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1) 頭盆不稱或胎位異常:胎兒先露部下降受阻,不能緊貼子宮下段及宮頸,因而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 導致繼發性子宮收縮乏力。(2011)
(2) 子宮因素: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壁過度膨脹、經產婦子宮肌纖維變性或子宮肌瘤等。
(3) 精神因素
(4) 內分泌失調:參與分娩過程的主要激素(縮宮素、乙醯膽鹼、前列腺素)分泌不足或功能不協調。
(5) 藥物影響:臨產後不適當使用鎮靜藥、鎮痛藥、縮宮抑制劑(硫酸鎂、哌替啶、嗎啡、鹽酸利託君), 使子宮收縮受到抑制。
(6) 其他:第一產程後過早使用腹壓或膀胱充盈。
2、 臨床特點宮縮乏力有兩類:
(1) 協調性(低張性):子宮收縮保持三性(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收縮力量不足,持續時間短, 間歇時間長,宮縮高峰時按壓宮底仍軟。
(2) 不協調性(高張性):子宮收縮失去正常的極性,宮縮不能促使宮口擴張和先露下降,屬無效宮縮。導致產程延長或停滯,產婦自覺腹痛劇烈,胎位捫不清(2011)。其區別見表14-29。
表14-29協調性宮縮與不協調性宮縮的區別要點
協調性宮縮乏力
不協調性宮縮乏力
臨床
特點
(1) 生理特點(三性)存在
(2) 宮縮弱
(3) 宮縮持續短、間歇長
(4) 宮縮壓力<2KPa
(5) 宮縮極期子宮有凹陷
(6) 對胎兒影響小
(7) 產程延長
(8) 鎮靜劑效果不明顯
(9) 縮宮素效果良好
(10) 多發生於第一產程活躍期後期
(11) 孕婦無下腹劇痛宮縮間歇期子宮肌鬆弛
(1) 生理特點不存在
(2) 宮腔壓力高,持續腹痛
(3) 極性倒置,下段收縮強、宮底收縮弱。無效宮縮
(4) 對胎兒影響大(胎兒窘迫)
(5) 產程停滯
(6) 鎮靜劑效果明顯
(7) 縮宮素效果不佳
(8) 多發生於潛伏期
(9) 孕婦自覺下腹持續性疼痛,拒按,煩躁不安。宮縮
間歇期子宮肌張力仍高
處理
要點
找原因,加強宮縮,預防產後出血,助產或剖宮產,
預防產後出血
先恢復極性,後按協調性宮縮乏力處理
(3)產程曲線異常:宮縮乏力導致。具體有如下8種:
①潛伏期延長:從規律宮縮至活躍期起點(4〜6cm)稱潛伏期。初產婦約需8小時,最大時限16小時,超過16小時稱潛伏期延長(2010)。(9版婦產科學:初產婦> 20小時,經產婦> 14小時為潛伏期延長)
② 活躍期延長:從活躍期起點(4~6cm)至宮口開全稱活躍期。宮頸口擴張速度<0.5cm/h為活躍期延長。
初產婦約需4小時,最大時限8小時,超過8小時稱活躍期延長。(活躍期宮口擴張初產婦< 1.2cm/h、經產 婦< 1. 5cm/h) (2012)。
③ 活躍期停滯:進入活躍期後,宮口不再擴張達4小時以上。
④ 第二產程延長:初產婦超過2小時,經產婦超過1小時尚未分娩(2012)(九版婦產科學為:初產婦> 3小時,經產婦>2小時)。
⑤ 第二產程停滯:第二產程達1小時,胎頭下降無進展。
⑥ 胎頭下降延緩: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lcm/h,經產婦<2cm/h。
⑦ 胎頭下降停滯:活躍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1小時以上。
⑧ 滯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2011)。
以上產程進展異常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合併存在。
3. 子宮收縮乏力對母兒的影響
(1)對產婦的影響:產程延長,產婦疲乏,腸脹氣,排尿困難,影響宮縮,情況嚴重時脫水,酸中毒, 低鉀血症,膀胱受壓形成尿漏,增加感染機會,產後宮縮乏力易引起產後出血。
(2)對胎兒的影響:增加手術機會大,對胎兒不利;不協調性宮縮乏力不能使宮壁完全放鬆,易發生胎 兒窘迫。
4、處理★ ★ ★
(1)協調性宮縮乏力:首先積極尋找病因,若有頭盆不稱、胎位異常及時行剖宮產;若無,估計能經陰 道分娩者,採取加強宮縮、促進產程的措施。
第一產程:
①一般處理,改善全身情況如鼓勵進食;
②溫肥皂水灌腸;以上適用於潛伏期異常的產婦。
③人工破膜;適應症:宮口擴張>3釐米、無頭盆不稱、胎頭已銜接者,可行人工破膜。4~6分成功率50%, 7~9分80%, 9分以上均成功。適用於活躍期延長的產婦(2011、2012、2014、2015) Bishop宮頸評分(表14- 30)。
④縮宮素靜脈滴注(同時專人觀察宮縮、胎心等)。適用於協調性宮縮乏力、宮口擴張3cm、胎心良好、 胎位正常、頭盆相稱者。(2014)
若經上述處理後產程仍無進展,出現胎兒窘迫時及時行剖宮產。
表 14-30 Bishop宮頸評分( 2012)
指標
分數
0
1
2
3
宮口開大(cm)
0
1~2
3-4
5〜6
宮頸管消退(%)
0〜30
40〜50
60-70
80〜100
先露位置(坐骨棘水平二0)
-3
-2
-1〜0
+1-+2
宮頸硬度
硬
中
軟
宮口位置
後
中
前
第二產程:①繼續加強宮縮;②胎頭己銜接者,S多+3可等待自然分娩或及時行助產術,如側切、胎頭吸引、產鉗術;③胎頭下降無進展,S彡+2以上或胎兒窘迫及時剖宮產(2008)。
第三產程:預防產後出血,胎兒前肩娩出時給予縮宮素;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2)不協調性宮縮乏力:(2009、2011、2012、2014)
① 調節子宮收縮,使之恢復協調性,肌注哌替啶為首選,lOOmg;
② 切勿靜滴縮宮素;
③ 使用鎮靜藥;
④ 不能糾正或出現胎兒窘迫者應立即剖宮產。
(1) 正常規律宮縮一開始時官縮持續30秒,間歇5~6分鐘,強度較弱。
(2) 隨著產程進展一宮縮持續50~60秒,間歇2~3分鐘,強度增強。
(3) 當宮口近開全時——宮縮持續為1分鐘,間歇1~2分鐘,強度更強。
(4) 正常胎心音110~160次/分。正常胎動計數為10次/2小時,< 10次/2小時提示胎兒缺氧。
(5) 妊娠足月胎兒雙頂徑約9.3cm。
(6) B超測定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AFV,羊水池)為8cm為羊水過多,在2cm為羊水過少。
A. 宮縮極性、對稱性正常,收縮力弱
B. 產婦自覺頻發腹痛加重、疼痛難忍
C. 容易發生胎兒窘迫
D. 不宜靜脈滴注縮宮素
E. 容易發生胎盤早剝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A
【解析】協調性宮縮乏力子宮收縮具有正常的節律性、對稱性和極性,但收縮力弱,宮腔內壓力低,持續時間短,間歇期長且不規律。協調性宮縮乏力時由於宮腔內壓力低,對胎兒影響不大,也不易引起胎盤早剝。由於產程延長,產婦表現為休息不好,進食少,疲乏無力、腹脹氣、排尿困難等。排除頭盆不稱和胎位異常後,估計能經陰道分娩者,可使用縮宮素加強宮縮。故選A。
關於引產中治療宮縮乏力,應用催產素的注意事項,下列哪項正確
A. 常用於穴位注射
B. 出現胎兒窘迫應即停藥
C. 用藥後宮縮越強,效果越好
D. 適用於所有宮縮乏力患者
E. 宮口開全,中骨盆狹窄患者可使用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B
【解析】臨床催產素常用靜脈點滴,容易調節劑量,即根據宮縮強度、宮口大小、胎兒情況等進行調節,並非宮縮越強,效果越好,宮縮過強有可能致強直性子宮收縮引起胎兒窘迫。故宮縮乏力可分為協調性與不協調性。不協調性宮縮乏力不宜用催產素。D選項錯。中骨盆狹窄胎兒難於從陰道分娩,用催產素加強宮縮可引起子宮破裂。E選項錯。應用催產素過程中除觀察宮縮情況外,需嚴密監護胎心,出現胎兒窘迫時,應立即停藥。故選B。
A. 子宮收縮乏力
B. 胎膜早破及感染
C. 妊娠期發生子宮破裂
D. 尿瘻
E. 產程停滯或延長
點擊下方空白區域查看答案
▼
【答案】C
【解析】由於骨盆狹窄,長時間產程無進展可繼發性宮縮乏力,可致胎膜早破和感染。由於胎兒長時間無法下降,壓迫組織壞死可致各種瘻,當然也可導致產程延長,嚴重時可致子宮破裂。C的表達不對,狹窄骨盆在孕期無強烈宮縮並不造成子宮破裂,應改為分娩期子宮破裂。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