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創造高品質生活

2020-12-21 瀟湘晨報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強調,全面發展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四五」時期,我市如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如何實現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更加優質均衡,創造高品質生活?本報邀請相關市級部門負責人參加重報圓桌會,來聽聽他們的看法。

嘉賓:

市委教育工委書記、市教委主任 黃政

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 黃明會

市就業局局長 李為民

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精準發力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十四五」時期,重慶教育的重點工作是什麼?

黃政:全市教育系統將錨定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強市的目標,緊緊圍繞「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一任務,以「新」研判聚焦「實」舉措,全力抓好貫徹落實。

深刻認識人民群眾對公平均衡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以「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統領,在「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上精準發力,以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助力實現教育現代化。

「十四五」時期,將聚焦「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增強教育服務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和「加快完善現代教育治理體系」三大任務,實施好「基礎教育布局優化和質量提升工程」「高等教育卓越工程」「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教育信息化創新示範工程」六大工程,推進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教育協同發展和長江教育創新帶一體化發展。

2021年我市教育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黃政:2021年,全市教育系統將重點抓實五個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委五屆九次全會精神,組織高校開展研究闡釋,推出高質量研究成果。二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三是全面推進各類教育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布局優化和質量提升;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大力實施高等教育卓越工程,提高高校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大力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夯實人才培養和事業發展基礎;大力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四是全面增強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繼續實施高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爭取教育部在重慶高校布局更多的科技平臺,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更多落戶高校,加大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促進高校一流科研機構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推動成渝教育協同發展重點任務落地落實,紮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五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水平。

「十四五」時期,我市將怎樣解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問題?

黃政:一是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整體提高學校辦學質量。實施區縣中小學校優質資源擴展計劃,大力推進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深入開展中小學學區制管理改革,持續開展「對口幫扶」「校際聯盟」幫扶活動,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二是著力消除義務教育大班額。實施消除義務教育階段「大班額」專項規劃,合理有序擴大城鎮學校學位供給,到2022年基本消除現有56人以上大班額。三是鞏固提升基本辦學條件。科學規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抓好「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強鄉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應用服務水平和信息化教學能力。四是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健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評價機制,著力解決一些地方、一些學校的辦學觀念偏差問題。

把「穩就業」放在更突出位置,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重慶就業情況如何?

李為民: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直接關係百姓「飯碗」,關乎千家萬戶「獲得感」。今年的就業工作很不尋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和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及就業工作都造成嚴重衝擊,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把「就業」作為「六穩」「六保」的首要任務推動部署。

今年以來,重慶全力應對疫情衝擊,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組合拳」,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就業各項工作並取得積極進展。全市就業形勢逐步回穩、好於預期、總體穩定。今年1-10月,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4.9萬人。

面對當前形勢,重慶是如何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

李為民:為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我們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從穩崗位、保重點、促創業、促匹配等方面精準施策。

在援企穩崗方面,我市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就業60餘條政策乾貨,從「減免緩補返」等方面支持企業減負穩崗。今年1-10月,養老、失業、工傷三險累計降費減負262億元,累計發放穩崗返還資金14.2億元,為12.2萬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近9億元,促進19.6萬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

同時,聚焦重點群體。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構建起「人社+教育+其他市級部門+區縣+高校」的五方聯動機制,調動各方力量,結合高校畢業生學歷和專業特點,實現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基層項目招募、企業吸納、徵兵入伍、升學擴招、科研助理、社區崗位等「8個擴大」,全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儘早就業。據統計,截至10月底,我市戶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已超過90%。

在農民工就業方面,針對疫情期間農民工出行難問題,建立了返崗復工協調機制,創新實施「分組編隊、行前提醒、準備物資、出發籤到、途中銜接、抵達對接」六步工作法,開行專車、專機、專列8230趟次,「點對點」輸送農民工19.3萬人,實現「家門到車門到廠門」的無縫銜接。農民工返崗復工實現「應出盡出」。

在貧困勞動力就業方面,按照「四個優先」做好就業服務,利用信息系統優先採集就業意願,提供「點對點」服務優先組織返崗,落實獎補政策鼓勵企業優先招聘吸納,開發公益崗位優先安置。截至10月底,全市貧困勞動力就業人數達到73.3萬人,超過去年年底規模3.3萬人。

在退捕漁民轉產就業方面,我們開展了宣傳入心、就業舒心、培訓貼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五心行動」,實施「百日攻堅」行動計劃,多措並舉拓寬漁民轉產就業渠道,分類施策、精準幫扶。截至目前,全市建檔立卡退捕漁民已轉產安置7631人,轉產就業率97.2%。

此外,為促進創業,我市優化一次性創業補助、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通過舉辦「渝創渝新」創業生態峰會、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促進就業創業服務經驗交流,優化創業環境,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今年1-10月,新增市場主體39.6萬戶,同比增長12.9%,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7.9億元,扶持創業3.9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還持續抓好新職業、以工代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實施「網際網路+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新認定新媒體運營與管理師等150餘個特色職業(工種)。特別是針對疫情期間線下招聘會無法舉辦的問題,創新性地開展了「重慶英才·職等您來」公共就業人才網絡直播招聘,邀請職業指導師和企業負責人做客直播間,為廣大求職者「帶崗」。目前,平均每期直播在線觀看人數保持在20萬人次以上,17期直播已經促成3萬餘人就業。

重點抓好5個關鍵詞,深入實施健康中國重慶行動

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長足進步,醫療是很重要的一環,重慶準備怎麼做?

黃明會: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將重點抓好5個關鍵詞:織密網、優布局、提質量、強服務、全周期。

一是織密公共衛生「防護網」。首先是傳染病防控體系,探索強化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有效路徑;其次是傳染病救治體系,完善市、區縣、鄉鎮、村四級傳染病救治網絡;最後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提升應急處突能力,探索如何做到「平戰結合、無縫轉換」。

二是完善醫療體系「大布局」。市級層面抓引領,要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推進成渝合作、委市共建,加快西部醫學中心、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區縣層面抓提升,找準定位,紮實基礎,推進三級、二級醫院建設,並建立等級醫院動態調整機制,推進等級醫院「能上能下」;鄉鎮層面抓兜底,要推進同質化服務、一體化管理,積極探索醫共體建設,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三是展現醫療服務「高質量」。在提升醫院管理水平上下功夫,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黨的建設,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在強化醫療質量安全上下功夫,進一步健全完善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質控中心建設,盡最大努力減少醫療事故;在改善群眾就醫體驗上下功夫,深化「美麗醫院」「智慧醫院」建設,改善醫院環境、優化醫療流程;在加強行業作風建設上下功夫,堅持以黨風帶行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抓好行業作風專項整治,深化「以案四說」、推進「以案四改」。

四是滿足群眾需求「新服務」。要創新服務方式,充分運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術、新手段,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改進服務方式,完善便民惠民措施,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增強群眾健康獲得感;要強化科技支撐,探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科技研發能力、項目引領能力的新方法、新路徑;要強化人才支撐,探索建立人才「引、育、留、用」閉環機制,持續加強「高端、樞紐、基層」3個層級人才隊伍建設。

五是實現健康管理「全周期」。堅持醫防融合、中西醫結合,要針對預防、康復、養老等薄弱環節,找準癥結、找到對策,補齊短板弱項;要針對貧困群眾、慢病患者、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記者 匡麗娜 李珩 黃喬)

【來源:重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以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高品質生活集中體現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經濟發展基礎上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新生活,是人民物質和精神層面都豐富多彩的新生活,不是物質貧乏、衣食堪憂,也不是物慾橫流、紙醉金迷,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才能實現我們追求的體現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的高品質生活。
  • ...奮力推動武隆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
    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區廣大幹部群眾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沉心靜氣、團結拼搏,推動武隆各項事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全會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新時代武隆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五年
  • 重慶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紀事
    綠的底色更濃,「生態寶貝」不斷替換著昔日的「三大坨」,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民生呵護愈暖,貼心服務溫潤了山城煙火,市民們體驗到越來越多「巴適」和「安逸」;發展之基更實,新產業加速、城市氣質漸佳,走向美好生活的腳步愈發輕快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來源:銅陵新聞網—銅陵日報 丁純在聽取我市「十四五」民生社會事業發展謀劃及2021年工作安排情況匯報時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 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脫貧攻堅任務即將勝利完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即將全部脫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等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民主法治建設、平安建設成效明顯;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良好,成渝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
  • 一份"有溫度""有質感"的民生答卷——山西省政協建言高品質生活
    省委書記樓陽生給政協出題目、劃重點、壓擔子,要求政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創造高品質生活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為黨委、政府破題高品質生活提出更多有特色、有內涵、有溫度的高見實招。省政協把「圍繞創造高品質生活建言資政、凝聚共識」作為今年履職的重中之重,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的知名專家召開專題研討會,深入解讀「高品質生活」的內涵和外延。
  •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事業...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十三五」以來我國民生事業的歷史性進展與創造性經驗作者:王道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堅定企業發展信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王嵐走訪思妍麗和鼎泰豐
    堅定企業發展信心 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王嵐走訪思妍麗和鼎泰豐 2020-03-10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定位中謀實目標找準路徑 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丁純:在精準定位中謀實目標找準路徑 奮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2020-12-23 1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共重慶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召開 陳敏爾講話 唐良智作說明
    最具歷史性意義的是,脫貧攻堅即將圓滿收官,重慶人民將與全國人民一道,告別延續千年的絕對貧困。最具根本性意義的是,我市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升。最具標誌性意義的是,城鄉面貌發生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總體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三年攻堅、六大重點攻堅任務……2020年成都的高品質生活是什麼模樣?
    未來將在教育、健康、養老、生態等方面努力補齊短板,通過新建、統籌共享、整合改造等辦法,打造民生社會事業「15分鐘公共服務圈」,促進公共服務均衡配置,提高市民幸福;計劃實施171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總投資15072億元……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11日,成都市委外宣辦召開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積極創造高品質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
  • 持續深化改革 重慶教育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強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部署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體系的主體框架基本確立,一些長期制約教育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得到破解,一大批基層改革創新的經驗做法不斷湧現,教育面貌正在發生格局性變化。
  • 成都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樣本
    小兩口的切身「小感受」之變,是城市高品質生活背後一盤棋的「大變化」使然。而在成都不斷提升城市能級的過程中,幸福感與獲得感正在越來越多市民的心房裡,升溫蔓延。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全面增進民生福祉。堅持「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全面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建成高品質生活環境新標杆和共建共享幸福城市新樣本。
  • ...服務新發展格局,奮力推動全面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邁入現代化新徵程!
    即:面向長三角打造高能級城市,面向創新型推動高質量發展,面向全社會創造高品質生活,面向國際化構建高效能治理。第三,要著力思考事關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未來青浦要建成上海對外服務的門戶城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示範城市和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這是一項系統工程,並非一日之功。我們要搶抓戰略機遇,充分挖掘潛力、構築發展優勢,加快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核心競爭力。
  • 專題會議(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創造高品質生活——民生保障與社會...
    李志強保持優質均衡發展推動黃浦高中教育高位發展建議:1、優化教育資源。推進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助力社區治理水平提升建議:1、社會組織的專業性與規範性之間適當調整,指標設定結合實際情況,按區域劃分,精細化管理,讓社會組織在專業領域發揮作用服務社會
  • 全面促進消費 創造社會價值
    在過去近20年的時間裡,數字經濟的軌道一直圍繞消費者而規劃,積累了大量的數據、技術資源,形成了高價值的基礎設施,具備了助力產業發展的能力;而以製造業為典型代表的實體產業,也已經開始走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降本增效之路
  •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本身的發展,也要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更好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社會文明程度提升、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緊緊扣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這個根本目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一切方面的集中指向。《建議》全篇貫穿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立場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明確將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概括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
  • ...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推動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
  • 減肥與創業兩不誤,看兩江新區這幾位職場御姐如何處理事業與生活關係
    她們如何處理事業和生活的關係?12月16日上午,兩江新區婦聯在星系列樓宇園區舉辦「『星』創閃耀聚合力 乘風破浪共發展」之 「星」創魅力女性論壇活動,6名優秀女企業家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故事和成功經驗。活動由兩江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兩江新區星系列樓宇婦女聯合會、重慶銀行兩江分行承辦。
  • 推動社會建設 創造美好生活
    四是物質生活追求到極致可能會產生異化,並不構成生活的全部,甚至會給個體的人生帶來麻煩,而美好生活不會異化,會伴隨著人生追求到達夢想的彼岸。五是物質生活能夠實在地感覺到,而美好生活不僅可以實在地感覺到,而且能在精神層面實現人的滿足和人性的全面發展。  基於這樣的特徵對比,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要求明確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時代內涵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