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影《敦刻爾克》前,你最好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2021-01-08 澎湃新聞

9月1日,諾蘭的《敦刻爾克》正式登陸國內院線。在觀賞這部口碑爆棚的戰爭大片之前,你最好了解一些關於這場二戰著名戰役的歷史背景知識,畢竟電影把這些都省略了,而只關注海灘上的士兵,空中的飛行員和海面上的無名英雄。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敦刻爾克戰役時間線

1940年5月10日

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發動西線進攻,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

5月20日

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以令人嘆服的推進速度在短短數天時間內突破阿登地區,橫貫法國,完成了對北部盟軍的大包圍。英法聯軍3個集團軍約40個師被切斷了與南部法軍的聯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法蘭德斯地區。英國遠徵軍司令戈特勳爵提出撤退計劃,希望每天撤離10000人。

5月24日

古德裡安已到達格拉夫林,距離敦刻爾克只有10英裡。賴因哈特的裝甲部隊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盟軍被壓縮在寬50公裡的敦刻爾克周邊濱海地區。但希特勒卻親自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

史學家李德·哈特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中,敦刻爾克撤退前西線戰場的局勢圖。

5月26日

18:57, 「發電機」計劃開始,盟軍開始從原準備的三個港口中唯一還可以使用的敦刻爾克撤離。由多佛的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指揮本次行動。

5月27日

由於德國空軍大舉出動,猛烈轟炸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撤退情況惡劣。英國軍艦因吃水深無法靠近海灘,而小型船隻也極度缺乏,因此撤退效率低下,當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英國海軍呼籲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和私人船主應召而來,往返於英吉利海峽幫助撤退。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5月28日

比利時投降。敦刻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大隊被迫帶彈返航。柔軟的沙灘也大幅削弱了德軍小規模空襲投下炸彈的殺傷力。約17000人成功撤離。

5月29日

儘管盟軍損失慘重,但共撤出約47000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每小時2000人撤離的紀錄。

5月30日

霧氣導致能見度降低,再次阻止了德軍突襲,聯軍撤出約50000人。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5月31日

撤退人數達到約68000人。

6月1日

德國空軍全力出動,英國軍艦損失慘重。撤退人數超過60000人。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6月2日-4日

由於德軍空襲和逼近海灘的炮火,撤退開始轉而利用夜間進行。德軍對敦刻爾克的攻擊也轉由地面部隊進行。每天有26000多人撤往英國。

6月4日

擔任殿後而來不及撤退的約40000名法軍被俘。14:23,「發電機」計劃結束。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數讀敦刻爾克

整個撤退行動共有

338226

人從敦刻爾克撤離並在英國上岸,其中英軍約

215000

人、法軍約

95000

人、比利時軍約

33000

人。

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

1200

門大炮、

750

門高射炮、

500

門反坦克炮、

63000

輛汽車、

75000

輛摩託車、

700

輛坦克、

21000

挺機槍、

6400

支反坦克槍以及

500000

噸軍需物資。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英法聯軍有

40000

餘人被俘,還有

28000

餘人死傷。

盟軍共出動

861

艘船隻參加撤離,

243

艘被擊沉。

英國空軍在掩護撤退過程中總共出動飛機

2739

架次,損失

106

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擊落德機約

140

架。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敦刻爾克最大的「功臣」——希特勒

良好的天氣、高效的組織固然是敦刻爾克奇蹟發生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沒有希特勒的神助攻,一切都是虛幻。

至於為什麼在最後關頭希特勒停止了德軍裝甲部隊對盟軍的合圍,史學家李德·哈特作出這樣的判斷:

1、希特勒希望保留寶貴的坦克實力以供在法國發動第二階段進攻。

2、基於其個人在一戰的經驗為基礎,他對於法蘭德斯的沼地一向具有畏懼心理。

3、戈林向元首打包票,可以用空軍收緊海邊的袋口最終圍殲英軍。但是海岸鬆軟的沙土包裹了大量彈片,給英軍造成的損失相當輕微。

4、希特勒真正仇視的是布爾什維克,而對大英帝國始終抱有愛恨交加的傾慕。從政治考量,在敦刻爾克放英軍一條生路,也許可以謀求與英國的和平,從而換取其對德國在歐洲大陸地位的認可。(

蔣喆彥/文

關於二戰和敦刻爾克的一份書單

1、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2、庫特·馮·蒂佩爾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3、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

4、溫斯頓·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5、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閃擊英雄》

6、約書亞·萊文《敦刻爾克》

(感謝蔣喆彥對本文的幫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二戰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
    求勝心切的戈林在德空軍司令部作戰室內按耐不住了,拿起電話打給德國元首說:「元首,請讓下官的空軍去殲滅在敦刻爾克的敵人吧!」 元首非常爽快地接受了這一請求!這一天,禿鷹般的德國施圖卡式機群幾乎整天都在港區和海灘的上空盤旋俯衝。空中硝煙瀰漫,地面火光沖天,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彈把敦刻爾克港變成廢墟。
  • 世界徵服者4-敦刻爾克大撤退
    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在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與德國的戰爭中節節敗退,於是聯軍高層決定,英軍將會在敦刻爾克這個城市進行部隊的戰略轉移。敦刻爾克的戰略撤退為英國保留了實力,但同時也意味著英國的勢力撤出了歐洲,歐洲的大部分國家已經被德國佔領。
  • 穰城之戰與敦刻爾克大撤退
    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主持下,英軍統帥部迅速擬定「發電機計劃」,並於5月26日18時57分開始執行,抽調1000餘艘艦船和8500餘艘民間船隻,衝過德國空軍封鎖,奔赴敦刻爾克。自5月26日至6月4日,一共從敦刻爾克地域撤退34萬餘人。這就是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計謀分析審時度勢,判明情況。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例如在亞洲國家,近幾年人氣較高的有<不能說的秘密>、<在春天>、<我的少女時代>、<少年的你>......像<建國大業>這一類型的電影在國外的電影院似乎很難看到。
  • 為何說即使希特勒將敦刻爾克被圍英軍全殲,也不會改變戰爭結果
    現在在網上有些人認為如果德軍在敦刻爾克全殲了包圍圈內的英法聯軍,那麼英國就會投降。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根據英國陸軍部的數據,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的共有336427人,其中英軍大約有24萬。在後來從敦刻爾克撤回的24萬英軍也成為了英國擴軍的初始力量,可以說發揮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並不是說離了這些軍隊英國就有危險了。英國本土和歐洲大陸之間隔了一個英吉利海峽。由於德國海軍力量薄弱,加上缺乏登陸艦艇,在法國戰役以後德國其實並沒有辦法對英國本土構成太大的威脅。
  • 「二戰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圖1-1.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0年5月到6月期間,因在與德國的作戰中法國軍隊一觸即潰而導致盟軍不得不由敦刻爾克港口撤退的故事。敦刻爾克地理位置上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灰線是比利時和法國的國境線。而多佛爾海峽往上便是與之相連的北海。對歐洲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也同時會知道,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
  • 電影《敦刻爾克》未解之謎,來看看真實的歷史是否有答案
    2017年由諾蘭執導的電影《敦刻爾克》在國內上映,單位工會組織大家一起觀影,戰爭場面之慘烈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影響,而對於東方觀眾,第一是怎麼士兵長得都一樣,分不清楚誰是誰;第二是德國人去哪裡了?當然同時最大的疑問是撤退也值得去回憶和紀念,也值得去拍一部大片嗎?
  • 英國預計敦刻爾克撤退最多3萬人,結果卻是33萬人
    可以說,如果沒有敦刻爾克大撤退,那麼可能反法西斯同盟都無法在歐洲戰場上開闢第二戰場。這一戰的意義不言而喻。如果英國真的被迫退出戰爭,那就算美軍再怎麼強大,也很難在沒有落腳點的情況下跨過整個大西洋登陸歐洲。從敦刻爾克大撤退時候的軍力對比來看,英軍的優勢在海軍方面,英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讓德國海軍不敢輕易出港。
  • 淺述電影《敦刻爾克》以及克里斯多福·諾蘭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導演
    《失眠症》這裡必須提一下《敦刻爾克》,上映之後,就有一幫人吹捧拿奧斯卡。結果呢,除了最佳剪輯這個比較有分量,其他重量級獎項都是提名。甚至連英國電影學院獎,也僅僅是獲得了一些提名。諾蘭為什麼要拍《敦刻爾克》?可能是因為諾蘭本身就是英國人。而在英國人的觀念裡,第二次大戰的轉折點就是敦刻爾克大撤退--英國正式參戰了。但在真實的歷史裡,「敦刻爾克大撤退」從頭到尾都不是什麼值得歌頌的事情吧。
  • 電影《敦刻爾克》成脫歐派「宣傳片」,英媒提醒記住歷史真相
    然而,恐怕連喜歡這句話的「脫歐」先鋒們都沒有想到的是,近日上映的英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歷史題材電影《敦刻爾克》中,這一景象得到了完美的映照。英國媒體注意到,這也讓《敦刻爾克》成為「脫歐」支持者不斷提及的「精神力量」。
  • 二戰中最大的撤退奇蹟,敦刻爾克大撤退到底是如何成功的?
    這讓英、法聯軍和比利時等國的軍隊潰不成軍,將近四十多萬大軍被壓縮到法國北部港口敦刻爾克附近的狹窄地帶,三面被圍,一面環海,處境十分危險。可就在此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5月24日,當德軍先頭裝甲部隊進至距敦刻爾克只有12千米的時候,希特勒突然通過龍德斯泰特向部隊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就是這道命令幫了英、法軍隊的大忙,使他們得到寶貴的喘息時間,迅速組織撤退。
  • 說說電影《敦刻爾克》,一部不一樣的戰爭片
    這些驚奇恐怖的氣氛。然而,他這些年來不斷改變風格,不斷大膽嘗試,其目的就是不想作品束縛在傳統套路之中,想變化給人們不一樣的體悟。這在蝙蝠俠作品裡面可以很好地說明。打個比方,在第一部裡面,著名的歌潭市之中,這座城市光怪陸離,朦朦朧朧,給人一種玄幻的體悟。
  • 英法聯軍於敦刻爾克命懸一線之際,希特勒為什麼下令停止進攻?
    ,受困於敦刻爾克的英法士兵也趁機鞏固了防禦陣地,在後來的行動中成功的遲滯了德軍的進攻勢態,為大撤退爭取了更多的寶貴時間。經過近十天夜以繼日的努力,英國海空軍聯合動員的人民成功救出了三十三萬六千人,敦刻爾克大撤退因此被譽為史上最為成功的一次戰略撤退。希特勒鬼使神差地下令德軍機械化部隊停止進攻,使英國獲得寶貴的時間,這也是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希特勒為什麼做出如此令人不解的決定以至於功敗垂成,讓煮熟的鴨子飛了呢?
  • 關於《敦刻爾克》的中文影評,我只服這一篇
    敦刻爾克大撤退對大多數英國公民來說是相當熟悉的,受過教育的美國人和各國人民應該對這個事件有最基本的了解。儘管如此,他顯然需要弄清楚,電影應該如何處理這場涉及人員之多、相對持續時間較長的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於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
  • 周六034 法乙 羅德茲 vs 甘岡 036 法乙 敦刻爾克 vs 波城FC
    目前甘岡僅以3勝4平4負的成績暫列聯賽第13的位置,距離球隊賽季前所制定下的目標相距甚遠。本場比賽交手的兩支球隊在上周的聯賽當中均收穫一場平局,積分榜上兩支球隊目前都排名聯賽中後段,兩支球隊的積分差距目前僅有3分。本賽季羅德茲目前的主場成績僅有1勝,糟糕的主場表現讓球隊目前在積分榜上處於尷尬境地。而甘岡也並不擅長客場作戰,新賽季客場也僅僅收穫1勝。
  • 有中國網民抵制《敦刻爾克》 英媒第一反應是《戰狼2》
    【文/觀察者網 王驍】9月1日,著名導演諾蘭的新作《敦刻爾克》在中國正式上映。5天拿下2.23億票房。 亞歷山大是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指揮官,被英國人民視為英雄。但是他也曾造成中國軍人的死亡。 文章回顧歷史寫道,在二戰期間,日本侵華,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於1937年從首都南京遷往重慶,領導抗戰。蔣介石曾說過此舉就是以空間換時間。
  • 電影裡沒講的,都在這篇「敦刻爾克」最全花絮
    在談到敦刻爾克戰役重要性的方面時,克里斯多福·諾蘭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二戰史上是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大撤退失敗了,英國就不得不臣服於德國,整個世界也將淪陷,或者說世界將會走向不同的命運:毫無疑問,德國將會佔領歐洲,美國也不願意去參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二戰的轉折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這是具有決定性的時刻。
  • 撤退是為了更好的進攻,二戰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行動
    敦刻爾克事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發生的一起英法聯軍撤退行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39年9月,德國對波蘭發起了閃電戰,在德國軍事家驚才豔豔的策劃和德國精銳部隊的默契配合下,在短短的一個月內便徵服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此拉開了帷幕。
  • 盤點4部經典電影,敦刻爾克——一位將時間變成敵人的魔術師諾蘭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4部經典電影,諾蘭——一位將時間變成敵人的魔術師,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些電影的劇情簡介和部分評論吧。敦刻爾克 Dunkirk敦刻爾克的劇情簡介 · · · · · ·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
  • 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撤退時,德軍為何停止前進?這是希特勒的命令
    敦刻爾克戰役,又被稱之為敦刻爾克大撤退。1940年,德國裝甲兵在曼施坦因計劃的帶領下,瘋狂地向法國北部邊境挺進。他們穿過阿登森林,陸續攻佔了波蘭、比利時、盧森堡,隨後進入法國境內。在號稱鋼鐵長城的馬奇諾防線跟前,德軍內外夾擊,徹底徵服了法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