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錯位

2021-02-22 龍氏整脊正骨

胸椎正骨手法:

胸椎後關節呈冠狀面,胸肋關節和肋橫突關節與胸椎後關節相聯結,胸椎椎間盤前後等高,且較薄,加上胸廓的保護作用,故胸椎不易做旋轉動作。胸椎棘突細長並向下方重疊如蓋瓦狀,故在定位時棘突與椎體約差一節。正骨手法的施治時要注意這些生理特點。

胸椎正骨推拿常用手法:

放鬆手法以掌揉法、擦法、平推法為主,與棘突旁拇指揉法結合使用。

強壯手法以雙拇指棘旁撥筋法,最長肌提彈法,穴位根據病情選配,以背部俞穴為主。胸腹內臟病者,加用捏脊療法。

痛區手法:腰背痛以外的痛區按胸部或腹部症狀選用鎮靜手法或興奮手法。

正骨手法常用的有五式:俯臥衝壓法式;捶正法二式。

單向衝壓法:適用於單椎後凸滑脫式錯位和側彎側擺式錯位。患者俯臥,胸前平放於薄枕上,術者單手或雙手重疊,掌根置於後凸棘突上(如向右側彎側擺者,術者站於患者右側,雙手用力方向偏左前方),囑其做深呼吸,呼氣時,術者用有限度的衝壓力,重複2~4次。

衝壓法亦可在坐位下進行。患者騎坐於木椅上,面向椅靠背,術者立其後,用右膝關節屈曲頂按於其後凸的棘突下方,術者雙手扶患者雙肩向後拉,同時右膝適當用力向前頂按。滑脫較重者,加牽引|力,患者雙手對抱,術者雙手從其腋下伸出抓住其前臂,復位時將患者向上端起並向後拉,右膝同時頂按。對合併旋轉式錯位者,頂按後,將患者大幅度向左,右旋轉上體復位。此動作由於術者前臂經患者腋下伸出,向左轉時將右手向上抬,左手向下,使患者同時做左側屈體位,較易成功。如法向右復位。

俯臥雙向分壓法(亦稱間接衝壓法):適用于于某椎向前滑脫或傾位仰位式錯位。患者俯臥,胸前墊高枕使成駝背狀,術者站其左側,雙手交叉以掌根部分置凹陷病椎其上下二椎棘突處,配合呼吸做由輕漸重的多次適度衝壓,由於術者雙手交叉用力方向相|反,與胸前高枕聯合作用、常可將凹陷的胸椎撬起。(見下圖)。 

俯臥旋轉分壓法:適用於胸椎左右旋轉式錯位。以T6棘突偏左、T7棘突偏右為例,患者俯臥,胸前墊薄枕,雙手放在軀幹兩側,背部放鬆。術者立其右側,右掌根置其T7棘突右旁,左手掌根置其T6棘突左旁,配合呼吸,當其呼氣時,術者雙手用適度的衝壓力,由於雙手用力方向不同,使T6、7受到旋轉力而復位。術者緊接著轉體將左手下移定點於T7棘突右旁,右手移至T8棘突左旁,重複上述復位動作。如此將各椎間調整達到全部復正為止。

肋骨平推法:胸椎錯位,尤以向前滑脫者,其有關肋骨多見隆起或合併肋軟骨炎,復位時亦可藉助肋骨的槓桿作用,術者用掌平推法和按壓法,將隆起的肋骨下按,按時囑患者深吸氣,有利於胸肋骨小頭關節的復位。並注意整個胸廓變形的矯正。

俯臥定向捶正法:此法比衝壓法安全柔和些,適用於體質虛弱的老人和兒童。患者俯臥,肩背放鬆,術者右手握拳,左食指或拇指置於偏歪的棘突旁,用拳捶於食指末節而震動其錯位棘突。亦可用器械(或用一特製指形小棒)代替手指捶正。

捶棘突與捶橫突交替進行效更佳,以T3棘左旋,T4棘右旋為例:術者立其右側,以左食指「定點」於T3棘左旁,右手握拳捶擊左食指末關節部,以向右45°拳擊椎板與棘突根部使其向右旋移,繼而「定點」於T2棘突右旁外1橫指處,即T3右橫突後側,右拳捶擊方向垂直,使後旋的橫突受力前旋而達復位,此兩定點可交替重複2~3次。對錯位重的患者(如傾位仰位式錯位),

本手法作為微量調正,最好在牽抖衝壓法後進行,椎體傾位或仰位錯位時,因關節突的擠壓,常致其上、下方的椎體向後隆凸,當左右偏歪捶正後,還以捶正法糾正,會加強療效。同例,先調正患椎上方椎體,術者站於右側,左手食、中二指,分別「定點」於T1-3棘突兩旁,右拳由上向下斜擊雙指,每椎捶1~2下,1~3椎捶擊2~5遍,由輕漸重,繼而站其左側,以同法將T7、6、5椎隆凸部,由下而上捶正,經上下捶正後,能使棘突間原增寬和變窄的棘間調正使復位完善。配合背部拍打法進行。此種病情,脊柱失穩較重者,應配合練保健功才能鞏固療效。

懸吊牽引推按捶正法:適用於混合式錯位者。完成第一步放鬆手法後,囑患者雙手抓住單槓或肋木(無此裝置可在門框上或由助手將患者背起)使身體懸吊起來,術者用掌按壓推動其錯位胸椎和肋骨隆起處,或以拳捶正之。術畢,將患者緩慢放下,(不能跳下)以免發生新的創傷。此法旨在於缺乏治療床環境時,可利用門頭、樹木、鐵架等作懸吊工具,以替做「牽抖衝壓法」進行正骨復位。

其他復位法可參閱腰椎及頸椎復位法。例如搖腿揉腰(胸)法、坐位旋轉復位法、提肩側擺推正法等。

龍氏正骨——胸腰椎正骨推拿操作程序

龍氏正骨將中醫正骨、推拿與現代脊柱生理解剖學、生物力學結合進行手法的革新,形成一套針對脊椎軟組織損傷、脊椎關節錯位、關節滑膜嵌頓、椎間盤突出等治療脊椎病的手法。這套手法可以對脊椎病因引發的疾病進行辨證施治,其特點為:穩準、輕巧、無痛、安全,療效確切,現已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科研課題和成果正在推廣應用。

正骨推拿法的手法操作分為四步,即放鬆手法;正骨手法;強壯手法及痛區手法。

放鬆手法:胸椎以掌揉法或用掖法順最長肌、菱形肌方向,由上而下或由內向外往返2~3遍,棘突旁多裂肌、棘肌部(華佗挾脊穴),以雙拇指揉法,椎旁痛點按法或震法左右側同法施術。達到背部緊張的肌肉、筋膜放鬆為目的。腰椎放鬆手法,因腰肌較健壯,急性損傷時,腰肌痙攣亦較重,用掌揉法和前臂揉壓法為主,或用擦法,如不易放鬆時,用「搖腿揉腰法」療效較佳,痛點(阿是穴)用按法、震法。

正骨手法:胸椎/腰椎的正骨手法多為通用手法,要注意掌握椎間結構的生理特點,推拿手法的力度,正骨時定點的方向(角度)和著力點的選擇最重要。胸椎與胸廓的整體結構緊密,復位力度角度不當,常導致胸前軟骨或關節挫傷引發胸痛,應引以為戒。正骨手法詳述於後。

強壯手法:胸椎以雙拇指在棘突兩旁的華佗夾脊穴,自上而下作指壓法1~3遍,棘旁筋結彈撥法、最長肌揉捏法或提彈法,辨證選配穴位作點法(按病情選穴),以背部俞穴為主,配以內關、足三裡、三陰交等穴。治脊療法治療內臟病時,常用「捏脊療法」作為強壯手法。腰椎的強壯手法,多用筋結彈撥法、深筋膜松解法、穴位推法、點法(腰和下肢選穴,或用阿是穴),拳叩擊法和掌擦法(加藥油橫擦兩側腎俞穴至溫熱為佳)。

痛區手法:腰背以外的痛區,按胸部或腹部症狀,選用鎮靜手法或興奮手法。鎮靜手法用於止痛,例如,胃炎、腸痙攣、胸脅痛、肋間神經痛、哮喘等,在胸肋部作雙掌撫摩法、4指揉法痛點揉按法或震顫法。興奮手法用於功能低下者,例如,消化不良、糖尿病、腎上腺功能減退症、便秘等疾病。按內臟功能減弱,用腹部穴位做拇指推法、腹肌提拿、抖法、摩法、下肢穴位重力點(拍瘀)法、胸部輕六拍打法、帶脈溫補法(藥油掌擦至溫熱)等。慢性支氣管炎、胸悶等,除胸肋部掌揉法外,適量的拍打法,配合呼吸脅部掌壓法。腰椎痛區手法,根據病情,治療下肢或腹部,下肢神經痛者,沿痛部由上而下施以拇指揉法或掌揉捏法、搓法、點穴法、胭窩拍打法、下肢關節運動牽抖法。下肢肌肉痛者,揉捏法、肌腱按壓法、震顫法等。下肢麻木者,麻木區拍打法為主(或用梅花針治療),相關肌腱提彈法,重力點穴法,神經幹彈撥刺激法。腹部盆腔臟器疾病者,腹部撫摩法、穴位拇指推法、震法,或加足底按摩法等。

支配人體五臟六腑的神經都是從脊柱發出的,脊柱是人體生命的棟梁。在從爬行動物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脊柱所受到的壓力是越來越大。直立行走的人,全身的壓力都集中在脊柱上。例如經常坐辦公室的白領一族、開會多的人,很容易出現由脊柱引起的疾病。不少病人在脊椎病好轉時,原有的內臟(器官)病症狀同時好轉或痊癒,經過大量的臨床解剖及實驗研究發現,神經官能症、頭痛、眩暈、高血壓、原因不明的胸悶、心悸、失眠、頑固性呃逆、冠心病、心律失常、胃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習慣性便秘、痛經等,特別是許多病因不明、屢治不愈的70多種內臟疾病多與脊椎疾患有關,找出了脊柱相關病因理論,在此理論基礎上創立了龍氏正骨推拿。

龍氏正骨(治脊療法)手法復位精講班  諮詢:13161668332馮老師

相關焦點

  • 胸椎錯位?陳杰老師帶來「新醫正骨療法」幫助大家解決胸椎錯位!
    生活中,有些人習慣半躺在沙發或床上看電視、看書;長期睡過軟的床以及睡姿不良;經常坐著或站著等,這些情況都會使胸椎發生變形。特別是那些長期以特殊姿勢進行重體力勞動的人,很容易因長時間使用上肢和彎腰駝背,導致胸椎椎間關節突錯位,引發胸椎疾病。1.首先會出現背部疼痛、胸悶、頭痛、視覺疲憊等症狀,這種情況患者需要及時進行休息,還可以配合按摩調理來緩解症狀。
  • 什麼是胸椎側彎?
    原因引起胸椎側彎的塬因很多,最常見於長期單邊肩挑重物、長期姿勢不正、單側運動造成兩側胸椎肌肉鬆緊度不均、骨盤傾斜造成胸椎產生代償性側彎,均為造成胸椎側彎壓迫胸椎神經的塬因;其他如外力重擊、車禍、碰撞等,亦會引起胸椎神經壓迫,而造成胸腔器官的疾病。
  • 龍氏正骨~胸椎症候群(超詳細)
    但實際上,近年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螺旋CT、三維成像和MRI在診斷上的應用,胸椎間盤損害並發胸椎關節錯位,導致的胸椎症候群與胸椎病因有關的疾病(下篇第13~20章)也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背痛的病因十分複雜,胸椎症候群患者70%以上有背痛(頸背或腰背痛)的症狀。英國的Benn及Wood報導,1969—1970年間,英國因背痛而損失1300萬以上勞動日。
  • 正骨推拿復位法[胸椎]
    胸椎正骨手法:胸椎後關節呈冠狀面,胸肋關節和肋橫突關節與胸椎後關節相聯結,胸椎椎間盤前後等高,且較薄,加上胸廓的保護作用,故胸椎不易做旋轉動作。胸椎棘突細長並向下方重疊如蓋瓦狀,故在定位時棘突與椎體約差一節。正骨手法的施治時要注意這些生理特點。
  • 胸椎、腰椎復位手法
    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胸椎復位手法由於胸廓結構特殊,胸椎後方除了有一對後小關節外,還有肋—椎關節,肋—橫突關節等,加上肋骨的支撐作用及胸骨的固定作用,使胸椎的穩定性大大增強,但各關節的活動度則較頸
  • 脊椎錯位的影響
    當你有頭、頸、肩、胸、腰、腿、的酸、麻、脹、痛時,表明,你的脊椎已經出現問題了,多數情況下,只要你將錯位的脊椎正位,症狀也將會消失。        如果每一節脊椎骨都處於正常的位置,那麼整個脊椎呈現出兩個向前的彎曲(頸曲和腰曲)、兩個向後的彎曲(胸曲和骶曲)。
  • 莫名其妙胸悶背痛~別忘查查胸椎
    殊不知,這有可能是胸椎在抗議!長時間對著電腦、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覺枕頭過高,這些都可能導致一個或多個胸椎受力不均,致使椎體上眾多小關節發生錯位或半錯位,醫學上叫「胸椎小關節紊亂症」。這種病存在於多數脊椎不好的人群中,但大眾知曉率特別低,誤診率也很高。
  •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健康科普!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健康科普胸椎小關節紊亂症,係指胸椎小關節外力作用下發生解剖位置的改變,表現為關節囊滑膜嵌頓而形成的不全脫位而導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病症。胸椎小關節紊亂的常見原因:1、急性外傷:多因持物扭轉或撞擊,使胸椎後關節發生錯位,導致關節滑膜、韌帶神經、血管等受到嵌頓擠壓、牽拉等刺激,發生紊亂,並反射性地引起肌肉痙攣。
  • 脊椎錯位,就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脊椎錯位當你有頭、頸、肩、胸、腰、腿、的酸、麻、脹、痛時,表明,你的脊椎已經出現問題了,多數情況下,只要你將錯位的脊椎正位
  • 脊柱錯位導致的疾病的精講
    當脊椎的彎曲度是良好的——該彎的地方彎了,該直的地方都直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如果脊椎的生理彎曲改變,身體則往往陷入亞健康或是慢性病的困擾。            椎骨之間的其他小關節、韌帶也同樣有可能在我們每天的行動中發生各種損傷。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只是很微小的細節,不足為奇,實際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破壞脊椎整體,乃至影響全身的健康。
  • 【譯文分享】我們真的在伸展胸椎嗎?重新思考泡沫軸上胸椎伸展練習
    一般情況下,當客戶告訴我他會使用泡沫軸放鬆胸椎時,我覺得這樣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 脊椎錯位能引起近100種疾病,您知道嗎?
    C7:咽喉痛、哮喘、氣短胸悶、甲狀腺病、第4、5指麻痛、頸根肩胛痛、肩膀硬化、傷風、上肢後側內側麻痛。此外,內分泌失調、肥胖、走路易跌倒失衡、腦神衰弱都與頸椎有關。 二、胸椎錯位可能引起的健康問題胸椎受肋骨的保護,對於輕微創傷較難察覺,因此常常被忽略診治,時間一長引發各種慢慢性疾病,人體胸椎神經壓迫的原因,大都出自胸椎側彎。引起胸椎側彎的原因最常見於長期姿勢不正、單邊肩挑重物、單邊運動,造成兩側胸椎肌肉鬆緊度不均。如果受到外力重擊,車禍或碰撞等,會引起胸椎神經受壓迫引起各種健康問題。
  • 從業者必備,胸椎、腰椎、骶骨解剖學與觸診檢查
    第1胸椎棘突粗大並水平向後,椎體有一圓形的全肋凹和一半圓形的下肋凹。第9胸椎可能存在下半肋凹缺如,第10胸椎只有一個上肋凹,第11、12胸椎各有一個全肋凹,橫突無肋凹。椎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呈卵圓形或三角形。上、下關節突粗大,關節面幾乎呈矢狀位。上關節突後緣的卵圓形隆起稱乳突。棘突寬而短,呈板狀,水平伸向後方。
  • 胸椎靈活性鍛鍊:胸椎靈活性改善教程
    胸椎是屬於活動度為主的關節!具備良好的關節活動範圍!我們在運動訓練中才會做出流暢正確的動作!
  • 「譯文分享」重新思考泡沫軸上胸椎伸展練習
    一般情況下,當客戶告訴我他會使用泡沫軸放鬆胸椎時,我覺得這樣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將泡沫軸來回滾動(水平地),沿著脊柱縱向放鬆以打開胸腔,還有一些典型的情況就是伸展胸椎的中段,這樣做的初衷是提升靈活性。如果我們的脊柱和胸腔都處於中立位的話,我仍認為有更好的方法能夠使我們在完成過頂上抬的動作時使胸椎伸展。需要重點注意的就是肋骨外翻通常會限制過頂的活動範圍,我們需要利用腹斜肌的收縮,以確保胸腔向下達到了一個固定的位置。
  • 脊椎錯位對機體的影響
    而脊椎錯位、側彎會壓迫脊神經,導致神經信號傳導異常,久而久之,就會出現器官損傷和器質性病變,而形成慢性疾病。此外,脊柱側彎,不僅影響形體之美,導致高低肩、長短腿、駝背,還會使胸腔容積減少,直接擠壓心肺,影響心肺的功能,導致心肺疾病。
  • 胸胸腔與胸椎活動度
    大部分現代人的胸椎靈活性都很差,長期伏案,手機過度使用,會增大胸椎曲度,出現駝背,長此以往,胸椎靈活性逐漸變差,就會加大腰椎代償,導致致下背疼痛
  • 如何改善胸椎活動度?
    胸椎的活動度受限會引起其他部位的問題:僵硬的胸椎限制了肩胛骨的有效運動,進而影響了肩關節本身的力學和穩定性。胸椎活動度受限,肋骨也會被卡住,當肋骨被往上推或是卡住,你的吸氣能力就會受限;相反的,若他們卡在下面的位置,您的呼氣能力就會受到幹擾。
  • 胸椎疼痛的病因及治療
    胸椎疼痛的病因胸椎病以下位胸椎居多見。
  • 泡沫軸按摩教學:上背部(胸椎)
    泡沫軸按摩教學:上背部(胸椎)泡沫滾筒是一個能夠幫助自己按摩和筋膜放鬆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