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有息肉,大便可能會出現4種異象,提醒:不要拖到癌變才發現

2020-12-26 醫聯媒體

保持消化系統功能正常,食物攝入之後可以正常消化,身體需要的營養也可以第一時間提供。很多人卻因為腸道疾病的影響導致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如果局部已經有息肉產生,潛伏在體內,要通過及時的治療進行控制。

另外,可以通過排便的特殊改變來判斷是否存在腸道息肉,如果相關的症狀和疾病符合,要通過及時治療進行控制,否則息肉持續發展還可能會有癌變的情況出現。

1、拉肚子

如果在排便的過程中總是有拉肚子這種情況,或許就是腸道息肉在發展的信號。因為局部息肉體積增大,病情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會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腸道功能紊亂之後消化能力的降低,會導致食物消化過程受影響,食物無法對人體正常消化,多有腹瀉這種情況出現。

因此,排便的時候糞便不成形,無法呈現長條狀需要高度重視,有可能就是腸息肉正處於發展過程中,要通過積極的治療進行控制。

2、便秘

腸息肉形成,很多人在排便過程中會出現便秘的表現,由於腸道息肉發展到一定程度體積增大會導致腸腔變得狹窄,甚至已經發展成了腸道梗阻,在影響之後明顯的特點就是排便時壓力增大,會發現糞便好像排不出來,總是需要用力排便,有時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信號。

如果排便時總是有這種特點,最好馬上進行腸鏡檢查,判斷是否局部有病灶,才能針對性治療,防止便秘表現持續。

3、出現黑色糞便或血便

排便時糞便顏色改變多和疾病有關,正常人不受到飲食,藥物的影響糞便多為黃褐色,如果在排洩糞便的過程中卻發現有黑色糞便產生,有可能是腸道息肉發展,息肉表面的黏膜也比較脆弱,用力排便的過程中受到糞便的擠壓表面黏膜受損出血,血液流失之後跟糞便混合,糞便含有的鐵元素多,顏色會出現改變,經常排出黑色的糞便,或者血液混合大便排出,造成血便。

如果持續存在沒有好轉,有可能就是該疾病發出的警告,要通過詳細的檢查才能明確息肉的位置,大小,通過合理治療進行控制。

4、有腹痛感

排便過程中總是腹痛,或許是腸息肉信號。因為腸息肉發展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也會對腸道周圍的組織神經造成壓迫,在糞便排洩過程中又受到糞便的擠壓,通常會有疼痛感。長時間存在這種表現,最好馬上進行檢查,因為出現了腸道腺瘤樣息肉還可能存在癌變的風險,反覆發出警告,不重視的情況下疾病持續發展,會因為癌細胞形成增加治療難度,進而威脅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有腸息肉的人,身上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腸鏡檢查,不要拖!
    結腸息肉是因為腸黏膜長時間受到炎症刺激所引起的增生,早期症狀並不是很明顯,當病情嚴重時才會出現間歇性便血或胸口悶脹。需了解結腸息肉相關的症狀,能快速做診斷和治療,防止發生癌變。所以適當的了解結腸息肉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結腸息肉的發生呢?
  • 排便時出現4種變化,或是腸息肉在作祟,其中有1種息肉可能會癌變
    生活中腸道的健康保養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一部分,對於腸息肉是什麼?得了腸息肉會有什麼症狀,該如何預防?有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可能也沒有注意過,平時了解關注的也少。這裡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趕緊看看吧。腸息肉大多愛發生在中年人身上。
  • 聽說,在腸道癌變時,「大便」會出現一些徵兆,都有什麼?
    4、便頻 腫瘤出現在直腸( 直腸癌)時,腫瘤表面的潰瘍繼發感染刺激直腸,會導致便頻,每日總想排便,可達十餘次,且所排出的糞便變細,帶黏液,量也甚少。病人常有排便不盡感。
  • 息肉一定會癌變嗎?提醒:四種息肉拖不得,越早切除越好
    下面四種息肉就是比較容易惡化的,不要拖得太久,應儘早把他們切除:1、胃息肉胃息肉主要是在胃黏膜,是一種凸起狀的乳頭組織,在他還比較小的時候沒有出現明顯症狀讓患者察覺到,只有是去醫院做胃鏡檢查膽囊息肉總共有4種,為膽固醇息肉、膽囊腺肌症、炎性息肉和腺瘤樣息肉,其中兩種可致癌。在發現自己長有膽囊息肉之後,還需要另外再做核磁共振和ct來確定息肉的性質。
  • 大便時若有4種異樣,或暗示腸息肉已「潛伏」體內,別癌變才發現
    因此留意到排便時身體有某些特殊現象需要高度重視,並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否則出現的是腺瘤樣息肉,發生癌變的概率高,這樣就無法維持健康。那麼,排便時有哪些變化說明腸息肉已經出現呢?1、排便腹痛腸息肉的發生會讓身體健康受影響,很多人在排便過程中會感覺到腹部疼痛感明顯,這是腸息肉的一種信號。因為在腸息肉發展過程中息肉體積逐漸增大,如果出現的是腺瘤樣息肉,癌變的概率高。
  • 為什麼腸道會長息肉?醫生總結:可能與4個因素有關
    陳先生也並非沒有任何症狀,據他描述,自己在三個多月前就出現大便增多、便血等症狀,說完後,他拿出一份1999年的腸鏡檢查報告,報告顯示,他腸道內有一個直徑5mm的亞蒂直腸息肉,當時沒有做處理,而且其後陳先生也沒有再做檢查,這一等就是20年過去了。
  • 大便出現異常,要當心!可能是腸道息肉正在癌變,抓緊做腸鏡檢查
    只不過很多人都沒在意,或者將這種症狀,誤以為是別的小病,因此一拖再拖,等發現時,已經到了腸癌中晚期。 腸道是我們的消化器官,所以症狀往往和我們的排洩物有關,也就是大便! 一、大便帶血 便血是腸癌最典型,也是最容易發現的症狀。主要表現就是血跡和大便混合,且顏色呈現暗紅色。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胃炎到胃癌的距離其實只有四步,若一直硬扛著,可能就會變為萎縮性胃炎,再到腸上皮化生,最後就會發展成胃癌了。
  • 人的腸壁可長上萬個息肉,患上就會癌變?
    發病時可見到息肉布滿患者結腸和直腸,多數腺瘤有蒂,乳頭狀較少見,息肉數量從一百個到數千個甚至上萬個不等,大小從黃豆至直徑數釐米,密集排列,有時成串,其組織結構與一般腺瘤無異。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病具有很高的癌變傾向。如果夫妻雙方均患有息肉病,其子女100%會遺傳腸道多發息肉;如果夫妻倆只有一人患病,那麼他們後代患病機率也高於50%。
  • 排便有4個「異常」,說明腸道已開始癌變,你還沒留意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雖然該病多為良性的,只要及時治療,是可逆的;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可明顯提升腺瘤性息肉的發病機率,有調查數據發現,結腸黑變患者中結腸息肉的發病率為36%,而腺瘤性息肉又是腸癌的癌前病變,所以,在發現結腸黑變病時
  • 大便出現這4種現象,可能是直腸「癌變」了,趕緊去看醫生
    另外,排便時也會有特殊表現,如果大便有疾病的相關信號,應該及時就診,防止某些嚴重疾病持續發展。那麼,大便有哪些表現說明直腸癌產生?1、排便習慣改變直腸癌的出現會讓患者排便習慣出現改變,原本規律的排便不再保持,說明腸道功能受損。
  • 女子每天腹瀉七八次,竟是腸子裡長了200多顆息肉
    每天腹瀉七八次,42歲的張女士以為是吃壞了肚子,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結腸裡竟然長了200多顆息肉,而且部分已發生癌變。
  • 身體出現這種肉疙瘩,癌變率高達30%,別把小病拖成大病!
    原來丁女士在4年前就出現便血便秘症狀,特意去醫院檢查,發現2枚乙狀結腸息肉,經過手術切除,病理活檢為良性腺瘤性息肉,但是術後醫生多次叮囑丁女士要按時複查。 結果丁女士因為疏忽定期檢查,腸息肉復發癌變,小病拖成大病! 什麼是腸息肉?
  • 提醒!福州女子切除息肉後忘複查,再查發現患癌!
    檢查只發現了結腸息肉,醫生當即在腸鏡下為她把息肉切除。術後,得知自己並非患癌,李女士鬆了口氣,將醫生叮囑定期複查腸鏡的話拋到腦後。上周,李女士在刷手機時偶然看到一篇醫療科普文說腸息肉可能癌變這才想起該去複查這次,她換了一家醫院到福建省老年醫院做胃腸鏡不料
  • 檢查有腸息肉會不會癌變?如果手術切除,會不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專家發現,腸癌中的80%--90%的患者,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所以人們在查出腸息肉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害怕會不會發生癌變,要不要手術切除呢?手術切除後還會不會再復發?什麼是息肉,再人體一些空腔臟器的部位,有一塊組織隆起了,就是息肉。
  • 腸道愛長息肉,是什麼原因?找對方式方法,或能讓腸道乾淨
    腸道中的息肉和結節令大家非常困擾,因為它有可能會發生癌變,引起腫瘤,結腸息肉就是其中之一,危害也比較大,很多結腸腫瘤的患者,因為沒有重視息肉,導致發生了癌變,只有了解長息肉的原因,才能夠做好防護。一、腸道愛長息肉,是什麼原因?
  • 息肉到底會不會癌變?看完這篇,了解息肉的全部
    平時隱蔽生長,到時「搖身一變」就可成為結腸癌。只不過我的表面很脆弱,容易出血,病人發現血便就會去看醫生,我這狐狸尾巴也就藏不住了,但是病人的病情往往也已經不輕了。所以,千萬不要等到有症狀了才想起我!2.我其實是癌的近親您看,我惹的麻煩還真不少吧。
  • 腸道愛長息肉,原因是什麼?找對方式方法,或能讓腸道乾淨光滑!
    導語:腸道中的息肉和結節是大家非常擔心的問題,因為它們都有可能發生癌變,引起腫瘤的問題。結腸息肉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危害也是最大的,很多結腸腫瘤的患者都是因為沒有重視息肉的問題,導致後來發生癌變,了解長息肉的原因,才能做好防護!
  • 有幽門螺桿菌的人,出現3個異象,最好去做個胃鏡檢查,不要拖!
    幽門螺桿菌是不少人身上存在的一個病菌,全國大約有七億人都感染了這種細菌,另外它和胃潰瘍、胃癌等十餘種胃病有著密切的聯繫,所以值得每一個人重視。幽門螺桿菌存在於體內,若無症狀和併發症,可暫時不予理會,密切關注就行,但是若出現以下三種異常現象,那麼或是癌變的徵兆,要重視起來。
  • 上廁所出現4個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息肉,一定要早做檢查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息肉是腫瘤的前期表現,一般可通過超聲或指檢檢測出來,但是每當檢查息肉時,很多人都不會將它與腫瘤聯繫在一起。大腸息肉也可能發生惡化變癌。臨床有一半結腸癌患者來源於結腸腺瘤性息肉。如果是家族性息肉,惡變的可能性會更大。所以,當上廁所時出現以下的4個症狀,十有八九就是大腸息肉,一定要早期檢查並治療。