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丨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

2020-12-07 功夫人生B

靜坐丨無用之用

莊子《逍遙遊》中,有這樣一則凍瘡藥的故事流傳很廣。說宋國一個村子裡,冬天大家洗衣服的時候塗抹一種藥,這樣手不會有凍瘡。後來有一個精明的商人得知這一消息,出錢買下了這個秘方。他拿著這個「專利」來到南方的吳國。此時,吳越兩國正在大動幹,這個商人將藥方獻給了吳王。吳王得到這種藥後,如獲至寶,在嚴寒的冬天向越軍發動進攻。越軍雖奮力抵抗,但因將士生了凍瘡,戰鬥力銳減,終於潰不成軍。後來,吳王封給這個商人大片土地和財物。一個看似普通的凍瘡藥,換一個時間和空間,它能產生如此大的區別。這就是無用之用的價值所在。

今天,心浮氣躁、急功近利之風盛行,而無用之用,常常被我們忽略。其實,在老莊哲學中,無用之用,方為大用。曾經在科技創新領域方面獨樹一幟的蘋果CEO賈伯斯,是一個虔誠的禪宗弟子,他堅持靜坐冥想,這看似與科技創新沒有什麼關係,有人說正是這無用之用,塑造了蘋果簡潔人性化設計和操作,贏得國際公認。

目前,我們在科技等諸多領域受制於MG的限制,其根本性原因,就在於我們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忽略了那些看似無用之用的基礎性埠,曾經的短板都將在未來的發展中一一補上。萬丈高樓離不開一磚一瓦。

靜坐,看似不符合現代體育肢體肌肉等的健身方式,無用之用,但哪一輛歷經風雨的老爺車不是因為擁有了良好的發動機等核心器件,才能光彩照人,穿越歷史長河,依然競速不凡。

相關焦點

  • 莊子: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莊子大意:有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卻收效甚微;有人看似在做「無用」之功卻流芳後世,引為大用。感悟:錢穆曾路過一座道觀,看見一個老道士正砍去一顆槐樹,重新載一株茶花。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 李雙林
    晚婚多少歲好呢,或找個己土多之人,少聚,找個大很多的?3、關於取哪種印的問題。正印偏印都有,但我之前看一本書上說,官殺混而身弱是不是偏印比正印更好,第二根據我的日幹,五月辛金喜己土(偏印)和壬水,第三我八字中唯一的財是偏財。所以結合起來是不是我應該更以偏印己土(醜)為用?壬水的話我身很弱是不是不宜壬水?
  • 莊子說「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 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種聲音,說讀書有什麼用?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樣的人一直在宣揚讀書無用。但細想下來,無非就這兩種人。一種是通過讀書真正受益的人。這種人不想有人和他一樣通過讀書實現一些階級的跨域或者是得到其它利益。於是大肆傳揚讀書無用。畢竟競爭對手少了自己能到到的利益才會更多。
  • 莊子種植的三棵樹: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你的言談,就像這棵樹一樣大而無用,大家都會鄙棄的。」 莊子微微一笑說道:「有這樣一棵大樹,為什麼擔憂它沒有什麼用處,怎麼不把它栽種在什麼也沒有生長的地方,栽種在無邊無際的曠野裡,悠然自得地徘徊於樹旁,逍遙自在地躺臥於樹下。大樹不會遭到刀斧砍伐,也沒有什麼東西會去傷害它。雖然沒有派上什麼用場,可是哪裡又會有什麼困苦呢?」
  • 無用之用,終為大用!
    這棵樹雖大,卻大而無用,不能成材,人們都只是嫌棄它。」莊子聽罷,寬慰老友道:「看來先生不善於利用東西啊!宋國有一戶人家,世代以漂洗絲絮為生,所以也很擅長調製保護雙手的藥物。」有個人聽說後,立刻找到了這戶人家,願意出高價買走他們的藥方。這家人考慮了一下,覺得自己靠這種藥方世代漂洗為生,也賺不到這麼多錢,於是答應了。
  •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用者稀少的男孩名字
    再好的名字,如果用者過多,都失去了特色和新意。所以父母為孩子起名的時候一定要排除當下最流行的用字,不然比如「浩軒,皓宸,灝宇,昊成」等都是所謂「換湯不換藥的名字」,都沒有擺脫爛俗。所以起名我們講究「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用者稀少的名字才能給人以不俗,驚豔之感。
  • 《莊子》解讀——無用之用為大用
    《莊子》解讀——「無用之用為大用」《莊子》是道家學派的重要典籍之一!是繼承發展了老子《道德經》「道法自然」的理學思想!這本書不但有非常高的思想價值,且從文學角度上也有很高的鑑賞價值!很多典故都是膾炙人口!
  •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做一個最「無用」的人
    你還敢做無用之事,無用之人嗎?「無用人」乃是不願附和現實生活秩序的流浪者,爭取的是自然之美與人的尊嚴。「無用」是不願陷入急功近利人民日報有篇文章,標題是《交「有用」的人不如讀「無用」的書》。文章講到:時下,不少人每天都在朋友圈裡尋找「有用」的人,或者尋找一切機會結交有權有勢的所謂有用的人。
  • 莊子: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世界上本來就有許多無用的東西,無用之用是透明的,看不見的。 正如莊子所說: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無用之用也,無用之用是為大用。 但最為幸運的是,是他們從無用中看到了有用。有時,無用和有用甚至是一回事 以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而言--日本科學家下村修、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和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因在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方面做出貢獻而獲獎。
  • 你拼盡全力,難道只為做有用之事?其實,無用方為大用
    現在很多中產階級,和高淨值人群的家庭,對職業的認定不再是為謀一口飯吃,而是把精力放在無用之學上。」無用方為大用的智慧所謂無用的事,就是目前看不到結果,不能立即變現,獲得收益,甚至對工作、生活無關緊要的事。其實,真正的「無用」,是為大用。
  • 樓宇烈:無用之用為大用
    儒家強調學習是為己之學,就是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修養。儒家並沒有把學習看成是純粹的知識積累,而是把它看作是提升自己智慧的工具。因此,儒家強調在學習中體悟。體悟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學習和思維方法。「體悟」一詞中的「體」本身就包括實踐之義,即身體力行。
  • 喝茶是無用的,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埏埴(shān 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老子《道德經》喝茶是無用的,無用便是大用。豐子愷在《繪畫之用》中:在展覽會中,如果有人問我:「繪畫到底有什麼用?」我準擬答覆他說:「繪畫是無用的。」 「無用的東西!畫家何苦畫?展覽會何苦開?」 「純正的繪畫一定是無用的,有用的不是純正的繪畫。無用便是大用。容我告訴你這個道理。」
  • 哲學無用,無用之大用
    哲學沒有用,大家都在談房子車子孩子,你卻談斯多葛第歐根尼和盧梭?那你就要被笑掉大牙了,敬你是一位「知識分子」,知識分子不打人,敬而遠之。 《莊子》有一篇故事,講莊子和弟子去山裡看到一棵巨大的大樹,問伐木者:「這麼好的木材,怎麼一直沒有人來砍,能長這麼大啊?」
  • 文化名人訪談丨無用之用 方為大用——訪作家張軍山
    在《飛天》《北方作家》《小小說大世界》等雜誌發表散文、詩歌;發表《師三爺》《夢想》《生生不息》《雪落除夕》《莫高窟》《植物人》《李魁的問題》《琴聲何去》等中短篇小說。參編《酒泉市志》《酒泉通史》《酒泉年鑑》《酒泉歷史文化概覽》等。出版歷史著作《酒泉文學史》(合作)。
  • 如何理解莊子的「無用之用」?
    在此種情況下,莊子建議一切順自然之理,也許可以完成任務。如第一章的心斎,第二章的乘物以遊心,第三章以「心中保持道德的和諧」(心莫若和)。(二)第二部分包括第4、5、6章-莊子描述無用的好處:這三章都是寓言,莊子僅是以三個例子說明無用之用:第4章的樹幹不能為建材,但生長於神社之中,故能保身。
  • 《道德經》第十一章:人皆知有用為用,不知無用為用,無用為大用
    埏(shān)埴(zhí)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yǒu)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三十跟棍子必須插在中空的轂中,方能作為車輪旋轉。那些陶器就是一堆泥土做成的,只不過泥土的中間挖出了一個空間,所以才能夠成為器皿。房屋之所以能夠住人,就是因為挖出了門戶及窗戶的空間。
  • 以無用為大用
    以無用為大用《莊子諵譁》囈談—人間世第十三(以無用為大用)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這還是蘧伯玉教育顏闔,如何教導太子,他舉了個例子,就是現在說的「螳臂當車」,如果犯顏直諫,那麼就不自量力,就像《雍正王朝》裡所說的王琰,為保太子,而像康熙直諫。但是,蘧伯玉話鋒一轉,說這個螳螂的精神卻是可嘉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戒之、慎之,教育這個太子,就要拿出水滴石穿的本事,慢慢的、一步一步的來。
  • 鍾薛高莊毅:無用之用,方有大用
    更為可貴的是,鍾薛高在創立之初就深知「品牌是企業的護城河」。其品牌運作、整合營銷打法更是吸引了無數業內營銷人的注意力。2020年11月,CMO訓練營有幸採訪到了鍾薛高聯合創始人莊毅,深挖他們對於品牌、產品、客戶體驗、CMO未來發展的認知。
  • 《莊子》:懂得避其鋒芒,方能保全自己,無用即為大用
    在《道德經》中,老子的思想與《莊子》中莊周的思想有一些道理是吻合的,那就是無用即為大用 而在道德道家思想當中,卻有著相反的狀態,他認為那些看似有用的東西,往往是沒有太多的價值,而那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或許是對外產生不了價值,但是對內能更好的保護自我,保全自己不受傷害,這是自我保護的一個智慧,也就是道家思想中無用即為大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