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分類|歷史奇文
文章字數|2249字,閱讀約5分鐘
劉備一再轉兵,說劉備六易其主,他先後投奔了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劉章。這些勢力都表現出對劉備的認可,甚至是對賓客的認可。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是公孫瓚——"若非玄德遠來救我,差點沒臉見人。"
劉備與公孫瓚是同窗好友,兩人都是當時大儒盧植的學生。劉備討伐黃巾失敗,公孫瓚收留他,升他為平原相。據《三國志》記載:"為賊所破,以奔帥公孫瓚,坤表為別部司馬,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袁紹。幾有戰功,力守平原,後為平原相。"。
可見,在亂世之中,公孫瓚為了擴大地盤,極需準備擴張,與劉備的學生入夥來增強自己的實力。看來,"命五鐵,一桿槍,一同上窗,一同下鄉,一同嫖妓,一同分贓",公孫瓚覺得一點也不假。
劉備
其二,陶謙——"非劉備不能安此邦也"。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的父親曹嵩被陶謙所殺。為了報仇,曹操幾次討伐徐州。"初平四年,太祖擒陶謙,攻十餘城,戰彭城,謙軍大敗,死者數萬,泗水不流。"
也就是說,陶謙之所以向劉備增兵增糧,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是曹操的對手,為了規避風險,不得不邀請劉備入夥。在劉備的幫助下,陶謙抵擋住了曹操的進攻,保住了他的大本營徐州。劉備是徐州的救命稻草,如此,怎能不待客?以至於在陶謙三讓徐州的演義中,劉備盡顯美名。所以徐州的百姓聽說劉備不肯來徐州,都向劉備頂禮膜拜,叫道:"劉侍君不取此郡,大家都不得安生!"。
01、曹操——"才當英雄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呂布趁劉備南下之機,攻佔了他後方的下坡。劉備只好對呂布妥協,進駐小沛,為呂布把守北門。為了集中精力對付袁紹,曹操封劉備為鎮東將軍,並送給劉備一個大禮包。看來曹操對劉備很重要。
曹操
建安三年(198年)十月,在呂布準備消滅劉備之際,曹操在梁國與劉備相遇。關於如何對付劉備,曹操心中矛盾不已,在曹操眼中劉備是絕對的英雄。當時勸說曹操趁機殺劉備的人很多。如兗州刺史程昱說:"劉備既有雄才大略,又得民心,不如早從之。"。
同時,《三國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事實:"呂布為惡,發兵攻獻諸,獻諸敗逃至左公,左公慨然見之,遂任豫州,欲收直沛散兵時,將軍糧賜之,率兵東徵。"看來曹操是想聯合劉備對付呂布,為自己利用劉備。這就是曹操最終下不了決心殺劉備的原因。
曹操接著說,"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是不應該的",同時,曹操也考慮到當時需要網羅天下有識之士,不能因為一個劉備而失天下之心。
02、袁紹——"劉玄德洪雅有信"
曹操因為"一代之治"事件,發現了劉備對自己的居心。建安五年(200年)初,曹操親率大軍東徵攻打劉備,很快成功,劉備無路可走。
袁紹
劉備投靠袁紹,袁紹命其子袁譚護送劉備歸附。《三國志·列祖紀》記載:"先君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即先君故毛採,步行迎先君,先君隨袁譚至平原,譚池送白芍,途中送迎,至二百裡外的鄴迎接。"可見袁紹對敗軍之將劉備的器重。
早在劉備統領徐州時,袁紹就支持劉備的割據勢力:"劉玄德弘雅信義,今徐州代樂之志,副望也。"
在袁紹眼裡,劉備就是袁紹插在曹操背後的一把匕首。在他的強大攻勢下,劉備總能助他一臂之力。《三國志》記載:"曹公與袁紹在官渡不渡,汝南黃巾劉濞等叛曹公,遣將於官渡,與曹公略議",於是官渡之戰,袁紹派劉備到曹操後方造反,將其打散。
03、劉表:"玄德老弟,久欲拜見,未能得見,今肯惠顧,實為大幸。"
劉彪
劉表在荊州九郡,兵強馬壯,也是漢室宗親。張繡接受了賈詡的建議,投降了曹操。劉表回南陽郡的機會已經沒有了,荊州北門大開。
此時,劉備的到來給劉錶帶來了一絲曙光。
就在劉表用人之際,劉備正巧去找他。劉表需要劉備鎮守北門,從而抵禦曹操的南下攻勢,是劉表的馬前卒。
據《三國志》記載:「見賓客,畢恭畢敬,精兵強將,至敦信業……使夏侯惇、于禁之盛,久之,先人設伏兵,自焚於敦州敦,追之,敗於伏兵。」
劉表接受劉備後,自建安六年(201年)起,安排劉備駐守新野六年。
04、劉章——"我遇仁人,如親芝蘭"
劉章也是漢室宗親,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攻打張魯。一直以來,劉璋在北方面對的都是張魯,而曹操的入侵確實給劉璋增加了不少壓力。他的兄弟張松說:"劉裕是皇帝的兒子,曹公對他恨之入骨,他善戰,如果他攻打魯國,魯國就會打敗他,魯國就會打敗他,夷州就會強大,曹公來了,他就會無能。"。
張松
在劉璋看來,要解決自己的內憂外患,不得不依靠他這個人劉備。劉璋下令沿途補給劉備軍隊,使劉備入境如歸。。《演義》中寫道:"所到之處,百姓扶老攜幼,漫路瞻觀,香火拜拜。"。
劉璋出成都東北三百六十裡,領步、騎兵三萬人,迎候劉備。在阜城與劉備盛宴一百多天後,劉璋終於派劉備前往棗夢關對付張魯。
然而,曹操南徵孫權,讓劉璋實現了劉備入蜀的野心,如狼入室。建安十七年(212年),劉璋在魏蜀之戰中被迫與劉備交戰。僅僅持續了三年,劉璋便投降了。
自古以來的合夥,都考慮優勢互補,比如曹操吸收劉備,就是利用劉備的仁義之名,收買人心。還要考慮降低風險,比如陶謙、劉表、袁紹,他們都不太壞,他收留劉備是為了對付他們的敵人,解決問題。
而劉璋對劉備的認可給合夥合作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案例,那就是在選擇合作夥伴時,一定要考慮可替代性的問題。如果你很容易被取代,這樣的夥伴關係對你來說是一種危險的合作。
這裡是《小蕾要加油哦》,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