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最像鏡子的一面泉,我竟然在泉水中看到了熟人……

2020-12-13 齊魯壹點

在濟南眾多知名的泉水中,黑虎泉屬於四大泉群之一。

除黑虎泉外,白石泉是其中很有個性和代表性的一個。它位於解放閣南側護城河岸邊,白石橋西側,西與九女泉相鄰,與黑虎泉隔著護城河遙遙相對。

和趵突泉相比,白石泉出現較晚,時間是在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的春夏之交,濟南天旱,山東布政使江蘭主持疏浚河道,從地中湧出一泉,泉周有很多山石,故名為「白石泉」。

清代濟南人喬嶽

專門寫有《白石泉上》詩:

風滿園林月滿樓,一泉圍繞半城秋。

溪西煙樹知多少?添個魚船勝虎丘。

這些年,每次去解放閣下與黑虎泉畔,泉小娃都會重點去看看它,拍拍它。

圖/王琴

原來以為一眼泉一片水,差不多應該總是一個樣子,沒有太大的變化。

但去的時候多了,才驚奇地發現,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甚至是同一個季節,你總能看到白石泉 不一樣的面貌

當你靜靜地站在白石泉邊,久久地安靜地看著它水中的倒影,看著那些 水藻的顏色在光線裡不斷改變,你就真切感受到一眼名泉真正的內在吸引力。

2016年的6月,第一次有意識地拍攝白石泉,她 沉靜安寧,有一點點 冷清,它的倒影就像是一張風格淡雅的油畫,讓人心情為之一陣舒展。

2018年的9月,秋天的白石泉,天空和綠藻就要 融化在一起了。

秋天出現在我眼前的白石泉,變得略顯深沉,天也變得更高了。

更多的時候,白石泉就像是一面小小的天空之鏡

白石泉的水紋輕輕波動,水中的人影便有了 夢幻之感。

2019年的2月,濟南迎來一場難能可貴的小雪,泉小娃再次來到白石泉畔,看到了它冬日的模樣。

小雪到了倒影裡,似乎變成了明亮的光線感。

2019年7月,初夏到來,繽紛的衣著色彩裝點著白石泉水。

有時候,倒映在水中的一張,像不像某次 模糊的記憶

這是泉小娃見到的白石泉最清晰的一張倒影,你可以看看裡面有沒有你熟悉的人?

人在岸上,夢在水中。

這樣看的時候,水中的綠藻是不是變成了寬大的綠蔭?

這個人挺有意思,在水裡還掐著腰。

8月的白石泉,有一種冷靜的成熟感。

這一次

有人拿著綠色的水桶扎在綠藻中打水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收穫,這樣看過去,打水的人打水,瀏覽的人徜徉,而那些綠色的水藻就像是 原始森林四處蔓延且不成形的植被

是陽光讓那些綠藻呈現出一種驚人的綠色,光與色彩的舞蹈,在水中,又加上石頭的幫襯,這是另一種交響。

有一種綠,只有濟南有;有一種綠,只屬於白石泉。

2019年8月,白石泉展現出又一張絕美的油畫作品。

作家老舍在《濟南的秋天》裡寫道:「先不用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 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

這種鮮綠色借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 美人借著鏡子鑑賞自己的美

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點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兒 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

是的,在白石泉的泉池和倒影裡,上帝展現出她內心最鍾愛的綠色: 優美,豐富,靈動,帶著世外桃源的氣息。

這是泉水的美麗,也是 濟南的魅力

文章來自於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相關焦點

  • 散文|濟南的初冬:有了暖呵呵的泉水,濟南的初冬還像膩在秋天裡
    一今年十一月下旬,濟南的天氣大多比較晴朗,氣溫也比較高,每逢下午,我就和老伴兒一起,到濟南城一些有代表性的地方,逛一逛,看一看。我感覺,今年初冬的濟南,冬天的氣息淡而又淡,秋天的滋味尤其濃鬱。從山頂下到北坡,竟然邂逅了雛菊花、波斯菊、月季花,在氣溫五六度的初冬裡,還在倔強而絢爛地盛開著五顏六色的花朵。小葉石楠樹上,火炬樹上,還掛著一簇簇鮮紅的果子。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在濟南城進修的時候,進入冬季,這樣豔麗的色彩就會銷聲匿跡,如今,能邂逅它們,就感覺,濟南的冬天,就更像盛秋了。
  • 聆聽濟南泉水的心音
    每當雨後,我總愛到離家不遠的縣西巷,光著腳丫兒蹚水,那石板路光滑得剔明澄亮,那水自然是一塵不染;還有一道「功課」,是要低下身子,側著耳朵,去細細諦聽石板下面泉水淙淙的流動聲……  所以,長大後,我總以為:如果你能明白濟南人對於泉水的一腔深情,你就能捫摸濟南這座城市的心跳,聽到濟南泉水的心音。
  • 「人類濟南」已經流動了2000多年,濟南泉水就是「資深網紅」
    「華泉汲水」也記錄在《左傳》中,這表明泉水已經融入了濟南普通人的生活。2600多年過去了,華泉仍然在華山腳下的華陽宮殿前冒泡,見證了歷史的興衰、交流和變化。古今中外,讚頌趵突泉湧水最生動的方式是「水湧若輪」。這句話出自北魏李道元的《水經注》,據記載,「濼水出歷城古城西南,泉源上奮,水湧若輪。」
  • 濟南的泉水,藏在芙蓉街深處的秘密世界
    小時候,老舍在《濟南的春天》裡留下一個令人心動的詩情畫意的濟南。多年後,在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因為想到可以去看有名的趵突泉咕嘟咕嘟噴水的畫面,毅然填報了濟南的高校。滿懷期待來到濟南,卻不是想像中隨處可見泉眼的景象。畢竟季節和時代都不一樣了,想來濟南也不會一直保持原來的樣子。
  • 「擰開水龍頭就能喝泉水」,濟南試點泉水直飲,「泉城」名不虛傳!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是對濟南的真實寫照,700餘處天然湧泉凝聚趵突泉,匯波大明湖,映照千佛山,串聯起一座老城的古往今來。濟南人的骨子裡,流淌著泉水的印記。老濟南人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深愛著這裡的泉水。從《詩經》中第一次出現有關濟南泉水的明確文字記載至今,近三千年來,濟南泉水擁有著世界上任何有泉水的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最悠久和厚實的記載。
  • 泉水潤泉城(我與一座城)
    濟南趵突泉影像中國濟南因泉水聞名。「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代劉鶚在《老殘遊記》中用八個字,道出了濟南泉水之多、分布之廣。我對濟南泉水的了解始於四十多年前。那年,我從鄰居三叔家裡看到了老舍先生的散文《濟南的秋天》,文中有幾句是這樣描述的:「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濟南真的到處都是泉嗎?泉水能像村裡的山泉水那樣用手捧著直接喝嗎?讀到這裡,我年少的心裡產生了好奇。一個鄉下孩子,對泉城濟南的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機緣出現在十五年前。
  • 這個地方用泉水洗衣服,最具煙火氣,隱藏在濟南老城中
    大明湖南岸是濟南老城,這裡最具「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風貌,這座城市的煙火氣,都隱藏在這裡。濟南老城漫步穿行中,這些街道就像一位慈祥的老者娓娓地給人們講述著老濟南的故事。石板路據說原來水多時,踩在上面會有泉水汩汩而出,總長400多米,因為古時打更時所走之街,故得名。「東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廟」這是老濟南的順口溜。
  • 低調寬厚的濟南為了泉水,「犧牲」了些什麼?
    濟南站濟南之城南靠泰山,北過黃河,因位於濟水之南而得名。濟南的泉水既是它的城市名片,也是它的根。在南高北低的地勢作用下,為濟南擁有許多泉水提供了必要條件。趵突泉因泉而生的濟南也是因泉而建,我們都知道古代傳統建築格局一般呈正方形,四四方方錯落有致,一條中軸線四門相互對應,像北京、西安就是如此,但是老城濟南卻「四門不對,北門不開」,如此和預定俗成的習慣對著幹的不羈濟南
  • 印象濟南日夜流淌的泉水,流走的是時光,懷念的是兒時美好的記憶
    濟南,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去了,中學課本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把冬日的濟南 ,勾勒出一副淡雅的水墨畫,令人嚮往,而夏日的濟南 ,也曾聞名全國,與重慶 、 武漢 、 南京被稱之為四大火爐,隨著近年來天氣的轉變,火爐的排名也在民間眾說紛紜,幾經更迭後, 濟南也在火爐的排行榜中漸漸地失去了影子
  • 大明湖畔的又一處風景,有泉水茶湯和濟南故事,免費風景也這麼美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濟南,每次都去大明湖走走。我喜歡圍著大明湖畔漫步,欣賞那裡的夏日雨荷,或煙雨柳巷,然後去曲水亭街感受老濟南人的生活。也許太過於痴迷,我居然沒有發覺大明湖畔,曲水亭街以東別有一番天地。湖的東北角有一片荷葉,嫩黃的樣子像豆蔻少年。這汪湖水的北面有一個小公園,園內泉水縱橫,水中央放置一塊石頭,刻著三個湖藍色的大字「百花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曾在大明湖築百花堤,堤旁有一個小島為百花臺,就是今天的百花洲。
  • 一座泉水大院,一部活的濟南民風樣本
    來到張家大院,可以看到園中有樹齡100多年的老海棠、200多年的石榴樹。張家的人都愛清潔,因了泉水的便利,不僅衣著整齊,房舍家具也揩拭得乾乾淨淨。女人們洗衣,找塊合適的青石板放在池邊,三三兩兩,邊說話,邊搓洗。用泉水洗衣,從來不用肥皂一類的東西,只把要洗的衣物放在石板上用棒槌反覆打,就能洗得乾淨,這也許就是古詩中所說的搗衣的舊典了。用泉水洗的衣裳,一般不褪色,曬乾以後還嗅得出泉水的清新味道。
  • 泉水保護再放「大招」!濟南擬制定名泉保護提升三年計劃,建成泉水...
    正常降水年份,實現泉水持續噴湧,重要河湖生態水量得到保障。閃電新聞注意到,意見共提出七項主要任務,明確了30條具體舉措。特別是加強泉水保護方面,明確了5條具體措施,加強泉水保護,彰顯泉城特色。運用先進技術開展泉水保護研究運用先進技術開展泉水保護研究,進一步查明市區主要泉群形成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市區西部、東部巖溶地下水與市區四大泉群的水力聯繫和玉符河補源對市區泉水補給效果,科學分析地下水開採與泉水水位的響應關係,優化地下水採補方案,為保泉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 他用歌聲愛泉——「汲取泉水靈感,為濟南唱更多讚歌」
    於雷演唱《假如沒有濟南這座城》。「假如沒有濟南這座城,泉水依舊會叮咚。但沒有了知否的相頌,也沒了如夢令。」
  • 人稱「濟南泉水活字典」 徐家茂:因一封保泉倡議書與時報結緣
    徐家茂老人講述自己的保泉經歷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說起徐家茂老人,相信很多濟南人都知道他的事跡:這位八旬老人從上世紀80年代與泉水結緣,探尋過濟南570多處泉,用500多萬字記錄了泉水的種種資料,有人稱他為「泉痴」,也有人稱他為「濟南泉水活字典」……然而可能大家鮮少知道,在1996
  • 濟南不只有趵突泉,還有一個與之齊名的泉水,就在章丘!
    提到濟南,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濟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但是濟南不只有這幾處景點可以遊覽,就像是濟南市的一個區:章丘,就有著很值得去一覽美景的景點。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章丘作為泉城濟南的一部分,也有一個景點叫——百脈泉景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跟濟南趵突泉地位並列的百脈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色吧!百脈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據說這個泉表現出「百泉俱出」的姿態,故名「百脈泉」。元代著名地理學家於欽認為:歷下諸泉,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這句話說明百脈泉擁有與趵突泉並列的地位。
  • 山東濟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發布
    本報訊  濟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發布儀式日前在山東濟南舉行。濟南維康莊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華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鄉村綠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山東萬興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徒河公社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成為第一批「泉水人家」授權使用商。
  • 我在泉城等你,一起聽泉水叮咚
    當陽春三月的陽光灑滿泉城濟南,當赴鄂援助的齊魯兒女凱旋歸來。泉城濟南已經漸漸的回到往日的平靜,你可曾記得泉城廣場那個放風箏的小女孩,她純真的笑容就像這春天的風,吹到每個人的心裡。大明湖上蕩起的微微波瀾,是夏雨荷在訴說她往日的故事。
  • 泉水般空靈的詩,泉水般自由的心
    在研討會的總結髮言中,張麗軍說,孔孚屬於濟南、屬於山師,也屬於山東,屬於世界,我們有責任把孔孚的價值和魅力發掘出來、傳遞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孔孚詩歌的美,獲得智慧的啟發。  也就是在這一次研討會之後,《孔孚詩文書論集》的編輯工作開始啟動。歷經三年,五卷本《孔孚詩文書集》終於順利出版。在慌亂的世界,詩意棲居  「掬一捧泉水/洗一洗眼睛//心也綠了」。
  • 濟南將試點泉水直飲,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是對濟南的描寫。真正的「家家泉水」就要來了。12日,濟南公布了2021年為民辦22件實事清單,其中就提到了「實施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制定出臺《濟南市泉水直飲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年內在12個居民小區開工建設市民泉水直飲工程,讓濟南泉水真正走進泉城人家。據了解,該工程將對取水量實施嚴格管理,對工程建設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特許經營管理。
  • 濟南的春天——為什麼去了四次濟南我還想去
    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大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