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考點】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麼?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2021-02-08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譚師出品,必精品

海水溫度。   

1. 表層海水的水平分布規律   

①海水表面平均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從低緯向高緯遞減。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所獲得的太陽輻射熱量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結果。


②海水表面溫度的變化特點:海水表面溫度受季節影響、緯度制約以及洋流性質的影響。

同一海區,不同季節——夏季水溫高,冬季水溫低 同一季節,不同海區——低緯水溫高,高緯水溫低 同一緯度,不同海區——暖流經過海區水溫高 ,寒流經過海區水溫低

2. 海水溫度的垂直變化

從表層向深層,水溫漸低,表層海水以下變化很小。其原因主要是海洋表層受太陽輻射影響大,在海洋深處受太陽輻射和表層熱量的傳導、對流影響較小。


海水溫度(sea-watertemperature)是表示海水熱力狀況的一個物理量,海洋學上一般以攝氏度(℃)表示,測定精度要求在±0.02℃左右。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海流對局部海區海水的溫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在開闊海洋中,表層海水等溫線的分布大致與緯圈平行,在近岸地區,因受海流等的影響,等溫線向南北方向移動。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隨深度之增加而降低,並呈現出季節性變化。

深層海水現場溫度的測定,通常是用顛倒溫度表進行的。它和海水鹽度一起成為海洋學上兩個基本的物理量。

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文狀況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


規律

經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範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恆溫層。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其中以太平洋最高,達19.1℃,印度洋次之,達17.0℃,大西洋最低,為16.9℃。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5℃,2000米處為2~3℃,深於3000米處為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佔大洋總體積75%的海水,溫度在0~6℃之間,全球海洋平均溫度約為3.5℃。

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1)、緯度: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布規律: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2)、洋流: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

海水的溫度是海水一個重要的物理變量,影響到水中生物、水體自淨等。海水的冷熱程度稱為海水的溫度。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的輻射,太陽輻射能量當中50%的熱量被海水蒸發消耗掉,40%被反射到太空,5%被近海面大氣吸收,只有5%的熱量才增加海水錶層的溫度。支出的熱量主要是海水的蒸發耗熱。每年海洋獲得的熱量大致等於支出的熱量。整個海洋的年平均水溫幾乎沒有變化;但在一年中,不同季節、不同海區的熱量收支是不平衡的,因此海洋的水溫分布與變化不同。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溫度為17.4℃,其中大西洋為16.9℃,太平洋為17℃,印度洋為19.1℃。大洋表層溫度分布有如下特點:   (1)大洋表層溫度從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逐漸增加,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水溫從0℃增加到28℃左右,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北半球由於受洋流及海底地貌的影響,等溫線多與緯線斜交,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等溫線密集,東部比較稀疏。(2)寒暖流交界處等溫線特別密集,海水溫度變化特別大。(3)南北半球大洋表層水溫不以赤道對稱分布。北半球水溫比南半球水溫偏高,最高水溫在10°N左右,與熱赤道位置基本一致。由於三大大陸包圍印度洋,並受暖流影響,因此印度洋為四大洋中水溫最高的海域。海水水溫不均勻遞減,海水在600~1000米內變化顯著,1000米以下海水溫度基本沒有變化。(1)水溫的日變化。影響水溫的日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季節、天氣狀況、潮汐和地理位置等。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14~16時。(2)水溫的年變化。影響水溫年變化的因素有太陽輻射、洋流、海陸位置等。一年中海水的最高溫度在8月份。  5.南半球海水溫度有哪些變化規律?通過北半球表層海水溫度與陸地溫度的比較怎樣判斷季節?通過海水錶層溫度的變化如何判斷洋流的性質?如下圖海水錶層氣溫升高發散思維圖。
6.通過閱讀圖表、數據分析怎樣解決以下問題:海一氣作用有哪些聯繫?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的關係如何?下圖哪條曲線是長江口海底溫度變化圖?從全球海水錶層氣溫分布圖中能發現哪些規律與聯繫?
例如從全球海水錶層氣溫分布圖可以總結出海水錶層溫度的分布規律和其他地理知識的一些內在聯繫:全球海水錶層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降低;同緯度相比,寒暖流經過地區氣溫較低或較高;同緯度南北半球氣溫大致相同;同時受地形、海洋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沙漠局限分布於沿海地區,形狀狹長,範圍亦延伸到較低的緯度。7.探究:海水錶層溫度升高與降低會給世界農業等經濟結構帶來哪些影響?有解決海水溫度升高的辦法嗎?海水錶層溫度升高與人類活動又有哪些聯繫?為何海中島嶼國家準備舉國搬遷?
例如海水錶層溫度升高會使沿岸氣候向溼潤類型過渡,內陸則向乾旱過渡,導致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變化。 


重磅推薦關注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點擊閱讀原文有更多驚喜!

點在看留言有驚喜↓↓↓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海水的溫度
    2、表層水溫的地理分布規律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溫度為17.4℃,其中大西洋為16.9℃,太平洋為17℃,印度洋為19.1℃。大洋表層溫度分布有如下特點:   (1)大洋表層溫度從高緯度海域向低緯度海域逐漸增加,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布規律。水溫從0℃增加到28℃左右,等溫線大致與緯線平行。
  • 高中地理 | 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
    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一、氣候因素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
  • 考點21: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956-2018年高考真題分類)
    考點:海洋環境3.(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40)【選修2——海詳地理】圖19示意某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l)指出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分布規律,並分析其原因。(9分)(2)簡述M附近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對沿岸氣候產生的影響。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1章第1節海水溫度與鹽度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知識點梳理一、海水溫度的時空變化規律及其影響因素1.時間變化及影響因素(1)變化規律:同一海區,一般夏季水溫高於冬季(2)影響因素:太陽輻射>2.空間變化及影響因素a.表層海水(1)變化規律:①水溫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②同一緯度,暖流水溫高於寒流(2)影響因素:太陽輻射;洋流性質b.垂直變化(1)變化規律:①水溫由表層向深層遞減
  • 【玩轉地理】海水為什麼不容易結冰?關於海水鹽度的話題
    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因為降水使海水稀釋,而蒸發使海水濃縮,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響鹽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與蒸發量。
  • 大海退潮時,海水退到哪裡去了?海水的量有沒有變化?
    人們也就隨著潮水的變化知道又過去了一天。海水規律的早上漲起,傍晚退下。那麼問題就來了,大海退潮的水退到哪裡去了呢?最後會回到海裡去嗎?它們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擁有這麼神奇的力量。海中的每一次退潮仍然會回到海裡,白天的時候海水漲起來,就叫做潮。晚上的時候就換一個名字叫做汐,一般漲潮和落潮一天通常是會發生兩次。如果沒有漲潮也沒有落潮的時候那種狀態一般就叫做是平潮。
  • 海水的鹽度
    海洋表面平均鹽度和溫度按緯度的分布(1)水平分布規律:副熱帶海域海水鹽度最高,由副熱帶海域向兩極和赤道,鹽度逐漸降低。(2)垂直分布規律海水鹽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著分層:鹽度隨著深度增加,鹽度會發生顯著變化(這一水層稱為鹽躍層);到一定深度又近似均勻分布。
  • 海水中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在最近的氣候變化流行中,二氧化碳對許多生態系統(包括海洋系統)都具有負面影響。大氣中有害酸濃度的變化使海洋變得更加酸性,而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對地球的生物多樣性也有不利影響。因此,許多物種正在發現其棲息地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物種資源減少。例如,具有精緻碳酸鹽殼或骨架的生物會因海洋酸平衡的輕微變化而減弱,從而導致物種減少。
  • 海水鹽度專題突破
    海水鹽度:單位質量(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低溫多效多效蒸發是讓加熱後的海水在多個串聯的蒸發器中蒸發,前一個蒸發器蒸發出來的蒸汽作為下一蒸發器的熱源,並冷凝成為淡水。其中低溫多效蒸餾是蒸餾法中最節能的方法之一。低溫多效蒸餾技術由於節能的因素,近年發展迅速,裝置的規模日益擴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發展趨勢為提高裝置單機造水能力,採用廉價材料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操作溫度,提高傳熱效率等。
  • 海水氯腐蝕及防腐塗料使用年限分析
    海洋大氣腐蝕環境中海洋環境對金屬的影響因素包括:鹽度、含氧量、CO2、碳酸鹽、溫度、海水流速、海洋生物、光照條件。對於在海洋海水中難以鈍化的碳鋼金屬材料來說,海水的含氧量和氯離子越高,金屬的腐蝕速度越大。由於一定量的氧的存在,決定了大多數金屬在海水重腐蝕的電化學特徵。
  • 咖啡風味影響因素之溫度
    關於咖啡風味的影響因素從生豆到消費者的感官這一過程的影響因素很多,這裡稍微深入介紹下水溫對咖啡風味的影響因素。本文主要是理論講解,無法提高你的衝煮技術,但是能指導您分析原因,提高您的衝煮技巧。使您更加靈活的控制水溫來達到衝煮目的。本文來源與AK咖啡系列教材之手工咖啡。
  • 【海水世界】海水缸PH裡的學問
    很多老前輩們都大量研究過PH這個數據對海缸生物帶來的影響。在大海裡,PH一般都在8-8.4之間,會根據當地的天氣、降雨量等數據的變化而變化。而我們的海缸PH值一般在多少才算合格呢?海缸的PH值一般在7.8-8.4都有發生,但是最好要穩定在8.2-8.4之間。為什麼說7.8-8.4都在發生呢?這個等我慢慢講來。
  • MLCC隨溫度會發生哪些變化?
    打開APP MLCC隨溫度會發生哪些變化? 衡麗電子 發表於 2020-12-19 10:15:23 溫度變化對MLCC的影響 陶瓷電容會隨著溫度的改變發生哪些變化?這是很多工程師都關心的問題。
  • 「洋流」就是表層海水的大規模運動,暖流和寒流各有什麼特點?
    洋流又被稱為「海流」,是指世界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著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從而引起了全球性大氣運動,其中的盛行西風帶和低緯信風帶,是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主要推動者。
  • 地球目前處於自然變暖期,溫度升高是常態
    值得注意是,上圖中全球溫度變化的時間範圍只有2000年,如果將這2000年放到萬年乃至白萬年的時間尺度中,這種升溫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佩成教授此前在採訪中也表示,當代的氣候變化態勢,並未超出歷史上氣候變化的範疇。 俄羅斯南極東方站採集的遠古冰芯數據則更加直觀地表明溫度變化規律。
  • 必須要了解的海水生物飼養知識!
    故微缸和大缸適合有經驗又有錢的人,中等大小的缸(100升上,300升以下)適合新手和工薪階層。    標準海缸設備是按養海水配置的,維護方便容易,好造景,適合懶人使用,適合FOT、LPS、SPS和混養。2、難度和費用    有些人說養海水很容易,有些人說養海水很難,有些人說養海水很簡單, 有些人說養海水很複雜,有些人說養海水很便宜, 有些人說養海水很貴。說養海水很容易:標準海缸高級設備養普通的魚和珊瑚。
  • 2020地理新教材同步導學提分教程:海水的運動
    3.潮汐發電的優點是什麼。提示 清潔、可再生。—————————————————————————————————三、洋流1.概念:海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01一定方向作02大規模的流動,叫洋流。2.分類:按03海水溫度,可以將洋流分為暖流和04寒流。(1)暖流:從水溫05高的海域流向水溫低的海域。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連小朋友都知道海水是鹹的,但是你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嗎?海水的鹽度是一直都保持不變的嗎?海裡面的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要從海洋的起源說起。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形成的最早期,溫度是非常高的,地球的地核、地幔也開始形成了。這個時候是地球上地質活動最為活躍的一段時間,火山爆發非常頻繁,正是火山爆發的氣體,形成了地球早期的原始大氣。最早的時候,水就在地球的原始大氣中,但它是以氣體的形式存在的。隨著地球溫度開始降低,水蒸氣有條件凝結成了水,最後變成了降雨,落到地面上來,原本地表凹凸的地方就變成了湖泊、河流和海洋。
  • 溫度變化對空調製冷系統的影響
    一、壓縮冷凝機組有關溫度變化對製冷系統的影響機組部件有關溫度都有正常的溫度範圍,超出這個範圍就屬不正常的狀態。造成這些不正常的因素可能是故障,也可能是調整不正確,但都要分析它的原因,並及時處理或檢查。這些溫度點難以用溫度計測量,一般只能用手感來估計,然後判斷是否正常。 1、排氣溫度的影響 。夏季情況下,壓縮機的排氣溫度是比較高的,手無法觸摸。按國家標準規定,R22的製冷系統的排氣溫度應該不會超過150 度,超過這溫度線屬不正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