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的報導,65歲以上的老人中17%~25%都會有呼吸困難的問題,其中有很多就是因為氣短,所謂的氣短到底是什麼,如何才能夠解決氣短的問題呢?
氣短其實是很多中老年人都會有的毛病,具體的表現是呼吸比正常人急,短,快,氣息躁而帶粗,而且感覺上不來氣,呼吸也比較的困難,如果稍微運動或者是走一走就會滿臉通紅,頭昏眼花,甚至是全身乏力的。
很多人覺得這可能就是老年人的通病,其實最主要就是因為氣的所導致的,那中醫眼中的氣短到底是什麼呢?
在中醫看來,如果出現氣短,肯定就是與五臟六腑的運行是有一定的關聯的,系統還有虛實的劃分,如果是虛則是因為肺部,脾,腎虛所導致的,如果是實的,那麼就可能是因為痰飲阻滯肺氣所導致的。
所謂的肺虛則是因為肺氣不足所引起的,具體的因素可能是因為長期咳嗽或者是悲傷過度,或者是受寒所引起典型的症狀,有咳嗽沒有力氣,氣短而且出汗,痰多。
所謂的脾虛則是因為脾氣不足所導致的,這主要是與你的飲食和作息時間是有一定的關聯的,如果飲食和作息沒有規律,而且經常是思慮過度的話,就會出現腹脹,腹瀉,渾身乏力,氣短,浮腫,胸悶等多種問題.
腎氣虛則是腎虛和氣虛。腎主要是藏精,為人本先天之本,先天稟賦不足,老年體弱,房事過度或者是久病勞損都會導致腎氣虧損,所以經常會出現苔薄白,氣短,小便頻繁,腰膝酸軟等多種疾病。
氣短之實,則是與痰有關。中醫認為如果糖經常留在體內,隨著氣壓的上升或者是下降,就會阻礙肺部胃部的運行,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氣短,呼吸不暢等問題。
那麼氣短該怎麼辦呢?
第1種方法就是腹式縮唇方式。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胸部是浮動的,吸氣時要緊閉嘴巴,而且用自己的鼻子呼吸最大力氣,吸氣之後腹部會隆起,而且需要停止數秒,再緩緩地將氣體呼出來,注意一定要保持吹口哨的嘴型,並且要最大的限度收縮自己的腹部。
第2種方法是有效的吹氣球。這種方法主要的操作就是用鼻子深深的深呼吸一口氣引住之後再對氣球吹氣,一定要吹到不能再催為止,這個動作建議每天三次,而且每次做10分鐘,不需要催得快,也不需要催得太多,儘量的催出去,並且長期堅持,這樣也能夠有效的加強肺部的功能。
第3種方法就是登樓梯。這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建議是循環漸進地進行,而且也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完成的,不過這種方法一定要緩慢地進行,否則對膝蓋或者是身體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總而言之,一旦發生氣短的情況,需要就地休息調整好呼吸,切記激動氣短是關乎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如果頻繁出現時,需要及時的就醫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