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胸悶背痛~別忘查查胸椎

2021-03-05 王振濤大夫

現代生活對身體的不良影響的情況非常普遍,譬如,伏案工作多,開車坐車多,運動越來越少,等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都能對脊椎造成重要影響。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長時間用電腦或低頭看文件,起身後有胸悶的感覺,做做擴胸運動,走兩步就緩解了,常誤以為是心、肺或其他臟器的疾病,做各種檢查又未提示器質性問題。殊不知,這有可能是胸椎在抗議!長時間對著電腦、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覺枕頭過高,這些都可能導致一個或多個胸椎受力不均,致使椎體上眾多小關節發生錯位或半錯位,醫學上叫「胸椎小關節紊亂症」。這種病存在於多數脊椎不好的人群中,但大眾知曉率特別低,誤診率也很高。

人體的脊椎上,有很多管和孔,身體的許多神經穿行其間。胸椎是疊瓦狀的,位置居於脊柱中段,有近50個小關節,外面由12對肋骨保護著,穩定性本較頸椎和腰椎強。但長時間伏案或低頭工作,容易養成含胸駝背的體態,令頸背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可能導致胸椎小關節錯位,使交感神經和植物神經受到激惹,引起內臟的功能失調,產生頭痛、噁心、煩躁、心慌等症狀,或使相應脊神經支配區域組織的感覺和運動神經受到刺激,引起背部疼痛不適、胸悶、胸部壓迫堵塞感。

除了白領、司機、會計、低頭族外,學齡兒童也可能得這個病。因為小朋友們骨骼發育還不成熟,如果書包背得過重,再加上長時間坐姿不正寫作業,椎體排列就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出現莫名其妙的胸悶背痛、頭痛、噁心、煩躁、心慌等,排除了其他器質性病變的,建議去查查胸椎。確診為胸椎小關節紊亂症的,可以通過適當的手法調整復位。

生活中如何保護胸椎健康?

一是科學鍛鍊。適當適量的運動如引體向上可鍛鍊肌肉和韌帶的力量,防止脊椎出現變形和退化,遊泳、打羽毛球、投籃、放風箏等這些與低頭含胸反向的運動,也能很好地保養脊椎。

二是避免受涼。受涼會使頸背腰部的肌肉痙攣,血液循環減慢,建議夏天不要在空調房裡久坐,或人體對著空調直吹,可以常開電風扇,房間裡多通風。

三是矯正姿勢。不良姿勢會使肌肉被牽拉,導致肌肉、骨骼的生物力學平衡被破壞,建議不要躺在沙發上或床上看電視,因為這樣會使頭頸部成為著力點,損害脊椎的健康。

以上內容摘自網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胸椎側彎?
    原因引起胸椎側彎的塬因很多,最常見於長期單邊肩挑重物、長期姿勢不正、單側運動造成兩側胸椎肌肉鬆緊度不均、骨盤傾斜造成胸椎產生代償性側彎,均為造成胸椎側彎壓迫胸椎神經的塬因;其他如外力重擊、車禍、碰撞等,亦會引起胸椎神經壓迫,而造成胸腔器官的疾病。
  • 龍氏正骨~胸椎症候群(超詳細)
    但實際上,近年隨著診斷技術的進步,螺旋CT、三維成像和MRI在診斷上的應用,胸椎間盤損害並發胸椎關節錯位,導致的胸椎症候群與胸椎病因有關的疾病(下篇第13~20章)也是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背痛的病因十分複雜,胸椎症候群患者70%以上有背痛(頸背或腰背痛)的症狀。英國的Benn及Wood報導,1969—1970年間,英國因背痛而損失1300萬以上勞動日。
  • 識別治療辦公室上背痛、膏肓痛、富貴包
    如果缺乏活動、姿勢長期不變換的話,就會影響到肩胛骨以及附近的肌肉,進而導致上背痛,也俗稱膏肓痛。  膏肓痛 : 指的就是膏肓穴附近的疼痛,而膏肓穴的位置在第四、五胸椎之間內側,靠近肩胛骨的內緣的地方。其疼痛通常就在肩,甚至牽連上背及下頸作痛。
  • 胸椎錯位
    胸椎正骨手法:胸椎後關節呈冠狀面,胸肋關節和肋橫突關節與胸椎後關節相聯結,胸椎椎間盤前後等高,且較薄,加上胸廓的保護作用,故胸椎不易做旋轉動作。胸椎棘突細長並向下方重疊如蓋瓦狀,故在定位時棘突與椎體約差一節。正骨手法的施治時要注意這些生理特點。
  • 胸椎的病症完整版來了,你中了幾個?
    所以多少人心臟有問題,你是真真正正的重視過你的胸椎了?下面我們來講講胸椎額病因,表現,還有就是個胸椎對應的病症和治療! 4、第四胸椎 黃疽、膽汁過多、膽結石、動脈硬化、神經衰弱、憂鬱症、白髮早衰 5、第五胸椎 高血壓、低血壓、循環障礙、肝功下降、肝火黃疸、肝炎。
  • 頸背痛與上交叉症候群
    目前,上交叉症候群患者越來越多,年齡也逐漸年輕化,這不僅影響體態美觀,更重要是它與頸肩背痛直接相關。上交叉症候群引發的頸肩痛與肌肉失衡有關。上交叉症候群的枕骨下肌、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胸鎖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等處於緊張狀態,而菱形肌、斜方肌中下部、深層頸部屈肌、肩袖外旋肌群、前鋸肌等較薄弱鬆弛。肌肉緊張和薄弱可以引發酸痛和乏力。
  •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健康科普!
    胸椎小關節紊亂症健康科普胸椎小關節紊亂症,係指胸椎小關節外力作用下發生解剖位置的改變,表現為關節囊滑膜嵌頓而形成的不全脫位而導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狀的一種病症。2、慢性勞損:(1)由於胸椎間盤退變變薄,椎間隙變窄,胸椎後關節的關節囊、韌帶鬆弛,使得胸椎後關節發生錯位。(2)長期在不協調的姿勢下工作、學習,使背部軟組織經常處於過度收縮、牽拉、扭轉,導致胸椎小關節囊鬆弛,關節穩定性減弱,可反覆發生小關節錯動紊亂,引起小關節炎症。
  • 莫名胸悶、心悸可能是這6個問題,趕緊查查!
    「可度三九,難耐春寒」,春寒之際,不少人都會莫名感覺心臟跳動加速且合併有胸悶的不適,其實這是「倒春寒」,是促發心肌缺血、心絞痛的罪魁禍首
  • 正骨推拿復位法[胸椎]
    胸椎正骨手法:胸椎後關節呈冠狀面,胸肋關節和肋橫突關節與胸椎後關節相聯結,胸椎椎間盤前後等高,且較薄,加上胸廓的保護作用,故胸椎不易做旋轉動作。胸椎棘突細長並向下方重疊如蓋瓦狀,故在定位時棘突與椎體約差一節。正骨手法的施治時要注意這些生理特點。
  • 背痛卻查出肺癌早期?這4個異常或許也是早期信號,請引起重視
    比如說背痛就是肺癌早期的一個標誌之一,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背痛都是指肺癌。但是如果出現了這一狀況老是不能緩解,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以免貽誤原發病的治療時機。除了背痛,當你的身體出現這4個表現,也應該要提高警惕了,很可能是癌症找上了門。
  • 背痛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背痛
    背痛的原因有哪些1、頸椎病引起的後背疼痛頸椎病發生在頸椎,怎麼會引起後背疼痛呢?殊不知,頸椎第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後支向背部延伸,支配上背部的皮膚肌肉。當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時,如果牽拉到第四、五、六頸椎的脊神經後支,就會導致出現背痛。事實上,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頭暈、噁心甚至視物模糊,吞咽模糊都是頸椎病的症狀表現。
  • 活動度一定是來自於胸椎而不是腰椎.
    1、首先是胸椎和脊柱周邊的肌肉和筋膜的限制,背闊肌、豎脊肌、多裂肌、深層脊椎旋轉肌、腰方肌等任何肌肉的緊繃或筋膜限制都會減少胸椎的活動度;2、體態不好,胸椎屈曲過多,「C」姿態的人群,胸椎靈活度也會大打折扣
  • 胸胸腔與胸椎活動度
    大部分現代人的胸椎靈活性都很差,長期伏案,手機過度使用,會增大胸椎曲度,出現駝背,長此以往,胸椎靈活性逐漸變差,就會加大腰椎代償,導致致下背疼痛
  • 如何改善胸椎活動度?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解決上半身其他問題時,要先解決胸椎活動度受限的問題,然後再考慮其他的部位。
  • 胸椎疼痛的病因及治療
    胸椎疼痛的病因胸椎病以下位胸椎居多見。
  • 泡沫軸按摩教學:上背部(胸椎)
    泡沫軸按摩教學:上背部(胸椎)泡沫滾筒是一個能夠幫助自己按摩和筋膜放鬆的好工具
  • 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當心「情緒病」!
    你是不是經常覺得莫名其妙的煩躁、不開心?是不是經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是不是總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還會覺得頭痛、心慌、腸胃不適……當心,你可能是患上了「情緒病」。
  • 肩部及胸椎伸展運動
    許多背痛的原因,上背部疼痛或胸腔痛常導因於姿勢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