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回娘家和父母過年,嫂子怒懟:我誰也不侍候,各過各的年

2020-12-17 錦時閱讀

作者:李巧兒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了,家家都在置辦年貨,遠方遊子們也都在歸家的路上,一些家族群裡已經在討論過年的各種娛樂節目,大街上對聯、年花、紅燈籠觸目皆是甚為喜慶,還有煙花匯演和春節室外各種娛樂,春節裡的親情盛宴就在如此背景下拉開了帷幕。

巧兒和父母也置辦了一些本地的傳統年貨,以備外地親戚來訪或者走親戚時之需,都已經可以腦補到春節假期的各種忙碌和瑣碎應酬。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春節裡的熱鬧氣氛。

姜敏為了過年的事,和丈夫、公公婆婆吵了一架,並且在朋友圈裡拋下了這麼一句話:「今年過年,我誰也不接待誰也不侍候,只想安安靜靜過個年。」

姜敏為何如是說?原來事出有因。

姜敏有哥哥和妹妹,姜敏的丈夫林生則有一個妹妹。

姜敏和林生結婚後,按照中國傳統的習俗,這些年的春節都是和林生父母一起度過,小年過完後才找時間回一趟娘家。

林生的家族親戚多,父母又喜歡熱鬧重親情,於是,每年春節都要回老家農村祠堂祭祀、走親訪友,然後回城裡又是各種人情關係的接待和應酬。

林生父母不喜歡去外面吃年夜飯,嫌貴又份量太精緻吃不飽,於是,春節但凡有親戚來,姜敏和林生都是買菜回家洗汰燒,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遊的、山上長的,一個圓桌怎麼著也要擺上十道菜。

姜敏說:「幸好我老公也可以下廚幫幫手,但是兩個人忙活下來也要兩個小時左右,吃喝完了還要收拾,還得陪著笑臉各種應付,往往不到年初四人就累到不行,過年的喜悅蕩然無存。」

姜敏想安安靜靜過個年,還有一個原因。

姜敏和林生結婚的第八年,小姑子和婆婆鬧不和,於是每年春節都帶著雙胞胎兒女回娘家過年,一直到假期結束才走。

小姑子不喜下廚,回娘家過年除了幫忙置辦一些年貨,其它廚房事都不沾手,都是姜敏裡裡外外地操持。

兩個春節過去後,姜敏就受不了,曾經委婉對小姑子說過總是在娘家過年不太好,怎麼著也要在婆家過個年。

小姑子很生氣,認為只要自己的父母還在,只要哥哥沒意見,她就可以回娘家過年。

林生也幫著妹妹說話,說現在新社會了不興那些過年的老習俗,他就一個妹妹,總不能讓妹妹在婆家過一個受氣的年。

姜敏很生氣,對林生說:「但是她每次回來過年,各種作,不是嫌被子不夠溫軟,就是嫌菜不好吃,也不幫忙招待前來拜年的親朋戚友,兩個孩子還各種添亂。你不忍心你妹妹在婆家過受氣年,就忍心讓我在你家過受氣年、辛苦年?!」

林生沉默了,說下一個春節會勸勸妹妹在婆家過年。

然而,下一個春節還沒到,小姑子離婚了。

姜敏的公公婆婆心疼女兒,每年春節將近時,總是提前給女兒打電話讓她回來過年。

於是,小姑子春節回哥嫂家過年的理由更加充分,也一如既往地發揚各種作的風格

姜敏說:「房子是我和老公買的,公公婆婆沒有出過錢。而且,做為女人,我也理解小姑子離婚後過年時不知道去哪兒的酸苦,所以她離婚後還是回娘家過年,我也不多說什麼了,但是她都30多的人了,還是那麼不懂人情道理,每年春節回來都讓我堵心!」

綜合以上原因,姜敏對春節有了各種抗拒心理,今年春節時唯一的心願就是安安靜靜過個年,不用接待各種親朋戚友,也不用到處走親訪友。

所以,今年,距離春節還有一周時,當姜敏聽到公公婆婆又在電話裡讓小姑子回來過年時,姜敏沒忍住,衝著手機就喊:「別回來了,你和孩子們自己過個年吧!今年過年,我誰也不接待誰也不侍候,只想安安靜靜過個年!」

結果,姜敏這一通喊,不僅公婆和姜敏反目,姜敏和林生也大吵了一架。

姜敏認為自己為林家付出了這麼多,仍然不被丈夫和公公婆婆理解支持,那麼這個春節再勞心勞力地招待林家各方親朋和小姑子,簡直就是自討沒趣、吃力不討好。

於是,姜敏一氣之下,又在朋友圈裡拋下這麼一句話:「今年過年,我誰也不接待誰也不侍候,只想安安靜靜過個年!」

巧兒後記:

春節時的遊子歸家、父母兄弟姐妹歡聚一堂、走親訪友、親戚拜年,都是很正常的人情來往,有的還是很必要的,無可非議。

很多人為了能在春節時和家人團聚一堂,過年時無論票有多難買,但是只要一想到在家裡上了年紀牽腸掛肚的老父母,都會千方百計回家過年,和家人們熱鬧喜慶一番後,才有更多的能量踏上更遠的徵途。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都有姜敏一樣的想法,那就是:過年時不接待誰也不侍候誰,只想和家人安安靜靜地過個年。

一家人一起動手做一頓年夜飯,喝點紅酒,看一看電視上的春晚節目,欣賞一下煙火表演,然後回家好好睡一覺,睡到自然醒,不需要操心第二天的各種應酬和飯局,沒有各種親情、友情的攀比,只有骨肉親情的分享和回應,一直到春節結束都是這種狀態,一家人如此悠閒安靜地過完一個愜意的春節,真的是美的不要不要了。

所以,我承認,我頗為理解姜敏想安安靜靜過個年的想法。

那麼,今年春節,你有沒有想安安靜靜過個年的想法呢?

歡迎留言,讓我們一起,過一個想要的年、理想的年、美好的年。

更多精彩閱讀:

婆婆離開一小時,兒子和兒媳的幸福離去一萬裡

離婚兩年,男人說轉一圈還是你好復婚吧,前妻:我感覺誰都比你好

相關焦點

  • 小姑子帶孩子回娘家過年,嫂子做法很暖心:親情還需多包容
    所以但凡遇到小姑子回娘家,做嫂子的表面上客客氣氣,背地裡卻都是在盼著小姑子早點回自個家。電視劇《平凡歲月》中的張朵朵和大雅是一對個性鮮明的姑嫂。小姑子大雅是個伶牙俐齒的女人,本身就很不好對付,而嫂子張朵朵長得漂亮又有氣質,性格還溫和,所以面對嫂子張朵朵時,大雅臉上寫滿了「不服氣」。在任何事情上,大雅都喜歡和張朵朵爭,好在朵朵的婆婆拎得清,不但不會和大雅聯合起來欺負朵朵,反而還總是替朵朵撐腰,但這麼一來,讓大雅心裡更生氣。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元旦即將來臨,意味著春節也不遠了。假如你是個兒媳婦,丈夫有個妹妹,遠嫁他鄉。如果婆婆和你商量,你小姑子想今年回家來過春節,你怎麼辦。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難道你也不回娘家嗎?這也太霸道了 都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以後你姑娘出嫁了也不要回來了說實話,每一個結了婚的女子,都有娘家,也可能是誰的大/小姑子,所以很多人站在這個角度覺得,兄弟媳婦不讓自己回娘家太過分了。
  • 嫂子年年回娘家過春節,遭小姑子不滿,婆婆一句話太感人
    在傳統觀念中,女人結婚以後,逢年過節都要在婆婆家過的,這也是為什麼嫁女兒的父母總是笑不出來,娶媳婦的父母總是笑容燦爛的原因之一。做女兒的,會在結婚以後覺得自己虧欠了父母很多,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他們,甚至在父母生病的時候也沒倒過一杯水。
  • 已經出嫁多年的大姑姐,全家回娘家過年需要告訴我一聲嗎?
    老話說,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過年,說是對自己的兄弟不好,作為弟媳婦或者嫂子不高興也都是正常。這個事情有人講究有人不在意,所以知會一聲還是有必要的。文中的兒媳婦心裡不舒服的重點是,被排斥在外,自己認為的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應。
  • 一年一次回娘家花1000元買禮品,妻子說我寒磣:難道還要再給彩禮不成?
    導語:每年我都陪妻子回一趟她娘家,前幾年買好幾千禮物拿回去,我沒有什麼意見,因為那時我手頭比較闊綽;現今幾年不同,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今年大年初二回娘家,我準備了1000元買禮品,可是妻子說我寒磣,怕丟臉,還跟我說什麼不能減少禮品,只能逐年增加。
  • 「媽,嫂子是個敗家娘們!」因為小姑子的攪和,我和老公險些離婚
    導讀:做小姑子的,當好妹妹就行了,哥哥的婚姻和嫂子的為人,你就繞道而行吧,不關你事。01不知什麼時候起,結婚打聽家庭成員成了必然。有部分人更看好獨生家庭的子女,可以接受父母,但是不可以接受兄弟姐妹。其實按照事態的常規發展,婆家沒有兄弟姐妹的,可能會少一點矛盾。當然,這不是指所有的家庭。
  • 「過年回娘家,嫂子嫌我給的紅包太少,我一個舉動讓她啞口無言」
    很多家庭就是因為在金錢方面發生了糾葛,家人關係和家庭氛圍才變得越來越差。平時大家忙於工作,不會有太多牽扯,到了過年回家,接觸必然會變多。再加上過年圖個喜慶要發紅包,家人之間在金錢上的牽扯就多了起來。給紅包這個習俗,已經延續了很多年,金額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
  • 小姑子回娘家婆婆卻趕走兒媳,兒媳:「也不看看房本上寫的是誰」
    文/情感谷島主(歡迎評論和轉載)愛情本是個不等式,沒有誰可以預見感情天平的哪一端會重些,哪一端又會輕些。但是愛情就是這樣,如果你沒有勇氣去嘗試,那就註定只有陪伴自己孤寂的靈魂。慧慧和丈夫相識於工作,兩個人本來是同事關係,結果日久生情,兩個人暗生情愫,自然而然就在一起談戀愛了,相處的過程十分順利,眼看著兩人都到了結婚的年齡,就帶雙方見了父母,因為男方家裡在城裡沒有房子,慧慧的父母又不想讓慧慧和公婆住到一個家裡受委屈,所以專門在城裡買了一套小房子小兩口居住,這樣也不會因為住在一起而發生矛盾,兩個人也有自己的空間,許多現在的小年輕都不太想與老一輩住在一起,因為老人們的觀念和年輕人不一樣
  • 小姑子提出到我家過年,委婉拒絕後,她的一番說辭讓我無言以對
    這時候,如果沒有結婚的那個人還是認不清自己的位置,越界到對方的底線,對兩人之間的親情是會有很大影響的。在一個家庭中,比較常見的是婆婆沒有界限感,但一些小姑子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對哥哥和嫂子的小家過分幹涉。楊晴(化名)的老公有一個妹妹,自她結婚以來,這個小姑子就沒有消停過。
  • 一年一次回娘家花1千元買禮品,妻子說寒磣:難道還要再給彩禮?
    還跟我說教提出什麼「女人活到九十九,也要給娘家留一手」的說法,我實在理解不了,就懟了一句:「難道還要每年再給一次彩禮不成?大不了就不去了!」「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後面還背著一個胖娃娃呀,咿呀伊爾餵……」聽著熟悉的旋律,唱著熟悉的歌謠,很多人都喜歡這樣的意境,能夠體會到回娘家的心情是愉快的,那麼能不能把這個主題改成是回婆家呢?
  • 過了小年閨女不能回家?父親因舊俗拒絕女兒回娘家
    5日,濟南的王女士給本報打電話反映,自己和丈夫在濟安家已經5年了,眼看到了年底,已經在婆家過了5個春節的她不禁惦記起回娘家的事。當這一想法取得了丈夫和婆婆的支持後,自己興衝衝地給在濰坊壽光的父母打了電話,沒想到的是,這個想法,在自家爸媽那兒碰了壁。  「老父親乍一聽很高興,但馬上又為難起來,再三考慮後拒絕了我的想法。」
  • 小姑子索要嫂子1.8萬名牌包,威脅「不給就離家出走」,過分嗎?
    尤其是小姑子這樣貪得無厭,顯然影響了於菲的正常生活,她就像一個上了弦的發條一樣,時時刻刻警惕小姑子給自己打電話,仿佛只要那邊一招呼,她就得團團轉。這種情況,她不是沒跟丈夫和婆婆抱怨過,但他們就是一句話:她快考試了,讓讓她,我們都是這樣忍受過來的,只要她學習不退步,咱咋都行。
  • 回娘家,不!我是在走親戚
    「出嫁以後,回娘家就是在走親戚」好沉重的一個話題,可卻真實存在,尤其是在農村及小城鎮情況尤甚。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說出了的心酸:「別把自己太不當外人。」無論你回家帶多少的東西,都不要忘了其他人,如:嫂子、弟媳。她們更像是一家人,而你則需要討好這個家的每一個人。
  • 弟媳都不喜歡姑姐回娘家過年嗎?
    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我在婆家是弟媳,在娘家是姑姐,沒有喜歡不喜歡,將心比心,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做弟媳,姑姐回娘家過年,熱情接待,禮貌歡送,面子上做到位,全家歡歡喜喜,何樂而不為。
  • 《父母愛情》安傑&江德華:嫂子和小姑子的正確相處之道
    我是用文字溫暖你的夕言,點擊上方藍色按鍵關注我哦。《父母愛情》是這些年我看過的為數不多的好片之一,矛盾衝突恰到好處,親情愛情交錯複雜。雖然沒有狗血的婆媳關係,但姑嫂間、姐妹間的倫理糾纏,讓人看時過癮,看過收益。在這部劇中,我特別喜歡江德華這個角色,她無私操勞,也頗具個性,把刀子嘴豆腐心演繹得活靈活現。
  • 這樣的小姑子一家讓我無法接受
    我氣不打一處來,「說那麼做啥,這叫不懂事,嫁出去的女兒回到娘家,還有嫂子呢?她好意思什麼都不做帶著一家子吃住的麼?」我老公還在向著她妹妹說話:「她不是還給咱們孩子壓歲錢了麼?」我說:「那她孩子咱們不也給壓歲錢麼?她怎麼不去婆家過年?還不是為了省錢省力!」我老公不耐煩的說:「行了,趕緊睡吧!大過年的你就不能少點事?」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然而鄉下人「過年」,有的人是處處跟人家比,在乎面子,計較這計較那。原本是好好地過個年,太過在乎面子,反而讓大家都不舒服。有的人會討厭過年,也是因為在過年的時候要講的規矩很多。譬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大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串門,更離譜的要屬,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倘若是回娘家過年會斷了娘家兄弟的財路。
  • 小姑子要出嫁,無意中聽到婆婆和老公的對話,我結束了6年的婚姻
    33歲的甜甜離婚了,結束了自己6年的婚姻,直接導火索就是她的小姑子。甜甜和前夫阿輝是大學同學,兩人感情基礎深厚,畢業之後,經過3年多的時間,雙雙考上了家鄉縣城的公務員。兩人家都在農村,家庭條件都不好,也可謂門當戶對。甜甜27歲那年嫁給阿輝,當時小姑子正在讀大學,公婆說家裡拿不出彩禮錢,用20萬在縣城買房付首付,已經掏空了家底。
  • 「今年過年可以回娘家過嗎?」「你回去我就讓兒子和你離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遠嫁,不是說不想女兒得到幸福,更多的情緒是捨不得。很多女人遠嫁後,都會面臨「回家過年」這個問題。一個善解人意的男人,不會不讓遠嫁的妻子回家過年,反而會主動安排行程,去理解妻子想念父母的一顆心。
  • 春節回娘家拜年的講究 回娘家過春節物品準備清單
    這或許是代表著女兒的日子過得很好,因為在過去的年代裡,家裡能夠吃上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就延傳到現在,帶肉就相當於女子在婆家過的日子很好。是為了讓自己的父母放心,也是為了掙自己的體面。2.帶補品春節回娘家,一定要帶一些補品。父母為我們操持了一輩子,或許他們根本就沒有心思去為自己準備補品,但是為人子女的,這一點必須要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