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的安全感,可以來自於父母的成長

2020-12-15 子與默

點擊右上角藍字就可以關注我哦

孩子的成長,唯一不可缺席的,就是父母的陪伴。

有人會覺得陪伴不過是多買幾個玩具,多帶孩子去吃幾頓大餐,事實上,這些繽紛的滿足,也只能讓孩子見識到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體驗多了,也就膩了。

再美味的海參和鮑魚,一旦頓頓食用,大概能夠不厭惡也就算是幸運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一份安全感與底氣,才是孩子自信奔赴夢想的動力,那麼這種美妙的東西究竟來自於哪裡?

其實,當孩子呱呱墜地開始,他已經成為父母的生命延續,且以個性彰顯的方式存在著,這是很多父母所看不到的微妙。太多喜歡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喜歡按照自己的喜好與厭惡來安排一切,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彰顯出自己的權威,尤其是為人父母的至高身份。

最好的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也不是一味地嬌慣和縱容,而是像個老師一樣,既有陪伴,也有指導,始終成為孩子的退路。

也有人質疑退路這個詞,總覺得孩子必須要學會獨立,總是給他退路,難道他不會啃老或者安於現狀嗎?

事實上,退路只是一種情懷,主要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在他的身後,一直有父母的支持和欣賞,不管他選擇了怎樣的人生,亦或者追逐了怎樣的理想,父母都能無條件支持和陪伴,或者近距離,或者守望,總有一種屬於他們的堅持。

比成年人更沒安全感的人,其實是孩子。在他們有限的認知裡,唯一可以信任和依賴的人,也只有父母,若這份安全感總匱乏,或者根本不存在,那麼他們就會質疑父母的愛是不是真的,有沒有他們的份額,直到長大以後,他們對外界也總抱有防備的潛意識。

【01】

孩子的安全感之一:父母從不吝嗇有效的陪伴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有關於孩子的陪伴,家長有些時候的確糊弄和無效,比如,孩子央求你一起玩遊戲,你卻說看會電視吧,然後你就去刷手機,在電腦上工作,看似很安靜,也能沉下心來陪伴,事實上,孩子所接受到的不外乎是你的敷衍和無效愛意。

無效的愛意,就是孩子不需要的付出,哪怕父母已經竭盡全力了,只要他不需要,都是無效的。

所謂的有效陪伴,其實就是當他在學習的時候,你能待在旁邊讀一本書,安靜陪伴著,看似什麼也沒做,但是你的言傳身教已經是最高級別的陪伴了。當他玩玩具的時候,你也能沉浸在孩子的玩具中,跟他探討玩具的奧秘和樂趣,這也是有效的陪伴方式。

或許父母身不由己,或許父母忙於生計,不得不敷衍和無效,那麼也請你在陪伴中選擇一種有所互動的方式,儘量讓他感受到你的在乎和愛意,你的隨時回應,以及認真互動,會讓孩子感受到愛意的溫度和富足,這比其他物質上的充盈還令人踏實。

長期生活在父母有效陪伴中的孩子,安全感會比同齡人更強一點,融入群體和社會的時候,也會有更多的自信和積極,因為他也懂得感同身受,從不缺少理解和寬容。

【02】

孩子的安全感之二:父母願意提升和改變

父母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人僅限於初中,也有人僅限於高中或者大學,那麼這樣的學識等級差異,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呢?

其實,多少是有影響的。生長在一個有文化的家庭中的孩子,多半見識更寬廣一點,至少他的認知層次會有一定的高度,即使遠離了學識的探索,也就是說,他們或許沒有高學歷,但是他們的情商會較高。

那麼,這裡的文化究竟代表著什麼呢?第一,父母的格局和見識;第二,父母的涵養與情懷;第三,父母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等,是否正確和得體。

不具備高學歷的父母,並不代表著文化不夠高,相反的,某些學歷較低的父母更謙虛和敬畏知識,他們不僅教育子女好好讀書,同時也主動提升自己,在陪伴中共同進步,在成長中共同鼓勵,跟孩子完全形成一種閉環,既能鼓勵孩子,還能被孩子鼓勵著,從孩子身上學習一些新事物,也能有效引導孩子的發展和成長。

一雙願意不斷提升和改變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珍貴和特別,至少在自己的父母眼中,自己是很有價值的,也是有存在感的,長久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孩子的自信又怎麼會少?

父母比肩同行在孩子的身邊,做孩子的朋友,也做孩子的競爭對手,在不斷求知中,找到更合適的人生方向,或許孩子會把你的努力當成一種榜樣,即使你沒有大道理的教導,他也能暗中努力,力爭超越你。

【03】

孩子的安全感之三:尊重孩子的理想和目標

有關於孩子的人生方向,家長可以做的事情,不外乎這幾種,第一,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供給孩子放飛夢想的條件;第二,價值觀和人生觀上的正確指導,大方向不能錯,這是為人父母的基本準則;第三,遵循孩子的意願和喜好,若有努力和認真的堅守,父母理應支持和尊重。

其實,在孩子的眼裡,這個世界是未知且夢幻的,並不像成年人所想像的那麼現實和殘酷,他們基本看不到激烈的競爭,反而會忍不住為同伴祝賀與道喜,比如,月考中,同桌的成績很不錯,他會主動表示欣賞和祝福,絲毫沒有大人眼中的嫉妒和羨慕,更多的則是歡喜和快樂。

懵懂的年紀裡,承受著成年人太多的幹擾,所以若有認知和條件,不妨給孩子一點鼓勵,即使他沒有那麼優秀,也難以成為別人眼中的驕傲,你也要變成他身邊的堅實後盾,一再地鼓勵和陪伴,尊重他對自己夢想的追逐。

熱愛這個世界的五彩斑斕,崇尚努力後的自信,才是孩子最終夢圓的安全感,即使他的夢想並不遠大,也不過是做個小商小販,家長也別覺得丟人,或者怎樣,無論孩子喜歡哪一行,都不丟人,每一種職業都值得敬畏,若能憑藉勤勞而過得快樂,任何理想值得驕傲。

關注育兒,見證成長的奇蹟!子與默,每天跟您朝夕相伴~~~

相關焦點

  • 孩子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建立安全感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常常會描述到自己對於外界事物的感受。在這之中,安全感就是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或許爸爸媽媽無法理解這種感情,但確實他又在人生活之中無形存在。一些兒童教育專家也表示:安全感對於孩子本身的成長較為關鍵。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不注意安全感的培養,會對他們產生極大的影響。
  • 孩子總有這些動作,父母先不要訓斥,其實是孩子沒有安全感
    非要具體地描述安全感的話,可以將其當作一種心理狀態,當我們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時,我們對外的表現會非常的自信和安定。反之,我們會變得非常敏感和多疑,對身邊的事物總是充滿了不信任。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幼時就極度缺乏安全感,會對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安定產生極大的影響,還會阻礙孩子人格的正常形成。
  • 父母該怎樣做才能夠給孩子滿滿的安全感?
    並告訴孩子快下雨了,悶熱即將離去,涼爽的好天氣來了。為了不讓雨水跑進家裡來,所以我們一起來關門窗吧!關好門窗後,父母也可以向孩子普及一下關於雷電的小知識,告訴孩子雷電產生的原因,怎樣自我保護才能夠免於受到傷害等等。如果是一些年紀較小的嬰幼兒,在電閃雷鳴的情況下,父母可以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多和孩子玩一些遊戲。用這些反懼怕心理的行為來消弭孩子的恐慌心理。
  • 父母的控制,其實是把孩子當成自我安全感的「人質」!
    家長們常常「看到」的孩子的問題,其實是自己問題的外在投射。 當你是一個完全無懼的父母時,你的孩子才能天然成長。 人們都期待自己的小孩長大以後,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 如何才能使一個小孩長大以後呈現出「最大」的智慧和能力?那就是讓他按照天性成長。
  • 為啥父母這四種行為,孩子沒有安全感?背後的原因,讓人心疼
    現在很多人都在強調安全感,其實,不光是成年人,孩子也需要有安全感。但是,安全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其實安全感就是生命的本色,它深深影響著每個人的精神狀態。即使父母離婚了,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你的愛是不變的,經過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抽時間和孩子呆在一起,使親情不間隔,通過父母的努力和彌補,讓孩子重新建立起安全感。二、父母的情緒控制不好。
  • 孩子3歲前跟誰睡很重要,關乎到孩子的安全感,父母別做錯了
    對於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特點,比如0-3歲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階段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感,那麼孩子將來很容易變成缺乏安全感的、性格敏感的人。孩子3歲前跟誰睡很重要,關乎到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如果家長不在意,那麼孩子可能會內心缺乏安全感,變得自卑敏感。
  • 怎樣才能夠給足孩子安全感,各位父母,以下的你做到幾點
    常人說成年人總會渴望可以得到別人給予安全感,其實安全感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先給予自己的,那麼一個人怎樣才能能夠先從自身有著足夠的安全感,那麼首先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父母就要先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處於一個安全的環境裡的,那麼要怎樣做才能夠讓孩子可以得到滿滿的安全感呢?
  • 兒童孤獨「10等級」出爐,5級以上缺乏安全感,父母要關愛孩子
    兒童孤獨"10等級"出爐,而隨著孤獨等級的提升,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不斷下降。達到孤獨"5等級"以上的兒童內心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 而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其實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狀態了。 是什麼造就了孩子的孤獨感?
  • 2歲寶寶特別黏人,缺乏安全感,如何讓孩子從小建立安全感
    另外孩子的安全感越足,她越可以接受媽媽走開一下,在媽媽能做到的情況下儘量滿足孩子,抱一抱,黏一黏的需求,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媽媽的理解是,孩子這樣的行為是對安全感的需求。 其實,這樣滿足一下孩子,也可以緩解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害怕的感覺。當孩子三歲前,如果媽媽一直在身邊,可能孩子就不需要這些安慰物,但事實是,媽媽也不可能24小時都在,所以有一些孩子可能會找安慰我,當成媽媽不在時的替代品。比如那些柔軟,有媽媽或者自己氣味的東西,都比較容易成為孩子的安慰物。
  • 寶寶的哪些行為,說明他缺乏安全感了呢?父母要明白
    孩子把手指放在嘴裡其實是刺激他的觸覺神經的發育,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好處的。當然這種現象歸為正常現象只是針對一歲左右的孩子而言,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兩歲之後還出現舔手指的情況,這時候家長需要敲響警鐘了。你家孩子已經發出缺乏安全感的警報了,需要及時提升孩子的安全感。3.
  • 孩子太依賴父母,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前兆,家長要早了解
    凌霄由於極度缺乏安全感,經常整晚睡不著覺,好不容易睡著又總是做噩夢,他患上了抑鬱症,直到成年後依然服用藥物治療抑鬱。在我們身邊,許多孩子像凌霄一樣極度缺乏安全感,但可怕的是很多父母對安全感了解甚少,並沒有及時保護孩子,結果使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一生都在尋找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 孩子的安全感怎麼培養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研究兒童人格發展的一個內容:安全感並不是天生的,安全感建立在孩子幼年時期,特別是孩子3歲前。孩子小時候就建立起來的安全感,會陪伴孩子一生,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幸福籌碼。既然早期安全感的建立對於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那我們應該如何建立呢?
  • 孩子暴躁易怒,缺乏安全感怎麼辦?父母要教育孩子有自信、能擔當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開心果,是父母懷中的寶,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衣食無憂,開心健康地成長。父母在養育孩子上,都會捨得大力投入,給孩子以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在很多問題上忽略了孩子內心的需求,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了傷害,嚴重的,甚至讓孩子極度的缺乏安全感,最終影響孩子的一生。作為孩子最重要的監護人,父母需要及時掌握孩子的成長信息,判斷孩子的成長方向,解決孩子的成長問題。
  •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只是陪著,很多父母都錯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陪伴的缺失,不僅會讓孩子的童年留下遺憾,還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建議: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還是要用心一些,把心思用到孩子身上,多和孩子互動,陪著孩子玩耍,其實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會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成長,同時,父母也能夠體驗到也孩子相處的樂趣。
  • 孩子缺乏安全感,特別依賴父母,家長不妨用這3種方法解決
    其實,這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1.情緒容易爆發如果一個孩子在和其他人進行相處的時候,稍微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情況總是會大發脾氣,那麼就需要重視起來了。其實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由於他們害怕父母不再關注自己,所以希望通過這種方法引起他們的注意,也是對於父母是否在意自己的一種試探。
  •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家庭環境,教養方式,夫妻關係,家庭文化都可能影響安全感的形成。那麼如何更有質量的給予他安全感呢?1.首先,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夫妻關係和諧是家庭幸福的定海神針。要想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首先,父母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自己安全感的養成開始。
  •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找愛:如何給孩子一生的安全感?
    看節目中有些不適,特別是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沒有人搭理時,覺得真是心疼,給有相似困擾的父母提個醒:父母愛孩子毋容置疑,而如何愛孩子卻是個學問。育兒絕不是簡單粗暴地制止和壓制孩子,更不是通過冷落來忽視孩子,這對於孩子的心智成長沒有半點好處。
  •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如何養育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這是很多父母的心願。很多媽媽生怕自己的一些舉動會傷害到孩子的安全感。也許是我們80後、90後父母普遍對「安全感」這三個詞比較敏感,太多的父母自己童年成長經歷中有些難以消磨掉的記憶都跟自己的安全感未受到保護有關。
  • 建立安全依戀關係,呵護0-2歲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未來更自信
    可是對於孩子們而言,0-2歲是他們的成長安全建立期,也就是孩子們與父母建立「安全依戀關係」的時期,對於家長們而言,這個時期就是成長中與孩子的關鍵時期,我們作為家長不能夠掉以輕心,忽視這個時期。一、什麼是孩子的「安全依戀關係」?
  • 《感化院》:解讀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意義,如何正確矯正不聽話孩子
    透過這部影片,家長們或許可以對其中展現出的父母教育方式引以為戒,深度地去解讀父母對孩子成長的意義。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影響14歲的沃爾夫岡和其他很多青春期孩子一樣有顯著的青春期特徵,比如他酷愛摩託車,還和小夥伴一起看色情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