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嘉賓 || 三畝:如何做好產品研發?洞察消費者是關鍵

2021-02-28 聚美麗

✎ 作者:徐璐 | 來源:聚美麗

▶ 正 文 ◀

9月20日,由聚美麗主辦,丹姿集團總冠名的2017(第四屆)美麗互聯·挑戰者大會將在杭州舉行。這次大會的主題是「因為不滿」,因此我們期待這裡能夠匯集行業更多飽含不滿精神並願意為之一戰的挑戰者們攜手同心,改變未來。

作為很多人心目中「護膚界最文藝範的大叔」,此次,三畝將作為演講嘉賓來到美麗互聯大會現場,所以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位有趣的大叔。

三畝,原名黃焱,清華大學本碩博連讀的高材生。2002年進入寶潔實習,2006年離開寶潔到強生,並在強生待了十年,工作一直是圍繞化妝品做純技術研究。

三畝將14年奉獻給了護膚品研發領域,「三畝、化工博士、護膚品配方師」的標籤一直伴隨著他。直到言安堂出現,三畝身上又多了一個稱號——公眾號言安堂主筆。

 一個賭約成立的公眾號

2014年,三畝在強生擔任全球研發中心資深研發經理。一次偶然的機會,三畝和同事打賭要連續寫一年的公眾號,於是言安堂就這麼誕生了。

言安堂這個名字出自《千字文》:「容止若思,言辭安定」。大概意思就是言語對答要安定沉穩,而這也許就是三畝堅持做言安堂的動力。

最初,熱愛閱讀與創作的三畝在公眾號上只是寫一些自己科研的工作感悟,或讀書心得。

慢慢粉絲多了起來,就在言安堂粉絲漲到4000的時候,經朋友啟發,三畝開始寫美妝類內容的文章,這一寫就是三年。

在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膚感的情況下,三畝用一個化學工程系畢業生的角度去看整個供應鏈流程上的各個環節,結合一些皮膚科學和生物化學的知識,給讀者呈現一個與眾不同的角度來看待護膚品。

此外,言安堂還為消費者解讀護膚品配方單,讓讀者對產品有更好的認知。

 公眾號也可以做內容電商

隨著公眾號全面向美妝類內容傾斜,閱讀和粉絲開始瘋漲,言安堂開始了內容電商之路。

據統計,2013年-2016年間,中國美妝總零售交易規模增長率大於20%,美妝線上渠道交易規模增長率為33%。2016年,中國化妝品總零售規模達近6000億。

數據顯示,中國美妝市場需求巨大,對此三畝表示言安堂的出現的恰是時候。在三畝眼中,好的內容是廣告,好的產品則是渠道,好的產品背後一定有好的科學原理。

2016年三畝離開強生,開始全心運營「言安堂」。同年7月,言安堂第一次實施內容電商,就在文章推出後的一小時,言安堂準備的300份產品一售而空。而這恰好也說明言安堂以專業的背景解讀、品評、推薦化妝品,讓這條路變得順暢。

如今,言安堂已有一家微店和淘寶店。而且一年不到的時間,言安堂優選已經升為一家兩皇冠的淘寶店,達到「進店率95%、復購率40%、轉化率10%」的效果。

成功並不是唾手可得。言安堂之所以有這麼好成績,除了在公眾號推送優質內容,提升消費者的信賴外,三畝還搭建了一套根植於微信公眾號的後臺系統——言安堂護膚俱樂部,它能實現與用戶的雙向溝通,客服能及時為有困惑的消費者提供幫助。

由內容到產品再到最後的客服,這或許就是「言安堂」在內容電商領域短時間發展起來的三大法寶。

 三畝叔自己的品牌

言安堂現如今已有30萬粉絲,每篇文章都能得到很多用戶的反饋。就在言安堂推出有關霍霍巴油的文章後,有讀者反饋市面上價格太高,言安堂為何不自己出一個?於是三畝優選就出現了。

目前為止,三畝優選有三個產品,分別是136元的霍霍巴油、98元的晚妝潔顏露以及30元的甘油。雖然在「言安堂」的銷售中,「三畝優選」與其它品牌的產品銷量佔比為3:7,但利潤卻是7:3。

對此三畝表示,三畝優選僅僅是個開始,他們會對品牌繼續打磨。

 一場活動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2017年,言安堂發起了「我有禮物,你有故事嗎?」活動,以「我是怎麼zuo成敏感皮的」為話題互相分享故事。

5月28號-6月3號,文章點擊數32954次,有效參與人數4164名。為此言安堂出了屬於言安堂所有讀者的cosme大賞文章--潔面篇,將具體數據呈現給讀者。

等到6月11號-6月17號時,文章點擊數達到59823次,有效參與人數為9935人。屬於言安堂所有讀者的cosme大賞文章--夏季沐浴露篇也馬上問世。

從不斷增長的數據看來,言安堂這次發起的活動已成功引起共鳴,越來越多人願意在文章下分享自己的經歷。而對於言安堂而言,他們能通過活動更好地洞察消費者,為產品研發做準備。

4年左右的時間,言安堂從無到有,越來越多人對它產生依賴。但即便粉絲不斷增加,店鋪生意愈發火熱,三畝依舊保持初心,就如言安堂簡介:護膚品,不僅僅要看感覺,還要看成分。

關於三畝,關於言安堂,知道你還沒有過癮。那麼就來美麗互聯大會現場聽三畝《如何基於消費者洞察做好產品研發》的演講。你絕對不會失望!

這13個即將參展的酷品牌 我猜你認識的不到3個

這裡有一份對行業不滿的調查結果 你想挑戰嗎

因為不滿 2017(第四屆)美麗互聯挑戰者大會來了

2017產品與研發創新論壇眾籌活動正式開始 演講嘉賓由你定

鄭春影、崔曉紅、呂義雄等10位大佬…誰是你心中的年度挑戰者?

胡海卿:如何讓好產品自己開口講故事?

溫玥:帶你深入了解95後這隻美妝消費潛力股

雷勇:讓社區商家擁抱O2O 真正轉型新零售

江小白5年從0幹到10億銷量 離不開哪四大秘訣?

27年持續增長的秘訣 日本唐吉訶德有哪些方法可借鑑?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如何具有品牌引爆力 江南春有話說

從包裝設計掌握市場的主導權 這是你不可錯過的一次演講

白雲虎:化妝品行業在殺雞取卵

張偉傑:組建市場研究部 專職消費者洞察

嚴明:原創是品牌的根 沒有根的樹很容易倒

楊建中:洗護市場不應只是外資品牌的天下

沈偉良:拒絕浮誇 讓有原創精神的品牌傳承百年

李檬:化妝品行業正處在一個最好也最壞的年代

劉山:建立內部激勵體制 應對行業浮躁心態

王茁:行業存在六大問題 最首要的是人才匱乏

程英奇:只有不斷挑戰傳統 才能找到創新的機會

戴躍鋒:親身經歷告訴我 創業需要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張耀東:從寶潔到歐萊雅再到阿芙 不滿才有更好的發展

陸曉明:離開招商局 服務歐萊雅14年 如今又操盤鷗美藥妝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食品嘉賓發布:年度趨勢、消費者洞察、標準法規探討、植物...
    12月10日在上海龍之夢大酒店召開的「2020年食品飲料技術峰會」,以「健康升級,食品先行」為主題,在市場趨勢分析,消費者洞察,產品創新、技術研究,品牌分享等方面展開討論,為企業發展與創新助力,增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溝通交流,歡迎相關企業積極參與,共同交流。
  • 品牌如何做好消費者洞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浪潮新消費,整理丨黃斯理,分享丨湯璇消費者洞察是新品牌的重要內核,也是很多產品創新和運營活動的立足之本。如果在這塊出現諸多認知不清晰的問題,會非常大地影響在業務上的定義。尤其在媒介渠道碎片化、人群細分化的大背景下,人群洞察這件事情,在變得更加曲折和複雜,那對於新品牌來說,在消費者洞察這塊如何打通和真正有所建樹呢?
  • 數衍科技攜購物中心消費者數據平臺亮相中購聯第十八屆年會
    10月21日購物中心行業年度盛會——「中購聯中國購物中心國際論壇第十八屆年會暨2020亞洲購物中心發展合作大會」在成都隆重舉辦,數衍科技作為中購聯常務理事單位及戰略合作夥伴受邀出席並做主題演講,為購物中心行業帶去賦能數位化轉型的全新研發成果——購物中心消費者數據平臺(MCDP)。專題演講:數位化轉型基礎工作的前沿觀點和成果分享
  • 珀萊雅蔣麗剛:社交媒體時代的產品研發–紅寶石精華開發感悟
    為了幫助中國化妝品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產品開發人員能夠把握好全球化妝品研發趨勢,深刻洞察到消費者的需求,聚美麗以全新網際網路在線直播的方式舉辦了2020中國化妝品研發趨勢大會。最終,兩天直播創下了10萬+觀看人次的行業記錄。
  • 科絲美詩黃智映:彩妝界最新六大關鍵詞與研發方向|演講筆記
    來源| 聚美麗作者| 黃智映為了幫助中國化妝品公司的研發技術人員、產品開發人員能夠把握好全球化妝品研發趨勢,深刻洞察到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拉近原料商與品牌的距離,聚美麗聯合專業機構舉辦了2020中國化妝品研發趨勢大會。
  • Beyond Meat、億滋、蒙牛高管等近80位嘉賓已確認在FBIF2020演講
    來源:創商網FBIF2020食品飲料創新論壇近日又確認多位重磅嘉賓。植物肉產品在中國市場關注度持續佔據高位。Beyond Meat首席增長官Chuck Muth、Impossible Foods國際事務高級副總裁Nick Halla已確認加入FBIF2020。
  • 2020消費者洞察高峰論壇將在上海召開 3大亮點提前看
    零售巨頭沃爾瑪的這三個案例,充分展現了「大數據」和「消費者洞察」為業務增長帶來的強勁生命力。品牌的消費者到底是誰?他們在哪裡?他們對什麼感興趣?他們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10月29日,「2020消費者洞察高峰論壇暨Digital Profiler數字羅盤產品發布會」將在上海召開,揭開消費者選擇品牌的神秘面紗。
  • 專注功效型產品研發十餘載,雅妍創始人確認參會並發表主題演講
    圖片來自個燈數據對於護膚品消費主力軍——「Z世代」消費者,算是高知人群,他們的消費習慣趨於理性化,要想獲得z世代消費者的青睞,不僅要建立品牌價值,更要在產品上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基於新銳品牌們的需求,在第七屆新銳品牌大會產品創新論壇上主辦方邀請到了在功效護膚品領域深耕數年,服務於過眾多新銳品牌的杭州雅妍董事長葉琳琳女士,為我們分享最新功效護膚領域的動態與趨勢以及基於該趨勢下品牌應該如何進行功效型產品開發
  • HCR大數據戰略之三:全景洞察的消費者畫像模型
    消費者畫像,本質作為消費者研究的一種量化形式,核心問題仍然是消費者的洞察。而HCR作為市場研究公司,在消費者研究方面有著長期的模型積累和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如今,HCR藉助自身研究優勢,同時吸取其他系統優點,建立推出真正具有全景、深入洞察能力的消費者畫像模型。HCR消費者畫像模型體系由兩大部分組成:標籤體系與相應的分析模型。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標籤體系。
  • 文創產品如何洞察消費者心理
    三、知名品牌不是永遠的選擇 這種創造體驗價值領導的商品,讓消費者認同商品與品牌的忠誠度,將為商家創造更多的未來商機。 臺灣文創產業發展至今,「創意」與「內涵」的價值確實逐漸被看見,但如何把「創意」與「內涵」賣出去,創造正向循環的價值交換體系,也就是常常被提及的「永續經營模式」,是文化創意能不能產業化,為產業工作者打造良好工作環境的關鍵策略,就是營銷。
  • 消費者洞察out?場景化洞察初出茅廬,CRM精準營銷正當道
    只要了解目標用戶經歷的場景,就能分析出他們的產品需求。為了使整個分析不會遺漏關鍵場景,我們需要沿著一些固定維度開展分析,例如「時間—空間」維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關鍵場景窮舉完。不遺漏場景是後續精細化分析的根基,後續的需求研究、產品設計才不會出現重大偏差。場景分析的每個場景對應的用戶需求都是確切的,在該場景下的產品解決方案也是非常明確的,因此場景分析也可以運用到營銷傳播工作中。
  • 英敏特洞察:超過六成中國消費者購買高端美容產品為抗衰
    英敏特洞察:超過六成中國消費者購買高端美容產品為抗衰當然,功效仍是消費者選擇高端產品的首要原因。科技助力高端創新品牌形象高端品牌呈現出的創新形象深入人心,英敏特數據顯示,59%的消費者認為「由資深研發人員研發」和「使用先進的加工技術」是與品牌高端形象相關的最大特性。
  • 關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研發,他們有話要說
    現場由《1314設計與藝術》雜誌執行主編程艾主持,藝術家、四川南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四川省攝影家協會副會長金平,獨立藝術家、藝術跨界研究者吳定隆,成都至一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立人、大型企業管理者、設計師鄧曉琴分別帶來各自的主題演講《如何成功的研發和設計文創產品》、《藝術家作品與文創跨界的關係》及《文創需要創意更貼近生活》。
  • 阿里媽媽:頭皮護理行業分析及消費者洞察報告(附下載)
    當下,碎片化與流動化正在成為線上營銷的重要新常態,如何洞悉行業大勢與消費者心智將成為關鍵勝負手。這在細碎易耗的洗護行業尤其如此。最近,阿里媽媽用戶研究團隊就憑藉阿里大數據,挖掘洗髮水、護髮素、洗護套裝等類目的三年消費行為,發布了《頭皮護理行業分析及消費者洞察 》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而從報告出發,我們得以洞悉行業大勢捕捉心智變遷,驅動營銷創新打造高效策略。
  • 進口寵物食品消費者洞察報告發布
    紐西蘭貿易發展局攜手數說故事(DataStory)深入調研,傾聽中國消費者聲音,助力紐西蘭寵物食品品牌開拓中國市場近日,由紐西蘭貿易發展局與數說故事(DataStory)公司聯合發布了《進口寵物食品消費者洞察報告》。
  • 消費者洞察 (Consumer Insight)
    是被品牌潛移默化著改變自己的消費習慣,還是引領著品牌的發展呢?在5年前,10年前,品牌特別是奢侈品品牌有足夠的自信,相信自己就是時尚,就是市場的風向標,他們可以改變消費者的習慣,讓他們順應自己的發展。而現在呢,可能除了APPLE這樣的企業有能力且有顛覆性的產品可以重新引領消費需求,其他90%的品牌可能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 新品牌的突圍可能:大眾市場、消費洞察與新國貨運動
    白小T創始人張勇強調了消費者洞察的重要性。專注於男性服飾的白小T,從產品與服務兩端入手建立對於男性消費人群的洞察,並據此在產品端研發了挪用襯衫立領工藝的新款POLO衫,在服務端也根據男性消費對於效率的需求,推出「1秒退換」的售後服務。
  • 斯圖飛騰Stratifyd:AI助力跨境電商高效洞察消費者
    跨境電商行業的四大痛點無論跨境電商如何發展,平臺商家的核心宗旨一直都是「圍繞消費者」提供極致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商家需要關注消費者購物旅程的每一個環節,提升消費者的體驗,確立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 聚焦BI行業洞察,帆軟商業智能峰會北京站盛大舉行
    本次峰會以『MORE IN BI』為主題,聚焦BI價值應用,邀請蒙牛乳業、天津易客滿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600餘家企業的信息化高管,共同探討數位化轉型中如何轉危為機;企業如何藉助數據化管理為企業增效降本,增加BI投入以更充分地利用數據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等熱門行業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