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自由遊戲」的孩子,未來到底有多賺?

2021-02-26 溫渡家

自由遊戲(free play)是什麼?自由遊戲是讓孩子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跟誰玩,而大人要做的,不是出手幹涉,而是陪伴和觀察。讓孩子有承擔風險的練習,才能玩出現實生活、玩出學習的熱情與自信。

自由遊戲(free play),是一項孩子與生俱來卻逐漸被遺忘的遊戲方式。

什麼是自由遊戲?

自由遊戲是一種沒有結構的、自發的遊戲行為,孩子可以自己決定他們想要玩什麼、怎麼玩,還有何時要停下來或想嘗試別的東西。

然而,在現代社會,能否自由遊戲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成人是否願意放下幹涉,讓兒童試驗、承擔,進而管控風險。孩子最需要的是沒有大人來設定目標、課程、玩法,而是由孩子來主導遊戲規則。

 明星家長都重視的一件事 

 陪孩子玩遊戲 

身為大人的我們,總是情不自禁地介入孩子的遊戲,想想看,我們在遊戲場中最常聽到的話語是什麼?

「小心一點!」「你做這個一點都不像。」「你應該要先踩這裡,再踏那裡啊!」 「你不要再亂玩了,趕快蓋出來」、「你這樣不行⋯⋯應該要⋯⋯」「會不會熱?要不要喝水?」

當孩子真正投入在遊戲時,大人總喜歡在旁邊下指導棋,希望孩子做的每一步驟都是 「正確」的,或深怕孩子發生危險。

兒童心理師江淑蓉分享:「如果孩子沒有經驗過恐懼,那他的大腦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可以調節它。」

意思是,如果孩子依據自己的狀態,選擇了可承受的挑戰程度,在過程經驗了恐懼,藉由嘗試而通過的經驗,大腦學習且理解到:這就是恐懼的訊號和感覺,但我有能力調節且突破、恢復到平穩狀態。

這樣的調節經驗,會讓孩子在往後遇到恐懼、害怕、不平穩的情緒或經驗狀態時,能有信心和能力調節身心狀態,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情緒能力。

對此,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人口與公共健康學院助理教授 Brussoni (2012)甚至認為,現在的孩子能經驗冒險、挑戰的遊戲經驗太少,大腦可以學習調節這類情緒的機會不夠,可能會讓未來憂鬱、焦慮的身心症狀的機率提高。

因此大人實在沒有理由去剝奪孩子想從自由遊戲中嘗試挑戰的權利。

自從有了孩子,怎麼樣高質量地陪娃似乎成了家長們非常看重的一件事。

明星家長也是如此。


工作再忙,蔡少芬也會儘量多抽時間來陪孩子。而且蔡少芬最反對的就是用電子產品打發孩子,她認為這樣的陪伴一點兒也不快樂。


在沒有工作的時候,蔡少芬會陪孩子們縫衣服、做餅乾、給寵物搭建一個家、為學校活動做準備……她想盡辦法用遊戲的方式出席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瞬間。


在綜藝節目中,看過蔡少芬的家才知道,她已經將遊戲滲透到孩子們生活的一點一滴中。


「這個房子的房頂很高,我跟老公就想搭一個樹屋來作為孩子們的遊戲房。怎麼上到樹屋呢,我們就弄了一個攀爬網,也可以變成一個懸滑梯,比較好玩。」


「我又不想讓孩子們覺得兩個房間完全被分開了,我就弄了一個小洞,讓她們像爬山洞這樣爬過來。」


除了蔡少芬,孫儷和胡可也是明星媽媽中出了名的「會玩」。


在兩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孫儷和鄧超是兩兄妹的最佳玩伴。


孫儷曾經帶著孩子們一起把鄧超用樹葉堆起來,還曾經因為孩子們對雞蛋好奇而買來孵化器,陪他們一起認真研究「孵小雞」。


而胡可呢,她不僅帶安吉和小魚兒一起動手搭樂高、做陶藝、烹飪美食,還會配合兩個孩子做各種各樣的「角色扮演」遊戲。


曾經有人問胡可,最想把兩個兒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的時候,她說:「我想把孩子培養成擁有愛的力量的人,有安全感,他們才能擁有愛自己和愛別人的能力。」


可能都是出於這樣的想法,很多家長才特別注重陪伴,把跟孩子玩遊戲當成自然的日常。

也有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些,他們有各種各樣的藉口,有的視跟孩子玩遊戲為幼稚,有的以工作太忙而逃避陪伴孩子,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錯過了引導和見證孩子成長的最佳時機。

 還給孩子「自由遊戲」的能力 

跟孩子玩遊戲有何意義,讀過這樣一句話:「遊戲能夠在大人與孩子之間不知不覺地相互傳遞一些深層的意義,孩子與成人會運用遊戲來建立連接,培養自信以及完成心理康復。」

所以說,遊戲是成人進入孩子世界的通行證,是家長引導孩子不斷感知世界的過程,他們會在與家長的互動中釋放各種各樣的情感,敢於表達真實的自我。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陪伴孩子自由遊戲?

小渡為大家提供以下三點建議:

找一個安全且豐富的遊戲場域、自然鬆散素材多的地方,例如:沙、水、樹枝、果實、石頭等,或是去公園遊戲場,但不要局限在遊具本身,允許孩子打破慣有的玩法,可以躲藏、攀 爬、演戲、多人合作或比賽等,不必拘泥成果,他們可以發揮更多的創造力。

這一代孩子經常被安排慣了,經常在結構性的環境下做事情,所以很常見到家長帶孩子去到一個自然的遊戲場域,孩子竟然「不會玩」。

或是父母覺得難得來到一座遊戲場,一定要每項都玩到,不斷催促孩子趕快去玩。然而,在自由遊戲的過程中,有些孩子是需要時間準備,家長必須先相信孩子,慢慢地他們就會進入自己需要的狀態,當然,家長也要學著接受,就算孩子什麼都沒做也沒關係。

「試試看」是一句有魔力的話。

孩子可能會問大人:「今天我們要做什麼?」家長不妨先練習開放性地回答:「你可以自己決定」、「你可以在這裡玩你要玩的東西」,先邀請孩子探索手邊的素材,而不是直接蓋一座沙堡示範, 或給一個明確的答案。

 玩之前先訂好「協議」

自由遊戲不代表無限上綱的自由與毫無規範, 在行前,家長仍必須確認孩子理解與遵守遊戲的一般性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傷害物品;大人不介入、不控制遊戲或設定目標,不代表就不監督或觀看孩子,基本的安全仍是最高指導原則。

大人不妨蹲下身體,跟孩子達成「和平協議」:

協議 1:沒有人想要受傷吧?不管生理心理、口語或情緒上,別讓自己受傷。

協議 2:那也不能弄傷人吧?不管對方是好蛋壞蛋、嬰幼兒或成人,別去讓人受傷。

協議 3:沒有誰想要心愛的個人玩具壞掉吧?那麼,遊戲設施或自然生態,大家一起來維持!

 父母陪玩的秘訣 

有網友發帖問:「家長跟孩子一起玩遊戲,真的有用嗎?」


有這樣一條回覆:

親身經歷證明沒什麼用,我專門買了益智積木,跟女兒一起玩,結果她根本不感興趣,轉身披著床單要玩角色扮演。玩就玩吧,她還特別任性,媽媽給她扮成公主,她哭著喊著要拿著寶劍演騎士。本來想借遊戲給她講一些人生道理,她也聽不進去,最後還惱了,真不懂孩子在想什麼!


字裡行間全是抱怨和困惑。


帖子下的一條評論點出了問題的關鍵:「陪孩子玩遊戲,卻是家長做主導,沒有尊重的引導和陪伴,有用就怪了吧!」


現實中很多家長就是這樣,明白陪孩子一起玩耍的重要性,卻又總是在參與其中時不得其法,一不小心就走入了陪孩子玩耍的誤區。

陪伴孩子自由遊戲時,家長還可以做的重要事情是:跟孩子同在。

或許你認為,那我們在旁邊滑手機就好,但孩子在玩自己的遊戲時,眼神不時會飄過來看大人,希望你注意他,或是想炫耀他達到的成就。

適時響應他的行為, 「喔,你終於爬上去了啊!」然後幫他照張相,就會讓孩子感覺他真的被重視,這對增進親子關係非常有幫助,也是日後非常棒的回憶。

在自由遊戲中,會需要大人來準備空間、資源、材料,但孩子才是遊戲的主導者,大人只是跟隨者。

與其說如何教孩子自由遊戲,不如說是還給孩子自由遊戲的本能,因為,每個孩子, 天生就是遊戲的專家!

相關焦點

  • 那些「多賺點錢,未來就能過想過的生活」的夢話
    作者:雪泥關於「沒錢怎麼過生活」和「多賺點錢,未來就能過想過的生活」,在這裡統一回覆一下。有些人總喜歡做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再感嘆這個世界不公平,覺得別人的日子都沒你過得苦,自己特委屈,久了衍生出一點心理毛病,才提到生活水平就想著經濟水平,張牙舞爪,嫉富如仇,我就看不出來這有什麼好憤怒的,人家家庭環境好又怎麼了?只要人家無作奸犯科,沒造成社會上的拖累,我們的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人家一出生就在終點,都是無可奈何的,犯得著這麼含酸拈醋?
  • 劉詩詩稱兒子「喊媽媽」時充滿熱情,會表達愛的孩子到底有多賺
    劉詩詩稱兒子「喊媽媽」充滿熱情,會表達愛的孩子到底有多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劉詩詩這位演員,一副清秀的臉龐清晰地呈現出「中國風」的魅力,被大家尊稱為「女神」。劉詩詩和吳奇隆結婚以來,一直比較低調,兩人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名叫「步步」。
  • 巨頭扎堆的雲遊戲,到底有什麼可「吹」的?
    等等平臺,「雲遊戲」這股風潮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席捲全球。民間也出現了類似於「雲遊戲會取代本地遊戲成為主流」「雲遊戲會洗牌整個遊戲產業」的聲音,那些在遊戲鄙視鏈中鬥得不可開交的「精神股東」又吵開了天,從「硬體配置」到「獨佔遊戲」再到「雲遊戲」,這些人真是喜歡熱鬧呢。
  • 孩子喜歡咬人,比起說「不可以」,用這 5 招更有效
    更頭疼的是,爸爸媽媽明明是「受害者」,卻不知道到底該不該管?不管吧,孩子就會像小野人一樣動不動來一口,不禮貌也不衛生。管吧,他好像咬得更厲害了,到底該怎麼辦呢?孩子愛咬人也是如此,其實是娃向大人發起的「溝通」信號。大人只有搞明白孩子為什麼咬人,知道他們想說什麼,才能「對症下藥」。
  • 任天堂的「無限遊戲」
    Carse)曾經對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的「笑聲」有過這樣的解讀:無限遊戲的過程中迴蕩著笑聲,這是與他人一起發出的笑聲。我們一起發現自以為即將到達的終點其實是一條出人意料的開放的道路。我們歡笑並非因為有什麼出人意料的使人無法繼續的東西,而是因為那些出人意料地令人可以繼續的東西。
  • AirPods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想像一下,當你在地鐵上看劇時外放音樂、在深夜看球裡可以將音量調到最大,卻不會打擾別人,自己也能聽得清清楚楚,那麼耳機似乎也沒什麼用了。沒錯,這項技術的終極目標,就是取代耳機。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
  • AirPods 之後,未來的耳機可能是「無形」的
    讓耳機從有線走向無線後,直接邁入「無形」的階段。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真的有那麼神嗎?無耳機傳輸音樂,到底是什麼?Noveto 發布的設備叫做 SoundBeamer 1.0 ,外形和一個普通的音響沒什麼不同,之所以可以無需耳機就能定向傳播音頻,是基於一項新的音頻技術「sound beaming」(聲音光束)。
  • 「初哆咪育兒」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上)
    前幾天,小男在日記裡寫「同學說我很自閉,我會不會是自閉兒?」,我嚇了一跳,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是自閉兒呢?帶著懷疑、不忍心、與難過,雙十國慶前,我哭了一整個晚上,今天我跟婆婆說我想帶小男去看醫師,婆婆說看什麼醫師,你老公以前也是這樣,長大就會好了啦!
  • 【試玩】《真 ‧ 三國無雙 8》自由攻略以「開放式世界」構成的大規模戰場
    變更為開放世界,讓攻略路線更為自由   在本作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故事模式當中,會讓玩家在一共有十章以上不同故事的三國志歷史裡,重現各個武將的故事。首先玩家要先從「魏」、「吳」、「蜀」、「晉」以及「其他」等勢力中,選擇自己想要玩的勢力,並且決定要操縱的武將後開始遊戲。
  • 《奇蹟 MU:覺醒》改版開放「神格」與「裝備覺醒」系統
    本次改版不只是推出了嶄新的「神格」系統,同時也推出了「裝備覺醒」、「緣分」以及「戰盟爬塔」等全新的地... 由臺灣迪諾遊戲代理發行的魔幻 MMORPG 手機遊戲《奇蹟 MU:覺醒》即日起推出勇士結緣版本更新。
  • XANOVA XH200遊戲耳機評測:給你個「模塊化」的未來
    「XANOVA 是誰」,這麼個問題已經在此前評測中解答。而其端出來的首款作品,也就是 XH300-U 遊戲耳機所表現出來的,也足夠讓人有所期待。於是並不意外的,定位與定價更為親切些的 XH200 也應運而生。
  • 堂外話拓展 | 走進「幻想遊戲」的小世界
    堂外有話: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收穫快樂的最佳方式。許多時候我們誤把「玩耍」全然當作是學習的對立面,但實際上孩子在玩耍中所需要的能力不容小覷。你或許鮮少聽說「幻想遊戲」,但你對它的內容形式一定不陌生。作為最普遍的兒童遊戲之一,「幻想遊戲」不僅帶來玩耍的樂趣,更能鍛鍊到孩子的邏輯、語言、社交,甚至是情緒管理能力。
  • 「神獸」在家,中年女性到底有多難?
    本周,我們發起了一個「神獸在家」的徵集,苦不堪言的家長們紛紛前來貢獻神獸們在家的作妖神跡—— 「你可能不知道一支牙膏可以擠出多少來,但是神獸可以告訴你,從馬桶擠到臥室。」 「孩子很棒,會幫忙洗襪子,用一整塊肥皂洗了一雙襪子,褲腳、袖子都弄溼了,也知道自己去換衣服,只是找衣服的過程有點漫長,需要把衣櫃裡的衣服都鋪到地上,才知道穿哪一件好。」 「娃一個人在家上科學課,其中材料有半杯黃豆,實驗成沒成功我不知道,只是晚上回家做飯洗菜的時候發現水槽堵了……黃豆遇水發脹,你懂的,我掏黃豆掏了快一個小時。」
  • 這款搞笑冒險遊戲,很「雞」「車」哦!
    於是,它為心愛的馬桶裝了4個輪子,這樣,它就有了一輛「雞車」,可以上自由的高速而不用限行了。但是,開了一陣子「雞車」後,它覺得車速不是很滿意,於是就把馬桶的抽水裝置改造了下,每當它按下抽水鍵的時候,水流就會根據物理學的原理從馬桶尾部噴射出去,而通過水流的反作用力,「雞車」便能獲取瞬時加速了,這樣子,它的「雞車」也可以在山上飆車了。
  • 黃多多幫妹妹裝扮小飛象:培養一個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到底有多賺!
    黃多多幫妹妹裝扮小飛象:培養一個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到底有多賺!近日,黃磊的妻子孫莉在微博發文,「妹妹的學校做活動,要求裝扮成自己最喜歡的書裡形象,妹妹選擇了小飛象,孫莉說這可難倒她了。」但是沒有想到姐姐多多表示可以做,很快她就拿了兩個小抱枕做小飛象的大耳朵,還縫上了兩片粉色的內耳,然後把兩隻耳朵連結在了發箍上。另外又做了一直長長鼻子,套在妹妹的鼻子上,套在後腦勺。等妹妹穿戴好就是活脫脫的一隻小飛象了。看到姐姐認真製作的樣子,妹妹開心的模樣,媽媽孫莉都被感動到了,替妹妹開心,有這樣一個愛她的姐姐。
  • 「未來學大會」與4萬觀眾迎接科幻的春天
    「當我16歲第一次看The Futurological Congress,就立刻愛上這部作品。」當時的他,心裡已經有改編小說的念頭。 後來拍《與魔共舞》,阿里·福爾曼徹底掉進動畫世界裡,腦海再次浮現這部小說。
  • 2018「最美應用」年度遊戲榜單:這裡有 16 款遊戲,玩過一半以上的算你厲害!
    今天,就讓小美帶大家回顧一下今年那些表現極好的遊戲,如果你的假期有那麼一點無聊,可以試著玩一玩這份榜單裡你沒玩過的遊戲!DAY 2 優秀的遊戲雖然遊戲上手很簡單,點擊屏幕就能跳躍,除了跳躍也不需要什麼複雜的操作,但是想要玩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阿爾託的奧德賽」中新增了六名角色,每位角色都有不同的屬性和能力,幫助你劃的更遠。遊戲中若是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還能暫停拍照,分享給小夥伴。又簡單又困難的遊戲,小美玩了好久都不算是精通級別。
  • 一份獻給「終將逝去的孩子」的禮物
    這是一部關於喬爾的遊戲,他的父親、「癌症似龍」的開發者瑞恩·格林先生將其作為獻給兒子的禮物——你以為你可以拯救喬爾,但遊戲結局只有一個
  • 花小豬微信「狂飆」,要給你「打車自由」?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曾向外界表示,用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尋找更多的出行用戶,是滴滴出行的未來計劃。花小豬便宜、一口價,就是為了挖掘更多對價格敏感的用戶,這些用戶對車況要求不高,「四輪獨乘」是他們核心的需求。最初上線時,花小豬就提供了多種選擇:用戶既可以通過應用市場下載 app,也能通過小程序體驗服務,很多人就是從朋友分享的小程序卡片第一次知道了花小豬。
  • 親測:四款適合孩子的iPad遊戲,遊戲中的「健康食品」
    你家娃抱著iPad不放嗎?如果以上回答都是Yes那你真的要讀下去了。這類遊戲必備誇張的芭比人物造型,大眼小嘴外星人比例五官,色彩鮮豔的化妝品,再配合亮瞎狗眼的金銀配飾.總之,每次PQ在 iPad 上搞了個「好美好美」的造型給我看時,我都是虎軀一震,心中苦澀,強忍著痛苦趕緊切換話題:來來來,不如我們給你的仙女做個房子吧。然後找出一堆破爛材料忽悠她做手工去。現在這一招已經越來越不管用了,簡直是操碎了心,也架不住少女遊戲那些甜膩膩的貼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