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shān 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道德經》
喝茶是無用的,無用便是大用。
豐子愷在《繪畫之用》中:
在展覽會中,如果有人問我:「繪畫到底有什麼用?」我準擬答覆他說:「繪畫是無用的。」 「無用的東西!畫家何苦畫?展覽會何苦開?」 「純正的繪畫一定是無用的,有用的不是純正的繪畫。無用便是大用。容我告訴你這個道理。」……因為真的美術的繪畫,其本質是「美」的。美是感情的,不是知識的,是欣賞的,不是實用的。所以畫家但求表現其在人生自然中所發現的美,不是教人一種知識;看畫的人,也只要用感情去欣賞其美,不可用知識去探究其實用。真的繪畫,除了表現與欣賞之外,沒有別的實際的目的。前述四種實例,遺像、博物圖、名勝圖、廣告畫,都是實用的,或說明的。換言之,都是為了一種實際的目的而畫的。所以這種都是實用圖,都不是美術的繪畫。
無用便是大用。
這是人們都逐漸遺忘的智慧。
我們喝一杯茶,
是因為它「卓越」的功效嗎?
是因為它「悠久」的歷史嗎?
是因為它「昂貴」的價格嗎?
還是因為他它「稀少」的產量?
我們參加一場茶會,
是為了欣賞優美的茶藝?
是為了結實優質的人脈?
是為了學習更多的知識?
還是為了發一個朋友圈?
顯然茶是有用的?
那麼,你有沒有考慮過,
喝一杯無用之茶。
忽略一切別人所在意的,
忽略那些自己所執念的。
萬事萬物有了感情就有了靈性。
誰都不喜歡荒涼,冷酷,機械的世界。
因為藝術,讓寂寥,枯燥的人生有了安慰劑,
聽一首歌,畫一幅畫,寫一首詩,
都是人類靈性的產物。
用這些無用的藝術,
豐富了感情,
修煉了靈性。
無用便是大用
有機會一定要用無用之心喝一杯茶。
喝一杯無用的茶,
感受無用之大用,
修煉無用之智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