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一個心理師終於在睡夢中明白了「好死不如賴活」的道理……

2021-01-12 一具心理屍

這個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為尊者諱,寫這個故事時,我需要給他另取一個名字。可我想啊想啊,想破頭也想不出比「吳益軍子」更為尊貴的名字了。怎麼辦?那就借他用用唄。

好了,既然他跟我同名,那我就用第一人稱來敘述他的故事吧。

(第二卷·第四篇·連載中)

1.

睡夢中,我飄飄搖搖地落在一山腳下,定睛一看:咦,這不是泰山嘛?

好像是《後漢書》中有記載:「中國人死者,魂歸於岱(泰)山地也」。泰山為天下至陽之地,也孕育了人間最旺盛的陰氣,也就是地府;難不成,我睡死了?不能夠吧!我有點慌……

驚慌中,我就見給我做法事的大師傅立在不遠處——似乎侯我多時了!

我算是看明白了:他拿我錢財,不替我消災,反把我的魂魄勾了出來!

我知道的,地府是囚禁和懲罰生前罪孽深重的亡魂之地,可以說是陰世的監獄和刑場,是陰世最黑暗的一部分。問題是,大師傅勾我來這兒做什麼呢?我早有了解:生命有六道輪迴,行善者投生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作惡者墮入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作為一個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無論如何我也不該來到這兒的;我感到不可理喻。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大師父識破了我的小心思,邁著方步朝我而來,「你看看你的心術、言行和造業——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就會明白為什麼有如此結局(下地獄)了。」

照大師傅的說法,惡道裡的眾生好比夜晚的繁星,善道裡的眾生好比白日的星辰。也就是說,像我這樣的人,投身善道的機率,就跟往牆上撒一筐豆子最終能粘在牆上的機率一樣,小、小的可憐。

看來,如果一個十惡不赦之人,被人罵作「畜生」,已算是「高看」他了,因為不要說是惡人,就是德高望重、玉樹臨風如我,來世若能投生畜生道,避免下地獄,也是一種僥倖;畜生道的生活條件、社會福利、幸福指數……算是惡道中最高的了。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來世少不了都要在地獄裡安個家的。

原來「你去下地獄吧!」並非是詛咒人的惡毒話,而是如同早上在車站碰見熟人招呼「你去上班吧!」、中午在電梯碰見同事招呼「你去吃飯吧!」、晚上在小區碰見鄰居招呼「你去散步吧!」一樣,都是客套話。

我一開始想不通:如果像我這樣德高望重、玉樹臨風的心理師都要下地獄,那麼那些作惡多端的人,比如地痞流氓、歹徒強盜,他們該下墮到哪裡去?還有那些心狠手辣的人,比如綁架撕票、殺人越貨的傢伙,他們又該下墮到哪裡去?甚至還有罪大惡極的人,比如恐怖分子、戰爭販子,他們又該下墮到哪裡去?……

現在我明白了,地獄也分很多層,罪業輕點的墮在「上層」,罪業重點的就往下層墮。

那麼,我會墮到哪一層呢?我不知道,大師傅也不說,只能走著瞧了!

2.

邁入地獄之門,我眼前是什麼景象呀?不說,你好奇;說了,你害怕!

我親見多劫凍固之寒冰堅硬如鐵、鋒利如刀,處處狂風怒雹、雪虐冰饕,所到之處既無蔽體之衣,亦乏遮寒之所。這裡的亡魂都在忙什麼呢?他們什麼也沒忙,一個個早被凍得僵直如屍難以屈伸了;身體內的水分因凍結而膨脹,化成遍滿全身的可怕皰瘡。

更可怕的是,覆滿皰瘡的身體上仍皰上起皰,接連不斷,層層疊疊,以至相互擠壓而破裂;整個身體如同巨大的傷口,肉瘡不分,紅白相間。

或許是因為瘡痛,又或許是因為寒冷,他們全身陣陣痙攣,牙齒發出緊緊陷合之聲……此時的痛苦,詞彙豐富、靈活多變的漢語也無法描述!

由於皰瘡和劇寒痛徹心扉,他們忍受不了的,那怎麼辦呢?他們除了被業力逼迫著毫無自主地悽慘哭嚎外,什麼也做不了;整個地獄中,號泣之聲此起彼伏,撕心裂肺。

我還注意到,有的亡魂早已被劇痛逼扼得奄奄一息了,哪還有慘叫的力氣呢?在絕望痛苦中,他們只能發出斷斷續續、窒悶哽咽的哀嘆之聲。

那些連哀嘆之聲也沒有的,身體早已與堅冰緊緊粘連一處了,整個身體連皮帶骨地變形迸裂為五瓣六瓣七瓣八瓣不等;色呈青藍,不復人形。

有的身體裂瓣更深些、更大些,以至整個身體由內而外地翻剝出來,更多的內臟凍肉迸裂成十數瓣後色呈青紅,肉塊上再無軀幹、頭肢之別。

再往前,寒苦已達極致,我不敢睜眼看了,只好拽著大師傅的袍服,一步一步往前挨。

這時候我已不再抱怨大師傅為什麼勾我來這,而是一個勁地慶幸大師傅沒丟下我不管。

3.

大師傅領我穿過一道門,我陡然感覺身上熱火起來,這又是什麼情況?

這裡的情況與前番截然不同。我就見灼焰覆天,燒鐵為地;天上不斷落下無數熾漿火雹,地面處處騰起猛火。可氣的是,這裡還有無數獄卒以恐怖刑具追逐砍殺亡魂;更可氣的是,那些亡魂還以各種殘忍方式互相殘害!

其實,他們最大的痛苦不在於被殘害,而在於殘害致死後由業力復生。

他們每復生一次,所受到的殘害也就加重許多倍。比如,有的亡魂身上被畫上八、十六、三十二條黑線不等,被獄卒用熾燃鋸斧沿線鋸割,血肉淋漓內臟橫流,於哀號慘呼中再一次經歷生死。

此後呢,他們當中有的被如牛頭狀的兩座大山猛烈撞擊碾壓,有的在巨大的鐵砧上被鐵錘錘打,有的在鐵臼中被碓磨……在骨肉盡碎血流成河之後,他們又由業風吹拂而復生;我估計,這時候獄卒沒親自動手,多半是因為他們鬧夠了,也鬧累了。

獄卒一旦休息好了,剛剛復生過來的亡魂又被驅趕到火塘裡,在猛火烈焰中燒烤。如果亡魂稍近火塘邊緣,就會被獄卒毫不客氣地再次投入烈火之中。

亡魂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睜大凸怖之眼,強忍劇痛狂奔;哪有出路呢?

他們的出路在於被烤炙致死;可他們還是要復生的,復生後等著他們的又是什麼呢?等著他們的是被獄卒用熾熱鐵水烊銅灌口,順次燒融喉舌內臟後溶液混著血肉從肝門流出;接著,有三叉戟從肛門縱貫身體刺穿頭頂雙肩,之後往傷口中倒入熾紅溶液……

有的獄卒嫌三叉戟不夠刺激,改用狼牙棒從肛門捅進亡魂的身體後攪割。狼牙尖刺如刺蝟般從身體各處透出,血肉狼藉之狀就慘厲難述了。

其實,更慘的在後面。在高廣二萬由旬(一由旬相當於一隻公牛走一天的距離,約十一公裡)的鐵屋裡猛火常劫不息,無數巨大銅鍋中充滿沸騰的鐵水熔銅,四方都有猛火燃燒,亡魂在當中被煎熬、燒煮、翻騰、攪拌……

在此之前,他們所受的地獄之苦並未遍及全身、尚有喘息之機,但在這兒由內而外皮肉骨血處處與熔漿熾火混為一體,其劇痛剎那不停直至劫盡,故名無間。

看到這些亡魂在受苦,我自然心有不忍,但慢慢的我就有些麻木了——我仿佛來這兒走一遭,不過是看了一部恐怖電影!也就在這時,我開始懷疑,大師傅領我遊蕩地獄就像維吉爾領著但丁遊蕩地獄一樣……

照此推想,那接下來,我們要去的該是天堂了吧?我有點小興奮了呢!

4.

突然,我像是被誰猛推了一把,陷入煻煨坑裡了,瞬間就皮焦肉爛。難道是大師傅在背後搗鬼?我來不及多想,一個勁地往外爬;這兒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我好不容易從煻煨坑中爬了出來,看到前頭有一條河流,就奔了過去。

問題是,這哪有什麼水?結果我被困在散發著濃烈臭氣、瀰漫許多小蟲的人屍馬屍犬屍等腐爛屍體的汙泥內,最後頭也沒入其中了,被許多具鋒利鐵喙的昆蟲啄食,感受無量痛苦。

難得從屍糞泥中解脫出來了,我看到一片大草原;我哪受得了這誘惑?

然而,我再一次地上當了——我遇到的是一片兵器所成的利刃原。整個大地長滿了形如草一樣鋒利的鐵刺,當我右腳踏在上面,右腳被戳穿了;當我左腳踩在上面,左腳被刺透了。

擺脫了利刃原之後,我看到了一片小樹林,又不由自主地移步過去了。

這哪是什麼樹林?我迷失在劍葉林中了。鐵樹上生長了許多像樹葉一樣的利劍,隨風飄動著,將我的身體切割成碎片,散落一地,等待覆活,等待再次被切割……

穿過劍葉林就完了嗎?沒有!由於業力的牽引,我來到了鐵柱山跟前。

恍惚中,我聽到山頂上有我曾經愛過而又失去的女人在呼喚我,我便不管不顧地向山頂攀登起來。我的痛苦也跟著就來了——我被鐵樹上生長的、指向下方的樹葉刺穿了;待我爬上山頂,禿鷲、烏鴉便排著隊地前來啄食我的眼球和內臟。

這時候,我仿佛聽到山下傳來呼喚我的聲音,於是我情不自禁地往山下奔去。忽然,所有的樹葉都轉了方向——指向上方了,從我的前胸刺入徑直穿透後背。

一到山腳下,我就被一擁而上的鐵男、鐵女擁抱著。這哪有什麼好意?他們在爭著搶著將我的頭顱和身體吞入口中,嘴角兩邊腦漿橫流;那個痛苦就甭提了!

好的是,作為一個心理師,我知道怎麼安慰自己:這算什麼呀,這相比身體和舌頭被拉出數十百丈長,被長長的鐵釘訂在通紅的鐵板上,再以犁在上面耕耙要好受多了吧?

瞧瞧,多學點心理學是多麼好,隨時隨地都用得著;學習什麼很重要!

5.

從鐵柱山逃逸出來後,我看似自由了,其實並沒有——我被「孤獨」緊緊地抓住了;我多半是陷入孤獨地獄了!

孤獨地獄不同於前番闖蕩過的地獄——都有固定的地方,而是隨著各自的別業,孤獨地處在虛空或山野中。早些年,我聽說,孤獨地獄裡的亡魂,有的煎煮在沸泉中,有的焚燒在火爐膛,有的凍結在堅冰裡,有的夾壓在崖壁上,有的封困於巖石內……

這讓我想起我家鄉東部的森林裡,有一塊會「哭」的奇異巖石。平時它寂靜無聲,與一般巖石沒什麼區別,但每逢陰雨,它就會發出像人類哀號般的哭泣聲。現在想來,多半是有亡魂被困在那了。

為積德,我要設法解救它。只是在解救它之前,我得設法解救我自己。

那麼,我被困在哪了呢?我被困在一所院子裡的一株枯木中。有一天,這株枯木上忽然長出一種軟菌,味道與肉無別,院子裡的一家人每天都割來吃,割了以後又會長,很長時間一直如此,全家老老少少都欣喜萬分;這都是我的功勞。

問題是,我為什麼會被困在這呢?這個時候,可恨的大師傅終於現身了。也就是他跟我說的,說我作為一個心理師能力不夠,卻在一來訪者那接受供養多年。那我如何才能解脫呢?他什麼也沒說,甩甩袖子就隱了,剩下我獨自在凌亂。

講真的,相比而言,我更樂意轉生到日常使用的杵臼、笤帚、瓦罐、柱子、灶石、繩子、門等色境上,那樣的痛苦肯定比現在的「千刀萬剮」要好受一些的。

…………

這樣,日子久了,周圍的鄰居都知道「枯木長肉」的事了。有個鄰居起了貪念,一天晚上,他翻牆過來,以刀割取軟菌。我瞅這是個機會,得好好抓住,就以人聲嚇唬他:「誰在割我的肉?我並不欠你什麼。」

那鄰居聽了很吃驚,可膽子倒不小,還反問道:「你是誰?」我回他:「我以前是一個心理師,因學識淺薄卻收取了此間主人太多的諮詢費,自己無法消受,只有用肉身來償還。」我見他聽得仔細,便順勢提出請求:「你能否幫我還他一些財物,以減輕我的痛苦?」

這個鄰居聽了很驚訝,就將這事跟那家主人講了;他還有些善心的,並為我送去一百來斤大米。自那以後,院裡的軟菌就不再生長了,我也就此得以解脫了。

…………

據說,這種無定處、單個存在的地獄有八萬四千多個,仿佛給亡魂撤下了天羅地網,極難逃脫。

想來,若不是遇到了有緣人,受苦遙遙沒有邊際,解脫杳杳沒有預期!

6.

從枯木上脫了身,我也就慢慢醒轉過來了。那會兒,大師傅還在我身旁念經,我不便起身。可老這麼平躺著也挺無聊的,我得琢磨點事兒:大師傅怎麼會進入我的夢中?我為什麼對他既感激又憎恨?……

在我的夢中,大師傅是一個拿人錢財卻不替人消災的形象,很無恥的對不對?可問題是,我不也正是因為拿人錢財卻沒替人處理好心理問題而下的孤獨地獄、受困於枯木之中嘛?我一激靈——原來夢中的大師傅不過是我對我自己的投射。

我一直以為我的自我接納程度是很高的;看來,我對自己還是有恨的。

那麼地獄中苦難又意味著什麼?我猜測,那多半是源於我的虛無主義。

和叔本華一樣,我也始終覺得,我們的生命並沒有所謂的終極目的,而生活也根本不值得過。我們的一生就是在不斷追逐各種欲望,這構成了我們生活的種種目標,而大多數欲望最後幾乎都很難得到滿足。

即便是我們實現了目標,滿足了欲望,也只意味著兩件事情:一方面,無論這些欲望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性都會將它們統統抹去;另一方面,欲望的實現會使我們陷入一種無聊的處境,而無聊直接證明了存在本身是毫無價值的,因為無聊就是一種覺得存在是空虛的體驗。

擺脫無聊的唯一辦法就是迸發出新的欲望,其中大多數也仍舊是無法實現的,而即便實現了,剛才所描述的情形又會再次出現,循環往復,直到死亡為存在劃上終點,而生命的有限性也最終使這樣一個無休止的目的鏈條無果而終。

如果從整體來看,生活就是在掙扎著實現欲望和欲望實現後的無聊之間搖擺,這樣的生活哪裡還值得過?我覺著,沒有什麼是有真正價值的,一切都無所謂。

很巧的是,這種虛無主義的立場在我生命中的許多時刻都得到了共鳴。

至於說我們周邊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是要下地獄的,這和我一貫的悲觀主義觀點是一致的。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差不多的,誰也不比誰幸福多少。

也就是說,無論甲作為小販被城管打,還是乙家的孩子在學校被霸凌,抑或丙家被強拆,這些都並不僅僅是個體的遭遇,他們不過是以偶然的方式,體現了大家的普遍命運罷了。

…………

若要問我,這樣的一個夢有給我什麼啟示,那便是「好死不如賴活」!

嗯,再有誰跟我說活著沒意思、「生不如死」想自殺,我得抽他耳光!

7.

在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時候,我才突然想起,此前回向時我忘記回向自身了——這場法事多半是白做了!這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的嗎?哎,我需要幫助!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好死不如賴活」:身處這幾種逆境,死皮賴臉,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所以,「好死不如賴活」,在背井離鄉討生活的這種逆境中,學會死皮賴臉地活著,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啊。03◎其次,落魄落難的時候,要學會死皮賴臉地活著。當一個人陷入落魄,或者落難的境地時,那種「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苦澀滋味,沒有經歷過的人,是不會明白的。但是,這就是人生,這就是紛繁複雜的社會。當一個人陷入落魄落難逆境時,放棄者,得到的將是永遠的失敗,而死皮賴臉者,將擁有逆境重啟的機會,而這樣的人,也最終會「世事如棋局局新」的好結果的。所以,「好死不如賴活」,在落魄落難的這種逆境中,學會死皮賴臉地活著,是一種生存的智慧啊。
  • 心理師常常說到「愛」,愛指的是什麼?
    接觸過心理師的人多半有從他們口中聽到過「我愛你(們)」之類的話。對於羞於表達的人來說,聽到初識的諮詢師講這樣的話,或許一時會面紅耳赤、局促不安甚至莫名其妙,根本接受不了;而對那些與諮詢師接觸久了的人,反反覆覆聽到這樣的話,或許會覺著心理師所謂的「愛」好空洞呀!
  • 餘華《活著》:好死不如賴活?很多人可能誤解了這部小說
    他有他的家珍,一個美麗賢惠的妻子,他們恩愛情深,患難與共,這樣一位好妻子、好女人,她的價值遠勝家財萬貫。能夠得到這樣一位好妻子,富貴再苦再窮其實都值得了。何況他還曾有過可愛調皮的兒子,有過聰慧漂亮女兒,有過孝順的女婿,有過他的苦根外孫,富貴雖窮雖苦,同時可以說是享盡了家庭親情的天倫之樂。
  • 好死不如賴活!為什麼日本自殺人數超過新冠死亡數?
    人是社會動物,與人適度交流是保證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種隔離的生活,對於幾乎全部人而言,很容易產生孤獨感。孤獨感的核心,就是被排斥感——感覺到被一個人、一個圈子或者整個世界排斥了。如果說悲傷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情緒,那麼孤獨就是一種穿透性很強的情緒,它會讓人覺得痛徹心扉。為什麼如此,從進化的角度看,這和安全感有關。
  • 和心理師談戀愛是怎樣的體驗? | 心理師の日常
    這麼想的話是不對的喲本期「心理師の日常」就來談談這個話題而我現在會明白:每個人都有權利生氣、憤怒,所以在對象生氣的時候,會允許她生氣、難過、憤怒失望。先撇開事情,安撫好情緒再談具體的事情。談到條件反射,諮詢師在親密關係中若遇到希望另一半調整之處,通常懂得運用「行為改變技術」。有別於憤怒指責強迫對方改變,適時的讚美鼓勵正增強更能有效促進該行為發生頻率。
  • 想改變一個人,用「勸」的是最傻的!與其說破嘴都沒用,不如改用「這一招」…
    「算了吧!以後假裝沒看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確也是個選擇,但卻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當忍耐到一個極限,人也是會爆發的…想改變他人,你不只要「說」,還要「有技巧」的說!接下來,領導人教練 陳茂雄老師要教你「改變他人」的說話技巧!趕緊接著看下去...
  • 踏入社會才明白,學校從沒教過的做人道理,《哈利波特》告訴給我了
    來源:投資者網作者:杜少來源:杜紹斐(shaofeidu)前些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在國內重映點燃哈迷的心,是的,這個被很多人稱為「有生之年最想在電影院重看的電影系列」終於來了!你一進門就能看到施了魔法的刷子自動刷洗鍋碗瓢盆和竹籤在空中織毛衣,最神奇的是他家的掛鍾,這個掛鐘的每個根針上都刻著韋斯萊家每一個人的名字,指向每位家庭成員可能會出現的地方,包括「學校」、「家」、「失蹤」等——家裝顯然與奢華毫不沾邊卻絕對舒適溫馨,充滿生活的氣息,就像羅恩對陋居的介紹:「不是很大,但總是個家。」
  • Joker接受毒奶稱號,任棟談及醉駕後狀況,自嘲好死不如賴著活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任棟其實已經算是退居二線了,因為LPL已經出現了新主持劉陽頂替他的位置,雖然這個新的主持人業務能力並沒有任棟熟練,但是在上海視拳看來,一個沒有汙點的主持人其實才是最好的。任棟也在節目當中聊到了自己目前的處境,他認為自己的理想就是當一個好的主持人,所以說無論前面的道路有多艱辛,他都會一直堅持下去。
  • 可以「自由遊戲」的孩子,未來到底有多賺?
    「小心一點!」「你做這個一點都不像。」「你應該要先踩這裡,再踏那裡啊!」 「你不要再亂玩了,趕快蓋出來」、「你這樣不行⋯⋯應該要⋯⋯」「會不會熱?要不要喝水?」當孩子真正投入在遊戲時,大人總喜歡在旁邊下指導棋,希望孩子做的每一步驟都是 「正確」的,或深怕孩子發生危險。
  • 張靜初:「控制狂」終於被馴服
    一個曾經的「控制狂」如何被生活馴服?因為,「生活就是這樣,有時候,你越想讓它在你的控制中,它就偏偏不。它就好好地給你點顏色瞧瞧啊。」一年後,她回國,之後「消失」了6年——2012年到2018年之間,張靜初接到的片約質量大不如前,豆瓣評分平均四五分左右,不乏3分出頭的爛片,「不叫好也不叫座」。張靜初用「聞謗不辯」來要求自己。她把這種資源的跌落歸因於運氣,沒有片約,那就正好去學習,體驗生活。
  • 習武,從「賣油翁」到「輪扁斫輪」(下)
    讀過《賣油翁》之後,不知道各位是否有一種奇怪之感,雖是顯而易見的寓言故事,但是細細想來卻不太明了我們的大文豪歐陽修到底想說什麼道理。從表面上看起來是說一個熟能生巧的道理,但又好像在說做人要謙遜低調。更有意思的是,在故事的結尾,歐陽修公留下了這麼一句話:「此與莊生所謂解牛斫輪者何異?」這句話仿佛另有所指,用現在的流行詞說,應該叫做「陰陽怪氣」。
  • 楊紫《女心理師》路透,西裝配短髮很乾練,身材終於不再受非議!
    楊紫這段時間在拍攝《女心理師》楊紫今年拍完了《青簪行》後,她就又官宣了《女心理師》這部劇,而現在呢《女心理師》也在進行拍攝了,在前不久《女心理師》就已經舉行了開機儀式,當天楊紫,管韌姿,倪萍,章若楠等等劇中演員就悉數亮相了。
  • 愛滋病家庭,好死不如賴活!接受命運,不是不掙扎,而是別無選擇
    昨夜失眠,刷手機,翻到一部電影《好死不如賴活著》。剛開始以為是一個搞笑片,可是點開後,我震驚了:這是一部關於愛滋病的紀錄片。之前聽說過愛滋病村,但是以為是離我們很遠的邊遠山區。沒想到,其實它離我們如此之近。
  • 知乎高贊:有哪些越早明白越好的道理?
    題圖:《阿甘正傳》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雖然誇張,但大部分時候,讀懂一句前人總結的道理,的確會少走很多彎路。有哪些是你慢慢想明白了的道理?但是你要知道,把書讀好,本身就是一項非常強大的能力,宣揚讀書無用論那些人,只是因為沒有這個能力罷了。8遇到困難,別怕請教。
  • 易經說道德經之三十三 死而不亡者壽的道理
    老 子: 「道 德 經」 : 第 三 十 三 章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勝 人 者 有 力 ,自 勝 者 強 ,知 足 者 富 。強 行 者 有 志 。死 而 不 亡 者 壽 。這一章雖然被很多俗世的人所用作道理,作為處事箴言。但也須知其背後的所以然也。道德經其實每一章節都有現實生活的應用。我沒講而已。我講的都是所以然。明其所以然,則用不在話下也。
  • 日本紀錄片中的「過勞死」
    「一個員工對大公司來講,什麼都算不上,可以隨時利用、隨時拋棄。」更可怕的是,幾年後,「過勞」不再是日本社會獨有的痼疾,「過勞死」成為頻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聞熱點。然而那些逝去的生命,在一番唏噓幾度反轉之後,很快就會被遺忘。
  • 一個「弄弄子」的一天
    @ soso「你覺得我唱得好聽不?」「嗯嗯嗯,還挺好看的。」「這幾周李老師講的內容還挺難的。」「不難吧,聽說周老師教得挺好的。」 @順子不聽語音,然後說:「哦。這樣啊!」「有道理!」「哈哈哈哈哈,笑死了」「哇!」
  • 《餘生請多指教》還沒播,楊紫《女心理師》卻傳出好消息,終於等到你
    就當大家失望之極的時候,楊紫並沒有閒著,反而是新作品《女心理師》卻傳出「好消息」,不知道身為粉絲的你們,是否也提前知道了這個事情呢? 只見《女心理師》的好消息,並不是它已經事情結束要上線了,也並不是上了新的預告片啥的。反而是劇組的工作人員,包括楊紫、井柏然在內,大家相聚到了一起過聖誕節。
  • 心理師:要這樣做孩子才會更愛爸媽
    不過,臺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許芳綺指出,若是孩子們一哭,父母就提供手機、平板來安撫他,長期下來會養成孩子的認知錯誤,覺得「只要哭就有手機可以玩」,未來較無法以正常的方式進行溝通,與同齡孩子相處時,也仍然會傾向用「哭」解決問題。 許芳綺建議,學齡前的孩子每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0分鐘,以免養成孩子長期使用電子產品的壞習慣。
  • 【心理師看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她的遭遇令人同情卻也讓人討厭
    這是一部描寫失敗人生的電影。 「情非得已」,誰願意如此,在人性與心理上也有這樣的情況,重複錯誤的選擇是無意識,如同賭徒的心理誤謬,以為重複下注終有一天會得大獎。在譴責或懶得管她的可恨之處前,心理師要能看見她的情非得已,進入且同理她的無助,因為她的生命仍在奮力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