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老師(中)在健身會館輔導親子瑜伽體式。
【本期專家】
蘇珊(Susan) 臺北兒童瑜伽老師。擁有美國瑜伽聯盟認證兒童瑜伽95小時,印度Sivananda瑜伽學校500小時認證,特殊兒童瑜伽95小時,中國斯文南達瑜伽200小時國際師資培訓翻譯。
親子瑜伽是近年流行的時尚母子(父子)瑜伽。它是一堂呼吸遊戲、領唱及故事串連起的瑜伽體位練習,像一場小遊戲,透過完成雙人體位的肢體互動,傳達愛和信任。不僅能促進親子間的交流,培養親情與默契,還有助於挖掘家長和孩子的潛力,讓孩子練就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體魄。
記者 何崇梅
專業親子瑜伽老師,還需懂解剖學
在全真瑜伽健身會館的一堂親子瑜伽課堂上,記者見到了來自臺北的瑜伽老師、特殊兒童瑜伽臺灣主辦人蘇珊(Susan)。
她說,瑜伽是一門生命科學、一個可幫助人們成長的工具和體驗生命的生活方式。很多地方的電視臺不定期推廣兒童瑜伽及親子瑜伽節目。在臺灣,親子瑜伽的歷史有10年以上,它能幫助親子在互動中得到最好的身教及愉快的相處時光。由於瑜伽融合了哲學、解剖學、呼吸法、領唱、瑜伽體式、遊戲治療及溝通,因此在國外,一位真正專業的親子瑜伽老師必須在北美國際成人瑜伽體系訓練200小時(1天8小時,共25天),再完成95小時的兒童瑜伽培訓課程,才可教授親子瑜伽。
一次15分鐘為宜,培養興趣是關鍵
蘇珊說,親子瑜伽沒有限定孩子練習的年齡,一般3歲的孩子模仿能力最強,也能聽得懂指令,這個時候,父母想要提高親子親密度,培訓孩子的專注和協調能力,不妨每周做一次親子瑜伽。
有沒有父親帶孩子練親子瑜伽的呢?蘇珊說,這在臺灣也很少見。由於孩子在12歲之前是最佳的身心可塑期,這時如果能由媽媽親自引導孩子進入瑜伽世界,將能起到強身健體、集中孩子注意力、提高免疫力、豐富孩子想像力、促進孩子心理健康等諸多功效。
蘇珊提醒,每次練習親子瑜伽的時間不宜過長,15分鐘即可(一般課程60分鐘,分4段),培養孩子的興趣是關鍵。練習過程中不是父母佔主導地位,也不是孩子佔主導地位,雙方的關係是平等的,是在共同完成一項快樂的任務。因此,可以把親子瑜伽視為一種遊戲和健身相結合的運動方式。
【連結】
有趣的動物瑜伽動作
「蜥蜴躺在石頭上曬太陽」:這個瑜伽體式,就是媽媽做兒童式,孩子躺在媽媽背上做伸展。這個動作可鍛鍊孩子的胸大肌和上臂力量,也能幫助脊椎伸展。
「小蛇親親」:媽媽與孩子面對面趴下,各自用手臂力量撐起上半身,互相微笑著注視對方,彼此親一下,若能堅持就維持數秒,再將上半身慢慢趴下。孩子在完成模仿動作時,不用過於追求精準到位,也不要用「瑜伽式呼吸」法,正常呼吸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