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可能威脅生命

2021-01-09 華聲新聞

輸液時千萬別自調點滴速度

輕則心慌胸悶,重則威脅生命

冬天天氣寒冷,晝夜溫差大,是流感的高發季,相應需要輸液的病人也多了起來。在輸液過程中,有不少病人會私自調整點滴速度。記者發現,大家對於這個事情似乎都不太重視,調不調快速度全在於時間緊不緊。

不過,在網上卻有說法說,自行調快點滴速度會危害健康。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自行調快輸液速度真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

專家:自調速度可能帶來臨床危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急救部副主任醫師劉紅升說:這樣做是有極大危害性的。因為針對每個病人個體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你自己調了,因為你並不具備這種醫學常識,就會帶來一些臨床危害。比如說你輸液速度調快了,可能你就會突然覺得胸悶、憋氣,甚至出現更嚴重的一些症象,比如呼吸困難,然後氧飽和度下降了,然後雙肺的哮鳴音等等,就需要急救。

專家說,在他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因自行調快輸液速度而出現不適的案例。

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副主任張向陽說:我的一個病例,病人輸入一瓶消炎藥,本來應該是兩個小時輸進去的,結果因為他著急,自個兒調整了輸液速度,不到40分鐘就輸了進去。過了兩個小時以後,出現了全身不由自主地扭動,渾身在抽,一點兒都控制不了。

劉紅升說:有一例是老年人,65歲的女性。她因為嫌護士給她調的速度很慢,自行調快了之後就突然出現了胸悶不適,如果不是搶救措施得力,可能就會導致不治這種悲劇的發生。

輸液速度視情況而定

那麼,在正常情況下,輸液的速度大概應該是多少呢?

張向陽說:都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包括年齡、體形,還有具體的病情,調整一個大概的速度。一般可能是1分鐘1到2毫升,20滴到40滴左右,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尤其老年人,比如說心功能不好的時候,把輸液速度調得很快,至少從這個入液量來講,可能對心臟的負荷會造成很大的負擔,容易導致心衰。小孩也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既然調快輸液速度會對身體造成危害,這是不是就意味著輸液速度越慢越好呢?

劉紅升說:也不是越慢越好。因為針對不同的疾病,應該因個體而異,因疾病的不同而異。

張向陽說:比如像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血大量往外出,對於這種病人,可能就要快速輸液,因為需要快補血容量。這時候有一些家屬可能覺得輸得太快了,就往下慢擰,這也是不太合理的。

輸液雖然是一個常見的治療方法,但其中卻蘊含了很多醫療知識。普通人在必須要輸液的時候,還是遵醫囑的好。

■來源於重慶晨報 微信號 cqcb95

延伸閱讀

過度輸液=自殺?

多省市陸續叫停門診輸液

「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這個醫學基本原則,在現實中卻呈逆向順序。在中國,醫院輸液室儼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為壯觀。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觀。

傷害!輸液前應該知道的事

過度輸液帶來的危害是緩慢、長期的。前不久,首部中國輸液安全專家共識《守護針尖上的安全——中國輸液安全與防護研究藍皮書》正式發布。

不過,輸液也並不是「洪水猛獸」,如果生病了,哪些情況是適合輸液的呢?醫生給出了這樣的建議:

1.消化功能差,無法口服時。患有某些胃腸道疾病,或意識不清,不能口服藥物時。

2.外用藥物無效時。如皮膚局部的炎症,外用藥不能達到相應效果時。

3.嚴重急症,口服藥不能緩解時。急性肺炎、急性腦膜腦炎、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休克、突發腦卒中等疾病,吃藥效果不明顯,甚至症狀加重時,或是腹瀉、嘔吐、出血較多,需要緊急補液時。

4.藥物可能傷害組織、血管時。某些治療腫瘤的化療藥,如果直接口服,可能傷害血管,甚至引起組織壞死。

改革!全面停止門診輸液

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外,江蘇省460多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將統一實施新政: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據了解,我國並未在國家層面對醫院的門診輸液作出統一規定,但安徽、浙江、江西已明確出臺對門診輸液的限制性措施,直至全面取消。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限制輸液、限抗令、醫保控費等系列改革,相關產業已經歷過一輪大洗牌,很多中小型企業或生存難以為繼被迫停產、或被收購,而不少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也大受打擊亦面臨轉型。

為了生存與發展,大型輸液產品企業也在這幾年中進行轉型,有的試圖實現向藥物創新方面戰略轉型,有的積極調整產品銷售結構,有的則瞄準慢性病,構建心腦血管全品類的產品群。

■來源於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輸液時千萬別自己調!"點滴速度「,或危及生命!
    市民對於這件事似乎都不太重視,調不調快速度全在於時間緊不緊。不過網上卻有說法說,自行調快點滴速度會危害健康。一般來說,護士都會根據病人的情況來調。如果自己隨意調了,就可能會帶來一些危險。比如胸悶、憋氣、呼吸困難,有的可能還需要急救。不少人都覺得輸液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手段,不成想這輸液速度過快,會對人體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同時醫生還告訴我們,在他們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因自行調快輸液速度而出現不適的現象。
  • 輸液時別私自調整點滴速度,否則後果很嚴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不過,在網上卻有說法說,自行調快點滴速度會危害健康。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因為針對每個病人個體不同,醫生會專門囑咐護士來給這個病人把輸液的速度調成多少。你自己調了,因為你並不具備這種醫學常識,就會帶來一些臨床危害。比如說你輸液速度調快了,可能你就會突然覺得胸悶、憋氣,甚至出現更嚴重的一些症狀,比如呼吸困難,然後氧飽和度下降了,然後雙肺的哮鳴音等等,就需要急救。
  • 市民自行調快點滴速度導致身體不適,輸液速度別亂調
    輸液是不少市民選擇的治療方式。可因為各種原因,有些市民總想調快滴速,快點輸完,殊不知,隨意調節隱藏著極大的隱患。1月10日16時許,市民餘先生因耳朵不適到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為中耳炎,建議輸液治療。1瓶液體按照常規速度至少需要1個小時才能完成,可是在門診大廳內坐著無聊,又想早點趕回家吃飯,餘先生便自行調節液體流速。
  • 靜脈輸液點滴速度多少最合適?
  • 輸液好得快、通血管?關於輸液的10個真相
    研究表明,只有短時間內注入100ml以上的空氣,才可能威脅生命。所以遇到小氣泡,請護士處理就行,即便進去一點也無大礙。2、輸液有『回血』是怎麼回事?輸液針扎進血管時出現回血是正常現象,恰恰說明扎的位置是正確的。輸液過程中出現回血,很可能是輸液部位高過了『滴鬥』導致壓力不足。
  • 打點滴進空氣會怎樣 嚴重竟然可能致死
    但這很可能會出現因為沒留意而液體快輸完了,上面還有一段空氣的情況...這種情況千萬不能大意,嚴重時可是會要人命的。  打點滴進空氣會怎樣  從醫學角度來說,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液中一次性進入10毫 升以下的空氣應該沒有任何危險,自身是可以清除的,空氣進入血循環的後果取決於進入的速度和氣體量。少量氣體入血,可溶解於血液內,不會發生氣體栓塞。
  • 輸液速度控制,護士一定要知道!
    有時我們會因為忽略的一些細節問題而遭病人投訴,如輸液速度未控制等。今天就與大家分享有關輸液滴速控制的幾個問題,以引起大家的重視。  點滴係數  是什麼?  在輸液過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數稱為該輸液器的點滴係數(gtt/ml)。目前常用的點滴係數為 10、15、20 三種型號。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寶寶一生病就輸液?小心釀大禍!
    一方面,輸液容易受液體pH值、微粒、藥物濃度、藥液放置時間、滴注速度等因素影響,相比其他給藥方式更容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另一方面,口服藥物經過腸胃消化、肝臟排毒等過程,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一定程度的減輕,而輸液時針頭刺破血管,快速打開靜脈通道,未經胃腸道等消化吸收將藥物直接送進血液裡,所以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
  • 打點滴時,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發生什麼?請儘早了解
    經常輸液的人都會知道一個事情,就是當輸液的液體快要完的時候,需要讓護士及時換藥或者去掉掛瓶,這樣就不會有空氣進入到人體的血管裡面了,也就減少了意外事故的發生。許多人都知道這個原理,但是有些人不太知道是什麼原因,也不知道如果血管裡面進入到空氣身體會怎麼樣。那麼輸液時,不小心把「空氣」輸進血管會發生什麼?
  • 輸液時可自行調節滴速嗎?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輸液(打點滴)的經歷,不少人在打點滴的過程中,總是嫌速度太慢,自行去調快藥液的滴速,殊不知這一小小的舉動也許就會導致昏厥甚至死亡。 首先,不贊成遇到發燒、感冒、腹瀉等就去醫院輸液。公眾用藥還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輸液的原則。
  • 中國輸液數量遠超過國際水平 看病就要打點滴成習慣
    為了證明輸液與口服藥物的治療速度「勢均力敵」,她隨手從文件夾裡拿出了幾種常見藥物的說明。其中,常用於消炎的抗生素莫西沙星的說明書中介紹,莫西沙星口服後「迅速、幾乎被完全吸收」,絕對生物利用度總計約91%;另一種抗菌消炎藥頭孢克洛的說明裡也寫明,藥物代謝動力學證明,該藥品口服後「吸收良好」。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吃藥不管用,來醫院掛個吊瓶就好了,其實不是這樣。」楊霞說。
  • 果樹掛袋打點滴!你可能弄錯了!
    一般來說,樹木需要打點滴的情況通常可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移栽、復壯、病蟲害治療、生長調節。1、移栽:在植物移栽時,根部會被大量損傷,從而降低水分和無機鹽攝取能力。因此除了在移栽時選擇合適時節、適當修剪枝葉外,還需要讓樹木儘量修復和長出新的根。因此可以通過「點滴」注入營養和生長調節劑,來促進根的生長,從而提高移栽樹木的存活率。
  • 山西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 輸液竟然存在這些風險
    近日在山西朔州應縣,一名1歲多的兒童在在醫院打完點滴後死亡,爆料人稱,目前涉事醫院還沒有給出回應。一個一歲男孩的死亡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放在任何一個家庭放在任何一個父母身上,都接受不了這樣事情的發生,希望事情能夠儘快解決,給家屬一個安慰。目前媒體對事件的報導並沒有涉及很多細節,對於孩子的死因我們並不清楚。
  • 輸液速度如何計算和控制,護士一定要知道!
    在輸液過程中,每毫升溶液的滴數稱為該輸液器的點滴係數(gtt/ml)。目前常用的點滴係數為 10、15、20 三種型號。一次性輸液器包裝上均標明其滴係數為20 滴 = 1 ml ± 0.1 ml。每小時輸入的毫升數(ml/h)=(滴/min)×60 min/h)/滴係數(滴/ml)。
  • 4歲女童輸液致死:一句「輸液好得快」,正在摧毀無數中國孩子!
    有時候我們因趕時間,或嫌時間太長坐不住,就隨意調節輸液速度,其實是不可以的。  有專家稱,日常工作中,就經常會遇到因病人私自調快輸液速度而發生不適的案例。  比如,有一位患者輸入一瓶消炎藥,本來應該是2個小時輸進去的,結果因為著急,自己調整了輸液速度,不到40分鐘就輸了進去。2個小時以後,出現了全身不由自主地扭動,渾身抽搐,無法控制。
  • 【關注】靜脈輸液的利與弊
    「醫生,我的病需要打點滴嗎?」     「大夫!您給我治病了嗎?怎麼沒吊針啊?」  以上是我經常從患者那裡聽到的訴求或抱怨。靜脈輸液俗稱「打點滴」、「掛鹽水」或「打吊針」,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藥物由靜脈輸人體內的方法。靜脈輸液因起效迅速,被廣大的患者認為是「最厲害」的治療方法,也導致了靜脈輸液濫用的現象。
  • 輸液雖然好處很多 但也不能長期使用
    來源標題:輸液雖然好處很多 但也不能長期使用輸液(Infusion),通常指靜脈輸液,是利用大氣壓和液體靜壓原理將大量無菌液體、電解質、藥物由靜脈輸入體內的方法。將大量的液體、電解質或血液由靜脈注入稱之為靜脈輸液法。因注射的部位與輸液的不同,可分為外周靜脈輸液、中心靜脈輸液、高營養輸液(TPN)與輸血等。
  • 靜脈點滴大國之殤:高利潤與高風險
    「對於兒科的患者來說,輸液的治療方式確實可以更加快速幫助青少年患者痊癒。」一位市級兒童醫院的鄒醫生向記者表示,「不過有的時候並不是我們想使用點滴的方式進行治療,有些患者或是患者的家屬前來就醫時就強烈要求進行點滴。」  上述病患的輸液要求實際上就是行業內所俗稱的「輸液依賴」。
  • 老太感冒輸液人沒了?點滴有風險,吊水需謹慎!
    其次液更易引發不良反應,由於輸液時藥品不經過任何屏障直接進入血管,一旦過敏,患者可能在幾分鐘內出現休克,甚至死亡。另外如果輸液速度過快,有可能因循環負荷過重造成肺水腫。首先,輸液時要注意控制速度,一般的輸液都要注意不要太快,一般成人40—60滴/分鐘,兒童20—40滴/分鐘就可以。輸液如果速度過快,易加重心臟負擔,引起心衰或肺水腫等不良反應。
  • 圖解 給狗狗靜脈注射(輸液)
    靜脈輸液在治療中有很重要的作用,特殊情況下不能埋留置針時,掌握靜脈輸液就成為一個相當有用的技能。靜脈輸液俗稱「打吊瓶」或「打點滴」,是救治患病犬只的重要手段,特別是治療犬瘟、犬細小、中毒等疾病的重要手段,學會給狗靜脈輸液也會節省不小的醫療費用。這裡用圖片形式教授大家如何給患病犬只靜脈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