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濟南泉水的心音

2020-12-13 濟南時報
  

□侯林
  小時候,濟南的大街小巷多的是青青石板路。每當雨後,我總愛到離家不遠的縣西巷,光著腳丫兒蹚水,那石板路光滑得剔明澄亮,那水自然是一塵不染;還有一道「功課」,是要低下身子,側著耳朵,去細細諦聽石板下面泉水淙淙的流動聲……
  所以,長大後,我總以為:如果你能明白濟南人對於泉水的一腔深情,你就能捫摸濟南這座城市的心跳,聽到濟南泉水的心音。
  近日,濟南市城鄉水務局舉辦了「我與泉水的故事」徵文比賽,受到濟南人的熱情響應,特別是那些在水務、園林等泉水保護、管理部門與名泉朝夕相處的人們,他們均滿懷著對泉水的深厚情緣,寫下了一篇篇發自肺腑、美如泉湧的佳作。
  孫越的《萬家泉水》寫至今高聳在黑虎泉東邊的那巍然的臺階上,舊時的挑水夫「五十子」(濟南人稱呼傻瓜的方言)帶有傳奇色彩的動人故事。人物塑造得猶如一尊雕像,生動感人,出神入化。我們且看作品中一段描寫:五十子看了一眼衝他喊叫起鬨的青皮:「肩膀一聳,那水擔就從肩膀上飛起來,只見他頭一偏,水擔竟穩穩地落在另一個肩頭,桶裡的水波紋不起。青皮們歡呼起來,呼哨一聲跑沒了影。」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濟南舊日的挑水工便是的,他們一個個練就了一身絕活,五十子便是這條街上的「泉神」。而他臺灣的二哥在有生之年,唯一的心事便是要回來喝一喝家鄉的清泉水,更是令人感動唏噓。
  王溪《濟南泉味——濟南的泉,世界的泉》,則將濟南老百姓對於泉水的感情與責任全盤託出。他寫一位濟南老人——「我」的父親,退休之後在淘寶網上開 一家店鋪,專賣濟南泉水,兩元一瓶,要哪個泉給哪個泉,然而有的顧客依然不放心,要求賣家拍照或錄像以表真實(即確實是這個泉的水),於是一家人、特別是「我」,憤怒了,本來一瓶兩元錢,老父親奔波忙碌,就夠不划算的,還要折騰錄像什麼的,這買賣沒法幹了。然而,父親不怪,他說:要買泉水的都是什麼人,都是咱們濟南老鄉呀!爸爸開店不是為了那兩塊錢,而是為了讓天下的濟南人和愛濟南的人,都能喝上真正的濟南泉水啊!
  重義而輕利,從容而大氣,這是咱濟南人的風格。
  向泓的《那街·那泉·那人》,展示了很是生動熱鬧的一條街巷,那是咱濟南人引為自豪的剪子巷,胡同裡那帶著炊煙味道與泉水清音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從聲音、泉水到人物,都鮮明生動、呼之欲出,特別是那個張奶奶的形象,就像你我身邊的老人一般鮮活,讀後歷歷在目,經久不忘。
  對於白泉,濟南城裡人所知不多,張增良《我和白泉那些事》,是一個深入了解白泉泉群的難得資料,文章生動展現了白泉之美,特別是白泉泉群與昔日郊區孩童的相互依存的血肉聯繫。
  今天的人們,知道玻璃池子的已經不多了,黃鴻河的《清如明鑑五蓮泉》,則將此泉的輝煌過往清晰重現出來,特別是五蓮泉側、護城河裡當年放鴨養鵝的勃勃生機與獨特畫境。而王俐《佐泉·泉水人家》,寫他們一家五代人與泉水的深厚情感,事跡極為感人。
  濟南泉水,其最為深厚的根源,在乎民間。
  枕水聽泉,傍水而居,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這泉水呀,早已成了老百姓的家族成員,那剪不斷、理還亂的縷縷情絲,只有濟南人看得懂其中的內涵與深意。
  泉湧泉落,水高水低,時刻牽動著濟南老百姓的心。
  還有,濟南老百姓並不完全清楚的,那些水務的、園林的、南山水庫及水源地的,趵突泉、五龍潭等名泉的,那些名泉的管理、保護部門的,數不盡的人們,默默、無聲為濟南泉水的持續噴湧與管理建設作出的不為人知的貢獻。
  田曉東《尋泉趣事》寫的是2011年濟南泉水普查,那是冒酷暑、頂烈日、整整62天、行程一萬多公裡的翻山越嶺。然而作者不以為苦,卻是生動描述了普查中令人激動的三大發現,一是曲水亭街15號院內世代相守的堪稱雙璧的「家泉」,二是平陰書院泉邊人家的「流泉傳餐」的歷史遺風,三是「濟南泉水第一高」梯子山飲馬泉的發現,三件事,所展現的是濟南泉水文化景觀的豐富內涵與無限魅力之所在,且作者寫來舒緩有致、妙趣橫生。
  李宗益作為一名老趵突泉人,其《守望趵突泉》,筆端充溢感情,他對於趵突泉的歷史現狀,如數家珍。尤為感人的是,當夜深人靜時,他站在西門橋上,聽趵突泉聲,以驗證趙孟頫「波濤聲震大明湖」的詩句,還有,那些導致趵突泉一度停噴的大量開採地下水的工地與建築,他一 一記下了他們不光彩的名字。
  不拘一格,以作者各自擅長的言說方式,抒寫他們與泉水的不解情緣,多角度、多側面展示濟南泉水的審美與實用價值,也是本次徵文的一大亮點。
  2013年出版的《濟南泉水志》,是一部填補濟南歷史文化和泉水文化空白的劃時代的作品。龐新華作為本書的「項目經理」,在《我與》一文中,生動描述這部書的產生過程及全新的修志模式,特別是編修過程中那些難忘的人物與故事,具有存史紀事的價值。李欣的《舜井溯源》,即使作為一篇論文,也是富於力度的。文章將現代科技成果,用於歷史的分析研究,特別是恰當運用當今地理與地質專家的研究成果,令人深受啟發。
  而鍾倩的《月落趵突》一如既往保持了她的個性,即飽滿的激情與從自身獨特命運得到的、較常人更為厚重的人生感、歷史感,難得的是此中情志,與趵突泉月夜泉聲清越、月色朦朧的詩意境界水乳交融於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侯琪、周長風、戴永夏、陳忠、劉恆傑、陸承等馳騁文壇的散文家、詩人也充滿興致參與了此次活動,並撰寫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序將寫罷,正值午後,斜陽送來一樹金黃,搖曳生姿。此時忽生一念,於是驅車來到黑虎泉上,去登那當年挑水夫走過的高臺,一步一步地用心來數,此臺經過今人一番整飭之後,還有六十餘級,依然三層樓房的高度;原來橫向一通到兩頭的臺階,現在只有中間不到兩米的距離,兩邊都成了斜面。這倒方便了居民的取水。
  黑虎泉西有一雕像:一挑水夫肩挑兩個木桶,正是當年那段生活與往事的再現。黑虎泉上、琵琶泉邊,前來取水的百姓依然大桶小桶,絡繹不絕。這是一幅亙古至今、千年不易的濟南民間之畫面。雍正間官濟寧知州的熊耳山人王爾鑑有《趵突泉》詩云:
  高樓有時頹,松風有時止,泉聲自潺湲,千載無終始。
  滄桑之嘆,令人愀然動容,江山有代謝,人世有變遷,君不見,有多少的風流人物與世間風物,今已湮滅無存,唯有這泉水,千年萬年兮,自古流到今,在它的眼裡,我們只不過是瞬間的歷史過客而已!
  然而,這本書中的文字與故事,則會成為一代人與泉水相依為命、相生共存的永恆見證之一,故以《濟南泉水的民間敘事》名之。
  是為序。
  (本文為《濟南泉水的民間敘事》序)

相關焦點

  • 「擰開水龍頭就能喝泉水」,濟南試點泉水直飲,「泉城」名不虛傳!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是對濟南的真實寫照,700餘處天然湧泉凝聚趵突泉,匯波大明湖,映照千佛山,串聯起一座老城的古往今來。濟南人的骨子裡,流淌著泉水的印記。老濟南人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深愛著這裡的泉水。從《詩經》中第一次出現有關濟南泉水的明確文字記載至今,近三千年來,濟南泉水擁有著世界上任何有泉水的城市都無法比擬的最悠久和厚實的記載。
  • 小叮咚泉水課堂開課啦,快來報名了解泉水文化吧
    泉水作為咱們濟南最寶貴的資源,既給這個城市帶來了「泉城」的美譽,也給濟南人的生活帶來很多的獨特。為了讓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泉水文化、了解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齊魯志願者聯合曆下區民政局、歷下創益園共同發起「小叮咚泉水課堂」,帶孩子們走進泉水、了解泉水。
  • 散文|濟南的初冬:有了暖呵呵的泉水,濟南的初冬還像膩在秋天裡
    在藍天白雲之下,濟南南部的山巒,是清明豔麗的秋色圖。向北俯視,整座濟南老城盡收眼底。朗朗晴空下的濟南城,近處的泉城公園,樹木繁茂,蓊蓊鬱鬱。再遠一些,泉水奔湧的趵突泉、五龍潭等公園,玉帶一般的護城河,碧玉一樣的大明湖,聳立著泉字雕塑的泉城廣場,每一處勝景,都被色彩絢爛的樹木簇擁著或者點綴著,零零散散,片片段段,見首不見尾。
  • 「人類濟南」已經流動了2000多年,濟南泉水就是「資深網紅」
    在岱陰的土地上,綿連的山峰和許多河流的匯合導致了許多古國和方邑,最後,經過幾次演變,他聚集在的文化城市濟南。就像這座老城的血液一樣,泉水的源頭幾千年來不斷地為之意和濟南注入活力。自從2000多年前泉水在《詩經》第一次中積極記錄濟南以來,濟南這個著名的春天一直保持著堅不可摧的「網紅」姿態,並在流行起來。《詩經》「網紅」泉水的首次出現。
  • 低調寬厚的濟南為了泉水,「犧牲」了些什麼?
    濟南站濟南之城南靠泰山,北過黃河,因位於濟水之南而得名。濟南的泉水既是它的城市名片,也是它的根。在南高北低的地勢作用下,為濟南擁有許多泉水提供了必要條件。,還是為了泉水。泉城廣場為泉水讓步的不僅是城牆,還有胡同街巷,追逐著泉水安家的濟南人將城區建立得蜿蜒曲直,不似北方胡同那般橫平豎直,房屋坐北朝南的鐵律在這裡被打破,就連名字也是帶著水的痕跡:東橋流水街
  • 濟南的泉水,藏在芙蓉街深處的秘密世界
    小時候,老舍在《濟南的春天》裡留下一個令人心動的詩情畫意的濟南。多年後,在填報大學志願的時候,因為想到可以去看有名的趵突泉咕嘟咕嘟噴水的畫面,毅然填報了濟南的高校。滿懷期待來到濟南,卻不是想像中隨處可見泉眼的景象。畢竟季節和時代都不一樣了,想來濟南也不會一直保持原來的樣子。
  • 泉水保護再放「大招」!濟南擬制定名泉保護提升三年計劃,建成泉水...
    正常降水年份,實現泉水持續噴湧,重要河湖生態水量得到保障。閃電新聞注意到,意見共提出七項主要任務,明確了30條具體舉措。特別是加強泉水保護方面,明確了5條具體措施,加強泉水保護,彰顯泉城特色。運用先進技術開展泉水保護研究運用先進技術開展泉水保護研究,進一步查明市區主要泉群形成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市區西部、東部巖溶地下水與市區四大泉群的水力聯繫和玉符河補源對市區泉水補給效果,科學分析地下水開採與泉水水位的響應關係,優化地下水採補方案,為保泉供水提供科學依據。
  • 一座泉水大院,一部活的濟南民風樣本
    總是懷念老濟南城昔日的模樣: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青石板路上總有泉水叮咚作響; 華誼兄弟(濟南)電影城可以幫你實現這個願望—— 張家大院坐落在王府池子北岸,是張家先祖於明洪武二年(1369)由外地遷來泉邊居住,至今該家族已在這裡住了600多年。可以說,這座泉水大院,就是一部活的濟南民風民俗樣本。
  • 山東濟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發布
    本報訊  濟南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泉水人家」發布儀式日前在山東濟南舉行。濟南維康莊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華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濟南鄉村綠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山東萬興食品有限公司、山東徒河公社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等十家企業成為第一批「泉水人家」授權使用商。
  • 他用歌聲愛泉——「汲取泉水靈感,為濟南唱更多讚歌」
    於雷演唱《假如沒有濟南這座城》。「假如沒有濟南這座城,泉水依舊會叮咚。但沒有了知否的相頌,也沒了如夢令。」
  • 濟南將試點泉水直飲,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這是對濟南的描寫。真正的「家家泉水」就要來了。12日,濟南公布了2021年為民辦22件實事清單,其中就提到了「實施市民泉水直飲試點工程」,制定出臺《濟南市泉水直飲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年內在12個居民小區開工建設市民泉水直飲工程,讓濟南泉水真正走進泉城人家。據了解,該工程將對取水量實施嚴格管理,對工程建設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和特許經營管理。
  • 人稱「濟南泉水活字典」 徐家茂:因一封保泉倡議書與時報結緣
    徐家茂老人講述自己的保泉經歷 新時報記者王汗冰 攝說起徐家茂老人,相信很多濟南人都知道他的事跡:這位八旬老人從上世紀80年代與泉水結緣,探尋過濟南570多處泉,用500多萬字記錄了泉水的種種資料,有人稱他為「泉痴」,也有人稱他為「濟南泉水活字典」……然而可能大家鮮少知道,在1996
  • 濟南不只有趵突泉,還有一個與之齊名的泉水,就在章丘!
    提到濟南,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濟南的趵突泉和大明湖,但是濟南不只有這幾處景點可以遊覽,就像是濟南市的一個區:章丘,就有著很值得去一覽美景的景點。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章丘作為泉城濟南的一部分,也有一個景點叫——百脈泉景區。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跟濟南趵突泉地位並列的百脈泉,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色吧!百脈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據說這個泉表現出「百泉俱出」的姿態,故名「百脈泉」。元代著名地理學家於欽認為:歷下諸泉,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這句話說明百脈泉擁有與趵突泉並列的地位。
  • 印象濟南日夜流淌的泉水,流走的是時光,懷念的是兒時美好的記憶
    濟南,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去了,中學課本裡,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的冬天》把冬日的濟南 ,勾勒出一副淡雅的水墨畫,令人嚮往,而夏日的濟南 ,也曾聞名全國,與重慶 、 武漢 、 南京被稱之為四大火爐,隨著近年來天氣的轉變,火爐的排名也在民間眾說紛紜,幾經更迭後, 濟南也在火爐的排行榜中漸漸地失去了影子
  • 深讀兩會丨濟南:讓「泉水」與「黃河」共同走向世界
    濟南日報 崔健 攝舉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區開發建設規劃草案提出,濟南將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準、最好的質量,舉全市之力加快起步區開發建設,打造改革先行區、自主創新區、開放示範區、綠色產業聚集區,努力建設成為黃河流域改革開放重要戰略支點、國家重要自主創新策源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領示範區。
  • 大明湖畔的又一處風景,有泉水茶湯和濟南故事,免費風景也這麼美
    有一段時間我經常去濟南,每次都去大明湖走走。我喜歡圍著大明湖畔漫步,欣賞那裡的夏日雨荷,或煙雨柳巷,然後去曲水亭街感受老濟南人的生活。也許太過於痴迷,我居然沒有發覺大明湖畔,曲水亭街以東別有一番天地。在濟南,最容易被漠視的就是泉水。因為濟南的泉水太多了,簡直可以用滿天繁星來形容。你走在濟南的街頭,腳下踩著的永遠是泉水。然而,因為多,泉水成為了濟南的名片,也讓濟南變得靈動鮮活起來。濟南人的生活離不開泉水,就如做茶湯,他們也是順手採用泉水。走在巷子裡,隨時可以看到店鋪前或樹幹上,挑著「泉水茶湯」的幌子。
  • 濟南最像鏡子的一面泉,我竟然在泉水中看到了熟人……
    在濟南眾多知名的泉水中,黑虎泉屬於四大泉群之一。除黑虎泉外,白石泉是其中很有個性和代表性的一個。它位於解放閣南側護城河岸邊,白石橋西側,西與九女泉相鄰,與黑虎泉隔著護城河遙遙相對。和趵突泉相比,白石泉出現較晚,時間是在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的春夏之交,濟南天旱,山東布政使江蘭主持疏浚河道,從地中湧出一泉,泉周有很多山石,故名為「白石泉」。清代濟南人喬嶽專門寫有《白石泉上》詩:風滿園林月滿樓,一泉圍繞半城秋。溪西煙樹知多少?
  • 濟南將試點泉水直飲: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暫定每升0.3元
    濟南將試點泉水直飲: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暫定每升0.3元 2021-01-1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個地方用泉水洗衣服,最具煙火氣,隱藏在濟南老城中
    大明湖南岸是濟南老城,這裡最具「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風貌,這座城市的煙火氣,都隱藏在這裡。石板路據說原來水多時,踩在上面會有泉水汩汩而出,總長400多米,因為古時打更時所走之街,故得名。「東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廟」這是老濟南的順口溜。
  • 泉水潤泉城(我與一座城)
    濟南趵突泉影像中國濟南因泉水聞名。「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清代劉鶚在《老殘遊記》中用八個字,道出了濟南泉水之多、分布之廣。我對濟南泉水的了解始於四十多年前。泉水是濟南的靈魂。濟南人愛泉、惜泉。為了保護泉水,規劃修建的地鐵工程多番論證,謹慎施工。作為群泉之首趵突泉,水位的高低變化牽動著成千上萬濟南人的心。水位上漲,人人面露喜色;水位下降,全城人跟著心急。前幾年遭遇大旱,趵突泉一度幾近停噴,三股水偃旗息鼓,愛泉的濟南人就像是自己家裡停了水、斷了電一樣,心急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