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同樣是陪伴孩子,3個家庭的不同狀態,都反映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
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雖然在不斷提高,但是卻給了人們更多的壓力,很多人都會為了賺錢謀生而到處奔波,這樣也就導致了很多的留守兒童。孩子的童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其中留下的遺憾與陰影,是再多金錢都無法彌補的,你知道麼?
案例
日常生活中,幾種常見的孩子缺少父母陪伴的情況,看看那個戳中了你的心!
周末,父母帶著孩子去遊樂場玩耍。
第一個家庭:
一個三口出遊,兩個年輕的父母,在充氣城堡外面,自顧自地聊著天,對於孩子的呼喊,都不怎麼搭理,偶爾只是簡單回應一下,還說趕緊去玩,不晚我們就回家了。本來興致盎然的小傢伙,慢慢地卻沒有多少玩樂的興致了。
第二個家庭:
一對母女,兩人坐碰碰車,母女兩人並排坐著,媽媽還一直在跟女兒說笑,但是小姑娘卻一直看著其他地方,眼神中有著淡淡的羨慕與失落,因為其他小朋友都是父母陪著的,而她身邊卻只有媽媽。
第三個家庭:
同樣是一家三口出行,卻是由爺爺奶奶陪著在玩小火車,時間有點晚了,這裡都沒什麼人玩了,很多人都陸續回家了。但是小朋友卻依舊不想回家,雖然有因為貪玩的原因,但是卻也有父母的原因正在。
奶奶說:「妞妞,我們都玩一天了,時間有點晚了,該回家了。」小傢伙卻不想回家。奶奶又說:「妞妞,爸爸媽媽這個時候應該回家了喲。你不想爸爸媽媽麼?」讓人意外的是,小傢伙的回答,直接說不想。還說他們一天就是知道忙,從來都不陪我的。
以上幾個不同的家庭,陪伴孩子的狀態,應該是比較常見的。孩子很多都是老人照顧,父母即使有時間陪著孩子,不是自顧自聊天,就是在那裡玩手機,基本上也只是陪著而已,而不是真正的陪伴。
在孩子的童年,父母常常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的高質量陪伴,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父母陪伴的缺失,不僅會讓孩子的童年留下遺憾,還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我們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容易忽略的問題,很多父母都在犯,別不在意
將陪伴孩子錯誤地認為是陪著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雖然每天陪著孩子,卻根本沒有真正地陪伴孩子。為什麼這麼說呢?
就像案例中的第一個家庭一樣,雖然一直在孩子身邊,但是他們的心,卻沒有在孩子身上,不是自顧自地聊天,就是在那裡玩手機,對於孩子的呼喚,也是愛答不理的。這樣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有時候可能還是一種傷害,因為這可能讓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們了。
建議: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還是要用心一些,把心思用到孩子身上,多和孩子互動,陪著孩子玩耍,其實在與孩子玩耍的過程中,孩子會更加快樂,更加健康成長,同時,父母也能夠體驗到也孩子相處的樂趣。
滿足孩子物質需求,忽視精神需求
很多父母,都是忙於工作,為了賺錢,可能都是早出晚歸,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的,雖然這也是迫於生活的無奈。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而更多的人,卻是有時間陪伴孩子,卻是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只顧自地玩手機。
在他們心中,更多的是想著用金錢的方式去彌補,買更多的玩具,讓玩具替自己陪伴著孩子,哄著孩子開心,以為這就足夠了。但是在孩子心中,可能最開始也會因為有很多玩具,而開心不已。但是時間久了,就會感覺無聊、厭煩,什麼玩具,都是玩不了多久,就膩了。
慢慢地孩子的身心也受到影響,孩子變得孤僻少言,性格內向,其實這都是由於孩子缺少了父母陪伴導致的。
建議:因此,父母即使再忙,也最好要抽空陪陪孩子,這是其他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學會與孩子成為朋友,陪著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才更加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不知道陪伴孩子的最佳時期
陪伴孩子,也不是說,父母每天,無時無刻都需要陪在孩子身邊,這是不顯示的,畢竟成人都有著自己的事情,可能隨時陪著孩子的,其實孩子的成長,也不是需要父母時時刻刻地陪伴,這樣的話,反而會讓孩子成為長不大的孩子。
其實我們只需要掌握陪伴孩子的最佳時機,給予孩子高質量地陪伴,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孩子3-7歲的時候,是孩子性格、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能夠學會很多東西,懂得很多道理,這個時期,也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
在這個時期,父母給予孩子高質量陪伴,孩子也能夠更好地成長,養成良好地習慣,有助於孩子養成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從而更加自信、陽光,孩子將來長大,也才會更有出息。
說句心裡話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離不開父母陪伴的,但是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可能不知道,如何陪伴孩子,或者只是簡單認為,自己在孩子身邊,看著孩子,不讓孩子受傷出現意外就行,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這並不是陪伴,而只是陪著而已。
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不妨陪著孩子一起看故事書,給孩子們講故事,這是孩子們都喜歡的事情,在講故事的時候,父母不僅陪伴了孩子,增進了親子情感,還給孩子講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讓孩子從小培養良好地習慣與行為,這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都是非常有力的。
我給大家推薦《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這套繪本,全書共10冊,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講文明、有禮貌、樂於分享,還能夠讓寶寶成為高情商的寶寶,這或許能夠讓寶寶受益一生的。
玩手機和工作賺錢,這時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以後也會一直持續下去,但是孩子的成長,孩子的童年,卻是一去不復返的,如果錯過了,將來拿再多的錢,都是補不回來的,你想過麼?
孩子的成長,孩子的未來,不是用金錢可以換來的,但是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卻可以幫助孩子成長,讓孩子更加有自信樂觀,從而也能夠讓孩子將來長大更有出息,這不正是父母所希望的麼?何樂而不為呢?#親子教育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可以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長按「點讚按鈕」,就可以一鍵實現點讚、關注、評論哦。你的「一鍵三連」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