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2020-12-13 曉說通信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

在市場格局未成型之前,可以預見補貼大戰還將持續下去,巨頭們的俯衝,本質上是看中社區團購背後的市場。從今年初疫情暴發,到現在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隨著網際網路的滲透率越來越高,使用社區團購或者網際網路團購的群體越來越大,社區團購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

巨頭入局的下一個網際網路戰場

社區團購併不是新事物,早在2016年就已小有發展,京東、永輝等均有探索。2018年,社區團購第一波投資熱潮興起,新玩家不斷進場,然而由於過快擴張和無序競爭,大批企業資金鍊斷裂,行業陷入低潮。

本以為沒什麼水花的社區團購在今年下半年尤為火熱,這一方面是與年初疫情之下,培育了中老年人網際網路買菜的習慣有關,巨頭們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大的生意。

另一方面,也與巨頭們面臨增長瓶頸相關。網際網路巨頭新增用戶已經見頂,於是,社區團購這個高頻且充滿巨大流量的行業就又被盯上了。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認為,社區團購之所以再次熱起來,吸引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主要原因還在於巨大的市場潛力。

和普通電商相比,社區團購的特點也非常明顯:覆蓋範圍更廣,能夠覆蓋到廣大鄉村;剛需更強,都是日常用品;消費頻次更高,消費習慣更容易被培養,一個新用戶進入後僅一個星期,他的購買商品行為和結構就和老用戶完全一樣了;滲透率更高,在一個小區裡的滲透率達到30%左右;流量成本可能更低,由於是熟人社交,社區電商流量粘性更強,團長可以挽回不滿意的用戶,對用戶體驗的損傷有很好的修補作用。

「社區團購還能刺激消費。」多點Dmall社區拼團業務部負責人榮健表示,對於線下商超和農貿市場來講,用戶只有需要某個商品時才會主動購買,而社區團購是通過微信群的強觸達售賣商品,讓用戶看到、感知到,刺激用戶消費和購買慾望,是在創造需求。

競爭模式單一,打法「野蠻」

滴滴推出橙心優選,美團上線美團優選,騰訊則投資了興盛優選,騰訊同時是拼多多、滴滴、美團的股東,活脫脫上演另一個版本「千團大戰」。

從巨頭們的戰略打法來看,從興盛優選這些老玩家到美團、拼多多和滴滴,均是搭建「中心倉——網格倉——團長」的三級倉模式。

從三級倉的倉配模式來看, 在每個開城省市,平臺方一般會搭建一個中心倉和多個共享倉。每天或每批團品截單後,中心倉會開始按用戶所在區域進行整體分揀,並經貨運配送到城市中的網格倉。

從供應商環節來看,分服務供應商與產品供應商,這其中,從傳統的經銷商到傳統的菜販可能都會是巨頭們拉攏成為供應商的對象,通過巨額補貼與利潤分配把這些菜販與經銷商納入其中組織起來。

就目前來說,因為參戰巨頭太多,而且一個比一個決心大,這意味著短時間內社區團購的價格戰補貼戰不會停歇,而目參與其中的滴滴美團京東阿里拼多多等玩家都手握重金,很難短時間內淘汰誰。

但持續性長時間一直燒錢,無疑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加之背後大量資本參戰,要決出寡頭是難之又難。這個遊戲很可能就會陷入一個持續燒錢但是難以決出寡頭的無限戰爭模式之中。

搶團長、搶用戶、搶供應商

社區團購的創新點在於通過招募團長來低成本引流。團長是整個鏈條的核心節點。平臺不直接對接用戶,商品、銷售、配送、客服、售後,全部是通過團長這個「中轉站」來間接完成,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單經濟模型前期投入過高且後期流量難以維持帶來的難以跑通的問題。據了解,目前各大巨頭都加入到了爭搶團長的隊列中。

2020年8月初,多多買菜小程序進入試運營階段,砸10 億補貼爭搶團長,制定1V1 幫扶計劃,拼多多的開城速度異常迅猛。滴滴也在行動。橙心優選是滴滴內部孵化業務,在滴滴內部孵化了3個月也快速上線,高舉高打……據了解,目前多個平臺對「團長」的佣金補貼都在10%左右,部分平臺佣金甚至高達25%。

為什麼巨頭們要爭搶團長呢?其實團長的背後,是供應鏈。眾所周知,社區團購這場戰役,除了給社區溝通提供物流、提供供應鏈的人,是初期戰爭的關鍵。所以,一開始大家都在搶團長資源。但團長之後,護城河依然是供應鏈。

除了團長之外,還有供應商入駐以及加盟網格站等機會。滴滴、美團等都為社區團購專門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在微信公眾號平臺即可申請新機會。

可以想像,在不久,社區團購完整的供應鏈和更加毛細血管化的物流體系即將全部建立起來。社區團購將呈現出更加繁榮的景象,不僅僅是投資者瘋狂注資,從團長、消費者、到供應鏈企業也都將積極參加,但是,正因為繁榮,參與者更需要慎重思考自己的利益平衡。

相關焦點

  • 巨頭們的社區團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會砸了菜農們的飯碗嗎?
    最近火爆的社區團購,就是網際網路巨頭們,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利用大數據,通過巨額低價補貼,搶佔菜農果農小商小販們的市場。很多餐飲店的老闆也成為了社區團購中的團長,比如我樓下的蛋糕店,奶茶店,早餐店等成為了團長,社區團購平臺上,有些乾貨調味品價格很實惠,比餐飲店去批發市場拿還更優惠。
  •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原標題: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
  • 解碼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惦記的不是那幾捆白菜
    就在不久前,一篇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用資本奪走賣菜小商販生計的自媒體文章也曾火遍全網。一時間,質疑社區團購的聲音越來越大。社區團購是當下競爭態勢最為火熱的賽道之一。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達到720億元,同比增幅112%,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預計超過1020億元。
  • 一大批網際網路巨頭搶灘,「社區團購」又成了一門好生意?
    繼「直播帶貨」之後,「社區團購」可能是最近消費領域的又一大熱詞。時下,京東、拼多多、美團、滴滴、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布局社區團購業務。社區門麵店的店主、全職媽媽、快遞提貨點的店主等紛紛被網際網路巨頭「看好」,極力拉攏發展成自家的「帶貨員」。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來源:宋清輝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必然「血雨腥風」。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大戰「殺」到長春 瘋狂補貼能否「燒」出未來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哪個行業,哪個行業必然「血雨腥風」。最近幾天,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社區團購風口之舉,就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有些看不下去了,此前發布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凡事皆有因。其中的背景是,今年以來,社區團購如同一股洪流,以阿里、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理性看待社區團購
    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六家網際網路頭部企業代表參加。會議為社區團購行為規定了「九個不得」: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不得達成壟斷協議、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強監管的背後,是對「野蠻生長」的社區團購作出的正面回應。
  • 主編有態度|網際網路巨頭布局社區團購,為什麼讓人們反感?
    從未像今天這樣,網際網路巨頭們追逐風口之舉,遭遇如此多質疑。連人民日報也看不下去,奉勸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其中的背景是,以阿里、京東、拼多多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電商巨頭們紛紛入場社區團購。
  • 網際網路巨頭先後入局 社區團購大戰「一觸即發」
    日前,有消息稱一直在社區團購方面遲遲未見動作的京東,也計劃通過重金收購的方式入局,讓社區團購在這個冬天火上澆了一把油,而隨著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先後「落位」,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似乎也正「一觸即發」。社區團購劉強東要帶隊親自下場?久未露面的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日前因為社區團購又站上新聞頭條。
  • 網際網路巨頭與新貴圍獵社區團購 上市公司也追風口
    天眼查專業版近期的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內地地區有近200家涉及社區團購、社區生鮮相關業務的企業。此外,今年我國社區團購和生鮮電商領域已累計發生十餘次融資,金額達百億元,這足以說明社區團購獲得風投資本的青睞,成為目前火熱的投資賽道之一。
  • 巨頭掘金的網際網路醫療,會是下一個社區團購嗎?
    [圖片]文/張釗來源:科技新知(ID:kejixinzhi)近日,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少人都信以為真,但很快大廠們紛紛站出來闢謠,「這消息沒頭沒尾的」。
  •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這段時間,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在購物、打車、外賣這些熱點之後,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
  • 社區團購只剩下一種模式 網際網路巨頭沒有放慢腳步
    也就是說,攜著資本,用虧損換規模,然後快速決出市場前三名,網際網路這套通用的打法,在社區團購行不通了。但社區團購的發展,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網際網路巨頭的腳步,也沒有調整放緩的跡象。燃財經獲悉,根據一位美團買菜BD的說法,「過段時間,可能就在12月,美團優選將挺進北京,但如何與美團買菜業務相結合,還在等總部通知。」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 美團與拼多多瘋狂燒錢 網際網路巨頭該不該進入社區團購?
    摘要:在輿情壓力驟增的情況下,社區團購大戰走向如何,很難說。但退一步說,巨頭們如果鐵了心一定要堅持到底、「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話,那是不是應該拿出更多注意力和資源,去關注弱勢者的生計被打破之後的解決之道呢?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周伊  新冠疫情的突襲 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 外賣 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 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 然而 近日的一則評論 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網際網路巨頭不能搞壟斷協議
    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為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會議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大數據殺熟、壟斷市場、哄抬價格等的大眾關心的問題均得到了限制。
  • 華為之後,又一家國內巨頭被斷供,「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
    華為之後,又一家國內巨頭被斷供,「潘多拉魔盒」已經打開這段時間以來,關於華為被美國打壓的事情受到了大家的關注。不僅僅是華為,美國還將中國眾多高科技企業列入「制裁」名單,而近日,有消息稱又有一家國內巨頭被斷供,那就是浪潮。浪潮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呢?1983浪潮第一臺微機誕生,開啟了浪潮IT的生涯,浪潮集團在1989年正式成立,隨後不斷發展壯大,1990年浪潮研發出第一臺中文尋呼機,1993年浪潮研發出中國第一臺小型伺服器,隨後在伺服器領域大展身手。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們不應惦記 老百姓的菜藍子
    #怎麼做好實體店鋪運營#網際網路巨頭企業相繼投入大量資源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行業及資本市場熱議的話題。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該模式很類似於早前資本退燒後就走向沉寂的社區O2O。如何用性價比覆蓋履約成本的增加、線下消費體驗的缺失,如何將社區流量有更好的留存和轉化以及如何將城市間分散的消費群進行標準化的運作,都是需要長期探索的難點。
  • 燒錢大戰與搶人大賽:網際網路混戰社區團購
    一輪接一輪的融資正是今年社區團購的最真實寫照,作為最熱的行業之一,社區團購已經集結了美團、阿里、拼多多、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正向風口瘋狂湧入。根據公開融資信息統計,今年社區團購平臺整體融資規模已經突破百億。今年以來,社區團購頭部企業獲得多輪大額投資,圖源:申萬宏源報告資本加持下,各平臺擴張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