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撒旅遊(000796.SZ)的歸屬開始充滿變數。近日,該公司披露2019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凱撒旅遊實現營業收入18.06億元,同比增加0.41%;扣非淨利潤-1075.43萬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694.95萬元,同比下降139.91%。事實上,這一業績表現是其2018年業績不佳的延續。
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分析認為,凱撒旅遊近年來頻頻傳出將被海航集團出售的消息,與其業績下滑關係密切,尤其是在公司重組失敗後,「海航系」弊病顯現,凱撒旅遊的未來股權走向也顯得撲朔迷離。
重組泡湯,流動性緊張凸顯
近年來,攜程旅行網、途牛旅遊網等OTA(在線旅遊)企業開始向線下發展,利用線上流量優勢為線下導流,這給以出國遊為主業的凱撒旅遊造成不小壓力。為在行業整合期取得優勢,凱撒旅遊在2018年初便宣布停牌重組。
具體來看,該重組涉及航空運輸、旅行社、網際網路零售、智慧營銷服務、旅遊金融、飲料製造等多個領域,涉及香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非洲世界航空有限公司、海航思福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康泰旅行社有限公司、新華旅遊有限公司、Zuji Travel Pte. Ltd、Zuji Limited、福建九天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同盛假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易生金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生金服」)和海南海航飲品股份有限公司11個標的。
彼時,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凱撒旅遊重組標的多為海慈基金實際控制,而重組有整合海航內部旅遊資源為集團輸血的可能性。
但在停牌半年後,凱撒旅遊相繼調整了重組方案。在取消收購大部分標的後,該公司宣布終止重組計劃。然而,投資者對此調整似乎並不滿意,在二級市場上,凱撒旅遊股票在復牌後一字跌停。
對於終止重組的原因,凱撒旅遊對外表示,目前標的資產與公司主營業務的協同效應有待進一步論證,繼續推進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面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現階段推進的重大資產重組相關條件尚不成熟。
但從該公司財報來看,當時凱撒旅遊的前十大股東中,有八名股東質押股份,合計質押4.56億股。截至目前,仍有4名股東質押股份。同時,凱撒旅遊多次對外公告宣布,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作為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其資金流動性問題愈發嚴重。
事實上,流動性問題一直是「海航系」企業的通病。為籌集資金,凱撒旅遊選擇降價一半與此前存在合同糾紛的寧波天天商旅、華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和解。按照和解協議,浙江天天商旅的實際控制人鄭錫光將分5期向凱撒同盛支付股權回購款5657.85萬元。
凱撒旅遊相關人員此前曾多次向藍鯨產經記者否認海航流動性危機波及自身。但據其披露的年報數據,凱撒旅遊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9.69億元。綜合看來,上述問題並非空穴來風。
海航接連減持還債,凱撒旅遊卻離不開海航?
藍鯨產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海航集團流動性危機爆發以來,子公司為集團輸血的案例就不少見。
雖然凱撒旅遊重組失敗,但海航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SH)近期宣布擬以15.6億元收購新華航空12.18%的股權;同時,還將以不超過33.4億元購買海航技術60.78%的股權,以及以6.96億元拿下海南天羽飛訓100%的股權。
在業績虧損的狀態下,海航控股堅定推進這筆總價合計56億元交易的背後,業內人士向藍鯨產經記者透露,這一舉措將為海航集團起到注資的作用,可進一步緩解海航集團的資金壓力,為其輸血減負。
民航評論員綦琦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海航資金缺口較大,僅靠子公司輸血並不能解決,當務之急還是賣資產。
而在凱撒旅遊終止重組後,市場再次傳出海航集團有意出售凱撒旅遊股份的消息。有媒體報導稱,海航集團加快資產出售步伐,將凱撒旅遊股權出售給光大集團,此外還將出售旅業國際(01626.HK)和東北電氣(00042.HK)股份。此外,有消息稱,中信集團和中投公司有意收購海航集團在德意志銀行的持股。對此,凱撒旅遊方面向藍鯨產經記者否認了這一說法。但有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為,出售凱撒旅遊並不簡單,作為海航旗下比較好的標的,海航對於價錢一定會更加敏感。
凱撒旅遊方面雖然否認了被出售的說法,但進入2019年後,其控股股東海航旅遊集團遭遇債務危機,凱撒旅遊的股份隨之遭到減持卻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該公司公告顯示,凱撒旅遊控股股東海航旅遊集團及一致行動人大集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集控股」)質押於宏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公司股份涉及違約,宏信證券擬對涉及違約的股份進行違約處置。如果海航旅遊、大集控股未能及時追加保證金、補充質押、支付本息或提前回購,部分海航凱撒旅遊集團股份可能會出現被動減持。
目前來看,凱撒旅遊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的減持方式仍未明確。如果海航旅遊與大集控股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則減持總數合計不超過海航凱撒旅遊集團總股本的1%;如果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則減持股份總數將不超過2%。
海航旅遊方面也一直在強調,將儘快解決這一問題。但4月18日,海航旅遊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大集控股向「金輦精選2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轉讓海航凱撒旅遊集團5.50%股份,總價約3.24億元。自此,大集控股不再持有海航凱撒旅遊集團股份,而海航旅遊與海航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則繼續保持一致行動人關係,其中,海航旅遊集團持股28.35%。
同時,海航集團在凱撒旅遊的持股比例進一步壓縮。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海航凱撒旅遊集團提示,若後續海航旅遊及其一致行動人進行減持操作,海航凱撒旅遊集團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可能。
綜合而言,海航集團目前還沒有將凱撒旅遊徹底賣出的計劃。而從凱撒旅遊的主業構成來看,海航旗下各個航空公司的航食業務已成為其重要的穩定盈利點。
根據凱撒旅遊2018年財報,其航空配餐及服務的營收佔比同比增長6.35%,毛利率達42.69%,遠高於旅遊服務業務13.34%的毛利率。從凱撒旅遊航食業務的服務對象來看,該業務主要依託海航集團擁有的航空、機場等資源,而新華航食、海南航食、三亞航食及甘肅航食等均為其下屬公司。
旅遊行業專家張金山向藍鯨產經記者指出,凱撒旅遊航食業務板塊對海航集團的依賴性強,服務對象無較大變動,獲利穩定。雖然營收佔比不及旅遊服務,但護城河卻比較高。
綦琦也認為,相比人數和收入都在下降的旅遊批發業務,一直想要走多元化途徑的凱撒旅遊,不會放棄航食這塊業務,航食業務盈利雖穩,但上升空間不足,這塊業務對凱撒旅遊想要解決資金缺口還微不足道。而對現今的凱撒旅遊來說,如何在市場低迷期解決資金問題,才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