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一直給人們一直清貧苦修的狀態,對金錢似乎也沒有什麼欲望。在佛教中,佛陀確實教導出家僧眾要戒除貪慾,不可存儲財物家當,要放下萬緣一心修行。這是因為財產乃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走,如果過於執著這些身外之物,反而會障礙修行成就。有這麼一個關於金錢的故事,或許可以引起人們的深思。
《會吃人的黃金》
有一個僧人驚 慌失措地從樹林跑中了出來,恰巧遇到了一對非常好要的朋友路過。這對朋友問到僧人:「你為什麼這麼慌張,是遇到了什麼?」僧人回答到:「我在樹林的某樹下發現了會吃人的『毒蛇』!」
兩人非常好奇,就問到你是在哪裡看到的啊?我們也去看看。僧人說:」就在前面這樹林的一顆樹下。「兩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向樹林走了過去,誰成想,哪有什麼吃人的毒蛇啊,分明是一整罐金子!這兩人哈哈大笑,覺得這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黃金竟然成為了能吃人的毒蛇!
他們開始討論該怎麼把這罐金子拿回去。其中一個人說道:「白天就這麼直接拿回去太不安全了,我們還是先藏在這裡,等晚上沒人的時候再拿走。我在這附近看守著,你回去拿一些飯菜過來,等我們在這裡吃得差不多了,天也就快黑了,那時候我們再動手。」
另一個人聽完後就回去準備飯菜了,而留下來的那個人看到這麼多的金子就升起了想獨吞的念頭,於是準備在另一個人回來後,就用棍棒打死他。而回去準備飯菜的人,在路上也升起了獨吞金子的欲望,他回去後,自己先飽吃一頓,然後又準備了有毒的飯菜。
等拿著飯菜回來的人剛一進樹林,在樹林守著的人就用木棍狠狠敲打下去,帶飯的人當場就去世了。拿木棍的人看到倒下去的朋友,輕聲說道:「對不起了,我最好的朋友,是黃金逼我這麼做的。」說著他就拿起送來的飯菜吃起來,準備吃飽後帶著黃金離開。
結果還沒等飯完全吃完,飯中的毒就發作了。沒過多久,他就感覺肚子像火燒了一樣,身體渾身不受控制。他這時才明白原來飯裡下來毒藥,在臨死前他說道:「原來那個僧人說的都是真的,這確實是一個會吃人的『毒蛇』啊!」
故事感悟:
人人都愛財,佛陀也並不反對人們擁有財富,因為金錢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有好壞之分的僅僅是人的貪慾。如果錢財用在了布施、助貧、回饋社會、幫助有困難的人,那麼這錢就會發揮其善的作用;但是如果人們為了爭奪財富,而勾心鬥角、無惡不作,那麼所帶來的必定就會是惡的結果。
當你再次為了金錢而去奔波時,一定要想明白這個道理,財富並無好壞之分,覺得財富好壞的是人們的貪慾,如果一個人的貪慾過強,而丟掉了自己的道德底線,為了賺錢而做出諸多的惡事,並且把賺到的錢用在了造惡業上,那麼你所賺取的財富就會成為把你吃掉的惡業之源;如果你是以正當的職業和正當的方法來去賺錢時,並且把這些錢用到了行善布施上,那麼財富對於你而言,就為行善積福之源。
好壞皆在一念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一定要好好領悟這其中的道理啊。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