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若民進黨當局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型態考慮,而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國民黨將全力捍衛。

除了社會輿論熱議,目前更傳出故宮院內人心惶惶。

中時新聞網28日凌晨消息透露: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改隸臺當局文化部門雖還在討論中,卻已引起不少爭議,據傳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計劃將書畫處與圖書文獻處整並為書畫文獻處,預期將有人員編制的縮減,院內研究人員人心惶惶。

報導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行之有年的「老三處」分別是: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系故宮文創力的發動單位,是研究及策展的核心部門,一旦走入歷史,將影響其專業地位,是否還能維持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的地位,令人憂心。

對此,任職故宮38年的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表示,故宮的編制有其專業,書畫處為藝術史領域,圖書文獻處屬善本古籍、清史研究,領域並不相同,「就像研究玉器的人不會懂銅器或瓷器!」而故宮典藏的70萬件文物中,實則圖書文獻佔了大宗,據院方統計,目前善本書籍計21.6萬餘冊,檔案文獻39.5萬餘冊件,如此龐大的典藏數量,必須仰賴精確的專業分工,不容任意縮編或裁撤。

雖然臺北故宮方面再次強調,此次調整的編制員額人數不變,但仍將書畫處與圖書文獻處合併,處長乃至科別都會調整;此外還增設「數字信息室」及「綜合規畫處」,希望提升數字業務及加強總體策略研發及國際交流業務。

原標題:《馬英九批臺北故宮改名毫無必要,臺媒稱目前院內人心惶惶》

相關焦點

  • 馬英九批臺北故宮改名毫無必要,臺媒稱目前院內人心惶惶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島內媒體中時新聞網11月28日下午報導透露,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受訪時候對於上述事件直言「我不贊成,毫無必要」。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2020年12月01日 13:54: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11月30日首次針對此議題表態,稱「沒有改名問題」。
  • 島內傳聞臺北故宮更名「華夏博物館」,藍營戳「蔡英文的心事」
    來源:澎湃新聞據臺媒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議論。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11月26日表示,以故宮的地位,有必要直屬行政部門,若貿然行事,將使故宮地位下滑。11月27日,臺灣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則表示,改隸與否不能用傳統的行政層級去看,有些人覺得降格,這是古老、封建的思想,因此,故宮無論隸屬在行政部門或文化部門,都沒有降格的問題。
  • 要把臺北故宮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媒說出民進黨當局改名背後陰謀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環球時報記者 張天行】民進黨長期視臺北故宮為眼中釘,現在傳出臺「行政院」正討論把臺北故宮改為隸屬「文化部」,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針對臺北故宮近來的爭議,臺「文化部長」李永得11月30日回應稱,「文化部」研究過全世界前十大博物館,都是由文化部門來統籌,因此此次臺北故宮改制問題是回歸專業討論,沒有「去中國化」的問題。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李永得稱,「絕對沒有討論過」。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北京故宮」雖然原都屬於「故宮博物院」,但是藏品各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藏品在數量上雖僅佔原「故宮博物院」的五分之一,但是許多珍品卻是精中之精的重寶。如今一個亮晃晃的金字招牌卻要白白讓給大陸獨享,有何可昭告天下的道理呢?
  • 臺北故宮被迫降級?落民進黨手裡算是毀了
    這次要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主意了,計劃把「行政院」轄下的這個二級單位,降級為文化部門下的三級單位,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在南臺灣的故宮南院改名為「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有70萬件文物,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總共有2972箱之多。這些文物是5000年中華文明縮影。1933年國立故宮北平博物館成立時,它就隸屬於行政院管轄,受立法院、檢察院監督。
  • 這回,「臺獨」選擇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手
    明末清初,在收藏的基礎上故宮博物院被建立,為保護其收藏的文物不被破壞,在二戰前夕,故宮博物院不得選擇將文物南遷,運送到上海、南京等地。直至1947年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才運回南京。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南京國民黨政府從南京庫房中挑選出數千箱文物運往臺灣,而後成立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何必自宮?
    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準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將面臨更名和降級 臺媒:「頭殼壞掉」
    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機構推動所謂「組織改造」,欲將原隸屬於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臺北故宮博物院,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還將去掉「故宮」二字,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對此島內許多專業人士深感不解,但只能搖頭嘆息。
  • 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島內網友怒「有種還大陸」
    來源:華夏經緯網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改隸「文化部」,更名「華夏博物館」。(資料圖片來源於臺灣中時新聞網)華夏經緯網11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消息,為推動「去中化」,民進黨當局行政主管部門準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院」,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對此,民進黨當局文化部門負責人李永得表示,改隸與否不能用傳統的「行政層級」去看,有些人覺得降格,這是古老、封建思想。
  • 謝小韞: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臺灣「中時新聞網」日前發表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的署名文章《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同屬中國三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居然是親戚!
    我們都知道,南京有個南京博物院,臺北有個臺北故宮博物院。但關於這兩個博物院有什麼交集,卻少有人知道。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寫的便是與這兩個博物院相關的一個機構,叫中央博物院,它在當年是一個理想的時代產物。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誰能想像,這種毫無辨識度的大路貨名,要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新名字?但這就是民進黨當局日前在籌備的最新動作。據島內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正「醞釀」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這些新名字之所以會被媒體知悉,應是有心人故意放話,測試「風向」。
  • 出行浪漫臺北,賞臺北故宮博物院,觀101大樓
    導語:出行浪漫臺北,賞臺北故宮博物院,觀101大樓臺北,作為臺灣的省會城市,越來越多的人都和我一樣,慕名來到這座城市,因為這裡有博大的人文之景,亦有雄奇的自然風光,還有數不勝數的名勝古蹟,和很多城市一樣,這裡是吃貨的天堂,但它卻又有著自己的特色獨具一格,在這裡不僅僅有大城市的震撼感
  • 臺北故宮,何必「自宮」?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 現任院長緊急澄清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民進黨當局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今天緊急滅火稱,一個星期以來,關於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並沒有改名問題。他還表示,一切尊重臺行政管理機構的決定。
  • 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的那些奇珍異寶們
    臺北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很文藝的城市,這裡不僅有美味的食物,還有數不盡的展覽。我一直很想去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那裡的文創產品垂涎已久 。對,是垂涎已久,都說中國的故宮文物一半在北京,一半在臺北 ,那麼臺北之行一定要來到這裡。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即使改名換姓也難變其文物及中華文化脈絡的傳承
    在我們中國的寶島——臺灣省就擁有一座與北京故宮博物院齊名、甚至珍藏的歷史文化寶物價值更為厲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大約珍藏有近69萬餘件歷史文物,而它們不只是許許多多中國人心中的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