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令進補,紅肉vs白肉吃哪種更健康?

2021-02-22 食安香洲

秋季正是進補好時節

肉類則是大多數人的首選

而紅肉與白肉的比拼
一直沒斷過

很多人會問

「什麼是紅肉」

「什麼是白肉」

「紅肉和白肉哪種更健康」

 紅肉VS白肉

廣義的「肉」是指任何動物身上的可食用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說的「紅肉」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如豬、牛、羊、鹿、兔等哺乳動物的肉,在營養學上,這些肉被稱為「紅肉」。

而白肉則指那些肌肉纖維細膩、脂肪含量較低、脂肪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肉類,從視覺角度看,烹飪前呈現岀白色,包括雞、鴨、鵝、火雞等禽類,還有魚、爬行動物、兩棲動物、甲殼類動物(如蝦、蟹等),以及貝殼類動物(如牡蠣、蛤蜊)等。

烹飪之後的食物顏色往往不能作為判斷的標準,例如做熟前的豬肉是紅色的,做熟後會變成白色,但豬肉還是屬於紅肉。蝦、蟹加熱後會變成紅色,但它們都是白肉。

從解剖學角度來說,區別紅肉與白肉的主要因素是看動物的肌肉組織是快肌纖維多還是慢肌纖維多

慢肌纖維的肌肉通常在慢步、站立和飛行這樣的持續性動作時使用。這種肌肉的特點是富含儲存大量氧氣的肌紅蛋白,因此能夠支撐長期的能量消耗。肌紅蛋白的顏色為紅色,因此紅肉看上去發紅。

快肌纖維型的肌肉在短期時間的活動時用到,這種肌肉沒有足夠的肌紅蛋白能源,消耗的是糖原,因為糖原的顏色發白,因此快肌纖維型肌肉是白肉。

紅肉或者白肉,都富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在營養上各有優勢。紅肉的特點是肌肉纖維粗硬,並且脂肪含量比較高,含有豐富的鐵、鋅和B族維生素。

白肉相比紅肉脂肪含量較低,但蛋白質的含量較高,且蛋白質類型和胺基酸構成比例非常完美。

大家認為應該多吃白肉,是因為白肉中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有利於健康。比如雞、鴨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魚類中的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並且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類中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紅肉中所含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低些,飽和脂肪酸比例卻較高,其攝入含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攝入量過多,的確會更易引起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有關吃紅肉、白肉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發現,過多食用紅肉可能會增加一些疾病的風險,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男性吃太多紅肉還會導致患前列腺疾病的機率加大。世界衛生組織曾把紅肉作為「疑似致癌物」,現在的營養學推薦是「限制紅肉的食用量」。

紅肉經過加工(如經過醃製等)後被稱為「加工肉」。加工紅肉則是「1級致癌物」,即有明確的證據顯示它能增加人的癌症患病風險。常見的加工肉包括火腿腸、香腸、臘肉、鹹肉、醃肉等。

所以,適當攝入新鮮的瘦肉,對於健康有好處。但是大量食用紅肉,攝入較多的血紅素鐵,則會提升體內自由基水平,也會增加心血管系統疾病患病風險。

世界癌症基金會建議,每人每周食用紅肉不要超過500克。根據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成人每天應攝入禽畜肉類50~75克,魚蝦類50~100克,蛋類25~50克。具體紅肉與白肉搭配的比例是多少,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數據,但是總量不要超過推薦量。

烹飪紅肉時,儘量用蒸、煮、汆,而少用油煎油炸。可以先將紅肉略煮,然後放入冰箱冷凍至白色的脂肪凝固,再將白脂去除,重新烹調,如此可極大程度地降低脂肪攝入。吃紅肉時搭配粗糧,能降低膽固醇,豐富的膳食纖維還能增加腸蠕動,幫助及時排出有害物質

老年人以及患有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人應該多吃白肉,烹飪方法以蒸、煮為宜。但白肉雖好,多吃也會有引發動脈硬化的風險,因為不飽和脂肪酸在人體中也並非越多越好。

總之,紅、白肉適當搭配,在攝取優質蛋白的同時又能補充鐵和鋅等礦物質、B族維生素,但要注意選擇健康的加工方式。此外,要多食水果和蔬菜,它們大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劑、礦物質等,能夠營養機體,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在「食安香洲」公眾號頁面點擊「微互動」,選擇「微調查」可參與《您所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調查,感謝您對我區食品藥品監管和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的支持!

編輯:食安香洲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請聯繫後臺,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

如果覺得食安君寫的不錯

相關焦點

  • 秋令進補,紅肉vs白肉吃哪個更健康?
    秋季正是進補好時節肉類則是大多數人的首選而紅肉與白肉的比拼一直沒斷過很多人會問「什麼是紅肉」「什麼是白肉」「紅肉和白肉哪個更健康」廣義的「肉」是指任何動物身上的可食用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說的「紅肉」指的是在烹飪前呈現出紅色的肉,如豬、牛、羊、鹿、兔等哺乳動物的肉,在營養學上,這些肉被稱為「紅肉」。
  • 專家:"白肉比紅肉更健康?" 呵呵,我不信...
    因為專家告訴我們,以雞肉、鴨肉為代表的白肉,比牛排、羊肉所代表的紅肉,要更健康。人類大腦進化,圖片來自carnivoreaurelius那落地到具體的民族,那些吃著紅肉的人類,健康狀況到底怎樣呢?生活在非常的傳統馬賽人,日常吃的紅肉比西方人平均水平要高得多,飲食基本是由肉類、牛奶、血液組成,他們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呢?
  • 哪種肉吃著更健康?
    但也有觀點認為肉是「萬病之源」總有人把肥胖、皮膚差歸罪於吃肉……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吃哪種肉更健康?不同的肉類適合哪些人群食用呢?吃蔬菜能為人體補充水分、纖維素、無機鹽及維生素等,但保持健康的體魄光靠這些是不夠的。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長、發育、繁殖、組織癒合都離不開蛋白質,能為機體提供蛋白質的主要就是肉、蛋、奶。豆製品也富含蛋白質,但卻不能完全替代肉類,因為豆製品中的是植物蛋白,動物蛋白胺基酸組成更接近人體組織蛋白。所以……還是乖乖吃肉吧!
  • 豬肉,牛肉,雞肉等哪種是紅肉,哪種是白肉,吃哪種更好?
    肉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到的食物了,也是我們攝取蛋白的主要來源之一,也含有很多人體的必須成分,雖然說吃多了肉容易長胖,但是也抵擋不住很多人喜歡吃。生活中有人喜歡吃紅燒肉,有人愛吃牛羊肉,或者雞肉,魚肉,蝦肉,很多類型。其實肉類可以統分為紅肉和白肉,有人說吃紅肉好,有人說白肉好,今天簡單說一下,紅肉和白肉是怎麼分的,該如何選擇?
  • 紅肉是什麼?白肉是什麼?紅肉和白肉的區別.
    美國調查發現:克裡特島人60年代每周只吃紅肉1-2次,而吃其他動物性食物(奶類、禽肉)比紅肉多。 由此可見,「寧吃天上飛禽四兩,不吃地上走獸半斤」的說法是符合現代營養新觀念的。為了健康,建議您多吃白肉,少吃紅肉。
  • 紅肉還是白肉?豬肉是哪種肉
    這是因為一些人把它歸類為紅肉,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白肉。那麼豬肉到底應該算紅肉還是算白肉呢?下面隨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來了解下。紅肉和白肉紅肉一般泛指哺乳動物的瘦肉,因為大部分瘦肉均為紅色。雞、鴨、鵝、火雞等禽類和魚、貝類等非哺乳動物的肉都不是紅肉,可以算作白肉,儘管如三文魚、煮熟的蝦蟹等都是紅色,也不能算作紅肉。有些地區將肥肉稱作白肉。
  • 無肉不歡,但哪種肉才是好肉?這必須搞清楚
    肉,在很多人眼裡是美食的象徵。古人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但現在大部分人恰恰相反,常常是一頓不吃肉,全身不舒服。可您知道嗎?吃肉容易,吃得健康卻很難!尤其是網上瘋傳「紅肉也會致癌」,這是真的嗎?紅肉,到底能不能吃?今天我們就說清楚!
  • 白肉比紅肉好,是真相還是謠言?
    這種說法流傳至今就演變為:白肉百般好,紅肉不吃好,白肉VS紅肉,究竟哪個健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紅肉與白肉的那些事兒。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紅肉雖有諸多不好,但上述控訴紅肉的罪狀的前提是攝入太多,而並不是吃一點紅肉就危害健康,而且它的一些營養價值是白肉無可替代的。相比白肉,紅肉中的肌紅蛋白含量更高,而肌紅蛋白中含有鐵,可以攜帶氧氣,將氧氣運送到肌肉當中。因而,對於缺鐵性貧血的人或者說瘦弱的人來說,吃紅肉更有利於補鐵。
  • 「紅肉」比「白肉」不健康在哪?完全不吃可行嗎?
    如果出於限制飽和脂肪等考慮,選擇完全避開紅肉,也可以通過白肉、豆製品、堅果、蔬菜的攝入來保證營養均衡。考慮到紅肉中豐富且易吸收的血紅蛋白鐵,還是建議女性和兒童適量吃一些,避免出現缺鐵性貧血。此外,注意肉的加工方式、限制整體飲食中的飽和脂肪、實現均衡多樣的飲食搭配,可能比糾結於吃不吃「紅肉」這一種食物更有意義。
  • 不同月齡寶寶每天要吃多少肉?怎麼搭配最健康?一篇說清
    我們常說,寶寶添輔食後就要儘早吃肉肉,尤其是富含鐵的紅肉,預防貧血。但,不是所有的肉都適合寶寶吃的哦!有些家長覺得燒肉很麻煩,為了方便,就給寶寶吃點超市買的現成的肉類零食,像火腿腸、午餐肉、豬肉脯等等。這些現成的肉,不是不能買,但一定要看!清!楚!
  • 為什麼營養學家不建議多吃紅肉?|三甲胺|紅肉|營養|建議|豬肉|禽類...
    最近各地的菜市場豬肉攤前,又開始上演搶肉風波。有肉攤老闆稱:「多稱一點,明天還要漲價」。在營養學概念中,我們常吃的豬肉被歸為紅肉一類,所謂「紅肉」,簡單說就是烹飪前 呈現岀紅色的肉。豬肉、牛肉、羊肉、鹿肉、兔肉等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屬於「紅肉」範疇。關注飲食養生的人大多聽過這樣一句話:「多吃紅肉有害健康」,然而具體如何有害,常常沒有得到科學的解釋。
  • 14組「健康食品 VS 垃圾食物」打破你的減肥迷思
    但我不會因此就不吃營養成分較少的零食,象是水果軟糖,因為我喜歡它味道,而且它能讓我快樂,我認為這對我的整體健康狀況是一大助益。2. 鹽醋洋芋片 vs. 蔬菜脆片5.加奶的美式咖啡 (White americano) vs. 白咖啡 (flat white,濃縮咖啡+熱牛奶)
  • 魚肉、雞肉和豬肉,哪種肉營養價值最高?終於有營養師說清楚了
    哪種肉的營養高,養生效果最好呢?不管是豬肉雞肉,還是魚肉,相比於其他的食物,它們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優質的蛋白質,對於機體健康來說,既能夠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活動,還能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更新以及修復。與此同時,蛋白質還可以參與多個重要的生理功能,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參與者。
  • 天天吃素的人,和長期吃肉的人,哪種身體更健康?告訴你真相
    很多減肥的人群整天都嚷嚷著做一個素食主義者,堅持要長期不吃肉支持素食,還有一部分人更是無肉不歡,每天只要有肉吃,光吃白飯都是很香的,對於這兩種飲食方式大家也是有著不同的見解,一半人認為長期素食對身體會造成不良影響,但還有一半人認為長期吃肉反而會導致肥胖,誘發三高等血管疾病,到底哪種飲食方式對人體健康更有益呢
  • 健康丨少吃這3種肉,再便宜也別買!這樣吃肉更健康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顯示,畜禽肉每日攝入量為40克~75克。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吃肉,但是,吃肉也有誤區與原則,你真的會吃嗎? 不是所有肉都健康 想要健康補充肉類,就不能什麼肉都吃。
  • 秋天最該吃這三塊肉,勝過吃補藥!滋補身體,健康入冬!
    適時進補,不僅有助於固本培元,而且有利於驅病祛邪,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食補是最簡單方便的方法,說到食補,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吃肉。那麼吃哪種肉最補人,怎麼吃效果最好呢?鯽魚配薏米可以說是健脾祛溼的強強搭檔,能幫你在進補前打下良好的脾胃基礎。
  • 人造肉「健康」新潮流,我們要跟風嗎?
    人造肉近些年來成了飲食界的新潮流。從去年開始,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這兩個專門製作人造肉的品牌一下子火了起來,他們標榜著自己的產品因為其口感和真實的肉類幾乎沒有差異,而且能幫助人們降低對肉類產品的依賴。這讓很多人覺得人造肉兼顧了口感與環保健康。然而,人造肉真的像商家說的那樣健康嗎?它們是否真的能替代肉呢?
  • 紅肉和白肉到底區別在哪?看了這篇不迷茫
    吃深海魚的>吃雞胸肉的>吃豬肉的豬豬那麼可愛,豬肉那麼香,還越來越貴,為什麼要看不起豬肉!甚至連帶著紅肉,一併處在了鄙視鏈的底端。紅肉真的不健康嗎?紅肉和白肉怎麼選?今天吃貨君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 EHJ:要想心臟健康,吃魚比吃肉強
    從分析數據來看,只吃魚肉的人群在心血管方面的獲益,比不吃肉的蛋奶素食者還要更勝一籌,這與素食者的整體飲食並不完全健康有關。但如果魚肉和禽肉都吃,就會把心血管風險拉低到吃紅肉人群的水平,兩種白肉看來還是有區別的。
  • 紅肉燒烤或煎炸有害健康!
    燒烤及煎炸紅肉色香味俱全,備受青睞。但是,這種高溫烹製的食物有害。近日,來自南澳大利亞大學的新研究發現,當紅肉在高溫下烤制、油煎或油炸,它會產生一種叫做高級糖基化終產物(AGEs)的化合物,當食用這些高溫烹飪的食物後,AGEs會在體內積累,進而幹擾正常的細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