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題目源於今日頭條官方給我推送的問題:「你怎麼理解不懂抑鬱症的家人,是殺死患者的兇手?」
首先,我認可這句話。在我的來訪者當中有不少青少年抑鬱症患者,說不好聽一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親人朋友甚至父母,或者是周圍其他的人。常對抑鬱症患者說「你怎麼這麼懶? !」
「你天天睡覺,啥也不幹? !」
「整天哭喪著臉,給家裡死了人一樣,你掉臉子給誰看啊? !
「你要是男孩子,說不定就不會這樣!女孩子就是軟弱!」
「你整天說難受難受難受,是想把人逼死嗎? !」
「年紀輕輕的,這麼懶,長大了看誰願意娶你? !」或者「天天這個樣子,把自己關在屋裡又懶又不出門,啥也不幹,看誰願意嫁給你?
「年紀輕輕的,你抑鬱了?都是裝的,你要是抑鬱了,那我還抑鬱了呢? !」
「小孩子家家的,別想那麼多,不會堅強點嗎?!」
「你看***和你一樣大,人家整天樂呵呵的,活蹦亂跳的,還幫助家裡人幹這幹那,你看你,就知道一天到晚睡睡睡!是誰看著都心煩!」
「天天吃藥,這都吃幾個月的藥了,也不少花錢,還是這個樣子,你咋那麼不爭氣呢? !」
「這醫院的儀器出問題了吧,小小孩子咋會抑鬱?你不是抑鬱,就是懶,想逃避上學!」
「因為你這個病,我天天不能出去掙錢,你也不好,再這樣下去,我也不想活了。
這些幾乎都是親人或者身邊人說的原話。
甚至在和家長溝通時,有的被拖的疲憊的家長直言不諱,「從小就是這個樣子,懶!愛花錢,不知道父母辛苦,不懂感恩,還不如養頭豬呢?養頭豬還能賣錢,再這樣下去,還不如死了呢, 死了,也利亮了。 都不受罪了。ta再這樣下去,不是ta死就是我死! ta非把我逼死不可!」
當然,我們知道這是氣話,但是,氣話的殺傷力是非常強大的。
有時候,我向父母求證:孩子有多小的時候你們離開孩子的?家長說一生下來就給爺奶放家裡出去打工了。還蠻理直氣壯的。逢春節回來,甚至有的春節也不回來。試想,孩子最需要父母陪伴、最需要父母給予溫暖和鼓勵、最需要父母幫自己時,父母卻不在身邊。孩子沒有安全感,遇到問題和挫折孩子是無助的,甚至是恐懼的,也往往會受到校園暴力。或許有人說,有爺奶啊?隔代親是親,不可否認。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絕大多數教育方式和理念都已經跟不上了。再說,爺奶做的再好也取代不了父母的愛。
事實是,不管父母有沒有陪伴孩子,孩子總會長大,關鍵是看長大的「質量」怎麼樣。父母不在身邊的大多孩子,又沒有得到很好教育的孩子,等ta長到十二三歲,或者十四五歲,或者十五六歲,孩子不願意上學了,逃學了,談戀愛了,甚至抑鬱了。這時候,父母空降了,指著孩子說:我要教育你!
「憑啥啊? !」孩子內心裡會吼,「這麼多年,你去哪裡了?」但孩子僅僅是在內心裡吼,不敢說出來。
更有甚者孩子都抑鬱了,還指責孩子不懂感恩,都是自己作的,日子過得太舒坦了,自己在外地打工如何辛苦等等。
更可怕的是孩子不敢反駁,怕惹父母生氣,怕說自己不是乖孩子,怕父母打罵自己,怕父母不要自己,拋棄自己,沒力氣反駁或者不想反駁,或者覺得反駁也沒用,覺得自己做啥都是錯,覺得自己是沒用的,甚至是覺得多餘的。
於是,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有的孩子就去自殘甚至自殺。用這種極端的方式攻擊自己,進而間接攻擊父母。
請看到以上內容的您,如果是您,您作何感想?如果您就是這位抑鬱症患者,聽了這些,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所以,不懂抑鬱症,不理解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作為家長的您,親人們的您,一句過激的話甚至就是壓垮孩子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甚至可以逼ta義無反顧的走上絕路。哪怕是10多層樓的高度, ta都會毫無畏懼的一躍而跳,毫不畏懼!
說實話,我很心疼抑鬱症患者, ta們一路走來,已經非常堅強了,已經在非常努力的活著了。其實,抑鬱症患者往往心地善良,處處為別人著想,小心謹慎,低自尊,低價值。內心非常脆弱。
很多抑鬱症患者,我們看到的是ta生病了,實際上最初生病的往往不是ta,很多是這個家庭生病了,家庭的環境錯亂了。
我們應該對抑鬱症患者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陪伴和關懷。
再卑微的生命,都值得尊重!善待抑鬱症患者,從愛和包容做起!您發自內心的愛和關懷,是ta唯一活下去的精神動力和期待!
【溫馨提醒和建議】抑鬱症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是:藥物治療+心理輔導。
請關注我,讓我們為愛堅持!
一起努力!讓更多的抑鬱症患者,早日走出困住ta的牢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