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時反應慢,是腦子笨嗎?嘗試提高多巴胺,大腦立刻變靈活

2020-12-21 小燦親子教育

經常聽一些家長說,孩子一學習,腦袋就變笨。所以只要一輔導孩子寫作業,家長就會忍不住呵斥:

「這道題跟你講過多少遍了,你怎麼還做錯?」

「這麼簡單的題目,你都不會做嗎?」

「你怎麼這麼笨呀?我不教你了!」

似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這樣一個特點,學習時智商就直線下降,大腦更是像進入了死機狀態,什麼都聽不進去。

但是,這真的是孩子笨嗎?

我見過一些被指責的孩子,長著一副聰明的模樣,一雙眼睛也是炯炯有神,透著機靈勁,完全不像笨孩子。

至於學習時的笨拙狀態,可能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學習,缺少學習動力,所以才表現得特別被動與無奈。而這,本質上是「多巴胺」分泌不足造成的。

研究表明:當人類有成功體驗時,大腦會分泌多巴胺,使人產生愉悅感,導致人類會愛上能讓大腦分泌多巴胺的行為。

孩子不喜歡學習,大腦就無法產生「多巴胺」,也就無法產生行動力。

「多巴胺」能通過注射或藥物獲得嗎?

現在醫學手段特別發達,「多巴胺」是可以進行血管注射的,但是,注射到血液內的「多巴胺」因為有血腦屏障的存在,並不能作用在大腦上。

血腦屏障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能夠阻止某些物質(多半是有害的)由血液進入腦組織的一種屏障,所以也會阻止「多巴胺」進入大腦。

那麼,進入血液的「多巴胺」有什麼作用呢?它可以改變血壓和呼吸,是一種特別重要的急救藥物。

所以說,想要通過藥物手段獲得讓大腦愉悅的「多巴胺」,是不可行的。

如果獲得讓大腦愉悅的「多巴胺」呢?

孩子學習被動,我們可以利用大腦對「多巴胺」的依賴性,讓孩子在學習上多次體驗成功經驗,分泌出更多的「多巴胺」。

這樣一來,大腦就會愛上分泌「多巴胺」的行為——學習,提高學習水平,讓孩子變得主動學習,愛上學習。

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首先,最簡單、直接的方法——自我暗示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自我暗示理解成喊口號,認為有些自欺欺人。可實際上,自我暗示更多的是指通過主觀想像來進行自我刺激,從而達到改變行為和主觀經驗的目的。

舉個例子,實驗表明,如果讓運動員努力想像自己在賽場上奔跑的樣子,同時測試他們的各項身體指標,就會發現,他們的身體機能真的會產生變化。

而且,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去想一些讓自己心情愉快的事情,心情便很快會發生好轉。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3個竅門教孩子自我暗示:

竅門1:用「現在時」進行暗示

不想寫作業時,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就能把作業寫完。」避免說:「我等到晚上,就能寫完作業了。」

「現在」這個詞語,就能暗示孩子,立刻行動。

竅門2:用「肯定句」進行暗示

厭倦學習時,可以告訴自己:「我選擇先學習喜歡的語文課文。」而不是逼迫自己:「我不能不學習了。」

「肯定句」會帶來積極的力量,更容易進入「潛意識」中。

竅門3:用「喜歡的方式」進行暗示

挑戰難題前,有人喜歡大喊一句「我能行」,有人喜歡在心裡默默地說一句「我能得出正確答案」,有人喜歡在紙上寫一句「謹慎做題」。

同樣是暗示,不同方式能讓不同的人,感到舒適和積極向上。

其次,將大目標分成小目標——多次強化

將學習目標分成小目標,一是容易完成,二是可以創造多次成功體驗,讓大腦不斷地分泌出「多巴胺」,促使孩子愛上學習,繼續努力。

所以,幫助孩子一起完成學習任務時,既要讓孩子知道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又要讓孩子知道,可以分為哪幾個小目標完成。

比如,老師要求一個月看一本書,就可以進一步細分,分成一個星期看多少頁,一天看多少頁。這樣完成每日目標後,也會有成就感。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孩子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一步一步行動,不僅能提高成功的機率,也能讓每一次的小成功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帶來更大的成功。

最後,利用其他活動分泌「多巴胺」——殊途同歸

當大腦分泌出「多巴胺」時,人的狀態就會變得特別積極。如果在這種狀態下學習,孩子的大腦也會變得特別靈活,也能堅持更長時間。

所以說,即使通過其他活動分泌出「多巴胺」,也可以讓孩子變得幹勁十足。這樣的活動很多,比如:

01 運動

很多人都已經知道了,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讓人腦產生愉悅的感覺,緩解壓力,同時還能增強記憶力。

所以,我們平時可以鼓勵孩子多運動,或者多做自己喜歡的活動,哪怕是飯後散步,也能讓身心變得愉悅起來。

02 興趣愛好

有興趣愛好的孩子是特別幸福的,專注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很容易進入到一種心流狀態,體會到深層次的愉悅。

所以,不要輕易否定、剝奪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在這上面付出一些時間,說不定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03 新鮮事物

新鮮事物總能激發人的好奇心和挑戰欲,孩子年齡還小,體驗過的事物不多,更容易找到新鮮事物。

或許在我們眼中不值一提的事情,孩子就想去嘗試,不要怕浪費時間,只要保證健康和安全,大可以讓孩子去挑戰。

當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得比較遲鈍時,或許就是「多巴胺」分泌不足時,此時,可以暫時停下學習,做一些提高「多巴胺」分泌的事情。

這樣一來,就容易激發孩子的幹勁和愉悅感,能讓大腦變得積極主動,對於學習,也就不會那麼排斥了。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是越學越笨,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他們失去學習動力
    其實,兒子不是「上學上傻了」,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讓孩子在學習中就無法得到愉悅感,大腦會自然的迴避那些產生痛苦的行為,孩子會變得更懶、更沒主動性和行動力。當人類體驗成功時,受A10神經的刺激,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
  •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
    腦子笨的人有什麼特徵?可以改善嗎?網友:腦子笨並不是所有都笨!腦子笨換句話就是做事不靈活,對什麼事情都不敏感,聰明的人可能不用告訴他怎麼做,看見眼色就知道這麼做了,而笨的人手把手教他一遍都學不會。腦子笨有哪些特徵?
  • 這四個壞習慣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別等孩子變笨了才知道
    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培養聰明優秀的孩子,但我們的行為真的就衝著這個目標而行嗎?我們是否正在做著南轅北轍的事情,把孩子推向變笨的極端呢?這五個壞習慣直接導致孩子大腦變遲鈍,家長快自檢一下吧。飲食過飽是大腦退化和遲鈍的催化劑。孩子尚處於各器官發育期,如果孩子吃得過飽,首先會加重各器官的負擔,影響身體健康或產生肥胖症。
  • 腦子變笨的原因 常吃這類食物會讓腦袋變笨
    我們常常會說,一孕傻三年,但是有不少人年紀輕輕卻也感覺腦袋奔奔的,經常會跟不上別人的節奏,這使得他們很有挫敗感,常常會感到自卑,那麼,腦子變笨是什麼原因呢?如果您經常喜歡吃這個東西,那就要小心腦子變笨哦!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腦子比較笨轉彎慢的面相
    有時分有的人一眼看上去就會讓人感到仿佛不太聰慧的模樣,實在這也是和個人的面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的面相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聰明與精明,而有的面相可能就輕易使得一個看上去腦子比較笨轉彎慢。原來是她在跟同事合夥做事的時候,就遇到了好幾個都是腦子比較笨轉彎慢的,感覺自己變得十分勞累,啥事都要自己去親力親為,所以很想找一個黃南算命很厲害的大師了解一下,腦子比較笨轉彎慢的面相都長啥樣,以後無論是在選擇合夥做事的同事,或者是在面臨婚姻配偶的選擇方面也可以好好的做個參考。根據以前在黃南算命經驗,下面就跟大家一同來看看,腦子比較笨轉彎慢的面相都有哪些。
  • 孩子反應慢是因為智商低?研究證明:智商高的人往往反應更慢
    是的,朋友家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條斯理,有條不紊的。在朋友看來,就是反應慢,腦瓜不聰明,所以她給孩子起的小名叫「慢慢」。慢慢的慢要從朋友懷孕的時候說起,預產期到的前幾天,朋友就去醫院,等待孩子的出生。但住了幾天,絲毫沒有反應,胎寶表現一切正常,朋友也沒任何不適,所以被醫生趕回家了。在家待了幾天,坐立不安,又去醫院檢查,仍是沒啥反應。
  • 孩子反應「遲鈍」,家長要注重3方面的教育,讓孩子的大腦更靈活
    孩子反應「遲鈍」,家長要注重3方面的教育,讓孩子的大腦更靈活 案例分析 之前給侄女小夏開了一次家長會,會議結束後,老師就單獨留了我。
  • 反應慢的孩子智商更低嗎?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反應更慢
    我們常常認為,智商高的孩子應該具有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等特徵。例如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哪個孩子總是第一個舉手回答,那麼這個孩子一定是高智商的。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最新研究表明:智商高的孩子,往往反應更慢。這是為什麼呢?
  • 理解能力差就是智商低的表現嗎?如何改善腦子反應速度,值得一看
    理解能力差就是智商低的表現嗎?如何改善腦子反應速度,值得一看!很多人理解能力不是很好,別人說了一件事情以後會聽不明白,頭腦反應速度和反應能力也比較慢,那麼這種情況是智商低嗎,是不是很笨啊?理解能力和智商有關係嗎?
  • 沉迷「短期快樂」使孩子越來越厭惡學習!促進前額葉皮層的多巴胺反應,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更有勁!
    因此離開這高度刺激的環境,大腦正常情況下產生的多巴胺會越來越少,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越來越難感受到快樂。如果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等「短期快樂」過多甚至成癮,大腦負責理性和決策功能的前額葉會被不斷抑制,他們在學習時就更難打起精神、集中注意力!
  • 學生黨覺得「腦子不夠用」?試試這3方法,大腦反應或越來越快!
    學生黨每天都要學習大量的知識點,因此大腦記憶力,絕對是我們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我們的記憶力變差了,那就無法記住重要的知識,學習各類新知識,也就無法提高成績,考上我們理想的大學。很多學生在每天的學習中,總是抱怨自己的腦子不夠用,無法取得有效的學習成果,那我們要怎麼才能改善這種情況呢?
  • 大腦反應慢,記性不好,不一定是年紀大了,多半和幾個原因有關
    但是,現在記性不好的往往是一些年輕人,出門忘帶鑰匙,經常不關水龍頭,而且還發現自己反應遲鈍,越來越笨。遇到這樣的情況,人們會調侃自己老了,但有的老年人80多歲,還頭腦清楚記性很好,可見,記性不好不一定就是年紀大了。導致人們反應遲鈍,記性不好的原因有哪些?智能產品用多了現在時代的特點就是智能,需要大腦思考的東西,智能產品就可以幫你解決。
  • 看電視會讓腦子變笨嗎?
    2013年,由日本東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竹內光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率先發表了一項針對290名5~18歲青少年的大腦成像的研究結果。研究者同時調查了青少年們每天看電視的時長(從0小時到4小時不等)。他們發現,這些孩子看電視的時間越長,大腦中的下丘腦、隔膜、感覺運動區及視覺皮層區的區域就越大。這些區域與多種活動有關,如情緒回應、喚醒、攻擊、想像等。
  • 高智商的孩子反應快,低智商的孩子反應慢,反應速度和智商有關嗎
    這不僅考驗孩子的反應速度,還要考驗孩子的智商。而我們發現:反應速度越快的孩子,落子越快,而落子越快的孩子,往往在棋局中,處於劣勢的一方。而反應速度越慢的孩子,在每一次落子的時候都會思考,在解開棋局的同時加以設局,從而達到勝利。
  • 大腦不夠用,感覺近來變笨了,或許和3類食物有關,勸您少吃!
    大腦不夠用,感覺近來變笨了,或許和3類食物有關,勸您少吃!如果您在以往,思維敏捷,記憶力還不錯,做起事來感覺還算容易,學習也不怎麼吃力;但近期不知怎地,大腦好像不夠用了,感覺自己好像變笨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或許和3類食物有關,勸您少吃!
  • 如何提高孩子「大腦學習力」?10條親測建議,讓大腦保持無限能量
    孩子明明挺聰明的,為什麼這腦子一用到學習上,就不得勁兒了?作業明明都一樣,為啥自家孩子完成,就那麼費力呢?每次給孩子制定了學習計劃,為什麼孩子總是完不成?老師又來反饋,孩子為什麼上課又是無精打採的?一連串的為什麼,或許家長們已經非常懵了,這說的,不就是自家孩子嗎?關於孩子的學習力,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智商、學習環境、學習習慣等等。但是,這其中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大腦學習力"。想要擁有學習力,那麼大腦必須得有充足的能量。
  • 糖吃多了會「變笨」?警惕!這個殺手有點甜
    但你可能不知道糖吃多了會變笨、會焦慮,更扎心的是還會上癮!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而受傷害最大的,是最喜愛甜食的寶寶們。根據《中國兒童肥胖報告》,2020年中國0-7歲肥胖兒童將達531萬。原因之一就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父母為了寶寶多吃點,迎合寶寶們的口味,卻可能恰恰忽略了寶寶的合理糖分攝入。
  • 這幾個壞習慣,會把孩子變笨,嚴重甚至抑鬱,家長看到抓緊改正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陽光聰明,但是生活中孩子免不了有些壞習慣。這幾個壞習慣,會把孩子變笨,嚴重甚至抑鬱,家長看到抓緊改正!自己的孩子要是打擾到自己,甚至就會給孩子手機去玩,或者是讓孩子陪自己一起。長期的熬夜導致長期的睡眠不足,這樣就會使孩子的健康出現很多的問題,長期下去,孩子容易發胖,也會有更多的疾病發生,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笨。
  • 腦子反應慢,記憶力變差?這些習慣可能是根源,很多人喜歡做
    這些場景大家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記憶力和反應能力這麼差。以下8個原因導致你記憶力變差。腦子反應慢,記憶力變差?這些習慣可能是根源,很多人喜歡做1.離不開電子設備長時間食用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大腦被使用的次數會減少,實際上大腦像人一樣長期缺乏鍛鍊記憶能力會越來越差。依靠高科技獲得信息表明上是沒有一點壞處,實際上會削弱人們對複雜事物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