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你又聽見許多聲音吧?
也許是剛剛告別懵懂的青春,
步入這個成熟的社會,
嘿,年輕人,準備好自食其力了嗎?
也許是初次踏入職場,
奮力學習一切所需要的技能,
喂,新人,你還得好好努力啊!
也許是已離家多年,
在外成家立業越行越遠,
誒,你,是那個誰吧······
一年又一年,
幼時不懂離家滋味如何,
長大了又只知其意不明其理。
因為,
可能在你聽見那麼多聲音的時候,
往往就會忘記自己該去和誰說,又能說什麼。
獨自一人在異鄉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從前還未親身經歷之時,我們大概能從書中讀到,它會是白日周遭無人回應的孤獨,也會是深夜寂靜無語的落寞,一日三餐只圖個腹中有食好以度日,幾點幾線倒也無所謂去留,因為陌生,因為這一切都與自己無關。
生活百般滋味,全然自己咀嚼下咽。
青春期叛逆,喜歡一人自由,那麼一人去往異地興許就是你內心中最值得慶幸的事情。大概每個人都有這麼一段念想,不過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體驗?再無人嘮叨,沒有誰指指點點,不大不小的房間只容留自己。但這樣的代價就是,凡是只有自己。
也沒有誰說幫忙打點,可能就是你的左鄰右舍照顧一二。每月要擔心房租水電,生活起居。對於剛出家門的人來說,這一切似乎不會看作什麼大難題,畢竟留有夢想就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這點小難題都不足掛齒。而早已在外拼搏好多年的前輩來說,理想雖遠大,但生活種種卻是近距離的無限大,畢竟生活與理想二者不可得兼。
為人處世,突然間會變得極為重要的一門生存技巧,因為你可以在做事方面略輸一籌,但做人卻不能「低人一等」。這個「低」不分等級,只是說明和其他人相處的重要性。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什麼時候不該說什麼······全然是要靠著自己去觀察領悟,而不再是誰苦口婆心的悉心教導。就這樣,每天都能聽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不管是你願意還是不願意,總之聲音很多,而你卻不能開口。
不過漸漸地這種現象會在熟悉之中減弱,你始終會有自己的圈子,重新有了朋友。這時候你會感覺到陌生的城市裡終於有了一絲溫度,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每天上班,周末之時出去遊逛通宵達旦,全然已經忘記自己是一個離家的人,而把自己當作城市裡的一員,盡情瘋,盡情狂。忽然間就會覺得,再多的詢問都是拖延自己時間的劊子手,容不得半分阻撓。
你的手機裡除了QQ又增加了微信,聯繫人不斷增加,信息量不斷上漲,你要增多花在這上面的時間。也許你會一一處理朋友們發來的訊息,但有些也許只是想著有時間再回吧。這時候,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才有時間回呢?當你在和朋友聊得盡興時?是在外吃飯看電影遊玩的時候,還是久而久之忘記這件事之時?
你不是要問一個人在外到底是什麼體驗嗎?其中一種就是看到千裡之外傳來的訊息之時,突然間不知所措。
這些訊息看起來也許比不得領導發來的鼓勵、朋友發來的感謝、或者心慕之人表達的好感,但其中包含的情感卻遠遠超過此類種種。
你吃飯了嗎?工作忙嗎?平時多注意休息······看到這樣的字眼,你的心裡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忙於自己的時候全然顧不上,而只剩自己的時候才開始覺得滿心的愧疚。突然間會想到,離開家鄉的這些日子,自己有多少次想起過曾經那些日夜相伴的人,有多少次想過主動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有多少次拒絕電話那頭的關心。自己這樣做,他們的心有多失落?
有些愛是無言的,而有些愛藏在平凡的話語中,聽起來普普通通,但卻比任何精妙的字句都要美麗。我們可以因為夢想遠離家鄉,去尋找屬於你自己的人生。但決不能身遠了,心也遠了,當你奮不顧身頭也不回地去往遠方,應該想到還有人守在原地等你回來。更何況,你的人生,沒有父母何談之有?
父母老了,無法再向從前那樣跟的上你的腳步,只能留在你出發的地方,日夜凝望你走時的方向,想盡辦法知道你的消息,這樣才能心安。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千年之前就以有的教導,我們為何仍不知呢?或許你在遠行之時心裡默默許誓,不出人頭地絕不回家。但在父母的心裡,無論你是出人頭地還是一無所有,都是自己最心愛的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你平平安安,過年回家。
而對於每一個遠離家鄉的人來說,最幸福的,莫過於踏上家的那方土地,那一剎那聽見熟悉的聲音呼喚著自己的名,然後一個深情的擁抱,那一聲飽含熾烈思念的——回來就好······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