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炳睿
目前,在我國文化復興剛剛開始之際,許多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所知甚少,甚淺!比如說道家黃老之術的一個重要思想「無為而治」,有一個朋友覺得這是古代的思想,現在根本沒有價值了。這不禁令人啞然失笑……
我們的傳統文化核心是儒釋道,是全人類最高智慧,是宇宙法則,亙古長新,怎麼會過時了?就拿「無為而治」來談一談,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妙在「無為而無不為」,絕對不是什麼都不做。具體地說,無為而治就是制其機先,因勢利導,達於成功。所以,無為而治首先是以靜制動,先不去妄為,而是密切觀察事物發展的趨勢,做到「知幾」。然後採取相應的措施,輕輕一動,就可因勢利導,達於成功。所以《易經》說:「知幾其神乎?」 司馬談評道家的特點是「事少而功多」,就是事半功倍。
筆者前文講述了陳平渡河,不費一拳一腳,只是脫下衣服只穿一個大褲衩去幫船夫撐船,以示自己沒有錢財,從而避免了船夫的襲擊。這是無為而治的一個運用。陳平運用無為而治的另一個大事件是滅呂稚家族。劉邦死後,呂稚獨霸朝綱,想封呂氏家族的子弟為王。可是劉邦生前曾有一個約定:必需姓劉的人才可以封王。呂稚就問右丞相王陵,王陵信守劉邦的約定,堅決不同意。呂稚一氣之下把王陵明升暗降,剝奪了實權。王陵很生氣,稱病不上朝了。更可惜的是,王陵沒過幾年氣的生病死了!呂后問過王陵之後,又問陳平,陳平說:可以!法因時而變,不能墨守成規。呂后很高興,就讓陳平當了右丞相。可是,陳平升了官卻不勤於理政,每天縱酒玩美女。呂嬃就暗中到呂后面前告了陳平一狀。陳平暗中知道了這事,不但不收斂,反而更加「努力」了! 呂后知道情況後心中暗喜:看來我一點也不用擔心大臣謀反了……
呂稚死後,陳平已成竹在胸,立即聯絡陸賈,周勃,一夜之間把呂氏家族一網打盡,滅其三族。《史記》評論陳平說:「陳丞相平年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方其割肉俎上之時,其意固已遠矣。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高帝。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及呂后時,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脫,定宗廟,以榮名終,稱賢相,豈不善始善終哉!非知謀孰能當此者乎?」 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劉邦那麼多功臣,最後保住劉邦江山的還是陳平。有此我們可以知到無為而治是道學的一種大智慧……
至於《道德經》所謂「治大國猶烹小鮮」也是這個「無為而治」思想的應用,不要脫離客觀情況去人為地制定一些政策,那樣只能拔苗助長,也就是「不知常,妄作,兇。」 上世紀我們的幾位領導人提出的「大躍進」政策,正是違背了「無為而治」的思想原則,結果必然是適得其反。
但是,道家也有一個原則:不能施陰謀而損人利己。陳平晚年時也經常懺悔自己的某些過錯,並預言自己的後代會受報應。果然,陳平的後代很快就衰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