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夫走卒,家門之外的人間煙火

2021-02-23 雪中白樺

小時候在內蒙的小縣城,計劃經濟的時代,公家以外的營生應該都屬於資本主義尾巴,露頭便割,所以印象中沒廝磨過什麼小攤小販。那些被隔在櫥窗裡、厚厚玻璃櫃下面的,上了發條的小老虎、五顏六色的糖果、透明塑料包裝的餅乾都不是我這口袋裡賣玻璃瓶才攢到的幾分錢可以奢望的,尤其是櫃檯後面那些板著面孔,一臉嫌棄的大人更使本就囊中羞澀的我增添了深一層的卑微與怯懦,連看多一眼都彷佛做了賊一樣,心虛得很。

唯一可以用幾分錢砸吧到的幸福就是樹蔭下那輛28大槓後座上用棉被捂著的3分錢一根的冰棒。

再大一點,到了東北,雖說整個國家開始活泛起來,但吃、住、上學都在部隊大院裡,除了一間軍人服務社,再沒有什麼可供一個孩子享樂零花錢的去處。不過,偶爾的樂趣還是有的,那就是時不時走街串巷來的爆米花表演!只要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家屬院裡的小孩子就都衝了出來,拎著大人給的各式各樣的玉米、大米,高粱米,又興奮、又好奇,年齡小的還一驚一咋的,熱熱鬧鬧地擠在一堆,看師傅如何把米倒進那個鐵肚子,然後放在灶上邊搖邊燒,再在師傅的驅趕聲中四散誇張地逃竄,一聲「砰」響後又呼啦一下圍上來,對著從那又黑又髒的麻布口袋裡倒出來的雪白米花評頭論足一番,爆得不理想的,就頗有些懊惱,吵吵鬧鬧地埋怨師傅手藝不過關,花開遍地的則得意地裝好袋子,心滿意足地跑回家匯報戰果。

熱騰騰的米香是院裡少有的市井,總是讓孩子們惦念,咦,那個爆爆米花的怎麼還不來?

出了院門,屬於我的市井還有一個,去隔壁的街鎮打醬油。那時候的醬油可不是擺在貨架上的,得用完後用空瓶子再去有大醬油桶的店裡沽。大多數時候我是規規矩矩地打醬油,可如果遇到鄰居家的小男孩就沒那麼聽話了,我會借他的膽兒,先偷偷泯一小口,幅度掌握在不被發現的程度,以防「罪行」敗露。而那個調皮的孩子總是可以故作豪放地大口咕嘟幾口,每每見那液體減少到我都替他心驚肉跳的地步,羨慕崇拜之情總是油然而生——「我命由我不由天」,男孩子片刻的豪氣讓他暫時忘記了回家後屁股被踹的苦頭!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這些人生最初的「社會實踐」帶給我的深刻印象和生活的真實感,是櫃檯後面高高在上的隔膜所無法比擬的。

等回到魚米之鄉的天府之國,小攤小販帶給我的滿足簡直數都數不完了。即便是在閉塞的三線大山裡,放學後我們也可以用多餘的糧票換取校門口小販車架上的金黃金黃的米花棒。等到了縣城的中學,什麼豌豆餅、鍋盔、涼麵、紅糖餅、油果子、麻圓等等等等,一到放學就排滿了道路兩邊,一灶一爐,現做先吃,熱乎乎香噴噴,大大補償了我們這些住校生被學校食堂一遍遍寡淡的味蕾和空癟的肚皮。鍋灶後一張張笑臉也成了彼此偶爾的記掛,久了不來或者不去,再次碰面不免都要寒暄幾句。因了這些鄉音土味、熟悉的陌生人,多年以後,我依然對那座小城有種不屬於校園的惦念和回憶,是美食,也是美食後面所包含的淡淡的,超越了冰冷的金錢交易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販夫走卒,是家門之外的人間煙火氣!

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在親人的灶臺、爐火旁,在嗶嗶啵啵的熱油聲、嚓嚓嚓的鍋鏟聲中長大的,一簞食,一瓢飲,浸透了大人們的人生百味,卻是孩子們心中最美好的關懷、呵護與溫暖。日復一日的煙火氣建構了日後我們絕大部分關於家和家鄉的美好回憶,那些在煙火氣中築牢的親情,在煙火氣中初步形成的最樸實的人生觀是柴米油鹽的平凡日子最珍貴的饋贈。

長大後,我們離開家,離開自己的生活的地方,來到陌生的城市,進工廠、進寫字樓,或996,或10107,如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中所刻畫的一樣,被高速運轉的城市機器裹挾,忙碌、茫然、孤獨,「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車水馬龍鳴啾啾」,沒有父母兄弟姐妹,只有同事、客戶、供應商,那滋養我們長大的一炊一飯中的人間的煙火,千篇一律的食堂中找不到,觥斛交錯的餐桌上亦無法體味,程式化的服務,招牌式的職業微笑,滿足了口腹,卻撫慰不了人心。

於是,我們渴望在某個疲憊的傍晚,寂寞的午夜尋找一處煙火,不喧囂、不排場,熱情的攤主一如鄰家大哥大嫂般友善純樸,鍋灶裡熱騰騰的小食一如遙遠山鄉的滋味,熱烈而不事雕琢,如果恰好遇到鄉音,再用長久隱匿在喉底的家鄉話簡單地絮叨兩句,一日蠅營狗苟的麻木、憋屈、焦躁在那短暫的片刻就都隨著暮色中升騰的煙火氣消散了。

《清明上河圖》局部

最是人間煙火氣,撫慰尋常百姓心!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容得大江大河,亦不拒涓涓細流,這是自然的生態。城市,是人的城市,要鮮衣怒馬,亦不忌販夫走卒,這是城市的生態,只有城市中最基本的細胞、最廣大、最底層的人有了生機和活力,這城市才有自下而生的內在的穩定的發展力量。

居廟堂者憂江湖,處江湖者方能慮廟堂!

至於如何解決小攤小販們「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這正是考驗廟堂綜合管理能力的時候,而我,一個尋常百姓,只要活在這人間溫暖的煙火氣中!

2020年06月04日於深圳

相關焦點

  • 愛上「人間煙火」這個詞!
    前天和一個平時不怎麼聯繫但一打電話就有驚喜的朋友聊天,聊到前一段時間的抑鬱,他建議我多做做飯,感受一下生活的氣息,那樣會更有人間煙火氣,多寫寫文字,文字是最好的治癒。就那一瞬間,好開心,因為最近我的心裡一直出現的詞語就是「人間煙火」,這個詞從朋友的口中說出來,就像是靈魂上的默契。
  • 好的感情是沾染人間煙火,又不困於人間煙火
    然後生活中有柴米油鹽,有鍋碗瓢盆,有早上煎出的心形雞蛋,有晚上煲的一碗熱湯,這是真真實實的人間煙火氣,這也是生活中最幸福的意味。是誰說的: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是這樣的,無論曾經多麼驚天動地的愛情,多麼令人羨慕的婚姻,最終都是要回歸平淡的,回歸到一日又一日的平常生活,回歸到吃喝拉撒、喜怒哀樂。
  • 人間煙火最動人的朋友圈文案:為何你捨不得這人間煙火,煙火即歌
    1.生活就是一半煙火,一半詩意。手執煙火謀生活,心懷詩意以謀愛。 2.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3.在刮小風,在下小雪,在等跨年的小紅花,和新年的煙火,還有更好的我們。
  • 即使山河遼闊,我依然愛這一捧人間煙火
    他們或許不知道,這人間煙火,如暮雪的暖爐,如長夜的溫酒,也曾悄悄溫暖了一個晚歸的人,慰藉了最憔悴的身心 ,這一天的愁腸百結也隨著蒸騰的熱氣消散在了這裡。你會不自覺的愛上這人間煙火氣,因為它並不那麼赤裸裸地詮釋人間的欲望,它只是我們用自己的誠摯勞動可以實現的小小願望。
  • 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煙火人間》哪裡聽
    近日,在抖音上面有一首特別火的歌,很多人都在翻唱這首歌,這首歌的其中一句歌詞是「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這是首什麼歌呢?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抖音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什麼歌  「出淤泥怎能不染我與蟬聲為伴留燈一盞不識煙火人間」是歌曲《煙火人間》中的一句歌詞,這首歌的演唱者是網絡歌手添兒唄,目前在網上很是受歡迎。
  • 一種好的感覺是參與人間煙火而不被困在人間煙火
    這是真正的人間煙火氣,也是最幸福在生活中的意義。誰說:人間煙火氣,最感動人。這樣,無論曾經是驚天動地是愛情,無論婚姻是多麼令人羨慕,最終都是回歸平淡,回歸平淡的生活,回歸吃喝拉薩,幸福,憤怒,悲傷和歡樂。這聽起來很有詩意,但卻是最讓人心碎的。有些人很著急,有些人很放心,如果管理得很好,這就是浪漫生活。
  • 人間煙火味 我和美食有個約
    素有「美食之都」之稱的長沙,一半是滿城花香帶著清歡,另一半則是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為了促進餐飲行業復工復產,文藝新村社區聯合轄區內商家舉辦「我和美食有個約」美食聯盟打卡活動,鼓勵居民走出家門,品嘗美食。「老闆,我來店裡打卡啦!」
  • 浸透人間煙火的心
    所以才會有詩常云: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所謂煙火氣,是食物的氣息,也是生活的氣息。它就存在於一瓢一飲、一粥一飯中,平時也許毫不起眼,卻總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給我們溫暖的慰藉。當感覺寒冷的時候,迷茫的時候,困頓的時候,能夠快速治癒我們的,往往並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而是那清淺的人間煙火。
  • 人間煙火花小廚主題曲是什麼歌 孫子涵人間煙火完整版歌詞
    近日,電視劇《人間煙火花小廚》正在熱播當中,其中這部劇的劇情深受觀眾的喜愛,而且這部劇當中的歌曲也是非常的好聽,其中這部《人間煙火花小廚》的主題曲是什麼啊?今天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以及歌詞完整版,一起來看一下。
  • 【人間煙火氣 · 雞汁生煎】
    人間煙火氣 溫柔著整個世界願大家推開家門 回到家裡有做好的飯菜有相愛的家人在等你好好吃飯  好好生活好好愛❤
  • 擾攘過後,惟餘人間煙火
    上闋講天地不仁,下闋言人間煙火。侯孝賢的兩部片子——《悲情城市》和《戲夢人生》——講的也是這個主題。喜歡《悲情城市》的人,一定會注意到一個場景:一大堆朋友的聚會上,梁朝偉和辛樹芬二人獨處一隅字條交流的那個場景。這個場景的鋪排很有意思。剛開始是全景,一幫仁人志士慷慨激昂縱論家國時事,時為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接收臺灣之初,社會劇變矛盾尖銳。
  • 我愛這人間的煙火
    所以我也不喜歡趕集,特別是在夏天,天氣又熱,街上滿是黑壓壓的人頭,不小心還會被別人踩到鞋子,耳朵還要承受著讓我抓狂的叫賣音樂,於是我的整個身體都在抗拒,抗拒這種我一開始接觸到並且膚淺理解的人間煙火。長大後我無數次在想,或許也只是因為音樂的緣故,沒有那些叫賣的音樂,沒準兒我真的會這樣喜歡上趕集,喜歡上這個最能感受到人間煙火氣息的活動。我討厭俗氣,但是卻無法避免。因為我身處人間,一介凡夫俗子,偏說自己出淤泥而不染,這樣顯得太過矯情。
  • 四方食事 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煙火人間,飲食男女,有香味、有溫度。夫婦生活總是在吃飯,其他時間便是去忙著賺吃飯的錢,實在沒多大意思。閒來重讀三毛的文章,看到這麼一句話,覺得挺有嚼頭。如果把經營婚姻比作做飯,那麼,吃喝拉撒、賺錢養家屬於不同食材,情趣則是鹽——平淡生活全靠它調味。
  • 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撫人心
    ——《夏天》羅伯特·瓦爾澤4.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萬千得失,不過一段燭光消逝。——汪曾祺5.有人在夜市或小吃攤的煙火氣中長歌縱酒;也有人眼波流轉,迎面撞進夏日晚風。6.將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活色生香 往往靠的不只是嘴巴,還要有一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陳大咖《不過一碗人間煙火》7.慢品人間煙火色,閒觀人間歲月長。8.山河遠闊,人間煙火,無一是你,無一不是你。
  • 四方小院,人間煙火
    真正惦記難忘的是曾經擁有過,又漸漸失卻的小院煙火。作家白落梅在她的書裡說:「我亦可貪戀人間煙火,殷實人家,幾間瓦房,四方小院,守著流年,幸福安康。」世間再大再繁華,所要不多,不過小院煙火。就算是小小一院,勃勃生發的人間煙火,無時無刻提醒著我們,日子鮮活,生活該當生動純真。
  • 瞪眼牛煎包又見人間煙火味
    「牛大骨提前加量慢火熬製」「就愛人間煙火味」,這既是瞪眼牛煎包的特色所在,也體現了品牌的定位。「牛大骨加量慢火熬製」正是瞪眼牛品牌一路高歌扶搖挺進上海餐飲界的秘密。據了解,瞪眼牛在牛大骨食材選擇上嚴格把關,除了獨特的配方和真實材料,新鮮的牛大骨還要經過高湯熬煮,讓牛大骨的肉質酥爛,讓骨膠營養成分更充分融入湯中,盡情釋放出濃鬱的香味,做到鮮美、自然、濃鬱。
  • 人間煙火色,最撫凡人心
    煙囪灰,古人叫「百草霜」,由廚房上百次的燒火而成,有春天燒過的油燜春筍,夏天炒過的苦瓜,秋天煨過的紅薯,冬天滾過的羊肉湯。人間煙火色,是人們在四季的柴米油鹽裡,搗騰出來的生活色。今天我們走進四時八節,尋那人間煙火色。
  • 王松長篇小說《煙火》:無盡的黍離之念,散落為人間煙火
    王松長篇小說《煙火》: 無盡的黍離之念,散落為人間煙火 □劉詩宇 王松的《煙火》近似於「樹」形,但又多有一種「雪」的特性。《煙火》有明確的故事主線,但在此之外的次要人物、情節卻不像樹的枝杈,而像是「雪花」。自然界中的每一粒雪花雖然細小,但全是完整、精巧的六角結構。更讓人驚訝的是,在一場大雪中,這種造物的精巧數不勝數。 《煙火》開篇的人物介紹就有50多人,整部小說涉及到的人和事又遠不止這個數字。
  • 男人身上的人間煙火味
    我說:男人居家時,我喜歡他願意為我洗手做羹湯時身上飄著的人間煙火味;而其它時候希望他身上是乾淨清爽的味道,我寧願他身上飄著淡淡的洗衣液的味道,而不是香水味。具有這種人間煙火味的男人不少,但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在娛樂節目中因大展廚藝而圈粉無數黃磊和陸毅,兩個男人瞬間成了未婚女人爭相想嫁的類型,誰不想呢?兩人皆與緋聞無緣,且愛家疼老婆,擼起袖子拿起鍋碗瓢盆的那一刻,盡顯優雅帥氣。你身邊有願意洗手做羹湯的男人嗎?如果有,千萬別吝於表達你對這種人間煙火味的讚美哦!
  • 朱海梅||只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
    人間的煙火,我一直是冒著黑煙的那個,而不是嫋嫋炊煙起,十裏白雲飄。                        有人說:只要有時間,沒有做不了事。而我說,即使給了我時間,也未必能做一桌子好飯來。寧可不吃飯,也不想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