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數字貨幣的風與雲

2020-12-09 行動支付網

多年後,當大千世界、市井角落數字貨幣無處不在,我們當如何記起2020?

這一年,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全社會數位化進程加速;這一年,貨幣依然天然是金銀,貨幣已然是比特世界的二進位;這一年,數字貨幣是一場關乎國運的新賽道,抑或是拉開帷幕的新貨幣戰爭……

風雲湧動中,人心共識,數字貨幣未來可期;驚鴻一瞥中,手拿某寶、某信、某白條的國人們不禁好奇,數字貨幣,誰的盛宴?誰的危情?

一瞥驚鴻

2020年11月中旬,關於數字貨幣有兩則新聞。

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下稱「央行數研所」)與國網雄安金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創新開展數字人民幣(DC/EP)在國家電網電費繳納等場景中的應用,共建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生態體系。

同期,央行數研所與拉卡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覆蓋商戶超過2200萬的拉卡拉服務項目包括行動支付、跨境支付、POS收單等,並為中小微商戶提供貸款、理財、保險、信用卡申請等服務。

相較於年內那些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數字貨幣新聞與傳聞,關於這兩項合作的報導波瀾不驚。只因2020年人民銀行進行了多次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工作,在數度驚鴻一瞥中,我們見證了法定數字人民幣研發和落地的全面提速。

4月,雄安新區召開法定數字人民幣試點推介會,麥當勞、星巴克、菜鳥驛站、京東無人超市等19家單位參加。

5月,蘇州市相城區各區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向員工發放50%的交通補貼。

7月,滴滴與央行數研所籤署協議。有媒體報導稱,考慮到滴滴5.5億龐大的用戶群,這可能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第一個實際應用。

8月,商務部將央行數字貨幣試點範圍擴大到28個省市。

9月,京東數科宣布正式「牽手」央行數研所。

10月,深圳市政府聯合人民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深圳市羅湖區政府出資1000萬元,以抽籤的形式,面向5萬名市民發放數字人民幣。首次亮相的數字人民幣面值為200元,設計上與紙鈔相似,上方印有國徽和「中國人民銀行」字樣。一時間,相關報導衝上熱搜榜。

同月,華為宣布旗下Mate 40系列手機按照央行數研所的統一標準,支持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白名單用戶可使用這一功能。所謂硬體錢包,收付雙方無需網絡,「碰一碰」即可完成轉帳、支付等交易。Mate 40成為首款支持數字人民幣硬體錢包的智慧型手機。

關於數字人民幣試點還有兩則「秒刪」的新聞觸動了人們的神經。

「DC/EP錢包出來了!」4月14日晚,網上區塊鏈交流群熱鬧非凡,爭相傳閱一張某大行數字人民幣DC/EP錢包截圖。測試頁面顯示,DC/EP錢包支持數字資產兌換、數字錢包管理、數字貨幣交易記錄查詢、錢包掛靠等功能,同時也支持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手機晶片等基本功能。某大行人士迅速與媒體溝通,稱數字貨幣在人民銀行的統一安排下有序進行,具體信息等人民銀行發布。

僅僅1個月後的5月中旬,又有一家大行內測界面流出,一樣驚鴻照影,一樣迅速澄清,一樣大眾熱議。

等風來

還是10月,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數字貨幣作為金融開放的重要話題,與金融科技、資產管理一起成為大會關鍵主題。會上,央行數研所所長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的兌換和流通是不同的概念,商業銀行承擔向公眾兌換數字人民幣的職能,流通的服務則可以由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其他中小型銀行來承擔。不同於穆所長的娓娓道來,馬雲簡單直白,他說,數字貨幣將重新定義貨幣,就像蘋果重新定義手機。

外灘外,浪濤滾滾,淘盡世間事,混作一片潮。

時代大潮中,你我等風來。

數字貨幣的風是數字經濟的風。數字貨幣是全球經濟增長日益重要的驅動力量,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將是促進「雙循環」的重要基礎設施,將有利於高效滿足個人和企業在數字經濟模式下的新需求,助推中國乃至全球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數字貨幣的風是「新型貨幣戰爭」的風。央行數研所前所長姚前曾說,如果說因價值內涵而發生的貨幣替代是「古典貨幣戰爭」,那麼,因技術先進而引起的貨幣替代則可稱為「新型貨幣戰爭」。我們應該正面地看待和解讀這場「新型貨幣戰爭」,因為它必將在整體上推動支付效率的提高、金融的普惠以及社會福利的上升。

數字貨幣的風源自信用。金融的初心在於普惠,普惠因信而立。

2019的6月18日,Facebook發布其加密數字貨幣項目Libra白皮書,開篇劍指「普惠金融」,聲稱將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在西方,天秤座象徵著平衡與公正,Libra音形俱似LIBOR(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凸顯了發起者的雄心和叛逆。Libra的底氣來自基於區塊鏈連結的27億用戶,他們將因信而聯,假以時日,一個GDP超過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數字經濟帝國呼之欲出。

一年多來,在質疑聲中,Libra改變了很多,包括錨定一攬子貨幣,不變的是基於區塊鏈分布式帳本技術建立信用社會的堅定信心。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必然,Libra之後,我國數字人民幣試點步伐顯著加快,2020年新冠疫情後更是加速前進。

人民銀行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2019年基本完成了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和聯調測試等工作,2020年4月新冠疫情在國內得到控制後,開始了DC/EP的小範圍試點。截至2020年4月,人民銀行已為DC/EP及其相關內容提交22件、65件、43件專利申請,涵蓋發行、流通、應用的全流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已完成技術儲備,具備了落地條件。作為大國金融的未來基礎設施,DC/EP擁有堅實的信用背書、龐大的用戶基礎、牢固的用戶習慣、領先的理論框架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底色優勢。

雲帆萬裡天

有人說數字貨幣是金融史上裡程碑式的發明,其實信用卡亦是。1888年,英國服裝業發行能進行短期賒借行為的所謂信用卡,62年後第一張信用卡出現。數字貨幣未必能改變信用卡的商業模式,但卻將重塑早已被移動互聯改變的那張卡片。

在數字貨幣的雲帆萬裡天中,我們能窺探未來信用卡的一二。

一方面,信用卡將全面進入「無卡時代」。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構建起的智能風控體系將極大提升信用卡的服務體驗,硬核科技將讓信用卡集人臉識別、秒綁支付工具、數字與實體卡轉化等多項創新功能於一身,高效完成申請、審批、線下核實身份、激活、綁定、使用的數位化全流程。因為信用的普惠帶來信用卡的普惠,最終,數位化、場景化成為賦能信用卡業務的最強動力。全面數位化的信用卡將以隨時、隨地、隨心的極致體驗,在數字貨幣的新世界以嶄新的姿態攜帶更加普惠的金融觸達客戶。

另一方面,數字貨幣世界的信用卡還有無限可能。

比如,充滿想像的市場。高盛日前發布報告,預計未來10年,DC/EP發行規模將達1.6萬億元人民幣,DC/EP的可追蹤用戶數量將達10億,年消費支付額將達19萬億元,佔中國年交易支付總額的15%。高盛認為,隨著DC/EP的普及,中國銀行業不斷被金融科技公司蠶食市場份額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甚至扭轉。

比如,支付再洗牌。在不用綁卡的數字貨幣和必須綁卡的支付寶、微信之間,用戶又一次面臨抉擇,數字貨幣綁定銀行信用卡,何嘗不是一種選擇。中國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在用戶數量不到6億的情況下,2018年創造了大約28萬億美元的交易量。經過若干年的發展,綁定DC/EP的信用卡手續費收入蔚為可觀,而這一切都無需過度獲取用戶數據,可以在端到端加密的情況下完成。

比如,跨境支付的大蛋糕。目前,全球跨境支付的總規模超過130萬億美元。國外零售窗口現鈔換匯手續費一般為3~7個百分點。如果離開時沒花完的再換回幣,則現鈔買入和賣出之間,可能有最多達百分之幾十的價差。如果DC/EP接入全球其他數字貨幣體系,可以將用戶的貨幣兌換交易費用降低一個數量級,把傳統換匯業務殺得「片甲不留」,還能夠獲得高額利潤。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G20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中指出,G20要以開放和包容方式探討制定法定數字貨幣標準和原則,在共同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妥善應對各類風險挑戰。

比如,物聯網(IoT)世界的信用卡。當數字貨幣遇上IoT和5G,將擦出怎樣的火花?華為P40錢包可見端倪。基於創新技術打造的華為用戶的專屬信用卡Huawei Card已上線151個城市;超過20萬社區的用戶在使用AI PASS NFC能力的門鑰匙;全國超過300個城市刷華為手機「碰一碰」即可乘公交地鐵。華為錢包為用戶提供便捷的生活支付服務和卡證票券管理,其中支付服務合作的銀行已超過130家,且支持1600萬臺帶有銀聯閃付標識的POS終端。

法定數字貨幣最大的想像空間來自2020年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

「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此外,「十四五」規劃建議還將「數位化」視作一種底層的生產力和社會運行的基本方式,同時提出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這是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性認識,企業在未來科技創新領域的作用可能不僅僅是「主體」,而將扮演「中心」的角色。

參與數字貨幣試點的眾多商業銀行和網際網路「企業」們,在「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的新賽道上必將兼顧謀當下與圖長遠、固根本與揚優勢、馭變局與開新局。

指明數字貨幣發展方向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包含著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密碼。

「十四五」規劃建議的發布,才是2020中國數字貨幣最值得銘記的大事。

(作者就職於中國銀行軟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外媒:中國將擴大數字貨幣試點 有人已領到數字貨幣形式的工資
    來源:參考消息據美媒月14日報導,中國商務部說,將在一些大城市擴大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一個由主要央行推出電子支付系統的開創性計劃。報導稱,商務部14日說,數字貨幣試點將覆蓋中國大部分最繁榮的地區,包括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
  • 我國為何要推出數字貨幣
    備受市場關注的數字貨幣錢包內測出現新的進展。近日,中國建設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上線。在"中國建設銀行"App上搜索"數字貨幣",便可開通數字人民幣錢包。但目前的試點測試,還只是研發過程中的常規性工作,並不意味數字人民幣正式落地發行,何時正式推出尚沒有時間表。8月3日,央行在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上半年"法定數字貨幣封閉試點順利啟動",下半年將"積極穩妥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
  • 由即墨刀幣到數字貨幣,一窺中國貨幣史
    「即墨法化」「即墨之法化」中的「法化」二字,歷史上,金石學家一般解釋為「法定的貨幣」。「即墨法化」「即墨之法化」,可以表述為「(齊國)即墨區域法定的貨幣」之意。而在刀幣出現之前,中國歷史上的貨幣形式也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轉變。商朝以貝作為貨幣,是中國最早的貨幣。在中國的漢字中,凡是與價值有關的字,大都從「貝」。從春秋時期進入金屬鑄幣階段到戰國時期已確立布幣,刀幣,蟻鼻錢,環錢四大貨幣體系。
  • IMF:中國數字貨幣試點在全球領先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衝擊很小
    原標題:IMF:中國數字貨幣試點在全球領先 目前央行數字貨幣對銀行衝擊很小   中國數字
  • FBEC2020 | 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12月11日,全球區塊鏈產業未來發展峰會(FBEC2020)於深圳大中華喜來登酒店正式開幕!本屆大會由陀螺科技主辦,並得到了深圳市信息服務業區塊鏈協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廣東省遊戲產業協會等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上午,紅棗科技CEO何亦凡帶來主題為「《為什麼虛擬貨幣是一場遊戲?》」精彩演講。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要談及數字人民幣的一次關鍵性試點,就不得不提及2020年10月在深圳市羅湖區開展的千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這是一次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神來之筆」,也是在這一次試點中,5萬名公眾首次親手敲開數字人民幣的大門,提前感知到了一個即將到來的新世界。
  • 羅伯特·哈基特:中國為什麼要推出數字貨幣?
    在當代,法定貨幣已在全世界隨處可見,它們都是忽必烈「鈔」的後代,由政府法令提供信用擔保而不是真金白銀。美國《財富》雜誌刊載本文介紹中國的數字貨幣快進到本世紀,中國又一次重新定義了金錢。只是這一次,中國的紙幣被淘汰,中國貨幣邁向了數位化。
  • 韓國央行將數字貨幣列入戰略規劃,全球央行數字貨幣進程加速
    儘管韓國央行研究人員表示立場並非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但就在一個月後,韓國釜山市卻率先發現了地域性數字貨幣。2019年4月,韓國釜山市成為優先自由貿易特區,並發行地域性數字貨幣。釜山發行的數字貨幣是與法定貨幣按照1:1進行換算,具有韓國法幣穩定幣的樣本意義。 到了2020年,韓國央行數字貨幣在進程上也加快了腳步。
  • 中國首發數字貨幣,意義重大,寓意深遠!
    據報導:央行數字人民幣,即將落地了,在試點地區蘇州,一些人的部分工資將以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按照計劃安排,今後兩到三年時間,全國會有30%至50%的現金被央行數字貨幣代替,基本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全國範圍推廣,平常的現金使用大部分會被數字貨幣代替。
  • 全球數字貨幣加速推進 島國巴哈馬將領先於中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數字貨幣加速推進,島國巴哈馬將領先於中國?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提出,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設立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法定數字貨幣試驗區和數字金融體系,依託人民銀行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形成貿易金融區塊鏈標準體系,加強監管創新。據了解,中國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內測正在進行中。
  • 央行數字貨幣的生態拓展
    當前,不少國家都在進行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究,但在技術路線、運行體系、投放路徑上各有不同。我國法定數字貨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把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結合起來,目標是替代一部分現金。簡單說,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
  • 央行數字貨幣投資機會分析:從貨幣特徵和商業運用角度
    數字貨幣是一種數字權益證明,由加密技術進行保障,可以是 在線或離線的狀態。 2、數字貨幣的兩個庫、三個中心。數字貨幣發行 庫:人民銀行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雲上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基金的數 據庫。數字貨幣商業銀行庫:商業銀行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的資料庫,可 以在本地也可以在央行數字貨幣私有雲上。
  • 數字貨幣交易平臺排行榜,2020最值得關注的三大交易所
    繼上篇文章《2020全球數字貨幣交易所、數字貨幣期貨交易平臺排名》,已過3個月,再次更新、補充本文。因數字貨幣數據在不斷變化,筆者會定期更新部分最新排行數據,方便大家參考,請留意更新時間。(2020.08.07) 2020隨著中國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數字貨幣繼股票期貨之後又一個賺錢風口 ,已被越來越多的全球投資者看好,紛紛搶先入手。想買賣幣種又該在何處交易呢?
  • 2020年10月份貨幣統計數字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星期一)發表的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10月份認可機構的存款總額上升6.4%。其中港元存款及外幣存款分別上升9.8%及2.6%。香港人民幣存款上升1.8%,於10月底為6,801億元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於10月份為4,142億元人民幣,而9月份的數字為5,931億元人民幣。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 | 上市公司:數字貨幣概念股誰在「摸魚」_個股...
    ,A股資本市場也聞風而動,帶火了數字貨幣概念股。  長亮科技也曾表示公司業務涉及數字貨幣,公司成立了關於數字貨幣專項研究項目小組,以便在央行數字貨幣推出、發行時,能為商業銀行或其他非銀行商業機構提供一套技術可靠先進、安全性滿足要求、性能滿足高頻並發的技術解決方案。  廣電運通則在2020年半年報中指出,公司智能金融研究院大力推進智能綜合櫃檯、虛擬銀行、網點數位化平臺、信息發布等創新產品研發。
  • 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特質|創業小學堂
    數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推出的一種全新加密電子貨幣,主要用於小額零售高頻業務場景,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消費者。 據了解,數字人民幣不是虛擬貨幣,也不是網絡支付或電子錢包,而是基於國家信用、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
  • 數字人民幣手冊:各類數字貨幣群雄逐鹿 數字人民幣呼之欲出
    截至2020年11月25日的比特幣大事記2009年1月3日,化名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比特幣創始人建立比特幣創世區塊,比特幣橫空出世。比特幣是基於密碼學、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的一種去中心化傳輸模式的加密貨幣。
  • 農業銀行內測DECP,中國即將進入數字貨幣時代(餅乾日記415)
    前言:2020年4月14日,央行數字貨幣DCEP在中國農業銀行內測的圖片區塊鏈圈子瘋傳,本以為是謠言,這兩天經多方媒體向相關人員證實,此事是真的。(圖6)2、央行數字貨幣歷程 。2014年,成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小組。 2015年,發布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報告和原型方案。 2016年,央行對外公開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 全球央行:數字貨幣「求快」還是「做對」
    而在2020年,各國更是加快了對這一領域的探索進程,包括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紛紛在今年宣布將啟動對數字貨幣的研究,也有立陶宛、巴哈馬、柬埔寨等國在年內發行數字貨幣。隨著央行數字貨幣的隊伍逐漸壯大,部分曾對數字貨幣持謹慎態度的國家也開始轉變態度,更有地區正逐步建立相關監管體系。研發駛入快車道「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
  • TcR數字貨幣正規嗎?以區塊鏈為噱頭,數字貨幣為媒介誘導投資
    ,在宣傳材料中稱其發行平臺「中國網超」系受商務部等5部委的委託搭建,該平臺是中國「數字貨幣教學實踐示範基地」之一。 4、數字貨幣會隨著參與騙局的人增加而升值,前期不法分子會將數字貨幣價格炒高,參與者可獲得數字貨幣的數量也會增長,參與者包括最底層參與者也會獲利,但是一旦進入貶值周期,後來的參與者往往血本無歸 我分析了幾個相同騙局的數字貨幣平臺今年去年都有: 2020年數字貨幣騙局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