麼還要回娘家過年?在父母看來,嫁得近想見就能去見一面,嫁得遠這輩子見面的次數加起來都不多。況且萬一有個什麼情況兩邊也能照應到。年輕人不諳世事想法簡單,不知道父母有父母的打算,總覺得被阻撓的就一定是真愛。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寧成還挺想陪妻子回娘家過年的,但是他妻子說:「我們那有一個規矩,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當時寧成聽了還笑話妻子,都什麼年代了,還講這個。但是寧成仔細一想,他姐姐好像自從結婚之後也沒有回娘家過過一個年。
  • 回娘家過年,妻子給三千過節費,丈夫發怒:憑啥把我的錢給你父母
    做妻子的,希望能回自己家過年,平常日子都和婆家人生活在一起,好不容易過新年了,想回去看望父母,以慰思念之情,以盡女兒孝道。最妥當的方式,就是互商互諒,輪流回雙方家過年,這樣婆家和娘家都沒話說,夫妻也彼此滿意,皆大歡喜。
  • 「今年過年可以回娘家過嗎?」「你回去我就讓兒子和你離婚」
    婆婆說:「你爸媽不缺你這點錢,給他們錢,不如給孩子多買幾件衣服,孩子更需要用錢。兒媳,我都沒見過你對我這麼孝順,別忘了我也是你媽。」曹莉心裡都是委屈,她對婆婆的孝順程度,不低於自己對親生父母的孝順。從那以後,曹莉就會偷偷盡孝心,卻沒想到,這事還是被丈夫和婆婆發現了。丈夫說:「你這樣對我爸媽不公平。」
  • 男人,今年老婆想回娘家過年,別攔她!
    過年究竟該回誰家?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 過年回娘家和回婆家 差別可不是一般的大 違者必究 朵媽的話 朋友跟老公有協議,一年婆家過年,一年娘家過年。但每次輪到娘家過年,老公總是嘲笑她,她娘家的小鎮多破,娘家的房子多窄,幹嘛非得受罪回娘家。 這個老公不知道,女人想回娘家,不是因為娘家物質條件如何,而是因為娘家有世界上最愛她的人。
  • 弟媳都不喜歡姑姐回娘家過年嗎?
    我在婆家是弟媳,在娘家是姑姐,沒有喜歡不喜歡,將心比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做弟媳,姑姐回娘家過年,熱情接待,禮貌歡送,面子上做到位,全家歡歡喜喜,何樂而不為。我有兩個姑姐,離得遠,平時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很少聯繫,一年也見不到兩次,只有過年時才有機會見面。
  • 婆媳關係:老婆對老媽不滿,要回娘家過年,怎麼辦?
    新年快到了,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這時就犯難了,這大過年的要是再出點爭執,全家都不爽。 在這時節,婆媳關係緊張但不太糟糕的,兒媳內心雖然對婆婆不滿,但委屈一下自己,還能強顏歡笑;婆媳關係糟糕的,兒媳可能就不願意再委屈自己了,這時做兒子做老公的就犯難了。
  • 「媳婦,你嫁過來就是婆家人,不能回娘家過年」媳婦果斷反擊解氣
    老外的聖誕節就是過年,中國的農曆新年才是過年,這樣就永遠不會因為回家去哪裡過年吵架。當然這只是一個段子,方法木木是不敢認同的。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在結婚之前,就和老公把過年去哪邊的問題,討論清楚,婚後才不會因為這個問題吵架。木英今年想回娘家過年。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當年遠嫁時,劉玲玲的母親就是這麼對女兒說的,「你婆家離我們幾千裡遠,回一趟不容易,你就安心跟老公過日子,別惦記我們,特別是過年,別想著回娘家,更不要為這事跟老公吵架,咱們這地方,嫁出去的女兒不讓回家過年的。」劉玲玲一愣,她以前從來沒聽母親提起過,怎麼嫁出去的女兒就不能回娘家過年呢?
  • 「想知道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是否願意陪你回娘家過年」
    新春佳節應該是幸福團圓的好日子,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和和美美的過春節。「想知道男人愛不愛你,就看他是否願意陪你回娘家過年」01.女人總是會在愛情中失去理智,就像飛蛾撲火。李陽和陳玲戀愛不到半年,就準備步入婚姻殿堂,陳玲和父母說了兩個人的決定之後,便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
  • 小姑子回娘家和父母過年,嫂子怒懟:我誰也不侍候,各過各的年
    姜敏和林生結婚的第八年,小姑子和婆婆鬧不和,於是每年春節都帶著雙胞胎兒女回娘家過年,一直到假期結束才走。小姑子不喜下廚,回娘家過年除了幫忙置辦一些年貨,其它廚房事都不沾手,都是姜敏裡裡外外地操持。姜敏很生氣,對林生說:「但是她每次回來過年,各種作,不是嫌被子不夠溫軟,就是嫌菜不好吃,也不幫忙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戚友,兩個孩子還各種添亂。你不忍心你妹妹在婆家過受氣年,就忍心讓我在你家過受氣年、辛苦年?!」林生沉默了,說下一個春節會勸勸妹妹在婆家過年。
  • 「弟弟結婚後,離異的我無家可歸」: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也有更為特別的:Papi醬在節目裡透露,她跟老胡結婚5年了,夫妻兩人過年還是各自回到自己父母家過,甚至雙方親家都沒見過面。這一切都證明了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發生了很大改變,會考慮把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那些繁瑣、糟粕的習俗擺在第一位。但是,在農村,很多人依舊堅持他們固有的封建思想。而這些人,除了不少年邁落後的老人家,還有90後的大學生。
  • 有孩子後,你有多久沒回娘家過年?
    原來這世上真的有人比你更愛你的孩子,他們就是你的爸爸媽媽。小時候總想離開父母,逃離家鄉,去漂泊去闖蕩。後來,等到真的離開了,才發現最眷戀的始終是家,最放不下的是爸媽。我的一個閨蜜,遠嫁到湖南,因為懷孕生子的原因,兩年沒回娘家。去年過完年,年初六才帶著老公孩子回娘家。
  • 今年過年跟媽媽兩個人K歌過年
    媽媽開始嘮叨「你爸走的早,我供你們上學,大學畢業成家,現在翅膀硬了,都不聽話了,過年都不回來了」我安慰她說:「翅膀是硬了,心裡還是有您。」媽繼續說:「養個女兒嫁到遠方,過年也回不來了,有點後悔當初同意這門婚事」我解釋說「歷來不都是這樣嗎?大爺他們年前到我家給爺爺拜年,姑姑們都是年後才來嗎?她又說:「那你呢?
  • 準備過年了,是回婆家過年還是娘家過年呢?
    剛結婚的時候,我們也為回誰家過年爭論過。特別是前三年,每個人都想回自己家過年因為每個人都熟悉了自己所在的環境。第一年因為剛結婚,所以還是回老公家過年的。第二年孩子一歲,又因為孩子出生後就一直在外婆家,所以過年怕婆婆他們想孩子就回老公家過年了。第三年無論怎麼樣我都堅持回自己家過年了。媽媽每次打電話都會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去,家裡養了幾頭豬等我們回去才殺豬過年。想想兩年沒有在家跟家人一起過年了。我又嫁到湖北那麼遠,他們想過來也挺費勁的。
  • 過年糖果不用買,一口平底鍋,10分鐘搞定雪花酥,我家年年都做
    過年糖果不用買,一個平底鍋,10分鐘搞定雪花酥,我家每年都做一大鍋時間真快,一轉眼就已經到了一月份了,陽曆的新年已經過完了,還有一個中國人最大的節日了,就是春節。記憶裡的春節是五顏六色的彩燈,是爸媽買的新衣服,是媽媽炸的肉丸子,是爸爸買來的炮竹,是媽媽的雪花酥。
  • 街訪丨結婚後過年應該去男方家還是女方家?你怎麼看?
    如果是你,結婚後每年春節會選擇去哪邊過呢?今天,我們來聽聽大家的看法!  結婚後,過年還是會考慮去男方家  「我是那種比較傳統的想法,我覺得結婚還是應該去男方家,首先我家也是本地的,平常也能經常回去看看,而且過年的話,娘家離婆家也不是很遠,我們這邊不是有初三回娘家的習俗嘛,所以對這個問題也不會很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