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就學術造假「監督網」 部門聯動謹防次生輿情

2020-12-12 人民網

原標題:織就學術造假「監督網」 部門聯動謹防次生輿情

背景概述

9月22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擬將學位論文作假行為作為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關部門顯示出「敢於讓不合格的學生畢不了業」的決心,引起廣泛輿論關注。近年來,有關學術造假的事件層出不窮,尤其是從「翟天臨事件」開始,輿論一直對有關新聞保持較高關注。進一步梳理近年來的相關事件和輿論反饋,將為我國研究生教育經歷從大到強的轉變積累民意資源。

在「百度指數」網頁以「學術造假」為關鍵詞搜索2019年起的相關新聞的結果如下圖。總體來看,在2019年2月爆發的「翟天臨事件」引起了極高的輿論關注,其熱度是排名第二事件的近兩倍。除此之外,2019年底的多起事件,包括曹雪濤院士論文遭質疑、「饒毅實名舉報3位學術界知名人物論文造假」等事件使輿情對學術造假的關注達次高峰。2020年來,輿論主要關注7月的多起「小學生學術論文造假」事件。

除了對具體涉事人員進行處理,涉及學術界整體的政策出臺也引起了廣泛輿論關注。比如,針對學生畢業審查,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將撥款800萬抽檢6000篇博士論文;2020年9月,三部門出臺意見規定學位論文造假將納入信用體系。針對高校教師,2019年9月人社部印發了《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規定學術造假將撤銷職稱,並記入職稱評審誠信檔案庫;2020年8月,教育部表示將出臺《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正在研究制定。

百度指數「學術造假」檢索結果

圖來源:百度指數;事件系筆者標註。

針對最新的學位論文造假納入信用體系意見,據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統計,2020年09月22至24日,全網信息超過3.6萬條。其中,網媒信息10364條,紙媒信息469條,論壇貼文733條,微信公眾號文章23659條,微博902條。從地域分布來看,對此事件討論最熱烈的地區分布在東部沿海。其中,此事件在江蘇和廣東熱度最高,山東、浙江和北京緊隨其後(如下圖)。

事件概述

主要「學術造假」事件的概述如下:

【翟天臨事件】

2019年2月8日,翟天臨因在直播中回答網友問題時不知「什麼是知網」,其博士學位真實性受到質疑。隨後,微博留言回應稱「只是開玩笑」。隨後,翟天臨被曝出論文被曝查重過高、高考成績存疑等問題。經過調查,10日,四川大學學術誠信與科學探索網將翟天臨列入「學術不端案例」公示欄 。15日,教育部回應表示對學術不端「零容忍」。16日,北京大學對其作出退站處理。19日,北京電影學院稱其博士學位撤銷,導師被取消博導資格。

【曹雪濤院士事件】

2019年11月,斯坦福博士伊莉莎白?比克(Elisabeth Bik)在知名的學術真實性舉證網站PubPeer上的推文稱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實驗室用PS代替實驗的假論文問題,前後有涉及五十餘篇文章被質疑。11月15日,曹雪濤院士本人進行了回應稱將自查,如有問題則撤稿。17日,曹雪濤團隊稱已經糾正了4篇文章。18日,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工作人員回應表示,中國工程院會針對網絡反映曹雪濤院士的有關問題展開調查。22日,教育部回應,密切關注,正在了解情況。目前,尚無後續發展通報。

【饒毅舉報三科學家學術造假】

2019年,11月29日中午,網傳署名為「饒毅」的舉報信在網絡傳播,信中實名舉報國內3位知名科學家學術造假。11月29日下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稱正在調查核實此事,目前尚未通報結果。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回應稱裴鋼院士正積極配合權威部門調查,目前尚未通報後續結果。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回應稱耿美玉研究院不存在學術造假問題。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德仁稱長江學者李紅良教授文章有些疏漏但未造假。

【多起小學生造假事件】

2020年7月,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的信息廣為傳播,引發諸多質疑。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發布聲明稱,正在對其父暨本所研究員調查。7月16日,大賽組委會對其撤銷獎項。同月,湖北武漢一項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作品《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由武漢市兩名小學生完成,獲三等獎,受到質疑。17日,武漢科協回應稱,老師演示教學後,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媒體發現,一名小學生的父親系曾被饒毅兩次舉報學術造假的李紅良。

【冰川凍土讚美師娘論文事件】

2020年1月12日,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博導徐中民7年前在《冰川凍土》發表的論文引起關注。作者在論述生態經濟學的過程中,列舉了導師夫婦的事例,進而闡述「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12日,《冰川凍土》發布《撤稿聲明》。26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稱對《冰川凍土》進行停刊整頓,主編免職。2020年9月18日,國家自然基金科學委員會決定,撤銷涉事論文項目,追回資金。

輿情點評

網民或已成為主要的學術規範監督群體之一

由上表可知,網民在上述事件的曝光和傳播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涉及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的事件中,最初的消息源頭為海外社交平臺,但是也迅速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爆。由此可知,網民或已成為主要的學術規範監督群體之一。在高等教育的不斷普及下,我國擁有本科學歷及以上的網民呈現逐年增加趨勢,高等教育的要求也日益嚴格,教育公平和學術規範已越來越成為和人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對網民曝出的各類學術規範問題提高警惕,有關部門也應當疏通民意表達路徑,及時傾聽民眾的訴求,形成暢達而嚴密的「監督網」。

學術話題容易牽扯敏感性社會問題

上表的梳理顯示出,「學術不端」話題往往不是單獨受到關注,而是可能隱含了各類敏感的社會問題。比如,「翟天臨」事件中,博士學位的獲取難度和翟某的「不勞而獲」形成鮮明對比,引爆網民對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關注;「冰川凍土刊登讚美師娘論文」 事件中,除了論文質量問題,輿論對於「師娘」身份的尤為關切反映此事背後隱含的「師徒關係」和學術環境純潔性問題。當學術不端類問題與已有的社會問題相結合時,輿論的關注度會或將高漲,網民情緒也有可能更加激烈。對此,有關部門切勿認為處理完涉事人員就「萬事大吉」,而是應該用排查類似案例、提高監管力度、制定規範性政策等方式處理好後續工作,謹防次生輿情出現。

官方響應宜部門聯動,形成合力

上述的事件對比反映出,學術造假問題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包括高校、研究所、期刊、賽事主辦方、基金委員會等。因此,當類似事件發生時,輿論也關注其是否隱含「利益鏈條」和「默契腐敗」。同時,雖然各涉事部門分工不同,但網民期待完整的回應。比如「多起小學生參賽論文涉嫌造假」事件中,大賽組委會根據其職權宣布撤回獎項,但網民繼續追問涉事人員處理情況。因此,在橫向層面,有關部門在回應時應注重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謹防由於事件回應不到位而引發次生輿情;在縱向層面,當事件涉及的範圍較廣、影響較嚴重時,也可提級應對以增強輿情處理的公信力。(作者: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 趙紫荊)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相關焦點

  • 一周負面輿情回顧:瑞幸回應財務造假
    清明假期回來,老規矩還是回顧一下上周有哪些輿情事件,相信大家也心知肚明,上周最大的輿情事件莫過於瑞幸財務造假: |瑞幸回應財務造假|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此外,收到財務造假的影響,消費者擔心瑞幸因財務造假而倒閉,因而儘快使用已購飲品劵,這導致了瑞幸咖啡線下門店一度爆單,APP、小程序奔潰。
  • 【海南州】紮緊織密全時態全方位幹部監督網
    為加強新時期幹部日常監督管理,拓寬幹部監督渠道,健全乾部協調聯動機制,近日,海南藏族自治州制定出臺《幹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信息溝通辦法》,推動幹部監督工作實現全時態、全方位。  把健全制度機製作為堵塞監督工作「漏洞」的根本保障,建立幹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組建起部門聯合、信息聯通、關口聯把、問題聯查、結果聯用的幹部監督工作機制,及時傳達學習最新政策法規和文件精神、通報涉幹信息、分析研判工作動向、溝通協調有關問題。
  • 「視點」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輿情引導常見錯失研析
    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輿情引導常見錯失研析【摘 要】在累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與處置過程中,常有一些輿情引導的錯失,應該引為鑑戒:信息發布中心「非中心化」,專家盲目說話成「磚家」,信息公開不及時、留死角製造「輿情盲區」,與網民死磕激發「次生輿情」,過於零碎化的報導失卻「新型舉國優勢」。
  • 天津大學一教授學術不端被舉報,論文和實驗數據多次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11月19日,天津大學一教授學術造假被實名舉報,經校方調查情況屬實,該教授承擔全責,後校方與其解除勞動合同。網傳舉報材料長達123頁,稱該教授論文和實驗數據多次造假,多次幫助其女兒修改論文、發表論文,還將其研究生的學術成果稍做修改,用其女兒的名字發表出來。
  • 盤點2020年學術造假事件:仝卓,張裕卿,洪真英……
    學術造假是指剽竊、抄襲、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對於這種違背學術道德和科學精神的表現,近年來非減反增,有的令人大跌眼鏡,有的令人啼笑皆非……仝卓直播自曝高考舞弊事件2020年5月22日,藝人仝卓自曝高考時將往屆生改為應屆生身份,引起輿論指責其高考舞弊。
  • 潮州市湘橋區以精準監督助力精準脫貧
    據了解 , 今年以來 , 湘橋區紀委監委聚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 強化對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 , 緊盯在脫貧攻堅中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 , 多次聯合區扶貧辦等部門深入一線開展扶貧督查工作 , 紮實推動扶貧工作落實落地落細 , 為全區的脫貧攻堅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紀律和作風保障。
  • 奇葩說陳銘被曝學術造假,最強辯手上演絕地反擊,卻被指避重就輕
    本老《奇葩說》(其實就是第六季往後棄了的那種)觀眾直接表演個「驚坐起」#橘先給大家復盤一下昨天,有人爆料說奇葩說辯手陳銘疑似學術造假、拆散別人婚姻上位。這篇洋洋灑灑的長文,首先甩出了個「驚雷」,大意是說陳銘的嶽父譚徽在勢力很大,
  • 南通板橋社區:網格員織密扎牢廉政監督網
    網格員進行反腐倡廉入戶宣傳中國江蘇網8月18日南通訊「您好,我是網格員小陳,我今天是來送反腐倡廉宣傳資料,請關注一下……」日前,南通市崇川區城東街道板橋社區12名網格員通過在樓棟、入戶講解等宣傳方式,開展廉政宣傳和廉情信息收集工作,嚴禁黨員幹部參與「黃賭毒」等違法犯罪活動或充當違法犯罪活動的
  • 溫州「三合一」信息化平臺織密船舶監控網守好海上「大門」
    日前,溫州海事局船舶監督處副處長王江山一大早便開始忙碌了起來。面前的屏幕上,密密麻麻都是船舶圖標。據了解,溫州港每日平均申報進出港船舶近200艘次,其中包括1—2艘國際航行船舶。疫情防控進入後半段,溫州市海岸線全長355公裡,水路作為交通的重要運輸途徑,也是疫情防控「海陸空」重要一環。
  • 學術造假質疑不斷,不能任其自行消散
    自今年5月起,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就陸續有人匿名發帖,質疑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董晨的20多篇論文,存在一圖多用和重複使用等問題。對此,董晨於6月27日回應稱,「據初步了解,可以排除有意的學術造假……調查還在繼續中。」
  • 黑牛投訴與人民網輿情達成戰略合作
    會上,「黑牛投訴」平臺與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完成了數據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就平臺數據等相關內容達成戰略合作。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執行主任董盟君(左)中國質量新聞網執行總裁陳剛(右)籤署《數據合作》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是中國最早從事網際網路輿情監測、研究的專業機構,與人民在線一體化運作,已經走過了十年曆程
  • 2019年湖南醫療美容行業輿情分析報告
    湖南日報輿論監督部、華聲在線、新湖南聯合推出《湖南醫療圈不得不說的事》,重點整理《湘問·投訴直通車》平臺醫美相關數據,曝光各類陷阱、潛規則,為消費者維護合法權益;紅網健康頻道推出《2018年湖南醫療健康行業典型維權案例教你如何維權》,發布典型案例為消費者提供警示和參考的同時,引導消費者通過合理途徑維權。
  • 南寧市衛生計生監督部門:創造亮點發揮好監督作用築牢衛生防線
    強化措施 突破難點創造亮點發揮好監督作用築牢衛生防線衛生監督員來到地鐵站發放創建文明城市宣傳手冊,並督促做好宣傳工作。周志訪攝為改善公共場所衛生環境,進一步樹立窗口行業、經營單位的文明形象,南寧市衛生計生監督部門全力嚴格對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要求,強化措施,突破難點,創造亮點,進一步把創城工作抓實、抓細、抓好、抓到位。
  •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織密重大違法退市監管網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織密重大違法退市監管網 2020-12-15 09:02:54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祁豆豆
  • 對「謝師宴」說不,新邵織密紀檢監督網
    8月3日,縣紀委監委針對高考陸續放榜,在新邵一中召開整治違規操辦、參加「升學宴」「謝師宴」座談會,織密「學校教育+單位提醒+紀檢監督」三重監督網,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促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
  • 福建泉州豐澤:創新街居監督模式強化末梢監督實效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從今天起,我們就有了『雙重身份』,既是居務監督員,也是廉情監督員。往後,我不僅要更加盡責地履行對社區財務的監督,更要站好『廉情監督崗』,積極配合社區紀檢委員、街道紀工委監察組,共同推進社區廉政建設。」
  • 衛生監督部門加大商超監督檢查力度
    衛生監督部門加大商超監督檢查力度 2020-12-17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邵:織密三重監督網 對「謝師宴」說不
    紅網時刻8月3日訊(新邵站通訊員 李菁)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回潮,促進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8月3日,縣紀委監委針對高考陸續放榜,在新邵一中召開整治違規操辦、參加「升學宴」「謝師宴」座談會,織密
  • 全棉時代輿情風波的全面復盤丨深度
    面對公眾質疑,全棉時代先後發布四次回應,使得輿情劇烈發酵,引發強烈次生輿情。據人民眾雲平臺數據顯示,關於「全棉時代廣告」話題的輿情信息熱度共有3次明顯波峰,分別伴隨全棉時代官方的4次回應:事件輿情熱度自1月7日廣告發布當日迅速上升,並於1月8日@Purcotton全棉時代官方微博回應並發布「致歉」後達到首次波峰。
  • 唐山市委網信辦召開網絡輿情監測和網絡舉報闢謠工作總結交流會
    為提升網絡輿情監測和網絡舉報闢謠工作能力水平,互動學習各地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新思維、新技術、新途徑,交流總結各地網絡舉報和闢謠工作的新舉措、新作為、新成效,12月17日,唐山市委網信辦召開網絡輿情監測和網絡舉報闢謠工作線上總結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