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地理】海水為什麼不容易結冰?關於海水鹽度的話題

2021-02-15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海水結冰和淡水結冰的條件不一樣。住在海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每當初冬冷空氣來臨時,陸地淺水池塘很快凍結成一層薄冰;深冬時節,江河封凍,而海面卻照樣波濤洶湧,海浪起伏。只有在寒潮頻頻爆發,空氣較長時間處於低溫的情況下,海水才會出現結冰現象。

  海水結冰需要三個條件:①氣溫比水溫低,水中的熱量大量散失;②相對於水開始結冰時的溫度(冰點),已有少量的過冷卻現象;③水中有懸浮微粒、雪花等雜質凝結核。淡水在4℃左右密度最大,水溫降到0℃以下即可結冰。海水中含有較多的鹽分,由於鹽度比較高,結冰時所需的溫度比淡水低,密度最大時的水溫也低於4℃。隨著鹽度的增加,海水的冰點和密度最大時的溫度也逐漸降低。

  海冰初生時,呈針狀或薄片狀冰晶;繼而形成糊狀或海綿狀;進一步凍結後,成為漂浮於海面的冰皮或冰餅,也叫蓮葉冰;海面布滿這種冰後,便向厚度方向延伸,形成覆蓋海面的灰冰和白冰。

  海冰是淡水冰晶、「滷水」和含有鹽分的氣泡混合體。按發展階段,可分為初生冰、尼羅冰、餅冰、初期冰、一年冰和老年冰6大類;按運動狀態可分為固定冰和流冰兩大類。固定冰與海岸、海底或島嶼凍結在一起,能隨海面升降,從海面向外可延伸數米或數百千米。流冰漂浮在海面,隨著海面風向和海流向各處移動。  海水含鹽度很高,大約在34.5‰左右,這種鹽度下的海水的冰點大約在-2℃。即使達到-2℃,由於表面海水的密度和下層海水的密度不一,造成海水對流強烈,也大大妨礙了海冰的形成。此外,海洋受洋流、波浪、風暴和潮汐的影響很大,在溫度不太低的情況下,冰晶很難形成。

  海洋難以封凍對我們人類很有好處,海洋冬天不結冰使世界的氣候比較溼潤,易於生物的發展。再者海洋不結冰可以使我們的船隻在冬天可以繼續航行。  現在常年存在海冰的地方是南極和北極。在北極,即使在夏天海冰的面積也有大洋洲那麼大。

海水鹽度的一般分布規律是:由南北半球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因為降水使海水稀釋,而蒸發使海水濃縮,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因此在外海和大洋,影響鹽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與蒸發量。例1、讀全球降水、蒸發、海水鹽度變化曲線圖(圖1),A、B、C、D分別表示四個海區,回答下列問題。解析:此題的難點在於能否準確抓住影響鹽度的主導因素,能否全面分析影響鹽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思考時應該應用鹽度影響因素的思維方法來進行分析:應考慮影響鹽度的因素有哪些?哪一個是主導因素?除了主導因素外還有哪些主要因素?讀圖1可知,第(1)小題D海區之所以鹽度低,是因為D海區分布於中高緯度,氣溫低,蒸發量小,且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第(2)小題,由於A海區位於赤道附近,氣溫高,蒸發量大,但其降水量高於蒸發量,因此其鹽度並非最高,而B海區位於副熱帶海區,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溫高,蒸發量大,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因而鹽度高。答案:(1)D海區位於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由於氣溫低,蒸發量小,降水量大於蒸發量。(2)A海區位於赤道附近,氣溫高,蒸發量大,但其降水量高於蒸發量,因此其鹽度並非最高,而B海區位於副熱帶海區,盛行下沉氣流,降水少,氣溫高,蒸發量大,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因而鹽度高。

同一緯度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寒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低。解析:根據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可以推知①、②海區的鹽度大於③、④海區的鹽度,結合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可知,①處有暖流經過,②處有寒流經過,因此鹽度①大於②,而③處有寒流經過,④處有暖流經過,應用「暖流經過的海區鹽度偏高,寒流則相反」這一原理可得出答案。

大量來自陸地的淡水匯入,對海水起稀釋作用。因此,有無陸地河流淡水匯入也是影響鹽度的因素之一。由於許多河流的補給主要是雨水,因此雨水的季節變化會造成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而徑流的季節變化也會造成海水鹽度的季節變化。

例3、讀某海域等鹽度線圖,影響該海域沿海地區鹽度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解析:影響鹽度高低的主要因素有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入海徑流量等。降水量和蒸發量是決定不同緯度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洋流對同緯度海區的海水鹽度有顯著的影響,入海徑流量對大陸沿岸海區的海水影響較大。圖示地區為渤海,從等鹽度線可以看出,二月近海地區鹽度高,八月近海地區鹽度低,結合本地區的氣候特點和徑流狀況,可知沿海地區鹽度季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除降水量和蒸發量、洋流、入海徑流量三類影響因素外,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開敞也影響海水的鹽度。高緯度海區由於海水有結冰與融冰現象,因而同一海區會呈現冬夏鹽度的季節變化,冬季溫度低海水結冰,因而鹽度偏高;春季以後海水融冰,鹽度偏低。波羅的海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區,紅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除了受「氣候因素和有無陸地河流淡水匯入」這兩大因素的影響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波羅的海和紅海都是由於「海域比較封閉」,其海水與外海的海水溝通比較少。

所有發過的高閱讀文章合集

一心只專注做地理的公眾號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分享點讚和在看!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點擊閱讀原文有更多驚喜!

點在看留言有驚喜↓↓↓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 | 海水鹽度的影響因素
    從這一規律可以看出,海水鹽度大小並非從赤道向兩極遞減,即海水的鹽度分布規律並不是與海水溫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相吻合,因為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除氣候因素外,還受洋流、陸地徑流、結冰與融冰、海域的封閉與否等因素影響。一、氣候因素影響海水的氣候因素主要考慮「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係」。
  • 海水鹽度專題突破
    海水鹽度:單位質量(100克)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氯化鈉和氯化鎂)的質量。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為3.5%。
  • 百科解答|為什麼海水不容易結冰?
    小朋友們都知道,冰塊是水在低溫下凍結形成的,尤其是冬天的時候,滴水成冰,不只是家庭用水,連湖水、河水都有可能被凍上,可是我們好像從來沒聽說過海面結冰。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因為海比較大,所以不容易被凍上嗎? 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原因,小朋友們可以自己做一個實驗。
  • 海水的鹽度
    >1、海水的鹽度成分海水的鹽類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鎂,因此海水的味道既鹹又苦。海水的鹽度指100g海水中所含鹽類物質的多少,世界大洋的平均鹽度約為3.5%。海水鹽度在垂直方向上存在著分層:鹽度隨著深度增加,鹽度會發生顯著變化(這一水層稱為鹽躍層);到一定深度又近似均勻分布。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1章第1節海水溫度與鹽度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通常認為海水是地球演化過程中內部物質排氣作用的產物。巖漿活動和火山作用不斷從地球內部排出大量水汽和其他氣體,並凝結為液態水,經過漫長地質年代的積累逐漸形成了海水。但也有人認為,原始的海水是由地球產生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水汽凝結而成的。海水最基本、最重要的理化指標是什麼?
  • 【重磅整理】高中地理所有與鹽度有關的地理知識合集,學霸們都收藏了!
    表層海水鹽度分布規律這個知識點在人教版教材上沒有體現出來,可實際上很多考試或習題會以此為知識背景出題,致使很多同學不知道如何下手做題。據說未來新的教材裡可能會把海水鹽度再一次的加入進入,其實如果能抓住影響海水鹽度高低的因素,此類問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這裡做了一個梳理。①氣候因素——海水鹽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即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係。
  • 考點21:海水的溫度和鹽度(1956-2018年高考真題分類)
    2.推測目前沒有大規模開採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資源量不足    B、破壞環境   C、成本過高     D、市場需求不足答案:A  受全球變暖的影響,目前渤海海岸地帶冬季結冰期短,冰層薄,海冰資源數量有限。故A正確。
  • 高中地理:海水的溫度
    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的輻射,太陽輻射能量當中50%的熱量被海水蒸發消耗掉,40%被反射到太空,5%被近海面大氣吸收,只有5%的熱量才增加海水錶層的溫度。支出的熱量主要是海水的蒸發耗熱。每年海洋獲得的熱量大致等於支出的熱量。整個海洋的年平均水溫幾乎沒有變化;但在一年中,不同季節、不同海區的熱量收支是不平衡的,因此海洋的水溫分布與變化不同。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連小朋友都知道海水是鹹的,但是你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嗎?海水的鹽度是一直都保持不變的嗎?海裡面的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要從海洋的起源說起。海洋是如何形成的?現在海洋中鹽的濃度大約在3.5%,也就是說海裡面有一層非常豐富的鹽層,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鹽都是從海邊來的原因。海水會越變越鹹嗎?如果有物質不斷地被衝入到海洋當中,海水會越變越鹹嗎?我們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叫溶解度,也就是說在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質。
  • 海水都是鹹的嗎?這可不一定,世界上最淡的海洋海水幾乎沒有鹹味
    海水是什麼味道的?相信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海水當然是鹹的了。」即使我們從沒有喝過海水都知道海水的味道是鹹的,而且是又鹹又苦。那麼海水為什麼會又鹹又苦呢?這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分。海洋據分析,世界上的海洋平均鹽度是35‰。這就意味著每1千克海水中就含有大約35克的鹽分。這些鹽分中的90%是我們平時吃的食鹽主要成分氯化鈉。
  • 青島這條路:我想我是海,流水還結冰
    雪白色的冰塊「層巒疊嶂」千姿百態,很是壯觀如同晶瑩剔透的「極地世界」(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海冰小常識海水為什麼會結冰呢?海水結冰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關鍵在六個字:溫度、鹽度和深度。一般海水結冰現象往往先出現在河流入海口和灘涂,原因是河流入海口和灘涂的海水鹽度比深海大洋要低,水深也淺,這兩個特點都會造成海灣易結冰。
  • 青島這條路:我想我是海,流水還結冰……
    (半島全媒體記者 張偉 攝)海冰小常識海水為什麼會結冰呢?海水結冰的原理其實很簡單,關鍵在六個字:溫度、鹽度和深度。一般海水結冰現象往往先出現在河流入海口和灘涂,原因是河流入海口和灘涂的海水鹽度比深海大洋要低,水深也淺,這兩個特點都會造成海灣易結冰。
  • 【熱門考點】海水溫度的變化規律是什麼?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又有哪些?
    太陽輻射和海洋大氣熱交換是影響海水溫度的兩個主要因素。海流對局部海區海水的溫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在開闊海洋中,表層海水等溫線的分布大致與緯圈平行,在近岸地區,因受海流等的影響,等溫線向南北方向移動。海水溫度的垂直分布一般是隨深度之增加而降低,並呈現出季節性變化。深層海水現場溫度的測定,通常是用顛倒溫度表進行的。它和海水鹽度一起成為海洋學上兩個基本的物理量。
  • 【冬日奇觀】海冰、海浩、極地渦旋,水煮黃河都是講的什麼地理知識?
    冷到這個份上  應該見頂了吧  不,還沒有  -20℃在前方等著你    海水結冰時,是其中的水凍結,而將其中的鹽分排擠出來,部分來不及流走的鹽分以滷汁的形式被包圍在冰晶之間的空隙裡形成「鹽泡」。此外,海水結冰時,還將來不及逸出的氣體包圍在冰晶之間,形成「氣泡」。因此,海冰實際上是淡水冰晶、滷汁和氣泡的混合物。  海冰的鹽度是指其融化後海水的鹽度,一般為3~7‰左右。海冰鹽度的高低取決於凍結前海水的鹽度、凍結的速度和冰齡等因素。
  • 必須要了解的海水生物飼養知識!
    為什麼有些人不養水也成功了?那你要看他的缸多大,是怎麼樣下魚的,下的什麼魚。如果是較大的缸,分批下魚,而且是些皮實的魚或養定的魚,成功是可能的,相當於邊下魚邊養水而已。還沒有看到過小缸新濾材不養水,一次下幾條蝶魚或神仙就開缸成功的案例,當然用老缸的濾材除外。用老缸的濾材和老活石是基本上可以不養水的,因為有較完整的生物過濾系統。
  •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呢?
    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海洋蘊藏著豐富的資源,然而在當代,它卻不能為人類解決水資源問題,其根本原因就是海水不同於淡水,它是鹹的。如果想要海水達到飲用標準,必須經過淡化處理。那麼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呢?它的鹽分又從何而來?海水中的鹽分大部分是河流帶來的。
  • 淡水魚無法在海水裡存活,江河水流入海後,其淡水魚都去了哪裡?
    除了一些可以同時生活在鹹淡水域的魚類外,由於滲透壓的作用,一般的淡水魚是無法在海水中存活下來的。但水是相通的,那麼,江河在奔騰入海後,流水裹挾著的淡水魚們都到哪裡去了呢,它們會因適應不了海水的鹽度而喪生嗎?為什麼淡水魚不能在海水裡生存?魚類是通過滲透壓來調節體內的鹽和水的平衡的。
  • 海水又苦又澀,是因為溶解了大量鹽分。那這些鹽分是哪裡來的呢?
    海洋中,海水的體量雖然龐大無比,但是卻不能直接飲用,因為海水的鹽度非常高,味道又苦又澀,如果強忍著苦澀喝下,不僅達不到補水解渴的效果,反而會讓人更加缺水。海水的鹽度那麼高,它的鹽分是哪裡來的呢?都包含哪些鹽類呢?
  • 海洋微課堂(69)| 鹽度 Salinity
    尋找與海水鹽度具有相關關係,而又能方便、準確測量的其他要素就成為海洋學家努力的方向。 1902年,丹麥海洋學家克紐森等人建立了海水鹽度、氯度的定義,並給出了二者之間的經驗公式。當時定義的鹽度為:在1kg海水中,將所有的碳酸鹽轉變為氧化物,所有的溴和碘為等摩爾的氯所取代,且所有有機物被氧化以後,所含全部固體物質的總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