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售30億的網紅供貨是不是門好生意?

2020-12-17 騰訊網

當受訪者回答他供貨的網紅,去年一年銷售近30億的時候,我心裡咯噔了一下。前些天,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了2019-2020中國時尚零售百強調查數據,30億的年銷售可以在其中排第53名,超過地素、江南布衣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品牌。

假設30億的數字有水分,算24億好了,相當於1個月要賣2億,一天需要賣650多萬,假設平均單價200元,也就是一天賣32000多件衣服。最不可思議的是,這32000多件衣服的銷售來自一個淘寶店,而不像傳統的時尚品牌,擁有數量龐大的線下專賣店以及至少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線上店。

沒人能忽視網紅店有多火,一方面他們在持續爆發,另一方面,他們在時尚行業內又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狀態,當時尚行業在討論可持續、品牌文化等等問題時,這個領域完全處於缺失的狀態。剛剛提到的這個網紅,我甚至是第一次聽到她的名字。一般業內在做銷售排名的時候,也極少見到相關的數據,這似乎是一個人人都知道,但又難以深入的類別。

按照受訪者的要求,對他以及與他相關的店鋪做匿名處理

從品牌設計師到給網紅供貨

曉言,服裝設計專業科班出生,之前在一家國內還算知名的服裝品牌工作近十年,那個品牌銷售好的時候一年能賣20多億。後來隨著線上的衝擊,許多線下知名品牌銷售下滑,加之前東家公司內部管理等諸多問題,他於2019年下半年離職,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合伙人的身份進入一家ODM公司。

ODM,也就是提供設計和製造。曉言的老東家除了擁有自己龐大的設計團隊,也會向一些ODM公司進行採購,所以他很早就接觸了大量的相關企業,了解一系列流程。做ODM,需要找到穩定的、優質的客戶,量多才能賺錢,恰好有朋友介紹了淘寶頭部網紅店A,由此進入了給網紅供貨的行當。

許多網紅店的名字就是網紅的名字,他們在淘寶店、淘寶直播、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用各種方式將這個名字打造得更具有含金量。國內的許多網紅都有著差不多的外貌特徵,背後的團隊、架構遠遠比網紅本人的「白瘦幼」要粗壯、堅實多了。

A在微博擁有幾百萬的粉絲,她淘寶店鋪的粉絲甚至接近一千萬,從銷售轉化來說,淘寶店粉絲的作用遠遠超過微博粉絲。當然,先在微博成為網紅,是她之後轉戰淘寶的基礎。曉言介紹,他們合作電商中幾十萬粉絲的淘寶店鋪,年售1、2億的不少。

許多網紅電商團隊曾經做淘寶運營,在運營方面有優勢,但他們在設計和生產方面欠缺經驗,ODM公司恰好可以彌補這一部分。

「他們在淘寶、快手、小紅書等會做推廣。這種網紅店很多形式,有的以前是老的淘寶店,慢慢變成網紅店,既有以前淘寶的模式,也有網紅直播;有的以前沒有做淘寶,直接就是做淘寶直播;還有就是在抖音、快手做直播。總的來說,對於淘寶網紅店,淘寶直播的轉化率最高」。

秒殺"快時尚"速度的中國網紅店

前幾年,快時尚品牌到底有多快是業內熱議的焦點,相關操作模式被廣泛傳播。如今,這樣的速度與中國的網紅店相比,顯得不值一提。

與傳統服裝品牌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網紅店的快,他們翻單的時間最快2-3天,大多數是一周,最遲半個月。

淘寶店在商品頁面會顯示一個月的銷售數據,曉言說,大多網紅店月銷一萬+的真正周期,其實遠遠要不了一個月。這類店鋪一個款式的生存周期非常短,很有可能就是在直播的一兩個小時到十個小時就賣光了,有的款式上架也就幾天,賣得非常快。而傳統品牌不一樣,是慢慢賣。

網紅店一個款上線賣了一小時後基本能定下大致銷售數字,然後馬上讓工廠翻單。這樣的速度也就要求,網紅店所採用的面料、輔料必須是現貨,否則趕不上生產。而更注重設計的品牌,大多採用定製面料。

只有一條準則:爆款

為什麼要這麼快?

因為快才能打造爆款。

對於網紅店來說,爆款是唯一準則。

爆款有什麼特徵?

「有潮流屬性,顏色時尚,款式好穿,包容各種體型,面料舒適一些,工藝要簡單,可以快速出貨。價格很重要,一定要低於同類產品!簡單說來就是好看又便宜」。

在打造爆款方面,網紅店有一個測款過程。選中一個款後可能就做一兩百件,先在網上預售,根據銷售情況再決定大貨的數量。賣得好不好基本在一天甚至一兩個小時內就能得出答案,這樣也儘可能的減少庫存。庫存是許多線下傳統品牌的大問題,而對於這類網紅店來說,幾乎沒有庫存壓力。

曉言公司的強項是冬季產品,主打是羽絨服和雙面呢,去年有款羽絨服在A店一個小時賣了3000件。

他們圈子流傳一個驚人的案例,曾經有個網紅團隊去山東即墨找工廠買了20萬條牛仔褲,一次直播就賣光了。

為了更直觀的展示網紅爆款到底長什麼樣,曉言提供了一些淘寶今年爆款的圖片。當然,特意避開了他供貨的網紅店,僅僅是作為爆款的參考。(圖片全部來自所屬店鋪截圖)

看起來是門好生意

今年受疫情影響,各個行業一片哀嚎,時尚業也是如此。曉言不僅給網紅店供貨,也給少量線下品牌供貨,他接觸的網紅店都好做,銷售正常,線下合作方則訂單縮小、推遲。

A暫時算是他的最大客戶,不過他估算,A可能擁有幾十家供貨商。作為銷量如此大的網紅店,他們有自己的合作加工廠、ODM供應商,款式一部分來自於自己的設計師和買手,一般會去韓國或者批發市場,甚至淘寶採購一部分樣衣。

為了被選中更多款,曉言需要開發大量新品,這就要求他們的設計和打樣要快。他的公司大致分為設計研發(設計師、版師、樣衣)、生產(採購、生產經理,QC)、工廠3個部分。他本人是設計師,有兩名樣衣工,冬季款基本一天能出做出一款羽絨服,而夏季會再快一些。他們的工廠都屬於合作,大多分布在安徽、浙江等地。儘管這樣的ODM公司人數並不太多,但是也不會像工作室那樣精簡,因為小工作室很難接到需要快速反應的大訂單。以往作為品牌設計師,設計款式是主要收益,而現在,生產大貨才有利潤,設計款式的目的是爭取到訂單。

龐大的銷量背後,現實很殘酷。儘管網紅店的訂單量大,但銷售價格太低,利潤空間極小。加工在整個產業鏈的價值很低,尤其網紅電商的加工,網紅電商的衣服成本大概佔1/3,普通淘寶電商可能溢價2~2.5倍,而線下知名品牌的溢價能力比如T恤差不多能做到10倍,外套4-5倍。「低端的淘寶店從批發市場進貨,量多價格可以很低,但是貨品雷同。我們獨立設計,小單快反的成本大概1/3,但如果客戶量大,還能做到更低。」

「這個環境下,有穩定的訂單就不錯。但價格太低,還是覺得沒意思。」

眼下,曉言公司也在規劃做自己的電商,他也想打造自己的網紅。

「去年雙十一,A團隊旗下的一個網紅賣了2.1億。她們這個級別的網紅店,已經是淘寶頂級的賣家,有很多品牌的矩陣,還有自己的網紅公會,A背後培養了100多個網紅」。顯然,這些網紅只要有一兩個能擠到頭部,又將為店鋪產生難以估量的銷售。

我問了曉言一個略為敏感的問題:「你以前給品牌做設計,現在供貨方是網紅店,說白了其實沒有多少品牌感,對設計要求也不一樣,你有落差嗎?」

他說:「沒有落差,服裝市場熱點在哪裡,設計的價值就在哪裡。有名無實的沒有銷售支撐的品牌沒有意義。電商追求的是精準設計,一款設計在上新直播的那一刻很快就檢驗設計的成功與否。傳統品牌受到各種限制,門店位置,供貨速度,貨品推送主次,擺放位置……很多人為的不可控的因素,長時間才能得到一個不精準的檢驗,對設計師沒啥好處。電商更公平、高效、及時調整設計方向和思路。作為設計師,我更希望做電商」。

「那從設計的角度來說,你會不會覺得現在比以前更容易?」

「關注點不一樣:很多實體品牌考慮老闆、總監的喜好……其次才是消費者。銷售周期長,溫水煮青蛙,變革的動力不大。網紅電商銷售周期很短,一個款上線後90%以上的銷售是在幾個小時內完成,你的目標是客戶消費者,準確直接的顯示結果,時刻提醒你,設計的目的是滿足客戶,緊迫感非常強。電商更注重潮流時尚,要緊跟變化。單款的設計手法簡單了,但對把握潮流和流行色的要求更多了。」

這是一個很五味雜陳的採訪,網紅店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許多人的認知,好似野蠻,卻又有著另一套行走標準。不難想像,對於很多設計師來說,這不會是一個滿足自我創作價值的領域,但其龐大的市場銷售額又時刻提醒我們,他們的存在是如此的真實。

閱讀延伸:

近期寫不出比《誰在吞噬你的創造力?》更深刻的文章了,但其他文章還是可以看看的。

文刀米線上集合店點

相關焦點

  • 褪去流量外衣,網紅自創美妝品牌是否是門「好生意」?
    網紅與粉絲和消費者在網際網路上的互動,也成為宣傳品牌和提升品牌活躍度的一種有效方式。 在當前這個「網紅經濟」時代,網紅已經成為一種高性價比的品牌推廣模式,尤其是與時尚緊密貼合的美妝圈,更是成為網紅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自創美妝品牌依託網紅們積累起來的超高人氣和流量在社交軟體進行宣傳,藉助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搶佔市場,在短時間內實現銷售額的劇烈增長。
  • 國外網紅賣的衣服,長什麼樣?
    這個道理誰都懂,所以國內外的博主們,網紅們,很多都希望把自己當前的人氣,轉化為看得到摸得著的實業。那對於時尚博主來說,最專長的,就是賣衣服了。2016年雙11,除了整體成交額又比2015年有所增長之外,好幾家網紅的淘寶店銷售額迅速破億,甚至在整個女裝行業的銷售額都排到Top榜位。這可遠遠比接幾個品牌廣告,贏面大多了。
  • MCN的網紅生意:生死懸於頭部網紅
    而「舊紅人」背後的MCN機構也不好過……賽道未冷,紅人先涼2016年興起,2017年快速發展,2018年網紅經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至2020年,網紅孵化、運營、變現等流程逐漸專業化,網紅業內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 從減肥藥到網紅代餐,女孩的減肥需求又成就了一門好生意
    實際上,最近一年,隨著多個網紅代餐品牌的興起,代餐越來越多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以及許多人的餐桌上。 「為什麼有代餐出現?最初是因為有人沒條件好好吃飯。比如病人、戶外運動者。」健身膳食博主Stella雅璐說,一年前她對市場上出現的代餐產品抱有很深的成見。「現在怎麼變成了都市白領女孩吃代餐呢?好好吃飯不香嗎?」
  • 虛擬男友、女友迅速走紅,「陪伴經濟」是不是門好生意?
    2014年還出現過以陌生人付費情感社交為主的App。2017年的《戀與製作人》火爆全網,再次證明了虛擬情感消費的市場潛力。另外,隨著電競行業崛起,基於「陪伴經濟」的遊戲陪玩也應運而生,甚至王思聰都忍不住開價666元/小時試水。
  • 清潔機器人是門好生意?羅永浩做不了資本...
    清潔機器人會是門好生意嗎? 羅永浩,做不了資本的朋友;索尼PS5遍地無貨,被黃牛炒到8000塊? 一天賣出一個億,Ubras們竄紅 .....歡迎進入頭牌觀點討論吖~ 清潔機器人會是門好生意嗎?
  • 二手車與汽車維修相融合,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乘用車保有量突破了2.6億,已接近美國的保有量水平,具備巨大的車源空間;但是美國每百人擁有車輛85輛,我國19輛,兩者相比之下我國仍有不小的增長空間
  • 造流量搶紅利,三個月不行就淘汰,網紅是門殘酷生意
    高曉松曾在一場活動上說:「現在中國整個文娛行業,所有的歌手、演員、藝人、說相聲的等等全算上,包括主持人,收入都不如在淘寶做直播生產內容的那些人,他們的網紅已經比明星還要有名,李佳琦天天上熱搜。」網紅MCN機構的成立,將素人變紅這場偶然的遊戲,變成一場有規律可循、回報巨大的生意。
  • 手機殼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工業與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達到15.7億,87%的手機用戶會選擇使用手機保護殼或保護套,也就是說,大約有11億個用戶都在使用手機殼。IDC數據預測,由於新冠狀病毒的疫情2020年中國智慧型手機銷量在第一季度可能要下跌30~50%,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則認為,就算疫情在3月份之前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也會有接近30%的下滑。相應地,手機殼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影響,畢竟兩者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 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
    然而,奶茶早已經過了創業的最好時代,秋天第一杯奶茶雖火了,但奶茶已不是一門好生意。奶茶背後的經濟學與消費主義大概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奶茶開始傳入大陸,逐漸開啟了第一輪奶茶新風潮。而隨著奶茶生意日漸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消費之一,奶茶經濟從用料到包裝到品牌,開始進一步上行,新茶飲品牌崛起,湧現出了喜茶、奈雪、樂樂茶、因味茶、有茶、樸茶、茶顏悅色等系列品牌。2017年,喜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消息,引發市場熱議,有人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但以喜茶為代表的網紅奶茶就此爆紅。
  • 疫情下,手機殼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工業與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已達到15.7億,87%的手機用戶會選擇使用手機保護殼或保護套,也就是說,大約有11億個用戶都在使用手機殼。在天貓淘寶上,手機殼相關店鋪也已經高達60多萬家,對應地生產廠家也在不斷增加,在集中了手機殼市場70%以上產能和銷量的廣州番禺,有一個叫大石村的地方,村裡的生產廠家就像城市中的便利店,基本十步一間。
  • 滬抽檢20批次網售面巾、浴巾,這4批次不合格
    滬抽檢20批次網售面巾、浴巾,這4批次不合格 2020-12-08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區團購這門好生意是怎麼被做砸的
    它憤怒地貼出了一則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的通知,將戰鼓擂得震天響。通知顯示,它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這樣的行為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
  • 全球最能「吸金」的網紅,身價高達70億,吸金能力超過薇婭!
    文:筆生金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中可見的職業越來越多,網紅可以說是近兩年興起的熱行職業之一,從事網紅職業的人越來越多,前些時間,網絡上看到一個小視頻,裡面就提到了北京百子灣,可以說是網紅的聚集地,開視頻、做直播的人比比皆是,也從中賺到了不錯的收益
  • 從減肥藥到網紅代餐,女孩的減肥需求又成就一門好生意
    實際上,最近一年,隨著多個網紅代餐品牌的興起,代餐越來越多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以及許多人的餐桌上。「為什麼有代餐出現?最初是因為有人沒條件好好吃飯。比如病人、戶外運動者。」健身膳食博主Stella雅璐說,一年前她對市場上出現的代餐產品抱有很深的成見。「現在怎麼變成了都市白領女孩吃代餐呢?好好吃飯不香嗎?」
  • 一個不起眼生意,養活了中國許昌30萬人,印度靠它年賺20億
    脫髮已經成為當代人的通病,根據2019年衛健委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脫髮人口約為2.5億,35歲以下人群佔比高達63.1%,幾乎6個人中就會有一位脫髮者,假髮、防脫洗髮水等物品已經成為暢銷產品,植髮行業也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
  • 5.42億國內用戶,播客是一門好生意麼?
    艾媒諮詢曾預測,國內在線音頻市場有望在2020年實現5.42億用戶規模。與之相伴的,音頻內容也日益多樣化,在地鐵裡一個人塞著耳機,聽的不一定是音樂,還有可能是相聲、脫口秀、付費課程或是一檔播客節目。2018年之前國內沒有人全職做播客,即使那些已經更新一百來期的節目,也是播客主利用業餘時間錄製的,全憑興趣。2018年之後國內播客開始轉入機構化運作,積累了兩三年經驗的播客主們也開始探索商業化之路。ONES Ventures的投資人任寧認為,中文播客是被低估的生意,2018年他投資了播客節目《大內密談》。
  • 職場話題/2021年,播客會是一門好生意嗎?
    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媒體吹風、平臺搶人、音頻平臺跑馬圈地,播客這陣風來勢洶洶。就像當初追捧微信公眾號、鼓吹短視頻創業一樣,如今播客也吸引了很多內容生產者入局。但是,沒有傳播優勢的播客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 「網紅村」突圍
    近年來,海南各地政府和企業依託獨特的資源優勢,精心謀劃推出了一批「網紅村」,打造了玻璃棧道、星空民宿等「網紅」景點。但在產業快速升級的時代下,隨著遊客需求日益多元化,「網紅村」也開始面臨「流量」增長見頂、淡旺季差異明顯等桎梏。
  • 喜茶「敗」了,一個10元麵包年銷50億,藏在隱形市場的萬億生意!
    你是不是會覺得給你建議的人,腦子進水,神經有病。讓你想不到的是,當初跟你同樣站在命運抉擇的年輕人,真的去養豬了,在很多年之後,並且真的做成了一家價值千億,號稱創業板之王的公司-溫氏養豬。你會後悔當初的選擇嗎?選擇2假如你覺得養豬是一個辛苦活,那我們就幹點看起來洋氣的生意,做麵包,你會覺得這是一門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