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又被稱為「海流」,是指世界大洋表層海水常年大規模地沿著一定方向進行的較為穩定的流動。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輻射,由於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從而引起了全球性大氣運動,其中的盛行西風帶和低緯信風帶,是促使海水大規模運動的主要推動者。位於低緯度地區的信風帶,常年由東往西吹拂,從而形成了由東往西流動的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
位於中緯度地區常年由西往東吹拂的盛行西風帶,形成了常年由西往東流動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漂流。此外,為了海水運動連續性的需要,還有一些「補償流」,以及「密度流」的存在,從而形成了全球大洋的「洋流循環」。洋流的流動可以調節地球表面的熱量分布,洋流運動促進了地球高低緯度之間的能量交換,同時對于洋流流經沿岸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也會產生影響。根據洋流海水溫度的高低,我們可以分為「暖流」和「寒流」兩大類。
暖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高的洋流,通常來說從低緯往高緯地區流動的洋流都是暖流。世界上著名的暖流包括墨西哥灣暖流、巴西暖流、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馬達加斯加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等。暖流對沿岸地區有「增溫增溼」作用,特別是北大西洋暖流,順著歐洲西部海岸線一路北上,使得位於北極圈以內的俄羅斯港口城市「摩爾曼斯克」成為了一個不結冰的「不凍港」。
寒流是指洋流水溫比流經地區海水溫度低的洋流,通常來說從高緯往低緯地區流動的洋流都是寒流。世界上著名的寒流包括秘魯寒流、加利福尼亞寒流、千島寒流、西澳大利亞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西風漂流等。寒流對於沿岸地區有「降溫減溼」作用,在副熱帶地區的大陸西岸,由於受到寒流的影響,通常沿海地區降水也十分稀少,從而出現海邊也是沙漠的奇妙景觀。此外,在上升性寒流分布的地區,由於海底淤泥上泛也比較容易形成漁場,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南美洲西岸的秘魯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