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結婚後,離異的我無家可歸」: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2021-01-09 微微笑了

文|微微笑了

01-不能回娘家過年?

快過年了,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

到底到誰家過年,應該怎麼過,引發熱議。在過去,按照傳統,已婚女人一般到男方家過年。

但是,現在很多家庭也選擇到男女雙方家輪流過年,或者把兩家父母接在一起過年,還有部分人會選擇春節合家出國旅遊等。

也有更為特別的:Papi醬在節目裡透露,她跟老胡結婚5年了,夫妻兩人過年還是各自回到自己父母家過,甚至雙方親家都沒見過面。

這一切都證明了時代在進步,人的思想發生了很大改變,會考慮把人的幸福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那些繁瑣、糟粕的習俗擺在第一位。

但是,在農村,很多人依舊堅持他們固有的封建思想。而這些人,除了不少年邁落後的老人家,還有90後的大學生。

肖麗,是一個30歲的離異女人。

她離婚多年,一直沒有再結婚的打算。所以,每到過年她都會千裡迢迢超趕回娘家,與爸媽和弟妹一起過年,開心融洽。

但是,好景不長,去年她弟弟結婚了以後,原本家人帶給她的幸福與溫馨,卻突然消失了,她就變成了一個過年無家可歸的女人。

那年過年大年三十,肖麗父母就把肖麗拉到一旁,悄悄地跟她說:「女兒啊,今天大年三十晚上,快到新年時候,你到外面呆幾個小時再回家吧。」

肖麗很疑惑地回應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不想大半夜出去外面吹冷風啊。」肖麗拒絕了父母的這種無理的要求。

但是,在快到新年鐘聲響起時,肖麗的爸爸實在忍不住了,再次強烈要求女兒離開家,快到外面找個地方待著了。

肖麗爸爸嘆了一口氣,意味深長地對她說:「女啊,不是我刻意刁難你。嫁出去的女兒本來是不可以在家過年的,以免影響到娘家財氣和運氣。」

為什麼前幾年她離婚可以在娘家過年,為什麼今年就不可以?後來,肖麗才知道原來這一切就是她那個剛在臘月剛結婚的弟弟的意思。

肖麗弟弟,是一個90後,還是大學畢業。一個年輕一代的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竟然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太過分了。

肖麗弟弟說道:「我只是希望你在外面待一晚上,就這麼簡單。」

這個肖麗30多年來的最後的歸處,竟然因為她弟弟結婚後愚昧透頂的蠢想法,讓她大年三十無家可歸了。這一刻,肖麗的心在滴血,她崩潰大哭。

而弟弟的理所當然,父母竟然全力支持。這個離婚的女人,為了年三十的大家的「和睦」,她甚至都不能有任何的抗拒。

從此過年,她無家可歸。

02-根深蒂固的偏見?

我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封建陋習會在某些人腦裡根深蒂固?

結婚了的女人,就成了潑出去的水,過年不能回家過,怕影響娘家的財運?這也太可笑了,也太可悲了。

從工作、同居、婚嫁、育兒、習俗甚至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個社會都對女人實在太過於苛責了,而對離過婚的女人更是無比冷漠。

一個離婚了女人,在大年三十夜,沒有了婆家,娘家也不能回,從此無家可歸。

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家過年的」顧忌,破壞了肖麗原本以為和睦的家庭。她以為她的娘家,一直是她的歸處以及依靠,沒想到這一切卻在大年三十夜破滅了。

有人說,肖麗她弟弟實在太過分了,從她弟因為所謂的好意頭和避諱,把她趕出去的那一刻,「他們不再是你的家人,而是親戚。」

肖麗她弟,一個90後的封建陋習擁護者,說到底他是沒有任何權力大年三十把親姐姐趕出去,因為那不是他的房子,而是他們父母的房子。

但是,對於弟弟的愚昧,肖麗父母竟然還默許,全力支持這個看起來可笑的行為,這也太重男輕女了,讓人心寒了。

重男輕女,之所以能代代這樣傳下去,最可怕的不是男人的擁護這個陋習,是女人也堅決貫徹。你看,肖麗的媽媽對此也接受了、默許了,還差別對待他們的孩子。

如果她的父母堅持了,不把她弟弟放在第一位,不要重男輕女,離婚了女人也不至於如此悲慘。

辭舊迎新,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睦睦,吃著年夜飯,一起開啟倒數,迎來幸福的新年,這本來就是春節的核心意義,不是嗎?

而如今,卻因「出嫁過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和「重男輕女」這糟粕的習俗與迷信,破壞幸福的家庭,讓這一家人心裡都留下了不能觸碰的痛,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03-我們該如何應對?

那麼應該如何避免這個情況發生?

首先,作為離過婚的女人,必須要有讓自己獨立的能力,經濟獨立與精神獨立。努力好好工作,爭取購買屬於自己的房子。

你的經濟實力,你的房子,你的精神富足,這是你婚戀自由、家庭和睦的前提與底氣。

如果不幸離異了,而父母又是重男輕女,弟弟又是愚昧不堪的,那麼儘早跟家人保持一定距離,儘早獨立出來,不然日子會過得很難受的。

正如案例中的肖麗,如果她離婚後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她大可以一起住或者跟爸媽一起住,開開心心地過年,不用再用品嘗大年三十依舊無家可歸的孤獨與心寒了。

此外,學會好好跟自己相處,要經營自己的朋友關係,讓自己不再那麼孤獨。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要學會好好跟自己相處。

同時,要學會經營自己友情,擁有自己的閨蜜,她們會在必要時候幫助你,以及帶你走出困境。譬如,《我的前半生》的唐晶,她帶羅子君走出那段傷心難過又灰暗不堪的日子,迎來了新的人生。

女人啊,記得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可能是你自己了,有時候就連血濃於血的家人,也可能會不夠愛你,甚至做出傷害你的行為。

過年本來闔家團圓,一家人聚齊起來和睦其樂融融,而不應該為了像「出嫁女兒不能回娘過年」等習俗與忌諱,丟棄原本屬於我們的幸福,破壞和拆散我們的家庭。

真的,請不要歧視女人了,尤其是出嫁或者離異的女人了。她們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社會的歧視,以及堅守封建迷信的愚昧落後之人。

出嫁了的女兒回娘家過年,不會敗壞娘家的運氣,而歧視女兒、重男輕女的雙標行為,這是真正的最大敗壞家庭財運、運氣之舉。

今日話題:你認為,出嫁的女兒,能否回會娘家過年?為什麼?歡迎留言、點評以及轉發。

---END---

相關焦點

  • 「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十年後,弟弟的一句話道出真相
    不過,輪流過年說起來容易,操作起來卻不那麼順利。一方面,有些男人覺得在娘家過年不自在,找機會就挑妻子的毛病,大過年的讓人心裡添堵。另一方面,有些父母不同意女兒回家過年,說是「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讓小夫妻沒機會為這件事吵架。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還有嫁出去的女兒在小年裡回娘家過會影響娘家男人的運勢,尤其是娘家的父親、哥哥、弟弟等直系親屬。
  • 過了小年閨女不能回家?父親因舊俗拒絕女兒回娘家
    而春節臨近,老家濰坊壽光的王女士,內心卻倍加苦惱:自己本想與丈夫孩子一起回娘家過年,卻因為當地一則舊俗被擋在門外。  王女士稱,聽說已婚的女兒要回家過年時,其60歲的老父親在電話裡是流著淚拒絕她的,因為當地的舊俗說,如果已婚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將對自己的兄弟「不好」,老人不願犯這個忌諱。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然而鄉下人「過年」,有的人是處處跟人家比,在乎面子,計較這計較那。原本是好好地過個年,太過在乎面子,反而讓大家都不舒服。有的人會討厭過年,也是因為在過年的時候要講的規矩很多。譬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大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串門,更離譜的要屬,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倘若是回娘家過年會斷了娘家兄弟的財路。
  • 我是婆婆,想讓遠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卻被兒媳婦拒絕了
    某視頻裡有位女士說「我直接否決了」,評論裡沸騰了。有人指責她:出嫁了就不能回家了嗎?難道你也不回娘家嗎?姑嫂相互不喜歡太正常了,但嫂子能管得了小姑子去哪過年嗎?當然不可能了。但你們是否想過,為什麼嫂子有權利拒絕小姑子回娘家過年,答案很簡單。因為小姑子要回的地方是嫂子的家。
  • 「媳婦,你嫁過來就是婆家人,不能回娘家過年」媳婦果斷反擊解氣
    知道媳婦不能回自己媽媽家過年,心理難免不開心,婆婆主動安慰媳婦:「木英啊,你嫁到我們家,就是我們家的人了,我們都會把你當成一家人對待,你不用不開心。」嫁出去的女兒,終於要回來過年了,媽媽充滿著期待和喜悅。老公也主動和木英說:今年會提前買好飛機票,不加班,一起和媳婦、孩子去丈母娘家過年。
  • 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不是迷信,長知識了!
    在傳統的習慣中,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過年,被人們視作一種禁忌,一種不好的兆頭。人們按照傳統的思維固性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即是潑出去的水,不管嫁出去的人家是富裕還是貧窮,那都是婆家的人。如果已經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的日子越過越窮。那麼,人們為什麼會如何有這種認識和觀念呢?
  • 「媽,過年了你就別讓我姐住酒店了」「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農村的風俗有很多,比如說過年的時候,出嫁了的女人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不然會對家裡的男丁不好,斷了男丁的財路。 相信在很多的地方,都保留著這樣的風俗習慣。 這幾年,張薇的年過的被提有多心酸了,都是在酒店裡度過的。
  • 一個離婚女人的懊悔:不顧父母反對遠嫁,過年無家可歸,我錯了
    如今,她離婚了,覺得自己無家可歸,只想一個人過年。離了婚原本的婆家回不去了,娘家她也不想回去。因為離了婚回娘家過年不但會被左鄰右裡議論紛紛,還會被自己的家人逼著去相親。父母希望她趁著年輕,儘早找到一個經濟條件好的人共度餘生。
  • 為啥女孩結婚後不願再回娘家?現實太心酸,女孩長大是沒有家的
    對很多非獨生女的女孩來說,越長大越會明白,尤其是自己出嫁,家裡的哥哥或弟弟娶媳婦後,會深刻的明白自己是沒有家的。回不去的娘家,融不進的婆家,天大地大,何以為家。為啥女孩結婚後不願再回娘家?現實太心酸,女孩長大是沒有家的。
  • 每次回娘家,都得花很多錢買禮物,女人結婚後,為什麼都不敢回家
    在生活中,嫁出去的女兒相當於潑出去的水,回娘家都被當成了客人來對待,屬於特殊的客人。已經嫁出去的女兒要是回家不帶上點禮物,都不太好意思回去,畢竟家裡面一雙雙眼睛都盯著你看呢。除非你是家裡面的獨生子女。那樣的話父母才不會在意女兒回家有沒有帶禮物,平時能夠經常回家看看就行了。
  • 已經出嫁多年的大姑姐,全家回娘家過年需要告訴我一聲嗎?
    外公外媽外孫,講中文的,一個外字就明顯內外有別了,女人嫁出去回原來的家叫回娘家,外人背後說她回外家。人家在意的是公婆的態度,也沒有要求大姑姐全家來過年要經過她同意。媳婦全心全意對他們,嘴上把媳婦當家人,事實卻不是,媳婦心裡當然不舒服啊!
  • 回娘家,不!我是在走親戚
    由於工作原因,很多時候她不能常回來娘家,但只要一有時間,她都會趕回來,畢竟父母年紀大了,想著能多陪陪他們。自從弟弟結婚以後,她發現家裡的變化更大了。從小不受待見的她,現在更像是一個外人,每次回家都像是在走親戚。父母鮮有時間能主動給她來個電話,其實李清也大致明白,自從弟弟的孩子出生,父母全心撲在照顧小孫子身上。
  • 「你弟剛結婚你回娘家不吉利」母親把女兒一家趕到地庫,令人心寒
    小紅在前幾年選擇了遠嫁,雖然自己定居的城市離娘家很近,但每年過年時,他們一家人都會回婆家過年,雖然交通便利,但是小紅的婆家在一個偏遠的農村,每次下了動車還要坐一趟客車到鎮上,然後公公就會騎著三輪車來接他們,每次迎面刺骨的寒風都讓她暗暗發誓不想再回這個破地方,但是小紅的老公儘管再折騰都會回老家,因為小紅也不能回娘家過年,所以當其他遠嫁的姑娘為過年回誰家吵得面紅耳赤時,她是沒有這個煩惱的,
  • 女子送母親五千紅包,給婆婆五百,老公:你回娘家過年吧
    老公比她大5歲,家境不錯,對她一見鍾情,王梅不怎麼喜歡他,但是父母喜歡,她就稀裡糊塗嫁了。彩禮母親要了18萬,在當地算高的了,嫁妝幾乎一分錢都沒給,婆家也不在意。結婚後,王梅上班一個月賺三千塊錢,老公做生意每個月能有一萬塊吧。老公挺疼她的,想要什麼就讓她去買,王梅提出要掌管家裡的錢,老公也同意了。
  • 為什麼說回娘家是要正月初二,初一怎麼就不能住娘家呢?
    為什麼要初二才能回娘家,初一就不能回嗎? 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1傳統的觀念,在除夕和初一家裡不能有外人 女兒嫁出去了就成了婆家人,是「外人」所謂嫁出去的女兒就等於潑出去的水,如果女兒結婚後初一住娘家,老祖宗看到家裡有外人,就不願意進家門也會不高興
  • 女兒回娘家,接待宴在朋友圈火了,網友:這規格一看就是老女婿
    在山東每年大年初二,都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老話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 「今年過年可以回娘家過嗎?」「你回去我就讓兒子和你離婚」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遠嫁,不是說不想女兒得到幸福,更多的情緒是捨不得。很多女人遠嫁後,都會面臨「回家過年」這個問題。一個善解人意的男人,不會不讓遠嫁的妻子回家過年,反而會主動安排行程,去理解妻子想念父母的一顆心。
  • 馬來西亞出嫁華人女兒最棒的紅包:回娘家吃團圓飯
    去年回娘家過年的陳苡香,接過團年飯的統籌任務,率領所有堂弟妹,合作煮出這桌「新風味」團圓飯,也讓他們更了解團圓的意義。  未嫁時,娘家的團年飯,是祖母當主廚,苡香的父母當助理,而慢慢地,主廚退居幕後,助理升級,在他們的堅持下,每年除夕,總有一桌陳家特色美食等著大家回來。  去年,苡香一家回返柔佛娘家過年,為了不讓祖母和父母勞累,身為長孫女的她接過統籌的工作,率領所有堂弟妹,合作煮出了一桌新風味。
  • 廣西妹嫁浙江婆家隨禮金兩萬五,娘家不回禮,女兒:再也不回娘家
    我們家鄉的風俗男方隨的禮金過來女方不能全要,要退回一部分回去給男方,而這個習俗卻被我堂姐媽媽打破了。堂姐家裡有六個兄弟姐妹,單親家庭,因為那個年代計劃生育有超生罰款,所以她被迫寄住在外婆家裡,直到成年出去打工才回自己親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