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唐奇奇,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唐奇奇生活說。
每個人生下來以後,父母都會言傳身教或潛移默化的把「積德行善」這四個字傳承給孩子,所以,當我們記事的那天起,我們就知道不能打人,不能說髒話,不能撒謊,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更不能偷拿東西,愛護物品,不能破壞物品等等這些事。上學以後,我們知道了拾金不昧,知道了尊老愛幼,知道了樂於助人,知道了保護小動物,知道了獻愛心等等這些事。
所有這些事的品質、道理和意義歸結為四個字就是積德行善。也正是因為人類能夠做到這些基本的事和理,使得人類能夠繁衍昌盛至今,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積德行善是人類生存的根。
人是靈長類動物裡大腦最聰明的,也是思想最為複雜的,人類的思想也最為多變。相對來說,其它的靈性動物的思想還是都比較單純和單一的,要不就什麼都不想(如家禽等),要麼就比較執著,是有恩必報,有怨必報(如胡黃等)。當然,與人一樣,仙家裡也會有相對壞的,但仙家修行不易,能修到能夠出馬的階段更是不容易,所以,絕大部分的仙家也都是一心向善的,它們下山出馬來濟世度人,行善積德,以獲得更進一步的修行,來達到將來能夠位列仙班的目的。
當然,仙家想要在人間濟世度人,積累功德,光靠仙家自己是不方便的,所以,仙家通過緣分找到了人間的弟子,即弟馬也叫(香童)。
仙家與弟子的關係亦師亦友,仙家藉助弟子的身體出馬看事,弟子藉助仙家的功能看事。雖然,仙家對於弟子來說,有求必應,但實際上,這個「有求必應」並不是狹義上的有求必應。第一:不是說弟子芝麻粒大而又沒有實質意義的事情都要找仙家查問,仙家不是奴隸,也不是保姆。第二:仙家的有求必應是大愛,不是只服務與弟子私人私事的小愛。所以說,弟子與仙家師傅不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而是相互配合的關係。當然,如果弟子不走正路做壞事,仙家師傅縱容你,助你,那麼仙家自然也不會有好的果,當弟子不再值得仙家信任的時候,仙家也就慢慢離開了。
仙家做的因,它得果;人做的因,人得果,人和仙家的果是不會混同的。
但是有仙的人如果做惡事的話,會得到更大的惡報。帶仙的人就如同你當官,權力大了,做的事就大,你要做善事的話可能會造福很多人,反之,可能會禍害更多的人,當然報應也就更激烈。所以帶仙的人更要多做善事,不要利用仙家師傅做壞事,業障太深,你背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