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次調查關鍵詞樣本來源於2019年全年媒商小數監測平臺抓取的有關大氣汙染防治的信息,選取其中高頻詞25個。隨後,問卷面向全國範圍隨機發放。根據回收結果,問卷作答以80後、90後為主,以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為主。
根據多位專家意見,未來調查還將繼續擴大範圍,同時豐富統計維度。從小數課題組來說,本次調查亦是一個開始。從媒商角度來說,制定精準的傳播策略,首先源於對受眾的精確需求的把握。
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工作,我國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效果顯著。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媒商小數調研組在近期圍繞2019年公眾「藍天獲得感」開展隨機問卷調查,評選出公眾心中2019年的十大「藍天」關鍵詞,其中「健康」最受公眾關注。
經過對回收有效問卷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公眾對於「健康」「藍天保衛戰」「減排」「監測」等相關內容最為關心,與身體健康、空氣品質相關的科普內容也備受關注。超過五成以上公眾認可城市空氣品質改善成果,並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氣汙染治理,且有近七成公眾願意為大氣治理花費真金白銀。
2019年藍天保衛戰十大關鍵詞?健康排第一
在本次圍繞公眾對於「藍天獲得感」的問卷調查中,受訪者對於健康議題最為關心。
數據顯示,有76.85%的受訪者都選擇「健康」作為他們對2019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中最關心的十大關鍵詞之一。同時,還有超過七成的公眾認為「藍天保衛戰」「減排」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有關「生態」「監測」「濃度」「機動車」「監督」等,與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相關的詞語也受到大家的關注,公眾對於我國近年來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開展情況均表示關注,大氣治理、生態保護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低碳減排,成為公眾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踐行方式之一,企業減排也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各類大氣汙染治理相關議題的傳播中,也有近八成受訪者表示「與身體健康相關的信息」對他們而言最有用。同時,有關空氣品質、大氣汙染防治的相關科學知識、科普內容也很受關注。隨著大氣汙染進程不斷深入,公眾對於大氣治理的科普需求也不斷增加,更加了解大氣治理的科學知識,了解大氣與身體健康的相關信息,獲取節能和清潔能源的知識,以及了解國家大氣汙染防治的政策、規定等,都成為公眾不斷深入參與大氣防治進程,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體現。
重要議題表態統計圖
空氣品質怎麼樣?變好了
公眾對於「藍天獲得感」的體驗也隨著大氣治理進程深入、空氣品質改善成效顯著而不斷增強,「空氣品質有好轉」正逐漸成為公眾的普遍認知。
統計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對於當前生活城市空氣品質改善的成果表示肯定支持,53.04%的受訪者明確表示「有好轉」。但同時,也有三成左右公眾認為目前生活的城市中空氣品質改善效果不夠顯著,也體現出當前我國大氣治理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果但仍有改善空間,大氣治理還處在負重爬坡階段,治理力度仍然不能放鬆。
現在生活城市的空氣品質是否好於去年表態統計圖
同時,從公眾對於明年自己生活的城市的空氣品質是否會有改善的相關期待來看,有近四成公眾認為會有持續好轉,但還有四成左右公眾認為會維持現狀。大氣治理進入啃「硬骨頭」階段,仍然不能放鬆,公眾對「大氣治理難」具有廣泛認知,肯定成果的同時也表示理解「空氣品質變好是一個需要長期努力的結果」。
認為明年空氣品質是否會改善表態統計圖
願意花費「真金白銀」參與大氣治理
對於支持大氣治理,超五成公眾明確表示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氣汙染防治,自己覺得可能不會採取具體行為的受訪者僅佔1.52%。空氣品質改善造福老百姓,公眾對於支持大氣治理多持肯定表態。
是否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大氣治理統計圖
同時,還有近七成的公眾明確表態,願意為空氣品質改善付出經濟成本,花費真金白銀助力大氣汙染防治。
是否願意付出經濟成本統計圖
當前公眾對大氣汙染治理議題關注度已有明顯提升,對於空氣品質改善成果表示肯定讚揚,但同時對於大氣治理仍需繼續深入的認知也較為普遍。超五成公眾明確表示願意以實際行動助力大氣治理,有近七成公眾甚至明確表示願意花費真金白銀改善空氣品質,全民共治將是大氣治理取得積極成效的重要一環。
綜合數據顯示,公眾普遍認為空氣品質與自身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健康」是公眾認為藍天保衛戰關鍵詞中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關注的一方面,針對健康、空氣品質等方面的科普需求也較為強烈。「環境健康」議題為生態領域內愈加重要的議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