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17天腰痛得比生孩子還痛 45%-76%產婦要經歷的人生第二痛 有的...

2020-12-21 瀟湘名醫

懷胎十月誕下新生命,本該是充滿喜悅的,28歲的杭州新晉媽媽劉娜(化名)卻被一種「比生孩子還要痛」的產後腰痛折磨得動都不能動,只能天天直挺挺躺在床上,幾近崩潰。

產後第16天腰痛到走不了路28歲新晉媽媽幾乎崩潰

劉娜懷的是頭胎,整個孕期都蠻順利,今年4月底,她順產生了個9斤重的女寶,全家人都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悅中。為了給女兒最好的營養,劉娜堅持母乳餵養,女兒也吸得很努力。

產後17天,正在家坐月子的劉娜,跟往常一樣想起身動動,一站起來,右側腰臀部出現劇烈疼痛,連轉身都轉不了。之後,這種痛一發不可收,痛到走不了路,只能一動不動在床上躺著,哪怕側個身都困難,更別提給寶寶餵奶了。

本以為躺躺休息休息就會緩解,可一個多月下來,痛感絲毫沒有減輕,經常一個晚上痛醒好幾次,看著喝不到母乳的女兒,劉娜十分自責,更加痛苦不堪。

扛過了生孩子的痛,劉娜卻「栽」在了這種不明原因的痛上,心焦的家人經過多方打聽,帶她來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任馮智英主任醫師門診。

「當時是病人的父親先找到我諮詢,說病人產後第16天時還能自己上廁所,第17天突然就不能動了,一動就痛,家人都非常擔心。」馮智英說道。

經過詳細了解,考慮到劉娜幾乎不能動彈,馮智英讓劉娜家人趕緊把她送到醫院來住院治療,6月初,劉娜躺在醫療床上,被推進之江院區疼痛科病房。

「病人來的時候,已經痛了一個多月,神情憔悴,心態也不大好,她的病情已經嚴重到穿不了褲子,因為躺在床上穿褲子會有一個抬胯的動作,她動不了。」馮智英解釋。

經過詳細的檢查,馮智英發現,劉娜的骶髂關節核磁共振檢查提示骶髂關節有炎症(為產後骶髂關節炎),軟組織水腫,並且右側比左側更加嚴重,當務之急是需要進行消炎消腫處理。

隨後,馮智英主任為劉娜制訂了骶髂關節注射和脈衝射頻的微創治療等方案,把水腫和炎症消下去,然後又通過中醫等來做後續調理。

在浙大一院之江院區疼痛科治療了9天,劉娜可以下地自己緩慢走路了,她順利出院後,在家進行一定的康復功能鍛鍊,定期複診。

產後腰痛要考慮產後骶髂關節炎可能有的人在床上一躺就是好幾個月

馮智英主任介紹,浙大一院疼痛科每年都要接診不少產後腰痛的患者,其中不少與產後骶髂關節炎有關。

去年,她曾接診過一個產婦,產後三四天就開始腰臀痛,不能走路不能動,去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建議多躺躺會好起來,結果躺了5個多月還是痛,最後找到馮智英主任,確診是產後骶髂關節炎,經過對症治療後,疼痛得以緩解。

「產後腰痛是女性在生產後發生的以腰臀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症狀,有時還伴有下肢的放射性疼痛。據不完全統計,在產婦中的發生率約為45%-76%。」馮智英表示,圍妊娠期間內分泌系統變化、圍妊娠期間腰椎生物力學的改變、產後運動和休息不當、器質性疾病包括炎症腫瘤、產後骶髂關節炎和緻密性髂骨炎、產後抑鬱症等精神心理問題、生理性缺鈣等,都會引起產後腰痛。

「產後骶髂關節炎,是在妊娠過程中或者是生產過程中可能對骨盆有一些擠壓、牽拉、扭轉等損傷,從而造成骶髂關節部位的炎症。因為疼痛部位相對難定位,導致它的診斷也相對困難,同時,該區域有很多感覺神經支配,更不易於診斷。」馮智英表示,核磁共振在診斷產後骶髂關節炎中起著重要作用。

孕期開始注意做好預防產後腰痛發生的概率會大大降低

馮智英主任表示,雖然產後腰痛發生的比例較高,但如果在孕期做好相應預防,產後腰痛發生的概率便會大大降低。馮主任建議——

0 1

注重產前預防,合理飲食,避免過於肥胖從而增加腰部負擔,造成腰肌和韌帶的損傷。

0 2

產前產後注意合理的活動和休息。產後儘早下床活動,避免長期以固定姿勢臥床。產後避免過度、長時間的彎腰照顧寶寶;經常更換哺乳姿勢,避免總是固定一個姿勢哺乳,使腰部肌肉儘量處於放鬆狀態。產後應穿舒適的平跟鞋,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以免導致子宮後位或子宮脫垂引起腰痛。

0 3

圍產期適當補鈣。

0 4

如果出現腰痛,經過適當的按摩和理療無法緩解,或者持續腰背部臀部疼痛超過一周,應儘早到產科門診和疼痛科門診就診,避免因為拖延而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期。

【來源:浙醫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產後按壓肚子的痛,和生孩子的宮縮痛,哪個更讓產婦難承受
    導致人們對於女性生娃有多痛也有所了解,雖然說嚇得不少女性對生娃產生恐懼,但更多的其實是男人開始理解自己的老婆了。不過即使是這樣,沒有經歷過生產的人還是無法理解到底有多痛,對於大多數人和初產婦來說,都只會認為生孩子時疼痛難忍,是最煎熬的時候。
  • 產後腰痛怎麼辦?中醫專家:懶針埋線立除痛!
    核心提示:產後腰痛怎麼辦?女性在日常鍛鍊少,腰部缺少肌肉,核心力量不足。懷孕時腹壓上升,產後腹壓急劇下降,容易導致腰痛。所以,在孕前要多鍛鍊全身韌帶、肌肉,產後要保護要不和保暖。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之後,都會出現腰痛的現象,帶孩子辛苦之餘,加上腰痛難忍,對很多還要出月工作的職業媽媽來說,真是一大痛點。
  • 有一種「痛」叫剖腹產麻藥過後,跟順產的痛相比,到底哪個最痛?
    因為很多產婦會覺得剖腹產會打麻藥,過程不那麼痛苦,而順產還得自己用力,甚至要持續幾個小時的疼,就會感覺受罪,接受不了。順產也確實是疼,在順產的時候,宮口需要開到十指才能開始分娩,而這個疼痛度已經是達到了10級。
  • 請告訴還沒有生的閨蜜:生孩子可以不那麼痛
    這篇作者是莫愁,請轉給還沒有生的閨蜜,告訴她其實生孩子可以不那麼痛。連死都不怕,為什麼怕痛?因為痛不欲生才是生孩子的常態啊!by莫愁大家應該還記得陝西榆林產婦跳樓事件。生小孩痛也正常啊」「這女的也真是的,可憐了這個沒生下來的娃」「這女的有神經病」「這女的有精神病,走路走得好好的,真的痛得不行了,還能這樣走路?」
  • 有比生孩子更痛的事兒嗎?漲奶堵奶比生娃還要痛10倍
    有人將疼痛分為十二個等級,產痛被列為最高的一級,以至於大家都覺得生孩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痛的事。 其實這樣的認知未免也to young to simple了,生孩子只是經歷疼痛的開始,後面還有無數的挑戰等著你去解鎖,保證幫你打開疼痛新世界。
  • 剖腹產和順產,哪個更痛?只有經歷過的才懂,網友:真不想當女人
    @丹丹丹丹:我是順產,痛到懷疑人生,但是二胎還是想順產,因為順產生完就不疼了,也沒有什麼後遺症,剖腹產肚子上那麼大的傷疤,想想就可怕。@米樂媽媽:我是剖腹產,特別怕疼,打了麻藥也沒啥用,一直疼得厲害,尤其是麻藥過後打宮縮針、壓肚子,簡直是噩夢一樣。
  • 生完就不痛了?快了解產後腹痛
    生孩子幾乎是每個女性朋友會經歷的過程,生的時候的陣痛不必多說,小編至今仍心有餘悸。然而,是不是生完就不痛了,答案是NO! 對於生完後第一時間發票圈的朋友們,真的不痛嗎?當然不是,只是相對比產前的陣痛和寶寶出生的喜悅,這點痛就真不是事了呢。
  • 章子怡稱產後「石頭奶」比生娃還痛,坐月子的這些痛,你還記得嗎
    要知道,一個女人忍受著十級的疼痛生下孩子,這才只是接受考驗的第一關而已,接下來還會面對更多的疼痛,而這些也只有做了媽媽的女人才會體會到。而前幾天明星章子怡也在產後髮長文生理性漲奶,是給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們上的「酷刑」!
  • 女人生孩子有多痛?作為男人的我卻有「親身」體會
    女人順產生孩子有多痛,我想大部分男性是無法體會的,可是就在一年前,神卻「親身」體驗了一次!不是神逗生過孩子啊!神逗可是堂堂正正的六尺男兒!腎結石惹的禍要從2018年大年初4的那天說起。過年嘛,作為女婿自然是要去丈人家拜年的,也沒什麼特別的。
  • 無痛分娩會導致產後腰痛?關於無痛分娩,這三點寶媽要提前知道!
    還記得去年大火「男性體驗分娩測試」嗎?面對女性訴苦分娩的痛苦時,很多大男子主義的男性站出來說「不就是生個孩子嗎,有必要一直拿出來說事嗎?」果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一、你知道女性分娩有多痛嗎?再來看第二個問題,無痛分娩會腰痛嗎?前不久閨蜜跟我吐槽,說生完孩子後腰痛得厲害,餵會奶或是久坐一會兒就腰痛得緊,說當時就不應該打無痛分娩,導致現在經常腰痛。其實不光是我閨蜜,在育兒圈經常會看到這樣的討論「產後腰痛是無痛分娩引起的」。二、無痛分娩產後腰痛?無痛分娩:這鍋我不背!
  • 生孩子到底要經歷多少屈辱?《產後調理院》給出了真相
    生孩子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經歷?從前大概只有婦產科醫生和產婦清楚,但現在韓國卻把這段最隱秘的經歷拍成了電視劇《產婦調理院》。那些不為人知的尷尬,以及無法言說的痛苦,一一被呈現在鏡頭前。為了確認產程進度,產婦會被內檢N多次,醫護人員會把手指伸進產道,測量宮口。更彆扭的是,這個過程還可能遇到男醫生,吳賢珍在待產室就遇到了幾個男醫生「學術研討」般的圍觀式內檢,尷尬和痛苦都要溢出屏幕了。
  • 產後渾身痛,真的不是「作」
    娜娜在針刺時感到明顯的酸脹感(中醫稱之為「得氣」,提示經絡氣血的流通加強了)。針灸後再結合腰背部拔罐,留罐10分鐘。(拔火罐是我國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有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溼等功效)。經過半小時的治療,娜娜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腰痛、腿痛症狀明顯好轉,渾身明顯感覺輕鬆起來,竟然不需要輪椅,自己興奮地走出了診室!
  • 順產側切傷口縫針到底有多痛?了解以下方法,可幫助產婦減輕疼痛
    文|艾米兒經歷過順產生孩子的媽媽,對順產的產程和疼痛都會記憶猶新,回想起來也都會心有餘悸。特別是進入產房後,宮口持續開的過程,陣痛十分頻繁,等宮口開到十指後,一邊忍著強烈的陣痛,一邊拼盡全力也要把孩子安全地生出來。
  • 剖腹產後痛幾天?5個階段痛法不同,2次剖腹產媽媽的真實體驗
    除非對麻醉藥是免疫的,麻醉藥無效的話,真的沒辦法不痛。我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打麻醉藥無任何效果。我嫂子打麻醉藥要打兩遍,但是當孩子被抱出的時候還是會很痛。[燈泡]產後6小時產後6小時,一直平躺在床上,不能動一動,這時有的會有感覺,有的也沒有感覺。我第一次生孩子時,就在這6小時內,打宮縮針時特別痛,疼得咬不住牙,渾身冒冷汗,真的疼暈過去。
  • 肩痛!腰痛!脖子痛!這把小東西,針非針,刀非刀,是疼痛剋星……
    脖子整個梗住,慣用的枕頭也變的不舒服,翻來覆去,夜不能寐,左手小拇指時不時會麻,「最難受的還是脖子那裡,我最近在準備二建考試,一低頭看書就疼,可這書還得看呀。」 「別小看低頭這麼一個動作。」桐君堂國醫館的申立國醫師說,「人要完成低頭這個動作,頭、頸椎、胸椎、上背部都參與其中。
  • 「怎樣讓怕痛的老婆生二胎?」男人對生孩子還真是一無所知
    正因為男人不需要承擔懷孕生子的痛苦,所以很多男人對生孩子到底有痛,還真是一無所知。丈夫詢問怎麼「逼」老婆生二胎前不久,Mommy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男人的提問:「父母想要老婆生二胎,怎樣讓因為怕疼不願意的老婆生?」
  • 產後腰痛如何解?
    臨床上因產後腰痛就診的患者,多伴有腰酸、腰部下墜感、腰部無力、乏力氣短等不適症狀。一般來講,除某些器質性原因引起的腰痛,大部分產後腰痛尋求傳統中醫的治療更為合適。《素問·脈要精微論》:腰為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是腎之精氣所溉之域。腰痛病位在腰,與腎關係密切。
  • 「手剝胎盤」比生娃更痛!醫生一手壓肚子,一手伸入子宮剝胎盤
    分娩的痛達到十級,讓很多男性去做分娩疼痛模擬實驗時,大多疼到第四級就已經受不了了。順產生孩子的時候最難熬的是開宮口時的痛,主要是這個過程太漫長了,很多媽媽要經歷十幾個小時甚至二十個小時才把宮口疼開了。而宮口全開之後生孩子也會痛,但進入了產房會有很多醫生在一邊指導,一般一個多小時孩子就會被生出來了。
  • 比生孩子還疼的是產後按肚子,產婦的噩夢,雖然疼卻是為了產婦好
    最疼的居然不是生孩子,而是生完孩子之後醫生護士還要定期瘋狂按壓產婦的肚子。很多孕媽以為生完孩子「卸完貨」便是「取得真經」了,殊不知歷經的磨難還未結束。扛過了懷胎十月,捱過了開指和宮縮,卻沒想到在生完寶寶之後還有更狠的。
  • 生孩子到底有多痛?這些人體驗完分娩陣痛有話說……
    更有還未當媽媽的姑娘想提前體驗一把生孩子的「特殊經歷」。        記者看到,在現場的體驗者中,大部分女性對疼痛的忍耐力要比男性強,基本能忍到到10級。而一位男士體驗到8級疼痛就難以忍受了,直言「太疼了!媽媽,我以後會聽你話的。」       「女性生來偉大。」一位姓潘的先生在結束體驗之後,寫下了這樣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