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處聽見嘆息的詩,在呼喚著舊日名字

2021-02-21 古文觀不止

*圖特別多,所以不廢腦子,慢慢賞色。

我好像從來沒說過,其實我曾經是一名娛樂記者。

讀書時找實習,本來想隨大流跑時政,當時正好兩會,沒有實習名額,問我是否願意去娛樂部,手舞足蹈答應。冥冥中命運之手把我放到了我本該去的那個位置。畢業後也在一家報紙跑娛樂,電影、電視劇偶爾的演出、文化活動都歸我。那段時間真的挺開心的,工作內容就是看這些,全是自己喜歡的。

所以對手邊這本《候場》是發自本能的喜歡。裡面有太多當年陪我度過漫長時光的英劇演員。

仔細翻過後,卻發現這樣一本縱跨二十幾年,拍遍倫敦劇場上場前三十分鐘的攝影集,重新有了幾個維度。

一是演員在劇場的某個瞬間。曾經在後臺採訪楊麗萍,一個小記者對一個大明星,我的心理並沒有特別對等,雖然所有的學習都告訴我,採訪對象與記者之間是平等的,但很多時候,無論在氣勢還是資歷,總會出現不平衡。楊麗萍,有太多資料可查詢,似乎所有想問的她都已經說過。

那次採訪基本都不能算聊天,就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問她話,觀察她在後臺如何調教她的演員。然後寫出一篇側寫。在看到那樣的她之後,再來看舞臺上的「孔雀」,發現的確還蠻不一樣。或許就是大家說的星光。其實那些特別了不起的演員,在臺下依然非常抓人眼球。

這也是看《候場》的樂趣之一,有時候發現這個人完全不認識,就是莫名覺得抓人,搜索一下名字恍然大悟。皮相背後的靈魂或許總是有那麼一點用。

第二個是時光。人們總是禁不住尋找熟悉的面孔,湯姆·哈迪、小本、大魔王,他們的作品充斥了我的人生。有時想想多奇妙啊,這樣一群陌生人,演繹的悲觀離合,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最終影響我們的人生。這是別人的時光,卻又屬於自己,是一種很美妙的痴纏。做娛樂記者會讓這種感覺更加強烈,年底盤點完全以電影來論,人生與他們卡在一起。雖然他們是如此遙遠,與你的生活差距如此大。

所以我總會想起,某個午後,炒一個菜,吃著飯,看老友記的時光,犯罪心理、演播時刻、皇家律師、新聞編輯室等等。如果說白樂天元微之這些人的共同回憶是看大慈恩寺的牡丹花、上樂遊原,那麼今天的我們,可能就是共同煲劇吧。

最後是人生。大家常說戲夢人生,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我們對他們的角色如數家珍。伏下身子,開始搜索每一個人的人生,才重新發現那些角色背後的人。與角色對照,會有奇妙的錯位感。

同樣演藝圈這樣光鮮的世界,候場這樣輝煌踴躍之時,在我們觀者心裡卻有著三六九等。這種等級是「星光」。有些人在網絡世界沒有什麼痕跡。但是在那一刻他們又是平等的。或者說在這本書裡,他們彼此對等,缺一不可。

再換個角度,我的搜索標準是電影、電視劇,我的眼界,而這本書所拍攝的地點是劇場後臺。他們在的是另外一個平行的廣闊領域。在我這裡,湯姆·哈迪是大明星。但是在熱愛舞臺劇的人心裡,可能並非如此。同樣,演員背後那些更多默默無聞的人呢?甚至在文學史中鼎鼎大名的編劇,在此刻似乎又都讓位給了明星。

所以名利是什麼呢?

在這一刻,八卦又算不了什麼。那種逼迫你面對人生的攝影反倒重新浮上了表面。或許這也是候場之意。

不過對我來說,更堪回味的可能是對照這些書中劇名搜羅劇本。我比著找了契訶夫的《海鷗》,文詞的韻律感超越了一幅幅圖片。還想囉嗦一句英國人的溫情,他儘量將家族、母女、父子、夫妻呈現在同一頁面。我這個八卦人想的卻是,舞臺、人生怎樣過都好,在線下,某一剎那總會重逢。有喜相逢,也有前妻前夫這種陳情舊事。

《陽光姐妹淘》裡有一幕,女主角走回到十幾歲的自己身邊,她伸手樓主她的肩膀,安慰那個當時悲傷到不能自已的自己。

在那個時刻,其實真的有穿越或者異度空間這回事吧。

好了,下面是我最想說的那些演員的故事,希望你喜歡聽。

小本和蘿馬拉·嘉瑞,兩人合作過《演播時刻》,當時這部劇與《新聞編輯室》大概同時的,講bbc早年的故事,帶著點兒偵探的色彩,女主當時很喜歡007的偵探小說。很奇怪,小本不喜歡女生,但是他們兩個在劇中很有戲感。女主後來還演過《絳紅雪白的花瓣》,維多利亞時代一個妓女的一生,原著小說中文版今年出的。

 瑪克辛·皮克,超級熱愛她的《皇家律師》,基本被我歸到罪案題材。每個國家的犯罪題材的劇還是有非常大不同的。美劇裡除了《真探》,最習慣的還是犯罪心理那種一集一個案子。韓劇熱愛《信號》,總是特別戳人心。日劇legalhigh又完全不一樣的節奏,大搜查、boss什麼的,還有喜感在。英劇在這裡面最不一樣,《白教堂血案》我最喜歡,估計暗黑、cult的緣故。另外《皇家律師》的英文名字是silk,又名絲袍。但是若用度娘搜索,嗯,你會發現是女性向的啥片……

艾米麗·沃森,最近看到她在《波特小姐》中,演一個女配角,太奪目,比女主都好,手欠搜了下名字,發現竟然是她。最喜歡她在《她比煙花還寂寞》中,那首曲子有段時間常常聽。很多細節已經記不清,電影整個的感覺仍然能隨時喚醒。左上角得大衛·田納特屬於《神秘博士》軍團,第十任,兩人拍過一部冷門劇叫《政客之夫》。

基裡安·墨菲,完全沒認出他來。在我印象中,他應該是《盜夢空間》裡的少爺,浴血黑幫中的黑幫老大,還有風吹麥浪裡拿槍的樣子,但無論怎樣,他的眼睛應該神經質中帶著憂鬱,《候場》中這張照片反倒將其五官消解掉。這或許也是舞臺劇與電影特別不同的一點。習慣將其與湯姆·哈迪擺在一塊兒,主要兩人總與諾蘭混,一塊兒演《盜夢空間》、蝙蝠俠、敦刻爾克,或許有諾蘭在,說不定會一直繼續演下去呢。但是必須吐槽一下,湯老師你這越來越糙了啊,看看《浴血黑幫》中,我不說,誰能認出墨菲旁邊是你啊。

人人都愛科林·費斯,不過我對達西先生與伊莉莎白的愛情一直沒有特別深的觸動,反倒是《理智與情感》更得我心。《候場》中驚喜地發現了伊莉莎白的扮演者詹妮弗·艾莉,據說兩人曾假戲真做過。有意思的是詹妮弗·艾莉的母親羅斯瑪麗·哈裡斯也出現在本書中。這就有點兒像在書中發現李晨、李小璐、李小璐母親張偉欣,當然這樣比方也不太好。畢竟1995版達西先生和伊莉莎白地位不可撼動,而且科林·費斯這位老牌英倫演員的也非李晨可比的。

這種對比,大家大概明了。就是這書中埋藏的人物關係——梗,需要深處其中。

最近一直看《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美式脫口秀演員成長史,說實話有些笑話聽不懂。還不如《布萊克書店》更能抓住笑點,當然這些又不如黃子華順耳。其中涉及的背景差異太大了。

同樣還包括戲劇的。這本書拍攝的是戲劇開場前三十分鐘內的景象,很多演員已經扮好裝,有些人已經沉浸到那個狀態,有些或許在與人聊天,或者接受採訪,而我對他們將要進入的那個世界一無所知。所以只能看著他們聯想電影中的經典樣子,但是這是不同的。而且就算你恰好看過他們演出的那場戲劇,那種此時此地的體驗也無法再現,即使當時有錄影。

至今我最愛的一場話劇仍然是黃渤、袁泉的《活著》,每個人記住的剎那不一樣,我想的是黃渤背著鳳霞邊走邊說話的樣子,他最後把打算送走的女兒又背回去了。還有家珍在舞臺的角落唱貴妃醉酒。那是給袁泉加的戲,卻那麼妥帖。那種與你生命的共鳴,後來黃渤任何角色都很難達到。

以此再回返看書中那些戲劇大咖。他們的表演或許無法藉由電影走入到更多人心中,但他們在彼時彼刻的演出,融進他們更多的體驗,同樣對那些場下的觀眾來說,或許更加深刻、別樣吧。

ps一句,《布萊克書店》中的女主角竟然也在書中。她後來還演了《戲裡戲外》,是《老友記》中的joey生活的延伸。

伊莉莎白·麥戈文,她是唐頓莊園中的媽媽,也是《美國往事》中麵條的女神(成年後),她好像一直那麼美。據說她的祖父是探險家,可能是印第安納瓊斯的原型。和她一樣總是那麼美的,在書中還有很多。


《兩生花》的女主角,伊蓮娜·雅各布,超級驚豔。但是完全沒有認出。

《新聞編輯室》的女主角,麥肯茲,永遠那麼美,時光根本沒在她身上留下痕跡。

海倫·米倫,只能說人生啊,總有演女王的時候。

現在進入八卦時段,朱麗葉特·劉易斯,前男友布拉德·皮特。《天生殺人狂》中的女主角。約翰尼·李米勒,前女友安吉麗娜·朱莉,《基本演繹法》男主角。看這倆人會覺得,朱莉的審美挺固定。皮特前前妻安妮斯頓沒有出現,但是《老友記》中的羅斯在啊,應該是在伸展身體。

加裡奧德曼和他的前妻萊絲利·曼維爾都在書中。後者與丹尼爾·戴·劉易斯演的《魅影縫匠》據說要引進上映。

拉爾夫·費因斯,《英國病人》男主角。他的前妻阿莉克絲·金斯頓,國內影迷親切喊她宋飛,參演過急診室故事、神秘博士。兩個人都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離婚後,拉爾夫·費因斯與弗蘭西斯卡·安妮絲在一起,後者比他大十八歲,兩人1995年開始,2006年分手,弗蘭西斯卡曾在哈姆雷特中飾演費因斯的母親。書中的照片是她1987年出演契訶夫《三姐妹》時的一個背影,還是蠻絕代芳華的。

費因斯《英國病人》中cp,克莉絲汀·斯科特·託馬斯也在本書中,出現高達三次,一次是2003年的《三姐妹》,剩下兩次均為契訶夫的《海鷗》,2007年。

《海鷗》這齣戲也非常神奇,契訶夫說是四幕喜劇,但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真的很難看到喜。按照扮相,克莉絲汀演的應該是阿爾卡基娜,那個女演員。書中出現了幾個不同版本的《海鷗》,同為2007年版的還有凱瑞·穆裡根,按照扮相,她應該是札列奇娜雅,阿爾卡基娜兒子喜歡的那個地主的女兒,也是劇中的線索人物,她與阿爾卡基娜可以說是一個對照人物。書中還有另一組《海鷗》1985年版,約翰·赫特,他常在各種電影中飾演配角,他長得與伊恩爵士很像,常常混掉。兩人還一起拍了一張照片,以正視聽。看他的打扮,可能是《海鷗》阿爾卡基娜那位作家情人。

現在進入最想八的一位女演員,娜塔莎·理察森,她的扮相應該是和很多年後凱瑞·穆裡根一個角色。她曾經拿過託尼獎,《欲望號街車》中演過布蘭奇,此劇最出名的版本是費雯麗與馬龍白蘭度的電影版。娜塔莎1985年這版《海鷗》中認識了第一任老公羅伯特·福克斯。

我最喜歡她在《天生一對》中的表演,那是林賽羅翰小時候拍的一部兒童片,一對雙胞胎分別養在英國美國,因為夏令營相遇,鬧出很多趣事,後來呼喚最終讓父母複合。娜塔莎在片中演那位美妙的媽媽,超級美。

娜塔莎的第二任丈夫是連姆·尼森,《辛德勒名單》中的男主角,兩人1993年排演尤金·奧尼爾的《安娜·克裡斯蒂》時相識。可惜的是2009年,娜塔莎滑雪中遭遇意外事故,腦部受傷,醫治無效已經去世。

娜塔莎出身英國著名的戲劇家族——雷德格雷夫家族。《候場》非常有心地將娜塔莎與她的妹妹朱莉·理察森並排放在一起,翻過去則是娜塔莎的外婆以及媽媽。和他們隔著相望還有娜塔莎的表妹以及舅舅。若將這個家族的女性擺在一起,會發現他們長相如此相似,又各自有不同的美。他們的媽媽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年輕時投身於各種社會運動,娜塔莎三歲時父母離婚。她的父親是英國「新浪潮」導演託尼·理察森。兩人當年的離婚案曾名噪一時,瓦妮莎將丈夫和與丈夫有私情的法國女演員讓娜·莫羅一同列為被告。

值得一說的還有娜塔莎第一任丈夫羅伯特·福克斯,這也是英國的演藝世家。他的兄弟、侄子侄女都出現在此書中。愛德華·福克斯、艾米利雅·福克斯(《鋼琴家》中的女主)、勞倫斯·福克斯。

書中這樣錯綜複雜關係的還有挺多。詹姆斯·賈格爾,有一個著名的姓氏,他爹的確是滾石主唱米克·賈格爾,他的母親傑瑞·夏爾,也在此書中。美國超級名模,和米克·賈格爾分手後,現在與報業大亨默多克在一起。

馬丁·辛有一個超級不省心的孩子查理·辛,《好漢兩個半》的男主,頗有喜劇天賦。朱迪·丹齊和丈夫麥可·威廉士在一個跨頁,我讓朋友拼成一張照片,她的老公藏在鏡子中,如果仔細看,麥可梳妝檯上還有他妻子的照片。託比·史蒂芬斯與媽媽瑪吉·史密斯在一個跨頁,後者是《唐頓莊園》中的老夫人。西內德·庫薩克和索查、凱薩琳這些都叫庫薩克的人在一個跨頁。她是傑瑞米·艾恩斯的妻子,傑瑞米則是拿過很多奧斯卡的男人。

還有一身疲憊的「貞德」安·瑪莉·杜芙,前夫是詹姆斯·麥卡沃伊,《贖罪》裡那位超帥的男人、年輕的x教授,人稱「一美」,兩人去年結束的九年婚姻。

瓊妮·威利是書中意外之喜,她竟然拍過《亂世佳人》續集書《斯嘉麗》。高中時痴迷《飄》,後面的同人小說一樣買來看。費雯麗和奧利弗自然不可能出現在書中,但是奧利弗的影響無處不在,他的朋友、朋友的後輩,還有他對戲劇的貢獻。嗯,還有一點,他第三任妻子瓊·普萊懷特也在書中出現了。永遠不要小瞧書中的任何一位爺爺奶奶,他們身上的故事絕非那些簡單搜尋引擎可以搞定。

搜索這些演員,還有一個感受,很多戲劇演員都曾出演過哈利波特系列,當然這主要因為這是一部英國電影、人物角色眾多,英倫演員多有出演戲劇經驗。但是另一方面,還說明一個問題,哈利波特風靡全世界,這些有演技的演員太重要。這種傳統感很有意思。若再扒拉一下,會發現莎士比亞、簡·奧斯汀、神秘博士、魔戒基本籠絡了絕大多數老中青戲劇演員。

如今我們總在說演員的誕生,演技是什麼。說到底是一種不可言說的氣場。中國的戲劇、電影、電視劇可以輸出的是什麼?古典的《紅樓夢》正的、反的、邪的,應該怎麼拍呢?

另外一個收穫就是,好多配角以及自己的無知。很多音樂劇大拿、戲劇大牛。不過因為目前他們沒有參與我的「人生」,暫且放過。回頭慢慢八。另外就是大家都太熟悉的也不放了,什麼卷福啊,加裡·奧德曼啊,哈利波特啊,蒂姆·羅斯啊,抖森啊,蜘蛛俠啊,太多太多,都在哪。最後給大家看看,《敦刻爾克》中那位海軍軍官年輕時候的樣子,真是帥到老啊。

古文觀不止

老態詩

趙孟頫

老態年來日日添,黑花飛眼雪生髯。

扶衰每藉過頭杖,食肉先尋剔齒籤。

右臂拘攣巾不裹,中腸慘悽淚常淹。

移床獨就南窗坐,畏冷思親愛日簷。

相關焦點

  • 教材又出錯,《木蘭詩》的「唧唧復唧唧」不可能是嘆息聲
    重溫《木蘭詩》,只因語文教材中,對"唧唧復唧唧"的解釋,有了變化。把原先的織布聲,改為嘆息聲。從情感上言,我選擇原說,從考據上論,我認同新解,但若刨根問底,二者均非《木蘭詩》的本義。——王若虛《滹南詩話》唧唧是嘆,嘆就是唧唧,不容置疑。可問題是,唧唧之嘆低而淺,機杼之聲高且長,「木蘭當戶織」,說明她正在織布,就應該只聞機杼不聞唧唧,這才合乎邏輯。聽見嘆息卻聽不見機杼聲,於理不通。
  • 木蘭詩的古文翻譯
    木蘭詩原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問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將軍貼,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 聽見鍾鉉生前的歌《嘆息》太妍強忍淚水……還是哭了!
    南韓年度盛事「第32屆將唱片獎」為緬懷他,典禮中間安排李遐怡(李夏怡)唱著他生前所做的歌曲《嘆息》,李遐怡一度唱不下去,就連太妍也在臺下強忍情緒、忍不住淚崩。▲李遐怡淚崩沒唱完《嘆息》。為哀悼鍾鉉離世,李夏怡11日穿著一身黑色西裝登場,唱著鍾鉉生前做的歌《嘆息》,輕輕吐出感傷歌詞,仿佛訴說著男方的心聲,氣氛令人不舍,最後,她一度哽咽、聲音顫抖,沒辦法繼續唱下去,就算深呼吸再唱,依舊沒有把歌曲唱完,現場氣氛哀戚。爾後上場領獎的Ailee眼光泛淚,樂壇失去鍾鉉一位優秀的音樂家,讓所有人都感到不舍。▲太妍忍住不哭,最後還是哭了!
  • 佐野洋子:我把活著喜歡過了 因為遠處有呼喚我的東西
    在中國,知道她名字的人至少也有100萬吧,因為她的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至上月為止,在中國已經發行到104萬冊。為此,11日在北京,一群中國孩子歡天喜地分享了一個裝飾著「100W」巧克力字牌的大蛋糕。這一回,在現場同樂的遠道而來的日本朋友,是佐野洋子的兒子、繼承人、著名圖畫書作家、畫家佐野弦和他的妻子佐野朋子。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蜜桃味的初戀,情慾裡的青春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的夏天,讓我想起不久前同樣風景如畫的英劇《德雷爾一家》。海邊、鄉村、酷暑與沒有手機的純真年代,格外適合構建懶散而生氣勃勃的伊甸園。回到影片最關鍵的問題,其實埃利奧和奧利弗之間真正的心意相通,發生在互換名字的那一刻。「用你的名字呼喚我,我也用我的名字呼喚你。」影評人樂意從古希臘的神話中找到這句話的依據,其實,這種做法並沒有方向上的錯誤。
  • 新詩賞析 | 何其芳:腳步
    何其芳在《解釋自己》一詩中追憶了他十八歲時排遣寂寞的獨特方式:獨自跑到黑暗的平地上去坐著,「讓那黑暗、那寒冷/來壓抑那不可抵抗的寂寞的感覺」,甚至「俯身到石頭上」去冰自己的頭額!僅僅過了兩年,何其芳疏導情緒的心理圖式變得複雜多了。在《腳步》這首詩裡,青年何其芳滿溢內心的寂寞是藉助「腳步」這一形象外射的。
  • 與大家一起欣賞木蘭詩 / 木蘭辭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 【詩生活】餘秀華詩歌
    它敞開過呼喚,以異族語言風裡絮語很多,都是它熱愛過的。天空藍,藍得也有些疼我在門口的池塘裡看見它,如同看見我自己 葉子噗噗下落,事物仿佛都大了起來一個空間從我的身體裡擴散,出了村子,沒有了邊 割草的時候,我卻是安全的食指上的第二個傷口已經結了疤 固執地以為,我得去遠處活一回
  • 電影劇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電影劇本《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丨在我捉襟見肘的青春裡,你是最接近愛情的定義。2020年12月7日這是劇叔第 105 天 連續不間斷更新劇本第105天陪伴你的故事是《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喜歡看書的人善於隱藏真實的自己。
  • 詩 | 古米廖夫:從靈魂的黑暗中呼喚光明
    我以所有無眠的夜晚從靈魂的黑暗中呼喚光明,眾神將一切給予我這個戰士,給予我這個詩人,我在你面前傾盡全力,我全力以赴,無所保留為了光彩奪目的幸福哪怕只能與你共處一小段時光。你呼喚道:「我的姐妹俄羅斯在哪,永遠最親愛的姐妹,她在哪兒?」抬頭看一看:在巨蛇座點亮了一顆新星。
  • 高分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續集原班人馬回歸
    高分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在接受義大利雜誌《La Repubblica》的採訪,並在採訪中表示自己正在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的籌備工作做準備,計劃將召集原班人馬回歸。
  • 當你在遠方,聽見最熟悉的那一聲呼喚,心裡在想什麼?
    2016年,你又聽見許多聲音吧?
  • 金嘯峰:聽見江陰
    詩以寄情,文以詠懷,紀念詩作創作100周年江陰發布系列美文刊發推出第三十八篇金嘯峰《聽見江陰》。聽見江陰文/金嘯峰聽到江陰的聲音,在遠離江陰的時候。這一刻,耳畔響起他的那首詩:「獨愛清寒境,來折淡蕩人,悽涼今日事,醞釀古時春。」在海澱黃莊地鐵口的咖啡店等朋友談事情,窗外是北京的嚴冬,窗內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心裡潛藏的漂泊感油然而生。抬頭間,「新東方」的招牌閃爍眼前,想起來自江陰夏港的新東方教育集團總裁俞敏洪,他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中有這麼一句呼喊:「生命在於行動!
  • 第五人格:為何艾瑪在夢中會呼喚傑克和裘克的名字?兩位請解釋下
    忽然看到不遠處,好大的一個花苞啊。。。這是哪種花來著。。。形狀像是一個爪子。。。剛想伸手去觸摸一下。。。噗啦噗啦。。。盛開了,,怒放了。。。我去,這不是傑克嗎?艾瑪被嚇得叫了起來,嚇了一邊的艾米麗一跳,。。咦?艾瑪在做夢嗎?怎麼會叫傑克的名字?發生了什麼? 餓呢。。。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導演確認有續集
    據國外媒體報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將拍攝續集,影片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正在籌備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續集。瓜達尼諾:「我本來要去美國見一個我很喜歡的編劇談續集的事,然而因為疫情爆發只能暫時取消。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取景別墅將進行公開拍賣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取景別墅《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電影畫面網易娛樂7月15日報導 由提莫西·查拉梅、艾米·漢莫、麥可·斯圖巴主演的電影《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寶寶起名 出自陶淵明詩中那些驚豔眾生的名字 淡泊寧靜 怡然自樂
    有多少人嚮往這種淡泊寧靜,怡然自樂的生活,既然過不了這種生活,那就取個淡泊寧靜的名字吧,出自陶淵明詩中的寶寶名字推薦,淡泊寧靜、怡然自樂、希望大家喜歡。出自陶淵明詩中的寶寶名字 淡泊寧靜寶寶起名 出自陶淵明詩中的寶寶名字 淡泊寧靜【怡然】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第二部劇情簡介
    消息剛發布就有許多網友提前慶祝了,目前有2w+豆瓣網友在等續集:《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美國博士生Oliver與義大利小鎮少年Elio的夏日初戀故事。少年對著壁爐,火光下閃爍著的臉龐是停不下的淚水,他剛接到旅人的電話,一遍一遍地用自己的名字呼喚著旅人,所有情緒混雜的宣洩。旅人已走遠,少年的未來沒有一點定數。
  • 《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同性該有愛情是什麼樣的?
    「這個電影叫《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推薦你看。」雖然應聲答應,但卻並沒有放在心上,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印象是日本的《你的名字》想著也是這樣題材的電影吧,就沒太在意。「所以,你現在算是徹底出櫃了?」「算吧,身邊很多朋友知道了,沒讓爸媽知道,以後如果社會還不夠寬容,說不定我也會結婚。我給你推薦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你看了沒?」
  • 彝詩館:阿卓務林的詩23首
    我的高山不通公路所以翅膀裸露,雲朵擦亮馬匹我的高山不通自來水,所以雪是乾淨的就像牛羊彎角的習慣,與家有關的方言我的高山站得高,不用低頭應答我的高山長得土,土得像神2007.1.28 表妹取的外號叫春天,那是因為我有一張常開的笑口大嫂取的別名叫瓜羅,那是因為我們村子有過一位叫瓜羅的地主,他是一位笨拙的好人天生沒有方向感。後來上學讀書,直到今天在機關當公務員仍然沿用的,是老師取的一個十分普及的名字,叫羅斌,但在我所有的名字中它已經算是福利待遇最好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