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卡衝突大事件盤點

2020-12-17 每日經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11月10日凌晨,俄羅斯、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通過了有關在納卡地區停火的聯合聲明。根據俄羅斯總統宣讀的聲明,從11月10日起在納卡完全停火,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停在各自佔據的位置並應交換戰俘。此外,還將在納卡地區部署俄羅斯維和人員。亞美尼亞帕希尼揚在臉書上發布的聲明中指出,這項協議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其困難的決定。

亞美尼亞尼科爾·帕什尼揚、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關於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聲明已發布在克裡姆林宮網站上。

協議規定,亞美尼亞應在11月15日前將克爾巴賈爾地區歸還給亞塞拜然,並在12月1日前歸還拉欽地區,留下寬5公裡的拉欽走廊,用以保障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與亞美尼亞的聯絡。與此同時,此條規定不涉及阿方此前宣稱已解放的舒沙市。此外,亞美尼亞應在11月20日前向亞塞拜然交還阿格達姆地區和佔領的部分卡扎赫地區。

土耳其外交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祝賀亞塞拜然在戰場和談判桌上取得勝利。
他在推特上寫道:「亞塞拜然在戰場上和在談判中取得巨大勝利。我對這場大勝表示衷心祝賀。」

亞美尼亞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就卡拉巴赫停戰聲明發布後爆發的抗議活動發表聯合聲明,呼籲避免動搖「國之根本」的行為。
亞美尼亞總統薩爾基相表示,他從媒體上獲悉了有關納卡問題的三方聲明,並未參與任何討論。
烏裡揚諾夫斯克6架搭載俄羅斯維和人員的飛機飛往亞美尼亞,維和人員配備槍枝、裝甲運輸車和汽車。
亞塞拜然總統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晚上發表對人民講話,稱,不僅將有俄羅斯維和人員,土耳其維和人員也將入駐。已公開的文件中並未提到土耳其。

停火協議的籤署在亞美尼亞引發抗議。反對者佔領了亞美尼亞政府大樓,並在騷亂中痛毆亞美尼亞議會。
亞美尼亞尼科爾·帕什尼揚在直播節目中稱,他除了籤署協議別無他法。他承諾追究葉里溫騷亂參與者的責任。
阿利耶夫稱帕什尼揚籤署協議意味著「亞美尼亞投降」,並表示,亞塞拜然以對己方有利的條件締結合約,「達到了所有目的」。
亞美尼亞帕希尼揚表示,通過三方停火聲明後,納卡地區作戰行動並未完全停止。

帕希尼揚在向該國人民發表視頻講話時稱:「納卡地區作戰行動並未完全停止,戰鬥仍在繼續,我們希望戰鬥將停止。」

亞美尼亞反對派準備讓亞美尼亞退出納卡協議,因此有意召開緊急議會會議。

 


 

相關焦點

  • 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
    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造成大量人員傷亡,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行動。亞美尼亞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斯捷潘尼揚表示,亞塞拜然軍隊當天對納卡地區發動飛彈攻擊和炮火襲擊,有兩架直升機和3架無人機被擊落。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衝突的前世和今生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簡稱納卡。納卡位於南高加索,包含小高加索山脈的東南支脈該地區多屬山地與森林。 納卡地區名義上是亞塞拜然的一部分,但是實際上納卡地區處於獨立狀態,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說話不好使。
  • 納卡衝突落幕 各方得大於失
    從莫斯科時間11月10日0時起,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全面停火協議實施已經一周。俄羅斯國防部14日宣布,俄維和人員已經完成了在納卡地區「衝突接觸線」沿線20個維和觀察點的部署,並開始在納卡地區北部和南部責任區巡邏。納卡地區結束了持續一個多月的軍事衝突,恢復了平靜。在這場剛剛落幕的衝突中,相關各方得失如何?
  • 蓬佩奧調解納卡衝突,被美媒「潑冷水」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23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亞塞拜然以及亞美尼亞外長舉行會晤,為納卡地區衝突提供調解。不過《洛杉磯時報》認為,調解活動並不能為納卡衝突提供長期解決辦法。蓬佩奧在舉行會晤前表示,不應對會談抱過多期望。據法新社報導,蓬佩奧周五在美國國務院首先會見亞塞拜然外長巴伊拉莫夫,之後將會見亞美尼亞外長姆納察卡尼揚。
  • 納卡衝突中的社交媒體戰
    前不久爆發的納卡衝突,使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再次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場衝突中,雙方的較量不再局限於戰場,而是延伸到了社交媒體領域,交戰雙方的戰地信息藉助網絡迅速傳播,各種媒體交替上演,網際網路變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 納卡又發生衝突,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各有死傷
    隨後,俄軍向納卡地區派出近二千人的維和部隊,監督停火。但是,當地局勢非常不穩,許多不願意放棄納卡領土的亞方強硬派武裝,拒絕撤離,並秘密組建遊擊隊等抵抗武裝。自正式停火以來,納卡地區的小規模衝突不斷發生,給亞塞拜然軍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已有多名阿方士兵在襲擊中受傷,還有多名士兵被打死。亞美尼亞表示,違反停火協議的阿方軍隊。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目前,亞美尼亞宣布實行軍事總動員,亞塞拜然則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衝突或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 納卡衝突停火的背後——三國博弈 誰是贏家?
    亞美尼亞國力本就弱於亞塞拜然,自衝突爆發以來,亞美尼亞方面始終處於下風,不但損失了大量武器裝備,還丟失了原來控制的多個城鎮和村莊。尤其是納卡地區戰略重鎮舒沙的丟失,更成為迫使亞美尼亞同意停火的「最後一根稻草」。舒沙坐落於納卡地區首府斯捷潘納克特以南15公裡的高地上,是連接納卡地區和亞美尼亞的重要關卡。舒沙被阿軍控制後,斯捷潘納克特直接面臨著阿方的軍事壓力。
  • 普京披露納卡衝突調解細節:「這場戰爭本可避免」
    當地時間11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達成協議,停止發生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以下簡稱「納卡地區」)的流血衝突事件。當地時間11月10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正式在納卡地區停火,持續43天的流血衝突終於宣告結束。▲9月27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
  • 王強: 納卡衝突視頻呈現信息戰新樣式
    納卡衝突,因其地處連接歐亞大陸的高加索地緣戰略樞紐地區,吸引了世界目光。衝突爆發以來,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雙方通過剪輯短視頻的方式向外散布戰鬥場景,一時間這些慘烈的畫面充斥網際網路,不少人驚呼「戰爭直播」時代來臨,從而引發了新一輪戰爭和新興媒體之間相互關係與影響的探討。
  •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戰爭衝突始末,納卡地區能否成為克裡米亞?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爆發軍事衝突,並在數日內由互相攻擊演變成正式宣戰;其實縱觀兩國的關係,還得追溯於1991年蘇聯解體前,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分別是蘇聯的加盟國,亞塞拜然在獨立之時,一部分國土被鄰國亞美尼亞侵佔,原因就是亞美尼亞人認為亞塞拜然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亞美尼亞民族的領土
  • 納卡衝突再起?土耳其軍隊進入邊境,與亞塞拜然夾擊拉欽走廊
    納卡地區持續一個多月的軍事衝突結束後,俄羅斯維和部隊進駐拉欽走廊並展開人道主義救援,確保了停火協議的順利落實。但作為納卡衝突始作俑者的土耳其卻蓄意挑起事端,除了要求俄羅斯加快建立在亞塞拜然境內的停火監督中心之外,還試圖向拉欽走廊等地帶派遣兵力,背後目的十分險惡。
  • 中東面面觀丨納卡衝突背後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
    2020年11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聯合聲明,宣布自10日起,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實現完全停火。該聲明的籤署暫時結束了阿亞雙方為期44天的衝突。雖然戰事告一段落,但納卡衝突背後的地區大國博弈卻從未停止,而博弈也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高加索乃至整個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 納卡衝突再起波瀾,民族英雄命喪故鄉,亞塞拜然或展開激烈報復
    近日,在慘烈的納卡衝突中,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而舒庫爾·哈米多夫上校也成為了亞塞拜然在此次納卡衝突中,陣亡的最高軍銜的軍官。
  • 納卡衝突持續丨亞阿領導人就停火條件仍存分歧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的激烈衝突仍在持續。路透社7日報導,衝突已造成360多人死亡,包括納卡地區的320名軍人和19名平民、以及28名亞塞拜然平民。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導人就停火條件仍存分歧。
  • 從納卡地區衝突,看小國、中等國家和大國的生存之道
    納卡衝突後來,阿拉伯帝國崛起,佔領了整個高加索,亞塞拜然很快皈依了伊斯蘭教,而亞美尼亞在阿拉伯之下就顯得比較被動。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深陷阿富汗,國內矛盾重重,邊境就沒有想像中的安穩,納卡問題又重新有了爭端。幾年後,隨著蘇聯解體,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獨立,納卡因為主體民族是亞美尼亞人,不願加入亞塞拜然,於是內部公投獨立,成立了所謂的納卡共和國(只有亞美尼亞人承認)。隨後就進入了動亂時期,爆發了地區大規模衝突,最後在俄美法三國的主持下,維持現狀,全面停火。
  • 納卡衝突結束後 亞美尼亞總理的「考題」更多了
    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之間的新一輪納卡衝突結束後,一些亞美尼亞人認為,納卡停火協議顯然不利於亞美尼亞,亞美尼亞國內已經爆發了多場要求總理辭職的遊行示威,帕希尼揚的支持率一路走低。面對戰爭失利、政治動蕩、經濟萎靡、疫情難控等多重困難,曾經紅極一時的「民選總理」帕希尼揚「壓力山大」。
  • 納卡衝突2783名阿軍人亡 俄法美籲外國僱傭兵離開
    當地時間11月18日,納卡地區的一個村莊裡,準備搬離村莊的民眾正在打包行李裝車。亞塞拜然國防部日前發布消息稱,在納卡衝突期間,阿方有2783名軍人死亡。另一方面,俄羅斯、法國、美國三國近日呼籲,外國僱傭兵應立即離開納卡地區。  阿方:2700餘名軍人在衝突中死亡  據報導,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因納卡問題爆發新一輪衝突。
  • 納卡衝突–千年悲歌的亞美尼亞竟然是卡戴珊的故鄉
    一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衝突再起。兩國為了納卡地區的歸屬而再次兵戈相見。為什麼說是再次呢?因為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雙方就曾經大打出手,局部戰爭歷時三年。在國際社會的幹預下才實現停火,但矛盾只是被壓制,而並沒有消失。一旦外部因素刺激,很容易再次爆發。
  • 納卡衝突 – 千年悲歌的亞美尼亞竟然是卡戴珊的故鄉
    一是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衝突再起。兩國為了納卡地區的歸屬而再次兵戈相見。為什麼說是再次呢?因為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前蘇聯的解體,雙方就曾經大打出手,局部戰爭歷時三年。在國際社會的幹預下才實現停火,但矛盾只是被壓制,而並沒有消失。一旦外部因素刺激,很容易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