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攻略、HOHO AXLSLASH、吃喝玩樂IN廣州等
----第一季
>> 錦記螺肉粥 <<
一家在龍津東路立足近20年的小店,以宵夜為主,開店時間隨意,買的是老火粥,炒粉面,炒螺,典型老廣宵夜模式,清淡起來又能填飽肚子。
烹飪的器具都是用煤爐,凡是舊時煲粥,廣州人用柴火或者煤爐煲粥,獨特的香味是現代煤氣無法取代的。店主的牛腩,豬腳,炒螺烹製都是用煤爐。
店的招牌是石螺豬骨粥(數十年如一日),店主這年頭一直堅持用煤爐煲粥,粥底是非常綿加上新鮮的石螺肉和大量的豬骨,豬骨中的油脂與粥底的水充分融合,在煲粥的時候保持足夠的火候,米與水的比例適當,米粒在高溫猛火一直不停的翻滾直至爆開,一碗明火白粥的粥底熬好之後就可以放材料一齊在熬製。
粥底是非常綿,米粒基本上全部爆開。面頭在配上少少榨菜和蔥花,一絕的搭配。
熟悉店主的人都知道,來吃粥當然少不了經過長時間的熬製豬骨,特別是吸豬骨的骨髓是鮮甜。經過長時間的熬製骨頭都可以咬爛,絕對是宵夜不二之選。
吃粥當然少不了最佳的搭配,炒粉!一碟好的炒粉是可以隨時檢驗的,有鍋氣,碟面不殘留油,粉面每一條都色澤均勻味道適中。店主的炒粉是特別幹身,吃完之後碟面是不會有剩餘的油,典型的家庭式炒法卻勝與酒樓無數;如果外出食店的炒粉面吃完碟面殘留大量的油,證明這個師傅的炒工沒有完全到家。
最佳搭配▼
地址: 荔灣區龍津東路榮華樓斜對面巷內
人均:10蚊
>> 同記 <<
在廣州西關,有一條很不起眼的巷仔,有一間開左幾十年開老店,味道出奇的好!他就是同記!
在福廣裡這條巷仔行一陣,你就會見到這個醒目的招牌!
同記的招牌就是雞,
而且只有一種做法——白切。
只見廚師在廚房手起刀落,一會兒就將成只雞砍好件。
隨雞都會配上一碟姜蔥豉油同水芥末。姜蔥豉油比較常見,而水芥末就系細路仔時代,好多餐廳都有的,雞蘸上水芥末後,吃起身會先酸後甘香,既能帶出雞的味道又能醒胃!
地址:荔灣上下九商業區
人均:0~40蚊
>> 孖記 <<
你可以嫌棄在路邊擺放的桌椅,亦可以抱怨無太多選擇的餐牌!但是你因為這些而不來吃,那你絕對會後悔!
原因無它!這裡有獨特的「鍋氣」!招牌賴尿蝦同埋花甲絕對是必點菜式。瀨尿蝦分有膏同無膏,膏真是多到「嗶」出來,還有滑蛋牛肉、炒青口、蒸鉗魚等小菜,全部都好ok的!還有,老闆還非常任性,8點半打後一律打包不能堂食哦。
地址:越秀區米市路47號泗巷內
人均:0~30蚊
>> 鍾巷9號 <<
鍾巷9號,就好像一個神秘的行動代號,在四周環繞像危樓的巷子中,隱藏著最正宗的雞煲!
真正的炭爐;雙份清補涼湯底,再加上新鮮的走地雞。
雞肉應該趁嫩滑撈起,再蘸姜蒜食用!經過炭爐同雙份清補涼的洗禮,再無辦法用語言來表達此刻的心情!還是盡情地享受正宗炭爐雞煲帶來的美味吧!
地址:荔灣區恩寧路鍾巷9號
人均:30~50蚊
>> 粥家莊 <<
一間樣子很普通的露天大排檔,卻每晚座無虛席;一煲獨門的掌翼煲,是每桌必點的菜式!
在粥家莊,最最最出名的就是掌翼煲,分量十分足,掌翼又夠」淋「吃完掌翼再加滴配蘿蔔,豆腐,香芋,青菜落去,特別好味。三五知己齊齊來到來吹下水,吃下掌翼真是過癮的爆!
地址:車陂路天隆花園側
人均:30~40蚊
>> 阿婆牛雜 <<
阿婆牛雜檔非常隱蔽,隱藏在四五間牛雜檔後面,不過就只有阿婆的檔口人山人海。原來啊婆在陸居路賣左20幾年牛雜,好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
阿婆的牛雜是預先串好燜好的!牛雜燜得極其入味,只要在牛雜湯滾兩下已經可以吃得滿口香。最試得出阿婆牛雜真味的是豆卜串,飽吸醬汁濃味香口。
其實,吃的不單止是味道,還有阿婆二十幾年如一日的那份堅持!
地址:建設三馬路OK仔隔壁
人均:0~15蚊
>> 上步村美味麻辣燙 <<
在上步村秋滿樓酒樓附近, 超市的側門旁邊,小小的檔口,環境一般,總是有不少人去光顧, 其中還有許多學生模樣的。
醬料比較特別,想吃什麼就燙什麼,選擇比較多,一人消費不超10元就能吃飽。
地址:白雲區西槎路上步村上步大街
人均:7~15蚊
>> 牛記臭豆腐 <<
想要吃美食,你必須放低尊嚴,在牛記臭豆腐這裡,可以體現得淋漓盡致!
荔灣區人民南路公交車站附近的巷子裡,傳出陣陣」臭「味,對於中意的人來講,簡直就系人間美味,他家的臭豆腐香脆可口,油而不膩,外酥裡滑。用來炸臭豆腐嘅油會經常換新,比較乾淨,這裡吃臭豆腐的人必須要放低尊嚴,點解?因為這裡連桌子都沒有哦,你只能站著又或者蹲著吃。
地址:荔灣區人民南路
人均:5~8蚊
>> 洪德路魷魚絲 <<
一個人,一臺車,一個炭爐。遊走於各大大排檔之間嘅——洪德路魷魚絲
魷魚經過板壓撕裂,纖維感十足,唔需要加任何佐料,純粹以炭火烤炙。
最好的品嘗方式莫過於烤好立即送入嘴中,為求入口的酥化同埋原始的甘香。從洪德路起家到如今文德路、珠光路一帶,魷魚飄香逾廿十載。
地址:越秀區文德路
人均:10~20蚊
>> 吳財記面家 <<
在廣州西關大同路的一條小巷裡,路又窄又舊,慢慢的走進去就發現有一家古老的西關大屋,它就是吳財記面家。
這裡有金魚形狀的雲吞「七瘦三肥」,除了豬肉是不加其他料。這裡雲吞有獨特的香,這香是豬肉和雲吞皮混合的香味。除了雲吞還有面,這裡的面是傳統的竹升面,這裡面是由一條已經有20多年的壓面機反覆壓制而成,壓成五毫米的麵皮之後,就要考老師傅的刀工,用人手切面。
秘制湯底用大地魚、豬骨、蝦皮等材料熬製,面煮一分鐘,一碗爽滑的雲吞麵就完成了。吃麵還有小撇步,就是要先吃麵,再吃雲吞,這樣吃銀絲面就不被湯泡軟了。最後,只要輕輕咬一口,看一看正宗廣州雲吞的餡料真面目,它沒有蝦仁,也沒有蟹卵,有的只是正宗雲吞的傳統本色:真材實料,街坊小吃。
地址:荔灣區大同路84號和隆裡20號
人均:14蚊
>> 醉賢居飯店 <<
醉賢居飯店位於曾經的鬧市區——荔灣區寶華路一帶,是一棟約3、4層樓高的舊式樓房。
店面好多年都沒有精裝修,所以用餐環境的話,還是不太優雅的,但是它出品的「醉賢雞」堪稱一絕,肉質結實,味道很好,推薦手撕本地雞,70多元一隻。
如果你覺得服務重要,建議還是不要去這裡吃!因為基本都是要自己來,連寫菜也是自己寫的!衝茶的話,如果服務員沒空!都是要自己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地址:荔灣區華貴路12號
人均:30元
>> 鍾情焗 <<
(作者:焦重氫;來源:知乎)
餐廳本身是一個舊倉庫改造的,半掩著的木門,周圍都是房齡二三十年的廣州老民居區,牆頭的招牌還透露著一種縣城髮廊風這樣的,最初是抱著懷疑的態度踏進去。
坐下來,店裡放著輕音樂,靠牆幾張木桌,配合著這個老倉庫的環境,自帶工業風圍。吧檯和廚房在一起,只有老闆一個人,倒水接待做菜收拾收錢,還時不時和客人搭話幾句。
菜單很簡單,但是鴨胸肉,雞翅,龍蝦,貝殼都很驚豔,價格卻很便宜! 當你懷著「果腹」的要求去獵奇,後來發現能夠達到驚豔的效果。
一扇門內外的氛圍差距巨大,破落倉庫竟然頗有逼格,頓時對這個三十來歲的帥哥老闆充滿了好奇甚至腦補出他掃地僧的隱藏身份(然而還是沒敢搭訕→_→)。單單是這樣,已經值回票價了~
地址: 海珠區 紡織路草芳圍16號
人均:48元
>> 利華飯店 <<
利華飯店屬於廣州老店,店面環境什麼的,真的很一般,但生意卻異常火爆。
看著店面你未必想要進去,但裡面的出品卻性價比極高。
個人推薦陳皮骨,鼓油皇鵝腸,人均60左右店鋪位於農講所地鐵站附近,晚上人多排佐成個鐘先有位,拼臺相對快點,大眾點評有排隊拿號功能,建議提早拿號。
地址: 越秀區德政中路333號(近農講所地鐵A出口)
電話: 020-83308399
>> 聚榮餃子店 <<
聚榮餃子店,位于越秀區寺右二馬路,屹立於市場內二十年不倒。環境,不好;排隊秩序,很亂;服務態度,一般。但是這裡每逢飯點時間,總是人山人海的樣子,只因這裡實在是可以堪稱全廣州最好吃的餃子館。
紫菜鮮肉餃子,肉餡紮實,與紫菜的鮮甜相互交融,好吃有營養。別忘了蘸上這裡特有的醬料,特別是店家特製的蒜泥,這霸道的濃鬱蒜味,更是把餃子的味道上升到更高的層次。
都是做街坊生意的,餃子現點現做,肉餡飽滿,再蘸上蒜蓉和陳醋,吃過都讚不絕口。
地址:越秀區寺右新馬路寺右二馬路南邊第4號檔鋪(近五羊中學)
人均:14元
>> 文記蘿蔔牛雜 <<
人氣很旺的牛雜攤擋,蘿蔔牛雜和麵筋都悶得很軟,很入味,深得街坊的喜愛。他家小店開在農林下路小學北側的小巷子裡,夫妻二人經營的小檔口。平常大夥看得多的是文叔,推著推車從家裡出來,一路牛雜飄香。
牛雜裡面的材料都很入味,蘿蔔入口即化,牛雜汁融入到蘿蔔裡面又不會蓋住蘿蔔本身的甜味。麵筋和牛雜,軟爛香甜!基本中午就賣完,一定要看準時間去!
地址:越秀區農林下路小學側(近犀牛路口站)
人均:10元
>> 廣油雞 <<
廣油雞位置極其隱蔽,經常在附近兜兜轉轉但就是找不到,單看環境,你不會想進來吃東西的~
但是,食貨們從等位等下單到等雞鍋上桌,甘願守侯1.5到2小時,甚至帶旺了樓下的牛雜阿姨的生意,究竟這裡隱藏了什麼秘密,使得老饕們如此瘋狂?
這些食客苦等的其實就是這裡的竹絲雞煲。雞煲上桌時散發著淡淡的藥材香,當歸的香氣猶甚。
雞肉多骨細,即使是不受歡迎的部位,如雞胸,都吃不出粗糙的質感,整體入口鮮美,一如田雞般嫩滑。因為這樣的味道,其他的因素都可以不管了~
地址:北京南路左二巷6號
人均:95蚊
>> 恩寧路蛋撻王 <<
雖然在老街坊眼中是茶餘飯後的行過路過不會錯過的點心。但是第一次找路過三次都不敢確定:好吃的蛋撻店居然長這樣?裝修實在簡陋,第一次去好像招牌都沒找到。
第二次在文德路找了一個多小時才找到。蛋撻拿到手裡還是熱熱的咬一口,新鮮出爐,入口還是熱的,味道很甜,很酥脆。而且兩元一個,用料實在!
地址: 荔灣區 恩寧路242號
人均:4元
>> 荷塘食府 <<
有很多人看過《低俗喜劇》,暴龍哥在劇中請吃飯的時候,桌上擺滿了炸田鼠、牛眼湯等重口味菜式的場景吧,當中最讓人刻骨銘心的莫過於他們吃「牛歡喜」的那一刻。
由於電影中那一幕的故事背景設在廣西北海,加上暴龍哥搞怪的廣西口音,導致不少人以為這個吃「山珍海味」的地方是在廣西——其實這個店就是位於廣州客村的荷塘食府。
荷塘食府就位於廣州地鐵3號線客村站附近,從珠影廣場的對面馬路再往內深入一段,便能看到了。店址處於一片舊城區當中,招牌不算太醒目,位置有點難找。
店裡主打嶺南特色農家菜,燒鴨啊魚腩啊當然少不了,個人亦感覺相當美味;而片中提到過的炸田鼠、驢仔肉、配荷蘭豆的豬歡喜還有配鹹酸菜的牛歡喜,都有出現在餐廳牆壁的海報當中。
看過電影的人肯定記得這個探出水面的露臺,杜汶澤、雷宇揚、鄭中基、林雪等一眾演技派正是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完成了《低俗喜劇》當中最經典的一幕。如今要在這一桌吃據說需要預定,還設定了不知道多少的最低消費。隨著電影走紅,店中的一些菜式也在提價,大廳中的電視也在日夜循環播放著提升了自己知名度的《低俗喜劇》。
地址: 海珠區新港中路375號自編輯部5號(麗影商業廣場對面)
人均:54元
----第二季
貓記艇仔粥
黃埔古巷裡,貓記艇仔粥隨意擺放的桌椅, 說到貓記真是遠近馳名了。越出名就越不應該錯過。這裡的食物料很多,份量足,性價比很高。
地址:琶洲街新港東路石基村黃埔古港後巷內
人均:18元
明記甜品
在百花糖水的對面,可能沒有百花那樣出名,但一樣好多人排隊,晚上來吃甜品的客人更是絡繹不絕。
薑汁豆腐花,便宜又好吃,滑嘟嘟,薑汁不會很濃,也不會很甜,滑溜可口。行過路過,喝一碗先,超級正!
地址: 越秀區 文明路205號(近德政中路)
人均:11元
風味館
到風味館不可不試牛三星,牛三星是指牛腰、牛心、牛肝,廣州現在做得地道好吃的牛三星真不多了。風味館的牛三星湯甜而美,牛心的微甜和肉香被充分地熬煮出來,口感豐腴的牛肝和牛腰跟酸蘿蔔同時進口,大大消除了膩味感。一小碗牛三星,熱量可是很高的哦。
地址:越秀南路161號
人均:14元
廣記掌亦煲
廣記萬福路店,好出名的老字號,大排檔性質,最出名系各類煲,掌翼煲等。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這裡的鵝掌翼煲,通常來這裡除了點一個鵝掌翼煲,外加一些冬瓜片、炸支竹、肉丸等打火鍋,很是過癮。鵝掌翼燜得尤其入味,連骨頭都能嚼出肉汁。
人均:47元
地址: 越秀區 萬福路54號
無敵照相館
文德南與萬福路交界處的小店,招牌並不明顯,除了所見的狹長店面外,原來另有乾坤!作為廣州煲仔飯界名店之一,長興人氣很旺,食客從店面到後巷都坐滿了~
窩蛋牛肉飯,賣相一般,但是味道很足,牛肉新鮮嫩滑,加上一隻生蛋鋪面,吃的時候攪勻蛋液同牛肉混合,加上飯焦,正。就連是普通4元的例湯也很足料且夠火候。試過霸王花的,好像還放了蜜棗。
地址: 越秀區 萬福路289號(近文德路)
人均:23元
容意牛雜店
從西門口地鐵站出來走到詩書路,必定要去一趟容意發牛雜店,「容意發,容易發」,老闆有沒有發達我們不知道,但是門口停著的寶馬等豪車倒是直觀地告訴大家,還真的有人開著豪車也要過來吃一碗牛雜的,為何?這可是30年歲月驗證過的好味道呀。
地址:詩書路56號
人均:15元
牛佬牛雜湯
牛佬牛雜從兩塊五漲到現在的15塊,也蠻有歷史的。不變的是它的味道之好讓人驚豔。
秘訣在於湯底,老闆用整副牛雜和羊肚一起熬製出濃厚乳白的肉湯,加上醃製得當,酸中帶甜的蘿蔔中和膩感,每一口牛雜都是筋道至極的享受。
地址:荔灣區西華路市場金花直街126號
人均:15元
九爺雞
原汁原味的白切雞一流,雞肉的外皮很光滑,甚至有點涼涼的,裡面的雞肉很贊,都是很厚實的,肉質嫩滑,完全沒有收縮的感覺了,味道清淡,蔥油香味濃鬱,點著姜蔥來吃味道剛好,增加了香味。招牌油雞也很棒,雞肉軟軟的,不柴,也不會特別油膩,推薦!
地址: 越秀區 文明路103號(近106車站)
人均:15元
國維小食店
國維,做了二十年還真不是吹的!牛腩汁的味道一流!帶有濃鬱的五香味道,很香很提神,最贊的數雲吞,全是肉的,皮薄薄的,小小個,看上去很不起眼,但吃起來非常香噴,口感還比較爽!
地址:荔灣區西華路220號
人均:9元
和安小食店
店內空間小,沒有環境。但是這裡的雲吞麵、炸醬麵,味道都不錯,主要是面做得不錯。一碗鮮肉雲吞麵有5粒,肉新鮮,肥瘦比例還算可以,雲吞個頭不大也不少,分量過得去,面不錯但不算爽,湯味也可以。炸醬麵的面也是一樣的面,炸醬鹹了點,而且肥肉多,如果再甜一點,會更好。
地址:西華路和安街65號
人均:10元
民豐小食
這家小食店門面非常小,很多食客都在外面坐住吃。賣的東西有腸粉、麵粉、粥類,還有我喜歡吃的餃子。餃子煎到好脆、好香,但是又不會焦。什粥5.5元/碗,裡面的料很多,有豬潤、豬腰、豬腸、豬心等,煮粥的米很好,粥很綿很滑。總的來說很實惠。
地址:恩寧路1號(多寶路口)
人均:8元
華盛小食店
想不到這樣一家不怎麼起眼的小食店的出品竟也算不錯,雖然環境一般,服務更是一般,食物得自取。及第粥7元,粥底算綿稠的,料還算足的,分量也不差,味道尚可。豬腰腸6元,拉腸就是那意外的驚喜,粉底很軟滑,豬腰處理得不錯,不騷,醬油偏甜。
地址:荔灣區西灣路80號
人均:9元
多美吃小食店
這間店應該是廣州最好食又便宜的豬腸粉,環境可以忽略,老字號嘛~~好大碗,食一碗基本就會飽,牛腩、豬腸、豬手都好味,汁又多,特別牛腩,8塊一碗,絕對可以接受啦!
地址:荔灣區十三甫路34號(近丁字路口)
人均:8元
超仁小食店
雖然不是有名氣的麵店,但比老字號做得用心,店面雖破舊,但就是人間煙火的味道吧。凡是有人去沙面我都會推薦這家!
蟹子鮮蝦雲吞麵太驚豔了,雲吞料很足,肉很新鮮,蟹子也放得多,牛腩很美味,十來塊一碗。
地址:六二三路祥興街2號(近六二三路車站)
人均:13元
漢明小食店
漢明,早就聽聞了!那生意好是必然的,恐怕這裡從早上到晚上都這麼多人,粥粉面很普通,但他家堅持傳統,便不普通;雲吞小小的,皮很薄,肉很細,很細膩的感覺,湯水一般,4元比較值,腸粉很傳統的做法,就是不熱,料還比較多,味道中規中矩;艇仔粥比較香,料都很實在;重要的是每天做這麼多,還能保持質量。
地址:龍津西路72號
人均:9元
信行豐燉品皇店
老字號的燉品店,門面看上去不大,但進入後內有乾坤,這裡最受歡迎的燉湯基本都是原只椰子燉竹絲雞,用料足,椰子味好香,鮮甜,夠曬良心!
地址: 越秀區 光孝路65號(近地鐵西門口站)
人均:21元
米市路大排檔
即使完全沒有環境可言,即使吃飯吃到要蹲街邊,但在美食當前,吃貨都會毫不猶豫的來這裡。橫街窄巷再轉入居民區的小食店,幫襯過好多年,價廉味美就是硬道理!
幹炒牛河,鍋氣爆棚啊!唯一缺點就是沒有豆芽蔥段去炒。但一點點油膩的感覺都沒有,牛肉鮮嫩潤滑,河粉爽口彈牙,上色靚味道正。豉汁蒸鉗魚,超大分量,超級便宜,味道一流,魚肉新鮮無泥味,鮮香嫩滑,魚汁爆嗶曬出來,味道醃製的剛剛好!
地址:米市路47號泗巷內
人均:35元
---第三季
重慶小面
吃辣子,已經是廣州人的專屬了,無辣不歡,一直以為重慶麵館沒什麼特別之處,直到遇上它吃了它,才發現,對重慶的所有念想,在這裡都能滿足。
從買面到調料,每一個步驟老闆都親力親為,每一碗都蘊含著匠人的堅持和用心。然而價格卻平民得很,一碗小面才八元,還有涼拌雞腳、豬耳朵……滿足你對辣的所有期待。
人均:16元
地址:西麗市場內(淼鑫豬肚雞旁小路直入50米)
無名麻辣燙
雖然這裡每天的生意好到爆,但還是忍不住要介紹給你們,也許以後,這裡就是你的飯堂!店主一家人每日忙上忙下,對每一個顧客的口味都關注到底。「要唔要辣?」「洗唔洗加個粉啊?」來過的人,肯定都聽過老闆這幾句話。
麻辣燙除了食材,最講究的就是醬料,所有醬料堅持自製,而且多種口味搭配,辣與不辣都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挑選。
人均:吃東少拿多少
地址:榮苑對面路口生叔小食快線
店裡雜七雜八的賣很多東西,但主打雞蛋仔和牛雜,到店肯定不能錯過招牌菜,絕對絕對絕對不能錯過了,就好想去星巴克沒拍照一樣,你知道多嚴重了吧, 價格不貴但也不算划算。
除了雞蛋仔和牛雜,店裡的魚蛋和碗仔翅看起來都很好吃,下次有空一定要去試試。
人均:10元
地址:教育路89號
好味
這家店幾乎是沒有店面離生叔很近,只是在一家賣雨傘的的小店前放了一輛買豬腳姜的小推車,跟走鬼攤那些差不多。
其實吃豬皮時我內心是拒絕的,豬皮多肥,還膩,吃了一口後發現口感竟然意外的好,一點也不肥,有點像吃果凍一樣,QQ的,很好吃。老闆說豬皮都是刮過肥肉的,所以只剩下膠原蛋白了。
人均:10元
地址:教育路95號
永恆小食店
多年來的變遷仍然有很多舊街坊在周六的早上帶上小孩到永恆吃一碟炒河,一碗皮蛋瘦肉。
在那個還沒有洋快餐的年代「粥粉面」早就是廣式早餐的標籤,現在快節奏的生活「立等可取」「標準化生產」變成現代人早午晚三餐的標籤,美食變得不再有驚喜和等待
老闆娘都是每天凌晨五點堅持去菜市場選購最新鮮的食材,每個早晨的炒河,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碟有熱氣騰騰的炒河,更是可以另自己提起精神。
人均:8元左右
地址:番禺長堤東路95號
光記糖水鋪
光記糖水鋪,保留一如既往的舊式鋪面,無設計可言,但勝在懷舊和滿滿的人情味,不是熟客或附近的街坊可能未必知道在小港路的的一段有間深藏不露的小店。
幾十年如一日只賣幾款傳統的糖水,推薦眉豆沙,紅豆沙,綠豆沙,都可以加湯圓。
人均:4元
地址:海珠區江南大道北小港路124號之二(永樂新街口)
芬芳甜品店
這間同福路的芬芳甜品對於老廣來說的確是「由細食到大」,「行過路過不能錯過」的海珠區甜品老店。
小店年年如一日,每日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排滿了長龍,芝麻糊香滑,麻蓉湯丸很香,綠豆沙也是傳統好味,價錢不貴分量卻很足~在別的糖水鋪幾乎銷聲匿跡的「糖不甩」,這裡都有,而且香甜軟糯,甜而不膩。
人均:15元左右
地址:海珠區同福東路619號(市二宮對面)
馮記牛丸
這間隱藏在萬福路同文德路交界處的馮記牛丸店, 陪伴著一代人成長,這就是廣州最早的潮汕味道,店面相當簡單樸素,價格實惠出品好,靠的是街坊的口口相傳。
最受歡迎的是雜錦面,湯底是傳統的豬骨大地魚等食材熬製而成,麵條是寬面,入口爽滑,配菜有魚蛋牛丸炸雲吞炸魚皮,在撒上炒蒜蓉粒和蔥花成就了一碗潮汕風味的雜錦面。
人均:11元
地址:萬福路176號
物依
潮汕人看到「物依」兩個字都會進去的店,它隱藏在一個轉角處,綠樹遮蓋,是一間帶點老舊木屋氣息的潮汕小吃店。手寫菜單非常樸素,都是一些潮汕人在廣州難尋的地道潮汕小吃。
人均:5元
地址:天河區天河南一路六運一街29號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